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543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重点课文阅读练习题

公输

一、填空题

《公输》选自《________》。

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公输盘()至于郢()敝舆()鲋鱼()守圉之器()禽滑厘()

三、解释加点的字词

(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3)胡不已乎________(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

(5)虽然________(6)以牒为械________(7)待楚寇矣________(8)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__________

(3)公输盘诎。

____________(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反语

(1)宋何罪之有?

(2)夫子何命焉为?

(3)胡不见我于王?

(4)胡不已乎?

(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六、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之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内容:

2.给加点的字注意

公输盘不说()请说之()北方有侮臣者()

3.解释加点的字词

a.夫子何命焉为________b.愿借子杀之________

c.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d.子墨子起,再拜________

e.不可谓仁________f.不可谓知类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b.吾义固不杀人。

5.墨子从人臣应具有的品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________与________相结合的句式,能产生雄辨的力量,造成强大的声势。

6.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此句与下文中____________这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________之中,最终折服,放弃________的错误行为。

(二)

①子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②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③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万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④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短褐()犀()麋鹿()楩()

3.解释加点的字词:

(1)敝舆____________

(2)舍其文轩____________(3)舍其锦绣____________(4)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__________(5)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___________(6)为我为云梯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为何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与此同类”“此”指代的内容是:

6.第①段中,连设三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行为怪诞荒谬,目的是为了引出楚王对此人的评价:

“__________”。

7.第③段中,从楚宋地理条件、物质条件的__________来显示楚攻宋的非正义性。

8.①、③两段联系密切,用“文轩”、“锦绣”、“粱肉”比楚国之;用、、比宋国贫穷弱小,资源匮乏。

9.比较①、③段,可以看出楚王攻宋的行为跟是一样的。

10.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方法,“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6.翻译。

(4分)

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17.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40分)

天时不如地利,(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将上文(A)(B)(C)三处补充完整并翻译所补充句子。

(9分)

(A)

(B)

(C)

2.上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所作,家经典之一。

(2分)

3.孟子名,字,时期的家家,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地位仅此于孔子,后世常以“”并称,被推尊为“”。

(7分)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0分)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

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环:

(3)池非不深也  池: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5)委而去之委:

去: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至:

 (8)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6.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答:

(2分)

7.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二处(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盂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2分)

9.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是什么?

(2分)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结论(主旨)又是什么?

(2分)

《鱼我所欲也》复习训练题

 

一.解词

 欲           、得             、兼            、舍            、取                 

 苟得           、恶            、患            、辟            、如使          

 莫           、由是            、是故          、独            、丧             

 蹴           、不屑              、何加         、奉         、穷乏者         

 已              本心             、贤者              、义              

二.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辟              辩            得             欤              向                  

三.翻译句子

1、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胡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8)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                                              

 其原因是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11)人的本心是什么?

                            

二、阅读理解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

”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15)联系、本文观点,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1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17)从古至今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18)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19)孟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富含人生哲理的名言,你还能再写出一些来吗?

 

3.三、常识填空:

4.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           家、

          家,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

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

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B.杀之以应陈涉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3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

为什么?

(3分)

(二)惠子相粱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或谓惠子曰

(2)欲代子相

(3)非梧桐不止(4)于是鸱得腐鼠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18.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

……”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

(2分)

19.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分别比作什么?

(2分)

 

《曹刿论战》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

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2、忠之属也()

3、公将鼓之()4、公与之乘()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古义:

今义:

3、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

6、再而衰古义:

今义:

7、必以情古义:

今义:

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可分两层:

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12分)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

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

二、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33分)

邹忌讽齐王()形貌昳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

朝服衣冠()孰视之()

何能及君()私我()

客之美我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期年之后()闻寡人之耳者()

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

旦日()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窥镜()时时而间进()()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 )()

三、翻译句子。

(10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分)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分)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分)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3分)

四、文学常识。

(3分)

本文选自《》,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的策略和言论。

五、按要求用原文回答问题。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2分)

2.邹忌与妻、妾、客人之间的三问三答是什么?

(6分)

3.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分)

4.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分)

六、选择题。

(12分)

1.“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

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④暮寝而思之() 

2.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3.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①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A.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B.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

C.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

D.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

4.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

”——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

”——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七、阅读下面两段内容,完成练习。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

“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5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8分)

4.《愚公移山》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   )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何苦而不平(   )

(5)杂然相许(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7)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8)帝感其诚(   )

(9)而山不加增(   )(10)聚室而谋日(   )

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

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

之:

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毁山之一毛(   )

4.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6.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7.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8.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她)的精神谈一谈。

答:

《孔乙己》

一、(2004年天津市)阅读《孔乙己》片断,回答1——3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