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84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6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docx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背景材料

一、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确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其中石油化工、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化工、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在2009年前完成。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这将成为考核各级地方干部执政水平的一条“硬杠杠”,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和突破口。

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单位GDP能耗降低幅度均未达到国家设定的年4%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在06年甚至不降反升,07年两项指标才降下来,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局面不改,节能减排压力就很难根本缓解。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央财政预算270亿,加大了节能减排投入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相关行业的供给,给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机会,因此推荐调控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

节能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也是未来需求的重点,因此我们推荐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等相关公司。

在当今能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下,生产节能、环保的产品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建筑节能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建筑照明的能源消耗。

发展节能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已刻不容缓。

一般来说,建筑的主要部位被分别界定为地面、立面(内外墙面)和屋面,每个部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材料。

我国建材工业的概况及其在全球的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建材行业已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产品配套能力较强、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材料和制品工业,在国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建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先后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

其中,我国水泥产量约占全球1/2;在涂料、地板、装饰板、瓷砖、洁具、五金等主要建材领域,我国产量一般居全球总产量6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生产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水泥工业超过砖瓦石灰,成为建材工业中最大的制造行业。

进入21世纪以后,水泥、砖瓦、石灰等传统耗能产业在建材工业中的产值比重逐步下降,水泥制品、建筑及工业技术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建筑石材等行业快速发展,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正朝着延伸产业链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总体看,我国主要建材产品的技术、质量都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品种、配套能力、资源能源消耗、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我国建材行业是民营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之一,既有中国建材、中材集团等大型国企,也有大批产业规模上亿元,甚至高达数十亿元的私营企业。

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崛起,行业生产集中度出现快速提高的趋势。

我国建材工业已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保持着多种形式的贸易往来,开拓了对外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劳务合作等业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007年,建材出口额已占建材销售总额的9%,成为拉动建材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建材工业的概况及其在全球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建材行业已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产品配套能力较强、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材料和制品工业,在国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建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先后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

其中,我国水泥产量约占全球1/2;在涂料、地板、装饰板、瓷砖、洁具、五金等主要建材领域,我国产量一般居全球总产量6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生产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水泥工业超过砖瓦石灰,成为建材工业中最大的制造行业。

进入21世纪以后,水泥、砖瓦、石灰等传统耗能产业在建材工业中的产值比重逐步下降,水泥制品、建筑及工业技术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建筑石材等行业快速发展,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正朝着延伸产业链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总体看,我国主要建材产品的技术、质量都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品种、配套能力、资源能源消耗、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我国建材行业是民营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之一,既有中国建材、中材集团等大型国企,也有大批产业规模上亿元,甚至高达数十亿元的私营企业。

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崛起,行业生产集中度出现快速提高的趋势。

我国建材工业已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保持着多种形式的贸易往来,开拓了对外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劳务合作等业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007年,建材出口额已占建材销售总额的9%,成为拉动建材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环保节能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政策及其他因素对建材行业的影响。

1、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是建材行业运行的主旋律

2003年以来,国家针对建材行业先后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旨在通过调控促使企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开发新品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节能减排,力争把建材工业发展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仍将是2009年建材行业发展的两个主旋律。

在消费结构升级及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社会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将提高,绿色、环保、多功能建材产品的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相关产业政策的继续实施,将提升建材行业集中度,促进优势企业的快速成长,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的优势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将改善建材行业的景气程度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08年11月10日,国家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其中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等,均与建材行业密切相关,必将增加对水泥、玻璃等大宗建材产品及非金属建材制品的需求,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也将促进节能减排工程的建设,增加对节能建材产品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PCCP)等输水管道产品的需求。

在建材行业预期未来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必将引发建材需求的增长,改善建材行业的景气状况。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此外,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等举措也将减轻建材企业的负担、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降息将对建材行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数次降息,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由于建材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50%。

降息1.08个百分点,将直接减少建材公司的利息支出,而财务费用的减少将一定程度增加公司的净利润。

若假定建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与2008年第三季末相同,全年估算,则本次降息将增加建材板块净利润5%左右。

