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5907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波的特性研究.docx

微波的特性研究

微波的特性研究

【概述】

1、微波波长从1m到0.1mm,其频率范围从300MHz~3000GHz,是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微波波长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因此微波有似光性,它不仅具有无线电波的性质,还具有光波的性质,即具有光的直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光波的波长在量级上大10000倍左右,因此用微波进行波动实验将比光学方法更简便和直观。

2、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由X波段微波信号源提供DC12V电压给微波发射部分,其产生一定频率(8.8GHz-9.8GHz)的微波信号,通过幅度调节旋钮可以对其进行衰减,其中输出最大功率小于5mW。

接收部分采用精密的检波管把微波信号检测出来,通过放大处理后转化为电压信号(mV),最后由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

【实验目的】

1、了解与学习微波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传播和接收等基本特性。

2、观测微波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现象。

3、观测模拟晶体的微波布拉格衍射现象。

4、通过迈克耳逊实验测量微波波长。

【实验仪器与用具】

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一套,包括:

X波段微波信号源、微波发生器、发射喇叭、接收喇叭、微波检波器、检波信号数字显示器、可旋转载物平台和支架,以及实验用附件(反射板、分束板、单缝板、双缝板、晶体模型、读数机构等)。

【实验原理】

一、微波的产生和接收

 

图1微波产生的原理框图

实验使用的微波发生器是采用电调制方法实现的,优点是应用灵活,参数调配方便,适用于多种微波实验,其工作原理框图见图1。

微波发生器内部有一个电压可调控制的VCO,用于产生一个4.4GHz-5.2GHz的信号,它的输出频率可以随输入电压的不同作相应改变,经过滤波器后取二次谐波8.8GHz-9.8GHz,经过衰减器作适当的衰减后,再放大,经过隔离器后,通过探针输出至波导口,再通过E面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部分采用检波/数显一体化设计。

由E面喇叭天线接收微波信号,传给高灵敏度的检波管后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穿心电容送出检波电压,再通过A/D转换,由液晶显示器显示微波相对强度。

二、微波光学实验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和其他电磁波如光波、X射线一样,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都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

1、微波的反射实验

微波的波长较一般电磁波短,相对于电磁波更具方向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发生反射。

如当微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一金属板,则会发生反射,且同样遵循和光线一样的反射定律:

即反射线在入射线与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微波的单缝衍射实验

当一平面微波入射到一宽度和微波波长可比拟的一狭缝时,在缝后就要发生如光波一般的衍射现象。

同样中央零级最强,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衍射波强度将迅速减小。

根据光的

 

图2单缝衍射强度分布

单缝衍射公式推导可知,如为一维衍射,微波单缝衍射图样的强度分布规律也为:

(1)

式中

是中央主极大中心的微波强度,

为单缝的宽度,

是微波的波长,

为衍射角

常叫做单缝衍射因子,表征衍射场内任一点微波相对强度的大小。

一般可通过测量衍射屏上从中央向两边微波强度变化来验证公式

(1)。

同时与光的单缝衍射一样,当

(2)

时,相应的

角位置衍射度强度为零。

如测出衍射强度分布如图2则可依据第一级衍射最

小值所对应的

角度,利用公式

(2),求出微波波长

3、微波的双缝干涉实验

当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一金属板的两条狭缝上,狭缝就成为次级波波源。

由两缝发出的次级波是相干波,因此在金属板的背后面空间中,将产生干涉现象。

当然,波通过每个缝都有衍射现象。

因此实验将是衍射和干涉两者结合的结果。

为了只研究主要来自两缝中央衍射波相互干涉的结果,令双缝的缝宽

接近

,例如:

当两缝之间的间隔b较大时,干涉强度受单缝衍射的影响小,当b较小时,干涉强度受单缝衍射影响大。

干涉加强的角度为:

K=1,2,3……(3)

干涉减弱的角度为:

K=1,2,3……(4)

