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6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2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建立集体农庄

C.固定粮食税 

D.允许自由贸易

【答案】C

热点题型二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

例2、(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4)

图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D

【变式探究】从1929到1931年苏联政府对集体农庄粮食的收购价格不断压低,同时出口却从1300万公担提高到5.18亿公担,粮食出口为苏联换取了购买机器的资金,使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的最大买主,这说明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没有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B.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工业积累了资本

C.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D.没有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本国经济

【提分秘籍】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特点

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影响

①积极作用: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影响:

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苏联科学家李森科发展了一种称为“春化处理的育种法”,并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来推广。

1935年,他在一次演说中声称反对春化法的科学家:

“不管他是在学术界,还是不在学术界,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之后他被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

直到1964年,李森科主义才彻底丧失了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垄断地位。

据此可知(  )

A.李森科的科研成果有重要科学价值

B.苏联科学家缺乏学术争论的勇气

C.李森科主义是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D.意识形态一度干扰苏联科学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信息“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来推广”“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之后他被任命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说明A项错误D项正确;

“1964年,李森科主义才彻底丧失了在苏联生物学界的垄断地位”说明B项错误;

C项说法本身有误。

热点题型三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的各自缺失及教训

例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变式探究】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依据材料“1987年”可知苏联的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有关。

A项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综上,所以选择A项。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

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

一位公民回忆道:

“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

”这反映了(  )

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

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

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

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B正确;

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

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错误;

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

【考点定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苏俄经济建设•国内战争时期苏俄

2.(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4)

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解析】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可知这种做法是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所以是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苏联的改革中除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触及了体制的实质外,其他的改革都没有涉及到计划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所以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城乡的比较问题,所以C项为无关项。

D项是1928年的做法,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所以在时间上与内容上都不符合题意要求。

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

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答案】C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

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表述正确;

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考点定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特点

3.(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成就

4.(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

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解析】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世界财富优势的“关系模式”,由此可知这一模式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且两者都不符合“世界财富”这一信息,故可以排除B项和D项;

二战后美国主导自由贸易,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5.(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1.(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

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解析】题中所述“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应该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允许把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应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所以符合题意的应该是A项,当时的苏俄、中国都实行了开放政策。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期间,美国对苏俄是敌视的态度,故B项错误;

苏俄和中国引进外资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2015年广东卷文综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1920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贸易,故本题选C。

A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B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D是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时期的。

3.(2015年海南卷历史17)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4.(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

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是将苏联1930年与1931年的粮食生产量与出口量进行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粮食生产量减少,出口量却增多,体现不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B选项错误;

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现象,都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建的建设,这是是苏联人民巨大的牺牲,故A选项正确。

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个时候苏联正在进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的建设,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下。

粮食虽然减产,但是出口量增多,工业化成果明显,C选项排除,D选项没有解释出口量增多的原因,因此D排除,故本题选择A选项。

5.(2015年山东卷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经济的发展。

依据所学可知,苏联在20、30年代经过新经济政策的恢复和斯大林模式的建立,经济发展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故排除CD两项;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新政取得经济恢复的成效也较为缓慢,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排除B,A符合题意。

6.(2015年江苏卷历史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1.(2014·

安徽卷)列宁指出: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列宁论述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并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当时苏俄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并不是农业税,故A项错误;

C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项当时已打败国内外敌人,故不符合当时的史实,予以排除;

材料中说明苏俄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严重脱离现实的表现,故选B项。

2.(2014·

全国大纲卷)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答案】C 

3.(2014·

江苏卷]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新经济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取表格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表格中时间1921年以及表格中税款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该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过去的余粮收集制,故本题选B项。

A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C项说法错误;

D项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4.(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D 

5.(2014·

四川卷)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该电影(  )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解析】本题以电影海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电影作品,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故D项错误;

《摩登时代》描写的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使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引发失业浪潮,在这一背景下工人的艰难生活,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正确答案为B项;

A、C两项的表述与此信息不符,故排除。

6.(2014·

北京卷)(18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

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

(8分)

【答案】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

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方式:

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

实行国家干预。

7.(2014·

福建卷)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解析】本题以苏联政府在某一时期提高谷物收购价格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A项是1927年斯大林采取的措施,排除;

B项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排除;

当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农产品价格与世界市场几乎没有联系,C项错误;

赫鲁晓夫上台后,以农业改革为重点,试图通过提高谷物收购价格来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项正确。

故选D项。

8.(2013·

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

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9.(2013·

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解析】材料显示该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视之为“正当贸易”。

农业集体化不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排除B项;

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美国不存在禁止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排除;

余粮征集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当时取消了自由贸易,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0.(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

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

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

11.(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