不同公司的受益程度不同,中国玻璃、华新水泥和天山股份的每股收益分别增加0.153元和0.102元、0.095元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

降息对房地产行业产生的利好影响更大些,将改善市场对房地产业下滑程度的预期。

由于房地产需求占水泥需求的1/4左右,房地产预期的改善将一定程度改善水泥市场的供需情况,也将对水泥产业产生间接的利好效应。

建材行业供给与需求分析。

1、水泥行业:

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使水泥行业明显受益。

有关信息显示:

2008年底我国将新增水泥产能1.9亿吨左右,2009年底可能新增水泥产能2.3亿吨左右(这部分产能多在2009年下半年以后投产。

当然,因经济下滑和企业资金紧张,可能会有相当部分的产能计划推迟投产)。

根据落后产能淘汰计划,2008年、2009年我国将每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000万吨左右。

据此估算,2008年底、2009年底的实际新增水泥产能分别为1.3亿吨和1.7亿吨。

在水泥需求构成中,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及房地产开发所占比例分别为40%、35%、25%左右。

在国家加大投资的政策背景下,预计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农村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都将保持增长,但房地产业的低迷将导致水泥需求的减少。

根据国海证券研究所的测算,预计2009年房地产业的下滑幅度在0-20%。

假定2008年水泥产量可能为14亿吨左右,其中25%即3.5亿吨可能来自于房地产需求。

若按2009年房地产业下滑20%估算,则水泥的需求将减少0.7亿吨。

由于水泥进出口量较低,占当年水泥产量的比重不足2%,具体见图表13。

简单起见,我们以当年的水泥产量代替当年的表观需求量。

以2008年的估算水泥产量14亿吨代替2008年的水泥表观需求量。

 

日期

水泥产量:

万吨

水泥出口量:

万吨

水泥进口量:

万吨

水泥净出口量:

万吨

水泥净出口量占当年产量的比重%

1

2003年

86,208.11

423.65

51.71

371.94

0.43

2

2004年

96,681.99

601.68

110.36

491.32

0.51

3

2005年

106,884.79

1,137.25

82.08

1055.17

0.99

4

2006年

123,676.48

1,940.71

77.05

14863.66

1.51

5

2007年

136,117.25

1,519.34

53.87

1465.47

1.08

6

2008年

图表13:

水泥进出口量占当年产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

wind,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一般水泥新增产能的建设周期为12-14个月。

从图表14、图表15可看到:

虽然2008年水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但投资增速已呈现逐月下滑态势。

由于2009年新增产能多在下半年以后完成,我们假定当年新增产能仅有1/4左右(6000万吨)在2009年中期完成,即新增产能中有3000万吨可能在当年发挥回来。

我们假定2009年有一半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在上半年实施,则也为3000万吨左右,这与2009年上半年新增产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来的水泥产量基本相同。

因此,简单起见,可暂时不考虑2009年新增产能对2009年当年水泥产量的影响。

图表14:

全国水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年度

全国水泥投资(亿元)

全国水泥投资

同比增长(%)

备注

1

2001年

113.97

39.53

2

2002年

159.58

40.02

3

2003年

321.07

101.20

4

2004年

562.25

75.12

5

2005年

534.60

-4.92

6

2006年

501.17

-6.25

7

2007年

654.07

30.51

8

2008年1-10

816.5

62.89

9

图表14:

全国水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资料来源:

中国建材协会)

 

图表15:

2007年4月以来水泥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逐月变化

资料来源:

中国建材协会

从以下三个角度估算2009年的水泥市场供需情况。

估算方法一: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估算未来水泥的需求情况

2008年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7%。

若按24.7%的增速估算,2008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71243亿元。

假定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则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6929亿元。

由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水泥消耗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见以下两图:

图表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产量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

中国建材协会、Wind

 

图表17:

每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水泥量变化

资料来源:

中国建材协会、Wind

考虑到2009年基建投资规模加大,假定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消耗的水泥量与2008年持平,均为0.82吨,则2009年对应的水泥需求为16.15亿吨,较2008年水泥需求增长了2.15亿吨;若按每万元投资消耗水泥0.75吨估算,则2009年对应的水泥需求为14.77亿吨,较2008年水泥需求仅增长0.4亿吨;若按每万元投资消耗水泥0.7吨估算,则2009年对应的水泥需求为13.79亿吨,较2008年水泥产量减少0.57亿吨。

