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7571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docx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演示教学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

第三十一章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

一、选择题【赵丽娅】

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在全国规模上对整个农业作系统研究的农学巨著。

A.《农桑辑要》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桑衣食撮要》

2.元曲是由()和杂剧两大部分组成。

A.小令B.散曲C.套数D.歌舞剧

3.元代“四大传奇”是指《》、《白兔记》、《拜月记》和《杂狗记》。

A.《荆钗记》B.《琵琶记》C.《汉宫秋》D.《西厢记》

4.元曲四大爱情剧指白朴的《》、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A.《窦娥冤》B.《汉宫秋》C.《琵琶记》D.《墙头马上》

5.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且与其代表作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西厢记》B.马致远—《汉宫秋》C.关汉卿—《倩女离魂》D.郑光祖—《窦娥冤》

答案:

1.C2.B3.A4.D5.B

二、填空题【赵丽娅】

6.元朝四汗是指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_。

7.元代促使理学成为官学的是_。

8.郭守敬改进和创造了_、仰义、圭表、景符等仪器近20件。

9._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使日光通过小孔倒像于锅面上,借以读出太阳的坐标。

10.元曲包括散曲和_两大部分。

11.《》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编行的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全书。

它总结了13世纪末期以前我国_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

1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_《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13.元朝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在1280年修成新的历法_,这是中国古代最优良的历法。

﹝本题借鉴﹞

答案:

6.伊利汗国7.许衡8.简仪9.仰义10.杂剧11.《农桑辑要》12.《汉宫秋》13.《授时历》

三、判断题【王林】

14.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

()

15.元代首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铜质管火炮——火铳。

()

16.农学家鲁明撰写了《农桑衣食撮要》并创制了木活字和发明了转轮检字法。

()

17.《农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编行的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全书。

它总结了13世纪末期以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

()

18.《农桑辑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在全国规模上对整个农业作系统研究的农学巨著。

()

19.简仪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使日光通过小孔倒像于锅面上,借以读出太阳的坐标。

()

20.元代“四大传奇”是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和《杂狗记》。

()

答案:

××√×××√

四、名词解释:

【晋巧】

1、郭守敬与《授时历》

2、元曲:

3、中医金元四大家:

五、简答题:

【晋巧】

1、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2、简述元朝的科学技术成就

六、论述题:

【晋巧】

1、指出对元朝对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的威尼斯商人及其作品,并简述其生平及影响

七、材料解析题:

【晋巧】

材料一:

元二十八年“由京师达于郡邑,海隅徼塞,四方万里之外,无不立学”

材料二:

延祐三年7月,“诏春秋释奠于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程朱理学确立正统意识形态地位的标志及其简介影响。

参考答案:

四、名词解释:

1、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顺德邢台人,元代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元十三年(1276)同王恂等人一起编制新历。

在“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思想的影响下,他花三年时间,改进和创制了简仪、仰义、圭表、景符等仪器,近20件。

除此之外,他还在全国设立多所观测台、站,领导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将黄赤大距、二十八宿距度等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

经过四五年的努力,在科学观测获得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参考历朝历法,于元十七年(1280)冬至宣布新历告成,取“敬民授时”之意,忽必烈赐名《授时历》,命翌年颁行天下。

《授时历》中不仅包含了天文测量上的成就,还彻底废除了上元积年,定出了回归年、朔望月等较正常的天文数据,发明了三差内插公式和合于球面三角法的公式等。

因此,《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步优良的历法。

2、元曲是元朝文学成就的代表。

从文学形成的发展过程看,宋以前以抒情的诗歌散文为主,元以后出现了有情节、人物、说唱武打的戏剧。

元曲就属于后一类。

元曲分两种,一是剧曲亦称杂剧。

元代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八十余人,作品五百多种,今流传下来一百六十多种。

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四大元曲家”。

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是名作。

关汉卿,元大都人,一生作六十多种杂剧剧本,今流传下来八个,代表作是《窦娥冤》,描写一个被黑暗统治冤枉致死的反抗的妇女形象,对封建神权,王权进行了鞭鞑。

元曲的第二种是散曲,即没有念白和折子(场况)的歌曲。

3、中医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

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朱丹溪)的养阴说。

刘完素字守真,金代河间人,创立“寒凉派”提出“火热论”。

他认为各种症状都由火热引起,所以治疗时善用寒凉药。

他著有《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字子和,金代瞧州考城人,创立“攻下派”。

倡导“攻邪论”。

他认为“邪去而元气自复”,特别重视“汗、吐、下”三法。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人。