4、微波的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在微波前进的方向上放置一个与波传播方向成

角的半透射半反射的分束板(如图3)。

将入射波分成一束向金属板A传播,另一束向金属板B传播。

由于A、B金属板的全反射作用,两列波再回到半透射半反射的分束板,回合后到达微波接收器处。

这两束微波同频率,在接收器处将发生干涉,干涉叠加的强度由两束波的程差(即位相差)决定。

当两波的相位差为

时,干涉加强;当两波的相位差为

时,则干涉最弱。

当A、B板中的一块板固定,另一块板可沿着微波传播方向前后移动,当微波接收信号从极小(或极大)值到又一次极小(或极大)值,则反射板移动了λ/2距离。

由这个距离就可求得微波波长。

格常数同数量级,所以一般采用X射线研究微观晶体的结构。

而在此用微波模拟X射线,照射到放大的晶体模型上,产生的衍射现象与X射线对晶体的布拉格衍射现象与计算结果都基本相似。

所以通过此实验对加深理解微观晶体的布拉格衍射实验方法是十分直观的。

 

固体物质一般分晶体与非晶体两大类,晶体又分单晶与多晶。

组成晶体的原子或分子按一定规律在空间周期性排列,而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的晶粒组成。

其中最简单的晶体结构如图5所示,在直角坐标中沿X、Y、Z三个方向,原子在空间依序重复排列,形成简单的立方点阵。

组成晶体的原子可以看作处在晶体的晶面上,而晶体的晶面有许多不同的取向。

 

图6布拉格衍射

如图5左方为最简立方点阵,右方表示的就是一般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三种晶面。

这三种晶面分别为(100)面、(110)面、(111)面,圆括号中的三个数字称为晶面指数。

一般而言,晶面指数为

的晶面族,其相邻的两个晶面间距d=

显然其中(100)面的间距d等于晶格常数

;相邻的两个(110)面的晶面间距d=

;而相邻两个(111)面的晶面间距d=

,实际上还有许许多多更复杂的取法形成其他取向的晶面族。

因微波的波长可在几厘米,所以可用一些铝制的小球模拟微观原子,制作晶体模型。

具体方法是将金属小球用细线串联在空间有规律地排列,形成如同晶体的简单立方点阵。

各小球间距d设置为4cm(与微波波长同数量级)左右。

当如同光波的微波入射到该模拟晶体结构的三维空间点阵时,因为每一个晶面相当于一个镜面,入射微波遵守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6所示。

而从间距为d的相邻两个晶面反射的两束波的程差为

,其中

为入射波与晶面的夹角。

显然,只是当满足

(5)

时,出现干涉极大。

方程(5)称为晶体衍射的布拉格公式。

如果改用通常使用的入射角

表示,则(5)式为

(6)

【实验内容】

将实验仪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底座四只脚使底盘保持水平。

调节保持发射喇叭、接收喇叭、接收臂、活动臂为直线对直状态,并且调节发射喇叭,接收喇叭的高度相同。

连接好X波段微波信号源、微波发生器间的专用导线,将微波发生器的功率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即微波功率调至最小,通电并预热10分钟。

1.微波的反射

将金属反射板安装在支座上,安装时板平面法线应与载物小平台0°位一致,并使固定臂指针、接收臂指针都指向90°,这意味着小平台零度方向即是金属反射板法线方向。

打开检波信号数字显示器的按钮开关。

接着顺时针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顺时针转动活动臂在液晶显示器上找到一最大值,此时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小平台刻度就是反射角。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收喇叭有可能直接接收入射波,同时应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实验记录:

入射角(度)

30

32

34

36

38

40

64

反射角(度)

2.微波的单缝衍射

按需要调整单缝衍射板的缝宽。

将单缝衍射板安置在支座上时,应使衍射板平面与载物圆台上

指示线一致。

转动载物圆台使固定臂的指针在载物圆台的

处,此时相当于微波从单缝衍射板法线方向入射。

这时让活动臂置小平台

处,调整微波发生器的功率使液晶显示器显示一定值,然后在

线的两侧,每改变1~3度读取一次液晶显示器读数,并记录下来。

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度的关系曲线。

并根据微波衍射强度一级极小角度和缝宽

,计算微波波长

和其百分误差(表中

是相对于0刻度两边对应角度的电压值)。

数据记录:

