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440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81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docx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一、导论

1、稀缺法则:

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失去的最佳选择可得的收益

3、生产的四要素:

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1)土地:

狭义的土地指土地本身。

而广义的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山和河流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因此,土地又可被称为自然资源。

(2)劳动:

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

(3)资本:

经人类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所需的一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总称

(4)企业家才能:

组合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能力。

企业家必须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

土地拥有者赚取地税,劳动者赚取工资,资本所有者赚取利息,企业家赚取利润;

4、资源配置:

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经济学即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效率表现为:

(1)给定投入,产出最大;

(2)给定产出,投入最小。

消费效率表现为:

(1)给定货币开支,得到最大满足;

(2)给定满足,货币开支最少

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决策者,如居民、厂商经济行为的一门学问.研究消费、生产决策,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经济视作总体进而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上述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并据此通过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前者研究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属于总量分析。

后者研究单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属于个量分析。

好比树木和森林的关系.

6、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种类问题)如何生产(方法问题)生产多少(数量问题)为谁生产(分配问题)结果好坏,能否改善(价值判断问题)

(1)生产什么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比较优势是指比其它主体更低的机会成本从事某种活动。

因此,比较优势的实际是比较成本优势)为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人们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分工。

(2)如何生产包括由谁、什么资源、什么技术、什么组织形式来生产等问题。

市场会激励厂商选择更低成本的方式生产。

(3)生产多少是一个产量决定问题。

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要不多不少。

(4)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

换言之,这些商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呢?

7、四种经济体制:

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

n传统经济亦称“惯例型经济"是指生产方式、交换、分配和消费都遵循传统或惯例的一种经济。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由世代相传的某种传统或惯例所决定的。

传统经济中的经济活动让位于宗教及文化价值观念,效率不受人们关注.

n计划经济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工具的一种经济。

计划经济中都由中央计划或地方计划当局所决定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效率是一个严重被忽略的概念.

n市场是某一商品的买卖双方相互决定其价格并交换其产品和服务数量的一种机制或制度。

n混合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一种经济。

我们常常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混合经济.因此,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在不太严格的情况下是两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只是后者在某些特定场合下使用,以强调其中含有政府干预。

8、市场经济

(1)经济人假说:

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理性的。

他们被称之为“经济人”,他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我利益极大化.

(2)价格机制:

第一,价格提供了信息。

价格的相对高低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各自所需的信息。

第二,价格提供了激励.价格所提供的信息,加上利润动机,厂商便可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

(3)政府只能尽力去修正市场经济中不完善的地方,而不能凌驾于市场经济之上发号施令,市场经济中的某些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9、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1)首先,努力去理解和解释经济事件;第二,极力去预测未来的经济事件。

(2)经济理论形成的步骤:

观察/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形成理论

(3)经济思考中常见的错误:

偏见:

是个人对他人或事件所持有的不正确的认识或态度。

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会影响到经济分析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能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其他因素不变”是分析影响某个因素,而假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一种方法。

合成谬误:

是某一事件对局部为真便推论为对总体也为真的一种逻辑错误。

后此谬误:

把后发事件看成先发事件之果的一种逻辑错误。

二、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需要与需求

(1)需要(need)是一种主观意愿,同价格及消费者的收入无关,是当价格为零时,你想要多少的问题。

(2)需求(deman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三个要点:

需求量是与价格密切相关;

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

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

2、需求曲线是表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由于惯例,需求曲线中,纵轴一般表示价格,横轴一般表示需求量。

需求量的变化体现在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而需求的变化则体现在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1)个人需求曲线是用曲线的形式表明某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2)简单地假设市场上有1000个相同的消费者,就可以根据个人消费曲线得到市场消费曲线.曲线的斜率为负的含义是:

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3)常用的两条需求曲线: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曲线斜率的绝对值递减)

3、需求函数表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其价格函数,一般表示为:

QD=f(p)

(式中,QD表示某种商品需求量;p代表该商品价格,f表示函数关系。

(1)如果需求函数为线性的,则可写成:

QD=a—bp

a为一常数,是与价格p无关的自发性需求,亦称外生变量;

b为一正数,(—b)则表明需求量与价格呈负相关

(2)注意市场需求函数不是个人需求函数的简单加总,而是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由市场需求量水平加总所得

4、需求定理的三种表述

(1)需求定理的文字表述:

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化呈反比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需求定理的数学公式表述:

dQ/dp<0(即需求函数的斜率为负数)

上式读成: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3)图像表述见上文(注意需求定律的例外有奢侈品、劣质品)

5、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会使需求曲线发生平移)

(1)消费者的收入(M):

除自身价格之外,收入也许是影响需求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当收入增加时,一般来说我们会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减少.