他继承了张元素的易水学派并创立了“补土派”。

他认为百病都由脾胃虚所致,主张补脾阳。

著有:

《脾胃论》、《兰室秘藏》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元代义乌人。

他创立了“滋阴派”,倡导“相火论”。

著有:

《丹溪心法》、《格致余论》。

五、简答题:

1、①元与四大汗国关系

蒙古汗国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分裂为大汗辖区(元朝)和四大汗国,四大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名义上服从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权,实际上各自为政。

元与四大韩国的时分时合并没有导致双方交流受挫,人员和经济的交往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且为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

②元与亚洲领国关系

元与东亚领国:

元朝时期,对高丽的征伐并与其订立兄弟之盟,是其攻取辽东的进一步延伸,此时,高丽在文化上和中国关系是密切的,高丽以科举取士,通行汉字,文士善诗赋。

终元之世,向日本和东南亚热带雨林个扩张是困难的,但民间经济文化的往来却相当活跃。

③元与欧洲关系

元朝通过来华的欧洲传教士、商人和旅行者与罗马教廷和西欧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他们从元廷得到了在中国传教经商的许可,在大都建立教堂传教,同时也从事商业活动。

2、

(1)天文学

在元朝,天文学方面的科学技术造诣是世界水平的。

郭守敬设计、制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天文仪器,同时,他主张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天文监测网。

王恂与郭守敬等合作,于1280年编制完成一部著名的历法——《授时历》。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好的一部历法。

(2)医药学

元时的中国,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有两位生活在这一时期。

与阿拉伯、波斯等地密切而频繁的交往,大大促进了中医药知识广泛向外传播,而且使得阿拉伯及波斯医药学典籍被带来中国。

(3)农学

元代农学著作编撰活跃,《四库全书》收录了3本元代农书,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编行的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全书《农桑辑要》,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在全国规模上对整个农业作系统研究的农学巨著《农书》都成书于元代,并对元代乃至后世人民的生产生活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4)水利工程技术

公元1292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

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通惠河”。

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由完全的内陆城市变成东方繁荣、昌盛的大港。

(5)文学艺术

元朝的戏剧空前繁荣,有《西厢记》、《窦娥冤》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品相继问世。

元朝小说创作也是十分繁荣并波及此后的明、清两代,涌现出诸如马致远、马九皋、贯云石等散曲小令名家。

元曲之外,能反映元朝时代特征的艺术门类是注重映射自身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的文人画。

六、论述题:

1、元朝时期,不仅阿拉伯与波斯等中东地区与中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而且通过这些地区,欧洲的使者、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纷至沓来,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1266年,马可·波罗觐见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即遣使臣随其西返,带去给罗马教皇的信,使臣因病阻隔于中途,信则被马可·波罗的父、叔二人辗转送达。

数年之后,马可·波罗随二人东来,于1275年到达上都,向元世祖复命。

此后马可·波罗遂留居中国达17年之久,还曾被委派为扬州官吏,并出使过一些国家。

直到1291年,马可·波罗才离开他心爱的中国返回家乡威尼斯。

后来,马可·波罗因参加威尼斯的对外战争而被俘入狱,乃于狱中口授其旅行经历,由他人记录成为《东方闻见录》,即《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对元朝的政治、经济情况都有极详细的描写,盛赞中国的繁荣、富庶与发达。

使西方人大开眼界,引起他们对中国文明的向往,也有助于欧洲人冲出中世纪的黑暗,打破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走向近代文明。

大大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间的直接交往,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

七、材料解析题:

1、材料分析:

①元代学校制度(官学及县学)的普及所产生影响,②全国文庙制度的统一,程朱理学正统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

2、标志:

仁宗时所定科举程式是程朱理学确立正统意识形态地位的标志;

简介: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影响:

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