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7654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docx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

六、分蘖规律与成穗

小麦植株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叫分蘖。

分蘖芽的顶端生长锥同样可分化出叶片和次一级的蘖芽和次生根。

发生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它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结果。

分蘖穗和主茎穗一起构成了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即亩穗数。

因此,分蘖的多少及壮弱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分蘖的作用

1.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构成,分蘖穗所占的比例因肥水条件、种植密度、品种特性等而有所不同。

一般大田条件下,分蘖穗约占0~30%,高产田可达60%。

2.分蘖是看苗管理的重要指标苗期分蘖的多少,发生速度的快慢等常可作为看苗管理的一种形态指标。

生产上可根据分蘖多少、叶蘖发生的相关性等及早区别出壮、弱、旺三种苗情,以便分类管理。

另据研究,当亩穗数相同或相近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多,产量高;同时,分蘖节又产生大量的次生根和近根叶,所以,分蘖又是衡量幼苗壮弱的指标。

3.群体的自动调节过程通过分蘖进行小麦群体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分蘖而不是主茎来进行自动调节的。

这是因为分蘖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比主茎敏感,良好条件下分蘖发生多且生长健壮,条件不良时分蘖首先受到抑制。

生产上即使基本苗相差悬殊,但通过肥水调控,最后亩成穗数可以很接近,就是利用了分蘖的这种自调作用。

4.分蘖有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小麦不仅在分蘖节处发生次生根,而且还能形成许多分蘖幼芽,以适应各种不良的环境条件而保持自身的生存。

当主茎和分蘖遭受雹灾、冻害等而死亡时,即使这时分蘖期已经结束,只要条件适宜仍可再生新蘖并形成产量。

(二)分蘖的发生

1.分蘖节分蘖节是由植株地下部的许多没有伸长的节、节间,以及叶、腋芽等所组成的一个节群。

分蘖节内布满了大量的维管束,联络着根系、主茎和分蘖,成为整个植株的输导枢纽。

因此,它是小麦发生分蘖、近根叶和次生根的地方,也是营养物质运输与分配的枢纽,更是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所在。

幼苗时期,分蘖节不断分化出叶片、蘖芽和次生根。

分蘖节内还储藏有营养物质。

冬前光合产物大量积累于分蘖节中,使分蘖节的糖分含量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冰点降低,忍受低温能力增强。

假若冬季发生冻害,地上部冻死,但分蘖节只要保持完好、不冻坏,到春天仍能长出分蘖来。

分蘖节中节的数目与春化发育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密切相关。

一般冬性品种比春性品种多,同一类型中生育期长者多。

覆土浅或肥水充足时节数亦多。

河南省小麦分蘖节中节为5~9个,一般8个。

分蘖节长约厘米左右,一般在地下距地面2厘米左右处。

2.分蘖的发生顺序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自下而上逐个进行的。

分蘖的出现通常以其第一片完全叶伸出胚芽鞘或(分)蘖鞘~2cm为标志。

如果用O(或0,下同)表示主茎,那么,从O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级分蘖,用Ⅰ、Ⅱ、Ⅲ……表示。

胚芽鞘中长出的胚芽鞘蘖(C)也属于一级分蘖。

从一级分蘖上长出的分蘖叫二级分蘖,用Ⅰ1、Ⅱ2、或Ⅲ1、Ⅲ2……表示。

由于每个一级分蘖的第一片叶是不完全叶,薄膜鞘状,称为蘖鞘,因此,从这不完全叶中伸出的蘖叫鞘蘖,用P表示,如CP、ⅠP、ⅡP……,它们亦属于二级分蘖。

从二级分蘖上再生出的分蘖叫三级分蘖,用CP-P、CP-1、ⅠP-1、Ⅰ1-1、Ⅱ2-1……表示。

余此类推(图2-14)。

大田生产上一般只发生一级分蘖和一定的二级分蘖,三级分蘖较少。

凡出现得早且位置较低的分蘖叫低位蘖,而出现得晚且位置较高的分蘖叫高位蘖。

图2-14小麦分蘖发生及其位置示意图

A.一级分蘖B.二级分蘖C.三级分蘖

胚芽鞘和蘖鞘绿叶

1.ⅠP-P2.ⅠP-3.ⅠP4.ⅠP-15.Ⅰ26.Ⅰ7.Ⅰ1-P8.Ⅰ19.ⅢP10.Ⅲ11.Ⅲ112.Ⅴ

14.ⅣP15.Ⅳ16.ⅡP17.ⅡP-P18.Ⅱ19.Ⅱ120.C1

3.叶蘖同伸规律及应用小麦(各级)分蘖的发生与主茎叶片的出生时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同伸关系(表2-5)。

在肥水条件良好、浅浅和单株营养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当O出现第3叶(用3/O表示)时,部分植株从胚芽鞘中长出C。

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该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等。

