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5955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docx

葡萄种植心得总结类

葡萄种植心得

一、阳台起家的经验与教训



    我是从阳台上的花盆里开始种第一棵葡萄的。

瓦盆里装的是菜园土,大约有三、四十斤,苗是刚过完年在青石桥老花市买的两年生巨峰苗。

三月里葡萄发芽以后,一切都认认真真地按照书上写的要点和程序操作,如新梢花前~天留七叶摘心、穗下各节抹夏芽、穗上副梢管理及多次摘心、去卷须;花穗选留(强枝留弱枝不留)与花穗修整(去岐肩、掐穗尖、酌去支穗);花前喷硼与坐果稳定后合理疏果等。

这样规范管理的结果,确实结出了漂亮的葡萄果串,观赏性很好,最后收获品尝味道也不赖。

看到第一次种葡萄几个月后就收了几串果,当时心中怪得意的。

拿我家政委的话来说,就是“梦里捡了个金元宝,睡觉都在笑”。

但总觉得有一点遗憾,就是夏季的强烈阳光还是晒得恼火(因为我家的主阳台面向正南,对面的楼房离开几十米,早上八点过一直晒到下午六点以后),于是就想利用葡萄的叶片来遮挡阳光。

算了一下,阳台长四米,遮挡叶幕至少高两米,八个平方的面积承受曝晒,一个盆一棵苗肯定不行,就去买了三个兰色七筒塑料盆(那时塑料盆刚上市不久,主要图它轻。

七筒瓦盆有斤左右,塑料盆才两斤半重)。

接下来就是配土。

那时成都在阳台、屋顶上种葡萄的已有不少人,多数人都是用园土,用配合土的不多。

我用配合土的最初出发点只是图它密度小、重量轻、好搬动。

根据葛根著的《盆栽葡萄》里的论述,结合当时能够马上找到的材料,搞了个如下的配方:

园土五份、腐熟锯末二份、干牛粪二份、发酵油枯一份,充分混合均匀。

考虑到原来盆底流土的情况,就在盆底铺的三厘米厚的粗炭渣上面整个盖了一层反滤层,用的是报废的旧裤子拆开剪断的很厚很粗的化纤布料(谁知这个漏水不漏土的反滤方式效果很好,就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且几个老同学全都照用了),在装盆时我还过了磅(借来一个公斤小磅称),调整到每盆土净重相等都是公斤(七筒盆装园土要装公斤以上),装完盆后灌水让其沉降。

然后就是马不停蹄在阳台外侧两端承重墙上打膨胀螺栓,水平横拉三道#铁丝,竖直方向又用#铁丝编串六道,完成了预想的葡萄枝蔓悬挂网。

待到葡萄落叶以后,就去原先已经联系好的龙泉大面乡某果农家,挖回订好的两棵当年刚结果的巨峰。

之所以提前预订,就是怕他们提前剪枝,那我用来遮荫的枝条就要受影响。

葡萄是我亲手挖的,尽量少伤根,不带土,根部用湿布一包、外套塑料袋裹严马上就赶回家。

回家后把原来那棵也从老盆翻出来除尽老土,三棵一起种进各自新盆,仔细理开各层根,用新配的土把根严严实实包住,略为压紧再浇定根水。

等到把枝蔓绑缚上铁丝就位,已经天黑尽了。

那时的干劲之大、动作之快,现在想起来觉得带着点初次实践者被第一步成功的兴奋诱发的狂热。

当然,也是怀着一种探求精神:

盆栽葡萄能不能用来遮荫?

