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499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doc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准则

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

坚持生命救助第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1.4适用范围

在我司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

1.5启动标准

在我司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启动本预案:

(1)发生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

(2)由于泄漏、爆炸等各种原因可能造成较多人员急性中毒等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其他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2.1.1成立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

负责人;

成员:

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部、财务部

2.2工作职责

2.2.1现场指挥部职责

以抢救受灾人员生命、控制事态扩大为第一目标,按照本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情况,负责受灾人员抢救和抢险救灾工作;向上级汇报和向社会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2.2.2成员单位职责

(1)负责人:

承接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请示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2)安全管理人员:

.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应急救援模拟演习;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

(3)管理部:

.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

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对事故现场区域物料进行转移,保证道路的畅通。

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4)财务部:

负责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所需资金的财政预算。

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的保障。

3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

(1)现场处置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侦检、警戒、救护、控险、灭火、堵漏、输转、洗消、清理等任务。

该组义务消防抢险队伍组成,具体工作由保安队负责牵头和协调。

(2)伤员抢救组:

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3)安全疏散组:

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4)安全警戒组: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5)抢险设备、物资供应组:

负责组织抢险设备、器材和物资的供应,组织抢险设备器材进场,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

4应急救援程序

4.1事故报告与报警

(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2)救援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4.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区域:

(1)事故中心区域:

中心区域即距事故现场0~100m的区域。

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

(2)事故波及区域:

事故波及区域即距事故现场100~500m的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3)受影响区域:

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4.3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爆炸)两大类。

其中,泄漏分为液体泄漏和气体泄漏,火灾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缺陷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

针对事故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控制、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4.3.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

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

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堵漏。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3)泄漏物处理

围堤堵截:

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

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

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收容(集):

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物处置: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4.3.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灭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3)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

(4)消灭余火

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

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4.4在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区域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1)事故中心区域。

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

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

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

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2)事故波及区域。

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的危险化学品气体。

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

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

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3)受影响区域。

该区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