(2)相关商品的价格(PR):

相关商品可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变化呈正比,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变化呈反比。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分别记为ps和pc。

(3)预期变量:

它主要包括对自身商品价格的预期(PE)和对收入的预期(ME)等。

买涨不买落。

(4)消费者的爱好(T):

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爱好会因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会影响到需求量的变化。

偏好取决于年龄、教育、示范效应、广告。

偏好也被称为经济学家的避风港:

一切未列举而对需求发生影响的因素都归结为偏好变动。

(5)人口(PO):

当市场中的人口容量增加时,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市场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

6、供给的定义

(1)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2)个别供给是指单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在所有价格条件下,愿意生产和出售的某种商品数量。

(3)市场供给是指在某一市场中的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提供某种商品的数量总和。

个别供给之和就是市场供给

7、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明的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亦可分为个别和市场供给函数。

其形式一般如下:

QS=f(p)

其中,QS代表市场供给量,p代表价格,f为函数关系.

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经常使用线性的供给函数:

QS=—c+dp(c,d〉0)

由此得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大于零的直线

8、供给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比,即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9、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要素价格(PF):

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工资率、利率等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

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企业减少供给;反之,企业增加供给.

(2)技术水平(T):

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即效率的提高,隐含着生产一定产量所需成本的下降,或者在给定成本时产量会有所增加。

这样企业就愿意在相同价格情况下增加其供给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PR):

与替代品商品的价格反向变化,与互补品的价格正向变化

(4)预期价格(PE):

当企业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囤积商品,待高价出售,从而可能减少现期供给量;反之,将增加现期供给量。

(5)自然条件(N):

许多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供给量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10、与需求相同,供给量的变化表现在曲线上的移动,供给的变化表现在曲线的平移

11、市场均衡的形成

市场均衡的含义:

当市场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时,市场便处于均衡状态。

当一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市场会使其降价,反之,商品升价,直到达到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为供需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为供需相等时的数量

12、当供给或者需求曲线在短期内出现平移,原始均衡就要遭受破坏,新的均衡将要形成。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供需单向变动很简单,在这不详述了

13、供给、需求同向变动:

(1)供需同时增加肯定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则不能确定,它取决于两种情况下哪一个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大些。

(2)供需同时减少会使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

14、供给、需求反向变动:

(1)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新的均衡价格肯定下降,但均衡产量变动方向则不确定

(2)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变动不确定。

15、全面的供求法则

(1)仅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2)仅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3)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价格会上升,直至均衡为止;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会下降,直至均衡为止;

(4)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时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减少;

16、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

(1)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平缓百姓怨言而对部分商品制定的最高允许的销售价格。

可能产生的后果:

导致过度需求;出现销售者偏好;政府偏好有可能替代销售者偏好;有可能出现黑市;从长远看,最高限价还会抑制商品的供给量;

政府有可能卷入本应由市场来完成的那些活动之中去

(2)最低限价是政府对交易某种特定产品、服务或生产要素的最低合法限价。

最低工资是最低限价在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应用,它是指政府对交易劳动服务的最低合法限制性工资.

可能产生的后果:

失业的产生;劳动力黑市的出现等。

17、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

一些政治家们为了政治利益,为了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和选票,对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颇为热衷。

同时,那些低收入群体对政府干预经济有强劲的需求。

如果他们获得了低价的产品,则是价格干预的受益者.不是每一个低收入的人都能收益.

三、弹性理论

1、弹性是度量因变量变化率对自变量变化率的反应程度的一个概念。

如果自变量变化率为1%,因变量的变化率分别为大于、等于和小于1%时,那么,弹性系数则分别大于1(有弹性的)、等于1(单位弹性)和小于1(缺乏弹性)。

2、需求弹性:

衡量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商品需求量变化率/商品价格变化率(注意这是负值)

当ε=0时,需求对价格完全无弹性,即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无关。

此时需求曲线为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当ε=1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为单位弹性,即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相等

当ε=∞时,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呈完全弹性,即价格的微小变化导致需求量的极大变化。

此时供给曲线为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当0〈ε〈1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即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

当1〈ε〈∞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是有弹性的,即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

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如果某产品的替代品很多,需求弹性就打。

反之就小。

(2)商品的属性:

食物和住房这类产品称为必需品,海外度假这类服务称为奢侈品。

必需品缺乏弹性。

奢侈品富于弹性。

(3)占预算中的比重:

对某种商品的支出在人们的预算(或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愈大,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则愈大;反之则愈小。

(4)时间因素:

计算某种商品弹性系数所考虑的时间愈长,其弹性系数则愈大。

4、弧弹性:

实质上就是需求曲线一段弧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

5、总收益等于价格(p)与销售量(Q)之积,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入的增量,它等于对总收入函数的导数.