(0)

0

3

6

9

12

15

(mV)

(mV)

3.微波的双缝干涉

按需要调整双缝干涉板的缝宽。

将双缝缝干射板安置在支座上时,应使双缝板平面与载物圆台上

指示线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的指针在小平台的

处。

此时相当于微波从双缝干涉板法线方向入射。

这时让活动臂置小平台

处,调整信号使液晶显示器显示较大,然后在

线的两侧,每改变1~3度读取一次液晶显示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然后就可以画出双缝干涉强度与角度的关系曲线。

并根据微波衍射强度一级极大角度和缝宽

,计算微波波长

和其百分误差。

数据记录: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80

U

(mv)

左侧

右侧

4.微波的偏振干涉实验

按实验要求调整喇叭口面相互平行正对共轴。

调整信号使显示器显示一定值,然后旋转接收喇叭短波导的轴承环(相当于偏转接收器方向),每隔

记录液晶显示器的读数。

直至

就可得到一组微波强度与偏振角度关系数据,验证马吕斯定律。

注意,做实验时应尽量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

数据记录:

转角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实验

6.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在微波前进的方向上放置一玻璃板,使玻璃板面与载物圆台450线在统一面上,固定臂指针指向90度刻度线,接收臂指针指向0度刻度线(如图3)。

按实验要求如图安置固定反射板、可移动反射板、接收喇叭。

使固定反射板固定在大平台上,并使其法线与接收喇叭的轴线一致。

可移动反射板装在一旋转读数机构上后,然后移动旋转读数机构上的手柄,使可移反射板移动,测出n+1个微波极小值。

并同时从读数机构上读出可移反射板的移动距离L(注意:

旋转手柄要慢,并注意回程差的影响)。

波长满足:

最小点读数(mm)

7.布拉格衍射

实验时将支架从载物台上取下,模拟铝球要调节,使上下应成为一方形点阵,各金属球点阵间距相同(4mm)。

将模拟晶体架插在载物平台上的四颗螺拄上,这样便使所研究的晶面(100)法线正对小平台上的90°线,固定臂指针对准一侧的0°线,接收臂指针对准另一侧180°线。

顺时针转动载物台一定刻度(如30度),此时入射角即为90度减去30度,为60度,同时把接收臂顺时针转动60度,这样便满足入射角和发射角相等,都为60度。

实验时每隔3到5度记录一次,在估计发生衍射极大处可适当增加测试点。

为了避免两喇叭之间波的直接入射,入射角

取值范围最好在30度到70度之间,寻找一级衍射最大。

数据记录:

入射角

30

33

36

39

42

45

48

70

反射角

U(mV)

【实验内容扩展】

在微波分光仪还可以进行电磁波的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实验,通过三种极化波的产生、检测,可以了解电波极化的概念;同时可以进行圆极化波反射和折射、左旋/右旋特性实验;利用迈克尔逊干涉原理可以进行无损介质介电常数测定实验;光学中的布儒斯特角、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劳埃德镜、棱镜的折射、也可在微波波段得到再现;还可以进行设计性实验,例如:

微波法湿度的测定。

 

【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先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

2、电源连接无误后,打开电源使微波源预热10分钟左右。

3、实验时,先要使两喇叭口正对,可从接收显示器看出(正对时示数最大)。

4、为减少接收部分电池消耗,在不需要观测数据时,要把显示开关关闭。

5、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

【实验思考】

1、各实验内容误差主要影响是什么?

2、金属是一种良好的微波反射器。

其它物质的反射特性如何?

是否有部分能量透过这些物质还是被吸收了?

比较导体与非导体的反射特性。

3、在偏振实验中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什么原因?

4、假如预先不知道晶体中晶面的方向,是否会增加实验的复杂性?

又该如何定位这些晶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