第二年春天葡萄发芽,这回我就不照书上来了。

哪个地方是空白缺枝条,我就把新梢往哪里引缚,到了尽头才断梢尖。

为了让新梢长得快长得壮,盆里还追了几次尿素。

这一年效果大变,射向阳台的阳光被挡了七、八成,初步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室内凉快多了。

说来也怪,三盆葡萄也没少结果,一共收了二十二串近十二斤。

我分析可能是两个原因:

一是阳台接近全日照,叶片受光总面积大多了,光合产物总量当然也多,除了长枝叶以外,剩下的还养得起这么多果实;二是配合土有利于根系发育,水肥气热条件改善且有保证,配合土的持水量大,能供上荫棚上大量叶片蒸发的需要。

我开始认识到配合土除了重量轻以外还有更多的意义。

第三年更来劲了,把遮阳棚基本封了九成,加强有机肥供应,除了叶面喷肥,土里再不用化肥提苗了。

在基本按照书上的管理程序实施的前提下,适量增加了一些营养枝和闲枝来堵光孔,叶面系数接近。

从五月中旬开始,尽情享受着夏季的烈日被一片葡萄叶片织成的绿荫拒之于外的奇妙幸福感觉。

看着到处是一串串一天天长大的葡萄,心里痛快极了。

这一年的葡萄在一个小圈子里扯了一股风,来看的人不少,来尝的也有。

每摘一次,我家政委都要称重记录,作为对我家葡萄表现考核的依据(她这也是职业习惯——搞统计的)。

陆续收摘完后一汇总,总产量为斤,果土比(果重土重)达到:

果品质量也基本无可挑剔,全部都充分成熟,甜度和果粒大小不亚于市售本地产一等巨峰葡萄,颜色至少紫黑。

第四年是一次探索盆栽葡萄产量极限的悲壮试验。

因为看到一个资料:

有人计算并通过实践证明,每公斤盆土可生产公斤左右的葡萄果实。

这就是说,盆栽葡萄的果土比可以达到:

左右。

政委看了以后跟我开玩笑:

“假如人家:

算分,:

算分,你这:

才折合分啊,差一截嘛。

革命尚未成功,老公仍需努力哟!

”于是我决心作个验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年多留了不少果穗,弱枝上的果穗基本全留。

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去保证水肥、防病虫害,最终收了斤,数字上突破了:

,达到:

但这是个失败的突破,这个比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为这年收获的葡萄果实达到市售巨峰质量标准的成熟果不到三分之一;半数左右果实仅是浅紫红乃至浅红,糖度降低,风味寡淡;还有少数干脆出现了“绿熟”现象,挂都挂不住了,就是不着色或浅黄色不变。

这实际上是严重超载的标志,俗称“水罐子病”。

而且这种“有量无质”的现象将引起树势的衰竭。

这次试验的结果引起了我对“控产保质”的高度重视。

所以直到今天,我只承认:

是我在成都四楼阳台盆栽葡萄果土比曾经达到的有效最高记录,其它数字无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我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如下的认识:

.成都日照偏少,与北方不可比。

成都年平均日照只有小时,葡萄二次膨大到着色成熟的关键时期七、八月成都阴雨天多,关键期日照不足;那个资料中:

的果土比是在北方年平均日照超过小时的地区作出来的,其关键期日照比成都多,二者不可比。

在同样满足水肥气热条件的情况下,光照是同一品种植物积累养分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成都不如北方。

.北方夏季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白天同化(光合积累)量大而夜间异化(呼吸消耗)量小,有利果实提高品质;成都夏季闷热潮湿阴天多,昼夜温差小,白天同化(光合积累)量不如北方大而夜间异化(呼吸消耗)量却大于北方,不利果实提高品质。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对比下,成都葡萄要保持相同质量,其产量就追不上北方,要保持相同产量,其质量就追不上北方。

那些成熟期对光照有特殊要求的品种,除非保护地栽培人工补光,否则成都产品就永远追不上北方。

.我的计算有误和实际条件不够。

我的遮荫棚只能垂直布置,阳光入射角大;屋顶或地面阳光入射角小,夏天中午接近垂直,所以就遮荫棚单位面积实际获得的光能而言,我比别人差得多。

加上为了遮阳光多留了不少枝蔓,这些枝蔓到了阴天和夜晚就成了“寄生虫”:

不制造养料只消耗养料,造成了有效载果量的进一步减少。

.也许头一年的果土比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我那个综合条件下的极限,葡萄植株正需要休养生息,而我又接着来了个“极限试验”,就象一个长跑运动员刚刚拼尽全力跑完了马拉松比赛得了个第三名,体能消耗殆尽,应该休息恢复几天,可你要他第二天接着再来个马拉松比赛,那成绩不可能更好,只会降下来,也许还不如头一天的第十名,甚至跑不完赛程而力竭虚脱倒下。