(1)当需求弹性大于1,即需求富于弹性,此时边际收益大于零,

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2)当需求弹性小于1,即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此时边际收益小于零,

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3)当需求弹性等于1,即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边际收益等于零,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总收益没有影响。

6、商品的分类

(1)如果收入上升,某消费者对某产品的购买量有所增加,那么,该产品就是一种正常商品,即εM>0。

绝大多数产品为正常商品。

正常商品还可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

如果某种产品富于收入弹性的(εM>1),那么,该产品是奢侈品。

如果某种产品的需求是缺乏收入弹性(0<εM<1)的产品那么,该产品是必需品.

(2)如果收入上升,某消费者对某产品的购买量不变,那么,该产品就是一种收入中性品.即εM=0。

(3)如果收入上升,某消费者对某产品的购买量有所减少,那么,该产品就是一种劣品。

即εM<0时。

7、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衡量某种产品的需求变化率对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比变化率的反应程度,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百分比除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百分比,用以区分替代品和互补品。

8、供给弹性:

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S)变化率对自身价格(p)变化率反映程度的一个概念,它等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与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商。

(1)凡经过原点的线性供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均相等,且为单位弹性。

(2)凡与横轴(产量轴)相交的线性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即缺乏供给弹性。

这表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3)凡与纵轴(价格轴)相交的线性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即有供给弹性的.这表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当供给曲线S为一水平线时,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为零,故εS=∞,即完全有弹性。

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供给

(5)当供给曲线为一垂直线时,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为零,故εS=0,即完全无弹性。

如短期内土地的供给。

四、偏好理论

1、商品是指那些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生产的、可供市场交换的产品和服务。

商品拥有三性:

物质性、可得性和能购性.物质性即商品是有用的;可得性包括时间性和空间性.

2、消费集是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的集合,有三个假设:

有下界、无限可分性和凸集。

有下界即指消费组合取的均为正值;无限可分指的是买1.5辆车是可行的。

3、预算线是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为给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轨迹,亦称消费可能线.类似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线内的所有消费组合都能实现。

预算线的数学表达式p1x1+p2x2=M。

预算约束是消费者在选择消费组合时必须受到p1、p2和M的约束,即满足:

p1x1+p2x2≤M

当收入增加(减少)时,预算线向右(左)平行移动;仅当单一价格变动时,预算线的斜率发生转动变化,即那种商品所代表的轴的截距发生相应变化。

4、效用消费商品获得的心理满足。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消费组合所得到心理满足的总量。

(1)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如果用TU表示总效用量,增加消费一个单位x1的边际效用,用MU1表示,那么,

MU1=∆TU/∆x1。

总效用开始递增,到一定点之后,开始递减。

边际效用一开始递就递减。

也有异议认为边际效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开始会递增,但终究要递减!

商品的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而非总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随着某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呈递减的态势。

该法则具有普遍适应性。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产生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所决定的

5、序数效用理论:

消费者可以对不同的消费组合按照自己的偏好将其排出顺序,以表示产品效用的大小或高低,比基数效用理论更加合理.

6、偏好关系的三个公理:

(1)偏好的完备性:

对于任意两个消费组合A和B,要么A≻B,或B≻A,要么两者均成立,即A~B;

(2)偏好的非对称性:

对于任意两个消费组合A和B,如果A≻B,那么B≻A就不可能;

(3)对于任意三个消费组合A、B和C,如果A≻B,且B≻C,那么A≻C.

只有满足三大公理,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才被认为是理性的。

7、偏好的其他性质:

(1)偏好的强单调性假设是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越好。

即虽然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但始终大于零,故当数量增加时,总效用仍在增加。

(2)偏好的严格凸性是指平均消费组合总是比极端的消费组合更好。

8、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所有的无差异组合形成的一条曲线,同一曲线上的点代表这些消费组合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同等的偏好程度.