当4/O出现时,1/O叶叶腋里长出主茎节位的第一个一级分蘖Ⅰ;5/O出现时,2/O叶腋里长出Ⅱ,同时1长出第2片叶;当6/O出现时,3/O叶腋里长出Ⅲ,此时,Ⅰ蘖已达三叶龄,在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即从Ⅰ蘖蘖鞘中长出ⅠP;余类推,即以后主茎每出现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伸出各个分蘖。

一级分蘖数(D)等于主茎叶片数(n)减去3。

亦即,只要条件适宜,在主茎每增生一叶的同时,依次相应出现一个一级分蘖。

同样,像主茎一样,已出现的每个分蘖在伸出三片叶时长出第一个次级分蘖,这个次级分蘖是由分蘖鞘腋长出。

表2-5主茎叶片的出现与各级各位分蘖的同伸关系

(山东农学院,1975)

主茎出现

的叶位

主茎出现

的叶片数

同伸的蘖节分蘖

同伸组蘖

节分蘖数

单株总茎数

(包括主茎)

胚芽

鞘蘖

胚芽鞘蘖

的二级蘖

一级分蘖

二级分蘖

三级分蘖

1/0

1

2/0

2

3/0

3

0

1

C

4/0

4

1

2

5/0

5

1

3

Cp

6/0

6

Ⅰp

2

5

C1

7/0

7

Ⅰ1,Ⅱp,

3

8

C2

8/0

8

Ⅰ2,Ⅱ1,Ⅲp

Ⅰp-p

5

13

9/0

9

Ⅰ3,Ⅱ2,Ⅲ1,Ⅳp

Ⅰ1-p,Ⅰp-1,Ⅱp-p

8

21

注:

胚芽鞘分蘖与主茎出叶的同伸关系很不稳定,上表根据大量实际资料归纳。

凡是和主茎某叶片同时长出的分蘖就称为主茎某叶的同伸蘖。

叶、蘖同伸的关系可见表2-6和图2-15。

由表2-6、图2-15可以看出,主茎叶数和分蘖数目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一般情况下,若知道了主茎的叶片数,就可推算出当时植株的总分蘖数。

亦即是说,每个叶龄组的分蘖数是前两个叶龄组的分蘖数之和(符合非波那奇数列)。

表2-6小麦叶蘖同伸关系

一级分蘖

二级分蘖

三级分蘖

同伸组同

时出现的

分蘖数

单侏总茎数(包括主茎,

不计C及C

的分蘖)

在主茎上

在Ⅰ上

在Ⅱ上

在Ⅲ上

在Ⅳ上

在C上

在ⅠP上

在Ⅰ1上

在ⅡP上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叶龄

分蘖

3

(C)

(1)

1

4

1

1

2

5

2

1

1

3

6

3

ⅠP

2

1

(CP)

1

2

5

7

4

Ⅰ1

3

ⅡP

2

1

(C1)

2

1

1

3

8

8

5

Ⅰ2

4

Ⅱ1

3

ⅢP

2

(C2)

3

ⅠP-P

2

2

5

13

9

6

Ⅰ3

5

Ⅱ2

4

Ⅲ1

3

ⅣP

4

ⅠP-1

3

Ⅰ1-P

3

ⅡP-P

8

21

图2-15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示意图

3/O~7/O:

表示主茎叶龄3~7

胚芽鞘或蘖鞘完全叶△心叶

上述叶蘖同伸关系是一种理论模式(图2-3),与田间实际出蘖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

当水肥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同伸关系破坏,甚至形成“缺位”现象,如播种过深时,一级分蘖I常不出现。

图2-3小麦分蘖与主茎叶片的同伸关系示意

(莱阳农学院,1984)

说明:

-胚芽鞘、分蘖鞘-完全叶△-心叶

有些情况下,同一个同伸组内的同伸蘖并不一定在同一天出现,有的可以相差几天。

蘖位和叶位越高,相差天数越多。

在肥水不足或栽培条件不佳时,同伸蘖不仅不能在同一天出现,就是再停数天亦仍不出现,从而出现分蘖“缺位”现象。

如在旱薄地,播种过深时Ⅰ蘖就常缺位。

掌握叶蘖同伸规律,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在7/O叶以前,同伸关系比较稳定。

因此,我们可根据冬前积温的多少来推算出冬前群体的大小,然后确定出相应的促控方案。

如华北地区在适期播种的情况下,从播种到出苗需0℃以上积温120℃·日;从出苗到牙冬,主茎每长1叶需积温65~80℃·日。

根据这两个积温数值,以及当地当年秋、冬日平均气温,就可以求算出小麦冬前某一时期的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数和全田总茎数。

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对冬前总茎数的要求,来推算出不同播期应具有的基本苗数或换算出播量。

此外,叶蘖同伸规律对当地适宜播期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分蘖消长与成穗规律

1.分蘖消长规律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条件下,出苗后15~20d开始分蘖,以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主茎叶片数的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分蘖高峰(盛期)。