.由此例总结我感觉到:

要保持盆栽葡萄的优质稳产,且植株不会提前衰弱,必须>>才有可靠保障。

其中:

——盆土提供水肥气热满足植株全部受光叶片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大能力

——植株全部受光叶片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能保证结出质量合格的果实量的最大能力

——实际果实产量

这个认识就成了我以后直到今天二分园中盆栽葡萄“控产保质”的指导方针,我戏称它为“葡萄优质果保证率不等式”。

例如二分园现在的两个浴盆中配合土总量为公斤,其提供的水肥条件可以供养~平方米水平棚架的叶片(叶面系数)正常生长;而楼梯间顶上水平棚架实际遮荫面积为平方米(叶面系数)左右,可以结正常果实~公斤(光照条件在成都属特好);实际每年控产优质果~公斤。

实际运用果土比为:

~:

这个果土比属于中下水平,但满足二分园的葡萄以夏季遮荫避暑为第一需要、以确保楼梯间屋顶葡萄架上收获物是优质果的目标综合要求。

如果把所有潜力挖尽使用,一年可以收获合格品~公斤,但容易造成树势早衰,而且不能保证果品优质,所以我不用。



这是当年第一棵盆栽葡萄留下的唯一照片,是五月中旬下午太阳落山以前、但已照不到阳台时拍的。

那时还只有光学傻瓜没有数码,现在用数码翻拍。

图中可见用的陶瓦盆,配合土中园土占了一半。

盆土晒不着太阳。

   局部可以看到枝叶、果穗都是完全依照书上的主流管理方法操作的,包括打尖、抹芽、掐卷须、疏花疏果等,阳台上当年用过的最大盆:

七筒陶瓦盆口内径厘米、底径厘米、高厘米,载土量(园土)公斤左右。

自重公斤。

七筒塑料盆尺寸与载土量与陶瓦盆差不多,自重只有陶瓦盆的六分之一,现在还在用。

   二、移师屋顶甩开干,得失成败五味全



年换房搬家时,后阳台上的全都花草观赏果木都留下送人了,只有前阳台遮荫的三盆巨峰葡萄解下枝蔓收拾好带了过来。

那年工地上抢工期、抓质量、抓安全,忙得不可开交。

反正已是秋天,三棵被榨取一空的葡萄九月初就早早落了叶,扔在屋顶一角摆着,屋顶上由政委跟着老同学君夫妇去买了些花草树木搞了个临时性的“赶水绿化”,我根本无暇顾及。

熬到春节一过,我开始大干了。

长达半个月从早到晚不停的翻土、配土、装槽结束后,首先把三棵葡萄移进槽去。

随后就开始了“赶场淘宝”,到处寻种扩军。

除此还要搭棚架,那真是个“火红的春天”,人都瘦了几斤。

但刚栽的果树苗很小,就在种植槽里种菜,让丝瓜、南瓜、苦瓜、扁豆、金瓜、葫芦爬上棚架去遮荫,让大大小小的二十多个条盆和十二个园盆、六角盆中的辣椒、茄子、西红柿、四季豆、油菜去占领屋面。