具体估算结果见图表18。

从图表18可见:

若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每万元投资消耗的水泥系数不同,则水泥市场的供应情况也差异较大,但最好的情形也仅为短缺0.5亿吨。

可见,水泥行业并不会出现严重的供应短缺情况。

笔者认为,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应略过剩的可能性较大。

图表18: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消耗水泥用量的变化分析2009年水泥市场供求情况(资料来源:

国海证券研究所)

估算方法二: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水泥需求增速的数量模型来估算水泥需求的增长情况基于前述原因,我们仍以当年水泥产量代替当年的表观需求量。

我们选取1986年-2008年间的全国水泥需求量增速与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增速的数据为样本空间构建模型,发现全国水泥需求量同比增速与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同比增速间的相关性高达0.7756(见图表19)。

从全国水泥需求量同比增速与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同比增速间的边际效应以及模型拟合优度两方面考虑,我们建立他们的三次方非线性模型:

其中y,为水泥需求量同比增速;x为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同比增速;全国水泥同比增量与全社会固定投资同比增量具有二次方程的边际效应:

即边际效应呈现先涨后跌之势,即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增速对水泥需求量增速的拉动效果并不是完全起正效应,具体变化见图表20。

图表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水泥需求量增速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

中国建材协会、国海证券研究所

图表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水泥需求量增速的拉动效应

资料来源:

国海证券研究所

上述模型是假定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额为171243亿元,同比增长24.7%;2008年水泥产量为14亿吨的前提下预测的。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水泥产量增速突降,是二者的相关性有所降低。

我们假定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6929亿元,同比增长15%;基于模型,我们预测:

2009年水泥需求量有90%的概率是落在142624万吨到163771万吨之间。

该结果与我们在估算方法一中的数据分析相符,但据此分析,预测图表18中的2009年水泥需求量13.79亿吨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2009年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由于该模型基于有限的数据和情况,且未考虑PPI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影响,其结论仅供参考。

估算方法三:

从新增投资角度来估算水泥需求的增长情况

根据国家有关计划,2009年将完成铁路投资6000亿元,比2008年增加3000亿元;2009年全国灾后重建资金为4000亿元,笔者也将其视同为2009年的投资增量部分。

这两部分的新增资金将直接增加水泥需求。

有关数据显示:

每万元铁路投资和灾后重建投资可能消耗水泥2吨左右。

据此估算,则2009年新增铁路投资将增加水泥需求0.6亿吨,灾后重建将增加水泥需求0.8亿吨左右。

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为7800亿元(交通运输部管辖范畴内),其中,公路方面的投资为6500亿元,占83%。

预计至08年底,全国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8000亿元左右。

在拉动内需措施的推动下,力争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

假定09年新增的2000亿投资中,有80%是高速公路方面的投资。

按每公里高速公路造价3500万元、每公里高速公路消耗水泥9000吨估算,则新增水泥需求4000万吨左右。

图表21:

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分析水泥新增需求变化及2009年水泥市场供求情况(资料来源:

国海证券研究所)

从上表可见:

在前述假定前提下,2009年水泥市场有望保持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应略过剩的可能。

当然,由于前述估算有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该结果仅供参考。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2009年水泥市场有望出现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应略过剩的局面。

具体情况还需看国家基建工程的开工进度、落后产能的淘汰进度及房地产行业的回落幅度。

由于全国发展不均衡,预计局部地区的短缺及局部地区的过剩将同时存在。

值得关注的是:

若计划投资均落实,2009年底全国可能实际新增水泥产能1.7亿吨,将对2010年的水泥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

2、玻璃行业:

新增产能增长过快将制约玻璃行业景气的回升

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子信息和其他新兴工业中,其中建筑玻璃占平板玻璃的70%以上。

