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536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论文.doc

浅谈我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摘要:

怎样更好的解决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是新课程历史教学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在立足宏观把握好初高中历史教育整体的架构联系之外,还应该从初高中的历史教育之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一系列微观环节着手,对其结构的构建与整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初高中历史课程进行衔接,来实现对初高中历史教学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初高中历史教育课程衔接

初高中的教育虽然共同属于教育的基础阶段,但是初中教育又是高中教育的一个基础,且高中教育又属于初中教育的发展与继续。

对于初高中的教育来说,不仅要有明确分工,还要互相协调,重视初高中阶段教学的衔接问题,更好的帮助新进入高一的学生尽快熟悉与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为他们新学习阶段打造良好的一个开端。

本文主要针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衔接问题进行的探讨,希望对日后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

1、初高中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特点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在一种经验型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过渡的一种阶段。

并且其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经验型,他们经常需要借助到一些习惯或者生活之中所遇见事情的亲身感受来进行思维的活动。

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多数为理论类型,其要求用理论来作为指导,对各种事实的材料进行归纳处理,有效掌握逻辑思维的一些程序,应用推理判断等手法来增加自身知识的领域,形成自身的一种知识系统。

2、初高中教学使用的教材有着不同的体系

在初中历史教材之中大多采用时序与主题的一种通史体系,其主要应用主题形式,并依照古今中外的时间顺序来进行编排。

因为对于初中的历史知识不追求体系完整性质,所以在教材中会删减掉一些历史的概念与内容,导致初中教学的历史课程体系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并且知识结构也较为散落。

而且在知识方面,初中的历史教材较为注重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故事性,对于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思考与分析表述的较少,对一些历史规律与概念的定义解释较为简单。

然而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一个拓展、深化。

为避免和初中历史课程出现重复的现象,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关联与贯通古今的基本原则进行编排,并在初中教材通史的基础之上,应用了专题与模块的系统。

这样更加利于高中生深入、集中的对历史进行探究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更加利于高中学生对历史和现实、局部与全局以及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正确的认识。

3、初高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多数习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且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也比较简单,多数为对知识的记忆与了解,被动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历史学习来说还是很有效果的。

然而高中的教材内容比较多,课程的时间也较为紧迫,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自主学习作为主体,并有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学习任务。

一旦学生应用初中的被动学习方式来学习高中历史,就可能导致学习了大量知识要点,对知识点记的很熟,但是真正应用到学习中,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二、怎样更好的将初高中历史进行衔接

1、高中的历史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与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之中,初中与高中教学大多处于隔绝的一种状态,使得高中教师了解初中教学实际情况并不多。

对于即将教授的高一学生来说,高中教师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特点,注意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状况,提升教学的连续性与针对性,授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授能够详略得到。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其有着信息量大、呈现的方式多样等特点。

教材中不仅有图片、文字、表格,还会有一些资料卡片,这样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课程的预习就变得重要起来。

只有经过对课本的预习,才能更好的了解课程知识的重点,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便于听课的时候进行关注。

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听课方式,遇见不正确的听课方式要对其进行纠正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及时做笔记、积极发言等学习习惯。

3、高中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认真的研读,适当更新教学的理念

教师需要在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的基础之上,认真领会课程内容的标准,并适当更新教学的理念。

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育在对教材认真研读之后,应用知识链接中的《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教材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掌握,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国是怎么慢慢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4、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一般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渴求心是很大的。

这也是教师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来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缩短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适应时间。

5、适应高中学生思维的特点,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果想要在历史的教学之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素质,就必定要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首先,用历史知识作为载体,应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比较、分析以及概括的能力。

其次,需要对历史的材料进行充分利用,逐步对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材之中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就是从一个新角度出来,用全新要求来增加历史原始材料,并配合一定的思考问题,要求高中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利用,并综合学过的知识,岁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总而言之,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衔接在教师的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如果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能够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将这方面工作做好,不但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重复劳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更好的将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实现教育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也谈型课程视野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以美国的诞生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j],中国历史教学研究

[2]许薇薇,以《抗日战争》为例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与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3]周伟,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