重点八个盆里,是新栽的八棵葡萄,大中小盆都有,这是为了摸清屋顶的气候特点以便制定新的应对措施,同时试验能否在成都屋顶种欧亚种葡萄。

因为枝蔓很长可以直接绑上架而移进槽中的三棵老巨峰,由于“连跑两次马拉松”,根茎中的营养快要耗尽,枝曼干瘦,发芽弱小,生长缓慢,连花穗都又少又小。

不少人劝我淘汰另栽,但我说“不能乱杀功臣”,只是又增加了四棵三年龄正常结过果的巨峰青年树。

原来三棵己经早衰的巨峰我还想试验一下能否复壮,就把所有花穗打光,一个生长期中除与其它葡萄一样供应水肥外,额外单独增加叶面追肥达十一次之多。

经过整整一年才缓过气来,树相恢复到中等,年又恢复正常结果。

八个盆里五个品种。

其中两个小盆里分别种的欧美种巨峰;四个中盆里分别种了两棵欧美杂交种希姆劳德无核和两棵欧亚种的圣诞玫瑰;两个大盆里分别种了一棵欧亚种红地球、一棵欧亚种美人指。

巨峰和希姆劳德无核苗(包括种进槽的)均来自龙泉水厂花市,圣诞玫瑰、红地球和美人指均来自青石桥老花市的果树苗贩运户(自称是河北昌黎贩来的)。

这次的盆栽葡萄没有遮荫任务,全部正统主流化管理,严格按照书上说的去做,目的有三个:

.当时龙泉所有栽种红地球的试验种植户都失败了。

我去龙泉、柏合果农家访问几次,都说是成都气候条件不行,夏季湿热,霜霉病和白腐病严重。

红地球和圣诞玫瑰都是欧亚种,我想试试看屋顶行不行?

难道成都是欧亚种的禁区吗?

.希姆劳德无核和巨峰都是欧美种,哪个抗性更强?

在屋顶上能否比大田更好?

.还是“贼心不死”,想看看在全日照的屋顶上,在没有寄生枝叶累赘的条件下,在保证果实正常成熟的前提下,成都盆栽葡萄的果土比究竟能达到多少?

至于那棵美人指,听人吹过,说这个品种是“皇冠上的钻石”,也看过图片上形状奇特、光彩照人的艳丽果实形象,虽然很想种出来看看,但也知道它太娇气太难种,内心里就没抱什么指望。



由于在阳台上对配合土有了深刻认识,这次又属于试验性质,根据当时能弄到的材料,就搞了两个配方:

:

园土三份、腐叶泥炭土三份、蛭石三份、发酵油枯一份;

:

园土三份、腐叶泥炭土二份、菇渣三份、蜂窝煤灰一份、发酵油枯一份;

装盆时,希姆劳德、巨峰和圣诞玫瑰都是各装一盆、各装一盆纯园土作对比试验;红地球及美人指均装。

按照几本中国葡萄界权威专家领衔主编的专著中的论述,我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去做,除了有机肥还使用了部分化肥(仅限于这这八盆)。

一年下来成效如下:

收获:

巨蜂、希姆劳德、圣诞玫瑰株型饱满,根部发育良好,已经具备结果条件;红地球长势旺盛、枝条粗大、株形尤大,但发过两次霜霉病(均在雨后),经及时处理过关。

损失:

美人指小苗死了。

死因:

其它品种叶面喷肥浓度一般为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喷后正常吸收生长,而美人指在喷后叶片萎蔫枯焦,生长反而放缓。

预防和治疗霜霉病时,全体喷洒大生(美国陶氏生产)倍液,其它均正常,美人指呈现药害症状。

几次发病几次按书上所说配药喷洒均不理想,最后枝叶溃烂死亡。



年月,所余四种七盆发芽后全部生长正常。

这时的情绪很高,对欧亚种在屋顶的成功充满信心,又去“赶场淘宝”,结果淘回四棵两年生红地球大苗和两棵三年生的“从北方引进的最新优良品种”(后来发芽长叶,才认出就是去年种死了的美人指!

),又在三圣购回两棵青提(森田尼无核)两棵黑提(瑞必尔),全部种进种植槽里(年开花结果后,才发现所谓青提黑提全是红提——我上当了)。

另外又从龙泉水厂花市购回一棵已发芽的秋黑两年生矮苗(在一个中签小瓦盆中),小心翼翼弄回家翻进一个大盆。

这时连同己经在楼梯间顶上就位的两个浴盆,我的盆栽葡萄队伍已扩军至大小十盆共五种十二棵。

在严格的主流化规范管理下,全部生长良好,除了浴盆中新栽苗以外,其它的八盆,每棵都发出数量不等的花穗,尤以巨峰、希姆劳德为多。

就连新买的秋黑,发了七个芽,居然还有两串花!