(1)无差异曲线被描绘成碗型的,斜率为负,凸向原点。

原因是替代规律:

一种物品越是稀缺,它的相对替代价值就越大,相对于变得充裕的物品,它的边际效用会上升。

(2)由同一条效用曲线得到的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愈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愈高;反之,愈低。

9、边际替代率(MRS)是指消费者在保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无差异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度量了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10、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是指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替代率在递减。

如果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那么它的边际效用减少;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增加,从而使得边际替代率愈来愈小。

从这个意义上说,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是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所使然。

但两者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定律,后者是指随着某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递增,其得到的效用增量递减。

五、效用极大化理论

1、消费者的行为选择问题可以表述为:

在给定商品价格p1和p2和收入M的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效用函数)选择一组最佳的消费组合,从而实现效用极大化。

效用极大化理论亦称消费者选择理论,它是消费者理论的中心问题。

2、消费者均衡条件命题1:

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曲线相切时,该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极大化.

消费者均衡条件命题2:

当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时,该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极大化。

消费者均衡条件命题3:

当价格比率等于边际效用比率时,实现了效用极大化。

3、价格消费曲线是仅在某一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收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所有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

4商品的分类:

一般商品:

满足需求法则的商品。

吉芬商品:

满足价格下降,需求量反而减少;收入上升,需求量下降的商品。

正常商品:

收入增加,其需求量亦增加的商品.

收入中性商品:

收入增加而需求量不变的商品.

低劣商品(简称劣品):

收入增加而需求量反而减少。

一般正常商品:

同时为一般商品,又为正常商品的商品.

5、各种商品与图像间的关系:

(1)当x1为一般商品、x2为一般正常商品时,价格消费曲线的斜率通常为正,从中推导出的x1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

(2)当x1为吉芬品,x2为一般品时,其价格消费曲线的斜率通常为负,x1的需求曲线的斜率通常为正。

(3)当x1和x2均为正常品时,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通常为正,x1的恩格尔曲线的斜率通常也为正。

(4)当x1为劣品、x2为正常品时,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通常为负,x1的恩格尔曲线的斜率通常也为负.

(5)当x1为收入中性品、x2为正常品时,收入消费曲线为一垂直线,x1的恩格尔曲线也为一垂直线。

6、总效应(TE):

由价格变化所产生的需求量的变化量,它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人效应(IE):

某种商品价格变化之后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量,它是总效应的一个部分。

替代效应(SE):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后使得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量,它是总效应的一个部分.

总效应等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和,即:

TE=IE+SE

7、。

为了从总效应中分解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一条虚拟的预算线,使它和新的预算线平行(保证在新的价格比率下进行虚拟购买),并与原无差异曲线相切(保证消费者不降低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用“虚拟的”收入消费曲线来度量,总效应用价格消费曲线来度量,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和等于总效应.

8、“补偿”是指,当价格上升时,实际收入减少,应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使消费者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当价格下降时,实际收入增加,应剔除多少收入才能使消费者的原有效用水平保持不变。

9、各类商品总效应TE、收入效应IE、替代效应SE间的关系

(1)正常品的总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与其价格变动方向相反.但TE、IE和SE三者是同向变化的。

(2)低劣商品TE=SE—IE。

TE与SE同向变化,与其价格变动方向相反。

IE与前两者反向变化.

(4)吉芬品TE=IE—SE。

TE与IE同向变化,与其价格变动方向相同。

SE与它们相反。

10、违反偏好假设的一些常见偏好有;完全替代型、完全互补型。

完全替代型偏好的最优解往往是角解,完全互补品型偏好的最优解往往是转角解.

(1)完全替代型:

当红、蓝铅笔具有完全替代性偏好时,

如果红铅笔价格便宜,消费者全部购买红铅笔.

如果蓝铅笔价格便宜,消费者全部购买蓝铅笔.

如果红、蓝铅笔的价格一样,就会出现预算线和线性无差异曲线的重合,这样,该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组合不具唯一性。

他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消费都是最佳的

(2)完全互补型:

当两种商品必须同时购买,缺一不可,最佳效用是一个形如L的转角解

六、生产者理论(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1、企业:

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一种生产经营性组织。

由工人、管理人员和所有者组成

(1)工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按契约领取固定工资并接受指令做什么不做什么;

(2)管理人员:

他们负责决策并监督工人;

(3)所有者,他们拥有企业并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