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320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doc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C)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A、三B、五C、十D、十五

2、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A)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A、一;三B、二;四C、三;六D、六;十二

3、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服刑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C)批准,并告知()。

A、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D、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

4、社区服刑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C)提出书面申请。

A、十天B、二十天C、一个月D、二个月

5、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B)小时。

A、四B、八C、十六D、三十二

6、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A)依法给予处罚。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

7、社区服刑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D)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A、人民法院、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8、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C)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个月。

A、一、二B、二、三C、三、二D、二、一

9、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

10、下列哪项规定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A)。

A、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相同的社区矫正;

B、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C、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D、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1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社会调查评估报告,提出能否适用管制、缓刑或者假释的建议,在(D)个工作日内提交委托机关。

A、三B、五C、七D、十

12、下列关于分级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分级管理按季度实施;

B、拟调整为宽松管理的,应当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C、社区服刑人员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的,可以下调管理等级一级;

D、社区服刑人员有法定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下调管理等级一级。

13、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督管理的,(A)应当立即组织查找

A、司法行政机关B、公安机关

C、做出决定、裁定的机关D、检察院

14、司法所应当在宣告执行后(B)个工作日内,为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方案。

A、三B、五C、七D、十

15、应当立即直接上调为严格管理的情形为(C)

A、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一次基本合格

B、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两次以上基本合格

C、受到警告、治安管理处罚的

D、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不合格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ABCD)

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C、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的;

D、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的;

2、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BC):

A、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C、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D、禁止进入超市购买商品;

3、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收监执行建议书、减刑建议书等和相关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BCD)

A、司法行政机关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

4、对于未成年实施社区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

A、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可以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B、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要给予身份保护。

C、其矫正宣告应当公开进行。

D、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不能存放在公开场所。

5、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ABCD)的情况。

A、遵纪守法B、接受监督管理

C、参加教育学习D、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6、发生(ABCD),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A、居所变化B、工作变动

C、家庭重大变故D、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

7、(ABCD)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监狱

8、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ABD)。

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B、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警告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

9、下列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列入严管的有(ABCD)

A、犯罪情节严重的B、共同犯罪的假释人员

C、犯抢劫罪的假释人员D、受到警告、治安管理处罚的

10、下列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告制度正确的有(BC)

A、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周电话报告一次、每月当面报告一次;

B、社区服刑人员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司法所当面报告的,经司法所同意,可以委托矫正小组成员或家庭成员代为提交书面材料,司法所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C、社区服刑人员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司法所。

D、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两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区服刑人员符合管理等级调整条件,但剩余矫正期限不满一个月的,按照原等级管理。

(对)

2、社区服刑人员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出现基本合格的,应当上调管理等级一级。

(错)

3、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

(错)

4、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设区市的城区,应当提前十日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

情况紧急的,可以用电话方式提出申请,由司法所记录在案。

(错)

5、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错)

6、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周电话报告一次、每两周当面报告一次。

(对)

7、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错)

8、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社区服刑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对)

9、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对)

10、社区服刑人员违法或重新犯罪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在十五日内向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书面通报情况。

(对)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指(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2、社区服刑人员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报到登记后,应在(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3、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

4、司法所应当每(半年)评估矫正方案实施效果,并根据需要予以调整。

5、司法所应当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后(三)个工作日内,建立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被告人或罪犯的审前社会调查应调查了解哪些事项?

答: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委托后,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在十个工作日内将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意见书提交委托机关。

在调查中发现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居住地不属于本县(市、区)的,应当立即向委托机关退还委托函件,并说明理由。

2、矫正小组由哪些成员组成?

答:

社区矫正小组组长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担任,成员包括社区民警、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代表、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代表、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

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3、关于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有哪些规定?

答:

居住在县(市)的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县(市)。

居住在区的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设区市的城区。

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实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设区市的城区的,应当提前七日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离开。

返回后应当立即报告司法所。

情况紧急的,可以用电话方式提出申请,由司法所记录在案。

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设区市的城区不得超过一个月。

4、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走访有哪些规定?

答:

司法所应当定期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学习情况。

对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走访一次;对普通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个月走访一次;对宽松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一个半月走访一次。

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对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以及其他重点人员开展走访工作,掌握其动态。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每三个月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六、论述题(10分)

如何做好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