考虑到书上都说欧亚种怕湿病多,为减少病害感染源,八盆都实施清耕法放弃覆盖,让它们干干净净寸草不生。

五月上旬开花坐果后,因为希姆劳德基本无弱枝,就没有强行疏穗只摘了穗尖,让它们自由长吧(这个品种果穗也小)。

唯一注意的就是勤施水肥,保持树相茂盛兴旺。

同品种对比盆中留的果穗数都相同,以便今后的可比性高。

六月下旬,早熟品种希姆劳德开始成熟。

至七月五日陆续收完统计,两盆分别收获斤(园土盆)、斤(配合土盆)。

头年装土时称过园土装载斤,果土比为:

;配合土装斤,果土比为:

果品质量:

优秀。

颜色绿中转浅黄,纯甜熟透无核,甜得粘嘴。

唯一缺点果粒偏小,过熟易落粒。

抽捡两串平均粒重克。

七月下旬,盆栽巨峰陆续成熟,与棚架上的巨峰成熟期差不多。

至七月二十六日(第一次“葡萄会”后)最后两串收获完毕统计,两盆分别收获斤(园土盆)、斤(配合土盆)。

头年装土时称过园土装载斤,果土比为:

;配合土装斤,果土比为:

果品质量:

一般。

颜色紫到黑紫,与市售本地产品差不多。

抽捡两串平均粒重克。

这时大盆中的红地球正在最后成熟期,大部着色已完;另外三盆圣诞玫瑰(又名秋红)和秋黑刚进入二次膨大不久,估计至少还要一个月,因为它们是极晚熟品种。

但这时灾难性天气来了!

连日大雨下个不停,往往一周不见太阳,天空积雨云很低,屋顶上在白天都感觉阴暗。

我只好把这四盆“宝贝”搬到避雨的地方,让它们在很低的照度下苦熬。

断断续续的阴雨拖了将近半个月,天终于晴了。

把四盆“宝贝”搬回到原来光照最好的地方,发现它们的叶片已经部分失绿,赶快喷氨基酸叶面肥,希望有所补救。

但红地球已到了收获期,半个月的阴暗潮湿又引发了白腐病,只好把果穗剪下来权当收获了。

果穗倒是不小,五串加起来有七斤一两,就果土比来说,也达到了:

(大盆里装配合土斤)。

但质量不太好,甜味和果色都象市场上的下等货。

致命的打击发生在一周以后。

连续阴雨之后又是烈日曝晒,成都八月的天气就是这样。

看到书上说的葡萄最后成熟期宜干不宜湿,这样可以提高果实含糖度,就逐渐减少了浇水量。

那天傍晚刚把所有种植槽浇完,看着盆土已干,觉得也该浇水了,但恰好这时工地有人找我去处理急事,就马上跟着出去了,心想葡萄耐旱,一晚上没什么,明天上午回来浇吧。

第二天早上回来,看到盆里葡萄叶都有点蔫了,正预备浇水,突然变了天,不几分钟就是风雨大作。

在下面家里躲雨看电视,心想老天爷挺照顾我的。

几分钟后阵雨过去了,人没上去。

等看完了《狄仁杰》后上去一看,葡萄叶又鲜挺了,盆土也是湿的,就免浇了,放心又去办事了。

这天烈日当空,气温到下午又升到了三十多度。

一天后回来上去一看,完了!

全部葡萄叶片晒枯不说,枝条都软绵绵搭下来了,未成熟的果实都晒得起皱,活象老人的脸。

扒开盆土一看,干透了。

马上浇水抢救,但再也无力回天。

两年辛苦,毁于一旦,心里那个失悔、难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

倒是我家政委不愧是“政委”,每到这种时候,都会三言两语出来化解:

“死就死了嘛,种植槽里还有那么多长得上好的。

失败也是收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后就不会死了。

搞科学试验哪有一帆风顺的?

种不成欧亚种的,我看那个希姆劳德也好得很嘛,比巨峰甜得多!

走走走,先吃饭。

说是这么说,但交了学费总得买个明白吧?

哪本书上都异口同声说葡萄耐旱,为什么又出了这场笑话?

不是下了雨吗?

人家楼下地面栽的,土都晒得干的发白为何不死?