全球经济的下滑,导致玻璃的下游产业需求严重不足;尤其是房地产是玻璃的主要下游行业,其低迷又导致家居、家具及家电等产业对玻璃需求的减少。

而本次4万亿投资对

房地产业的景气提升并无明显作用,且我国新增玻璃产能的过快增长,也加剧了玻璃行业的景气下滑。

目前浮法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供求矛盾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

有关信息显示:

自2003年开始,我国平板玻璃的产能出现快速增长;其中2004年至2006年间,全国平板玻璃行业增加了1.93亿重量箱的产量。

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7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量达5.32亿重量箱;而2008年上半年全国新增8条线,新增产能3158万重量箱,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至此,全国共有18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而在建的23条生产线将新增玻璃产能5800多万重量箱;此外,还有19条拟建玻璃生产线。

这导致玻璃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企业利润率明显下降。

产能过度增长,有可能将使玻璃行业再次陷入“价格提升--产能扩大--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产量缩小--价格提升”的怪圈。

当然,国家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也将直接增加对玻璃产品的需求,一定程度可缓解玻璃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我们认为,玻璃行业的供应过剩局面依然会继续,4万亿投资规模对浮法玻璃行业的景气影响有限。

需要说明的是,安居工程及机场等大型设施的兴建,将增加对LOW-E等节能玻璃的需求,由于节能玻璃市场的过剩情况明显好于浮法玻璃市场,政策的拉动效应可能会有一定体现。

行业风险因素分析

1、房地产行业的下滑幅度将直接影响建材产品的需求

业内对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下滑,已多数达成共识,但对于下滑的幅度,则分歧较大:

乐观者认为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速不会明显下滑,少数乐观者甚至认为2009年房地产投资可能出现小幅增长,幅度可能在10%之内;悲观者则认为2009年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幅度在50%以上。

考虑到国家加快保障型住房建设等因素,笔者倾向认为2009年的房地产开工面积或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能会有所下滑,下滑幅度可能在0-20%之间。

由于房地产市场占水泥产品需求的1/4,占玻璃产品需求的2/3以上,因此,房地产行业的下滑幅度,将直接影响建材产品需求的情况。

房地产行业的回落,对2009年甚至2010年的建材行业发展,将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2、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和执行进度,将直接影响建材产品的需求及售价,从而影响建材行业的经济效益。

3、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境况下,2009年我国其他社会投资能否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也将对建材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

4、全球经济放缓将导致建材产品的出口需求增长受阻,也将一定程度影响建材行业的发展。

5、新增产能的过快增长将对建材行业运行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

以上就水泥、玻璃两类建筑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对上海并不适宜。

(一)上海市的环保建筑材料行业务发展

2008年,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工作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这一核心任务,通过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主题活动,着力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各区县建管部门和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各项主要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和落实。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总体受控,建筑节能工作积极推进。

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监理评价、工程验收等环节关。

积极组织申报和推进建筑节能示范项目。

组织开展了建筑节能材料专项检查,开通了节能材料网上查询系统。

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按计划推进,对部分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了公示。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更加注重质量和实际效果,建筑节能技术体系研究和建筑节能立法等工作进一步深化。

文明施工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他各项行业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招投标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工程量清单招标和评标等环节的管理。

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地下空间利用、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编制加快推进,现行标准梳理上网工作已经完成,实行网上免费查询。

2009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安全质量监管。

认真吸取重庆、福建、杭州等省市建设工程重特大事故教训,加强安全质量建管,确保本市建设工程尤其是世博等重大工程质量安全总体受控,不发生重特大事故。

二是改进建设工程受理服务。

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全局高度,改进和简化建设工程相关审批办证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办理时限。

三是深入推进文明施工。

把建设工地整治和文明施工监管作为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整治措施,建立和完善建设工地巡查机制,创建环保便民样板工地。

四是有效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进一步强化过程监管,组织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现场专项检查,推动项目竣工验收前能效测评。

按计划推进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建设,推进建筑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五是切实维护行业稳定。

研究改进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工程款和工资支付监管,落实长效机制,加大清欠和处罚力度,确保行业稳定。

上海策腾环保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节能环保事业为主营方向的优秀企业。

公司坐落于徐家汇商业圈,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销售,保温节能工程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声学环境工程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喷播式植草系统的推广,木材加工,木制品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