同样在屋顶曝晒,那些已经收了果施了基肥丢在一边胡乱养着的,盆土面上杂草都生到半尺高的红地球、巨峰、希姆劳德为什么又没晒死?

这屋顶和地面到底有什么不同?

这些问题不弄清楚我是不会死心的。

于是我开始观察、测试屋顶在不同季节尤其是在夏季晴天太阳下温度变化规律,与地面变化情况作对比;又找有关书籍资料学习,逐渐了解了关于土壤、土壤含水、植物根系的活动力与温度和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关系、不同植物应对干旱的生理特点、降雨量大小对土壤湿度改变的大小及影响深度、太阳光直射下影响盆土水分蒸发速度的相关环境因素等等,并作了不少笔记。

现在,这些失败后学习总结得到的认识,经过以后的实践验证有效的,不少都写进了《屋顶果园的土肥水管理》一文之中。

   三、对盆栽葡萄种植诸方面的个人看法

葡萄盆栽的资料在我国最早于年由沈阳发表,几年之中就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武汉等大城市由陆续试种继而迅速铺开。

人们出于美化生活、绿化环境或兴趣爱好,纷纷在阳台、屋顶进行实践,有的科研单位还建立了大小不等的屋顶盆栽葡萄园,甚至还进行过商品化生产试验。

发展到如今,已在全国各地形成热潮。

但对于千千万万的个人爱好者来说,如何去着手实施呢?

我遇到过不少的盆栽葡萄爱好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败了,认为盆栽葡萄太难,就放弃了;也有痴心不改的爱好者,种了几年没收过一串成熟的果实,找我去给他看看。

结果一看一说他恍然大悟:

他那阳台光照太差,不仅照不到直射阳光,连散射光照度都很低,而葡萄是喜光植物,他那光照条件就不适合种盆栽葡萄,怎么能种出成熟的果实?

所以,找出失败的原因才是关键,才有正确对策。

经过几年屋顶上种盆栽葡萄的反复实践和前几年阳台上盆栽葡萄的经历,以及不断失败后的观察、学习、思考,加上年在屋顶上盆栽欧亚种红地球大获成功的总结,使我对盆栽葡萄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现将这些体会记述如下,以供后来者参考,少走些弯路,去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个人经验来。

这些体会分以下几个方面:

盆栽葡萄与大田果园种植葡萄的异同、盆栽葡萄的盆与盆土的选用、盆栽葡萄的选种和植株的日常管理、盆栽葡萄的水肥保障特征、盆栽葡萄的病虫害防治、盆栽葡萄的产量与质量等。

但以上各个方面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动态平衡操作。

下面就分项谈一谈。



.盆栽葡萄与大田果园种植葡萄的异同



大田种植葡萄与盆栽葡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屋顶盆栽葡萄与阳台盆栽葡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所有的相同之处就是传统的主流化植株日常管理手段都适用。

这是几百年来,无数果农和葡萄界科技人士的心血浇出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可以保证种出合格的果实。

对初学者而言,这是一条必须走过的道路,才能有所感知、有所体会,然后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展。

不同之处就是大田种植与盆栽,土体量差异太大,由此引出的水肥管理方法的差异;而屋顶种植与阳台种植还有一个微气候的差异,除了光照与通风的差别,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屋顶夏季晴天曝晒下的高温环境强烈蒸发现象,由此又引出一个屋顶盆栽葡萄如何应对高温酷暑下的保水补水问题。

原来在四楼阳台上也发生过偶尔忘浇漏浇一次的情况,最多就是梢尖嫩叶轻度萎蔫或叶片软绵下垂,一发现就赶快浇透,不久就过去了,那么大的遮荫面积,也没什么事。

因为阳光晒不到盆土,只晒叶片,盆中的自由水主要供叶片的蒸腾作用消耗,盆土表面蒸发量小。

而在屋顶置于阳光直晒下的盆栽葡萄,除了叶片蒸腾耗水之外,盆土表面的蒸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年月我曾做过一个实验,用三个相同的盆称量相同的园土,都浇透水放置一夜后,第二天上午十点,两盆放在烈日下直晒,其中一盆覆盖五、六厘米厚的干草(种植槽中拔出晒干的杂草);另一盆放在不远处阳光晒不到的地方。

下午六点称重,裸土直晒的那盆比没晒的轻四斤多,而覆盖了干草直晒的那盆只轻了不到两斤,基本在前二者的差异之间四六开。

刨开检查盆土断面,被晒盆土的上层基本干了,中层半干湿,下部仍潮湿;没晒的盆土表皮略干(因有热风),上中层都湿润,下部潮湿;覆草那盆表皮与上层都在湿润与半干之间,中层湿润,下部潮湿。

这个实验很简单,谁都可以做。

它真实反映了夏季晴天屋顶高温日晒对盆土蒸发量的影响,以及盆土表面覆盖对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阳台上不受日光直晒的盆土,由于表面空气流动率低于屋顶,且白天周围气温环境低于屋顶,盆土蒸发量应该更少些,那么表面覆盖对保水的效果就不太显著。

同时阳台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存在一个卫生问题。

如果盆土持水量良好而又不被直晒,可以不用覆盖。

我那死去的三盆欧亚种葡萄,问题并不是只在最后一两天没及时浇水。

阴雨期间空气潮湿,叶面蒸腾和土面蒸发量都很小,我几天浇一次,量也不多,显不出什么问题来。

天晴后又搬出去晒太阳,没有充分考虑盆土中的自由水含量能不能应付突然增大的叶面蒸腾和盆土表面蒸发,反倒为了增加果实糖度而在原有浇水量上连续扣减形成了浇“半截水”;加上为减少病原因素又去掉覆盖保持盆土面清洁裸露,更加剧了日光直晒下的土温上升和水分蒸发。

这种脱离了具体环境条件的教条思维,实际上是让承载着几串未成熟果实负担的植株,每天有一半以上时间生存在干旱中,而且越来越干旱。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盲目相信“葡萄耐旱”,让旱灾又持续了十四个小时。

严格的说,经过一夜都还没有缓过来的萎蔫叶片已经明白告诉我盆土中的自由水早已枯竭,根系已经开始干枯死亡(任何植物的叶片白天被烈日晒蔫,但经过一夜可以恢复缓过来的,都可以证明根系还有生命力,而且还能吸收到自由水供给叶片。

不过那时怎么知道这个道理?

)。

这时赶快浇水能不能救活,还得看吸收根群中还有没有未完全失去功能的一部分。

然而,一场阵雨欺骗了我,雨量不大的“地皮雨”来得急去得快就几分钟,只湿了盆土表面,并没有足够雨量浸湿到中下部还有可能未完全丧失功能的吸收根附近。

叶片直接吸水的功能这时表现最充分,这只是一种生命本能反应。

没有根部吸收提供的后续水分供应,那么烈日下的叶片就如同我们晒干菜叶一样,那么薄的叶片要不了一天就晒干脱水,颜色还是绿的。

盆土被阵雨打湿的表面根本经不起烈日的烘烤,很快就干透。

剩下的就是连枝条一起“晒葡萄干”了。

葡萄本身是喜水植物。

日本专家小林章曾计算过露地栽培的葡萄,每亩地的产量为公斤时,年需水量为~立方米。

但自然浇水量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只有三分之一,那实际浇水量就应该是~立方米(这和各地的气候条件有关)。

为什么又说葡萄耐旱呢?

这又是葡萄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决定的,它的根系发达,垂直根系可以长得很深,在深厚的土层中最深可达离地面米以下的地方。

当土壤中浅层自由水缺乏时,它的根系就向下伸展,去吸收深层地下的自由水来维持自己的生命需要。

地面栽的葡萄晒不死就是可以“扯地气”——去吸收更深处的自由水。

这和以仙人科植物为代表的荒漠植物群落依赖自身的生理结构特点、主要用蒸腾量极小来耐旱完全不同。

我国西北地区有人栽“旱作葡萄”,就是利用了葡萄根系发达的特点,以“水分胁迫”来驱使葡萄根系向下伸展,将深层地下水和得天独厚的光照与昼夜温差很大的条件结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