越冬期出蘖速度缓慢或停滞生长(黄淮冬麦区在冬暖年份仍有少量分蘖增加)。

翌春,当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返青以后),春季分蘖开始,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蘖大量发生,出现第二盛期,至起身至拔节期达到高峰。

晚播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高峰。

南方冬麦区及春小麦也只有一个春季分蘖高峰。

无论冬、春小麦,通常在主茎开始拔节前,全田总茎数(包括主茎和分蘖)达最大值,拔节后由于营养中心转移及蘖位的差别,新蘖的产生停止。

同时,由于受发育时间和营养物质分配的限制,已生分蘖向两极分化:

晚生蘖、小蘖逐渐衰亡,变为无效蘖,而早生蘖、大蘖发育成穗,成为有效蘖。

这便是分蘖的发生、增长与消亡过程。

分蘖衰亡表现出“迟到早退”的特点,即出现晚的分蘖先衰亡。

拔节至孕穗期是无效蘖集中衰亡的时期。

河南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可总结为“两个盛期,一个高峰,越冬不停,集中死亡”。

“两个盛期”:

一个在10月底或11月初至12月上旬(除豫南),发生的分蘖数占总蘖数的80%左右;一个在翌年的2月中、下旬,发生的分蘖数占总蘖数的20%左右。

“一个高峰”:

在2月底至3月初,亦即起身后10天左右出现。

由于此高峰维持一定时间不增不减,所以,又称“平顶高峰”。

“越冬不停”:

河南省大部地区小麦越冬期(12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最低气温为0℃左右,土温更高些。

所以,小麦越冬期间分蘖继续发生(但速度慢),一般可增生分蘖1个以上。

“集中死亡”:

指无效分蘖消亡的时间比较集中。

至起身期分蘖已不再增加,拔节前后小蘖集中死亡。

两极分化结束的时间早晚因品种特性、水肥条件等的不同而异。

一般春性品种在拔节前后,半冬性品种一直到挑旗前后。

肥水过大,两极分化进程推迟。

判断一个分蘖是否消亡,应从其外部形态上观察。

将死分蘖的同伸叶往往迟迟不出,甚至顶叶业已展开,心叶也不出,或者是心叶刚生长就停止,形成“喇叭”状的空心蘖;有的是心叶先枯黄,然后该蘖基部叶片由下而上迅速枯黄,但最早枯死的部分是分蘖的幼穗。

一株中无效分蘖的消亡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即晚生的高位蘖先死亡,然后是中位蘖。

2.分蘖成穗的一般情况一株小麦可以长出许多个分蘖,但最后只有其中的一部分才能成穗。

一般地,在中高产田块,春性品种在适播条件下,单株分蘖数为3~8个(包括O),最后成穗数为~个;半冬性品种单株分蘖5~10个,单株成穗3~5个。

就群体而言,中高产田春性品种亩最高群体80~90万,个别超出100万,亩成穗25~37万;半冬性品种亩最高群体90~120万,个别超出130万,最后亩成穗35~50万。

据各地观察,小麦单株成穗的蘖位是:

成穗1个时,O成穗;2个时,O和Ⅰ成穗;3个时,O、Ⅰ和Ⅱ成穗;4个时,O、Ⅰ、Ⅱ、ⅠP或O、Ⅰ、Ⅱ和Ⅲ成穗;5个时,O、Ⅰ、Ⅱ、Ⅲ、ⅠP成穗。

分蘖成穗的这种规律与分蘖发生的规律是一致的。

所以,促进早期分蘖对提高成穗率具有决定意义。

(四)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及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影响分蘖力的因素小麦单株产生分蘖多少的能力称为分蘖力。

分蘖力存在品种间的差异,并受种子质量和播种质量、栽培环境的影响。

(1)品种类型与种子质量品种类型不同,分蘖力明显不同。

冬性、半冬性品种春化发育时间长,所分化的蘖芽原基数目多,因此分蘖力强,而春性品种的分蘖力则较弱。

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间的分蘖力亦不相同,这是因为冬性(或春性)又有强弱之分。

从种子质量上看,大粒或饱满种子的分蘖力较小粒或瘪粒的为高。

(2)栽培技术措施

a.播期播期较早,分蘖数增加;播期推迟,分蘖数减少。

b.播种量与播种方式播量减少,基本苗少,光照条件好,幼苗健壮,单株分蘖数增多;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窄行条播比宽行条播的分蘖数多,更多于穴播。

c.覆土深度种子覆土越深,地中茎过长,出苗延迟,幼苗在出土过程中所消耗的胚乳养分越多,苗质也就越差,常造成Ⅰ、Ⅱ蘖缺位,单株分蘖数大大减少。

d.土壤水分及通气条件最适于分蘖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如果土壤水分过多(>85~90%),其通气状况较差,麦苗黄弱,分蘖迟迟不长。

如果土过于干旱(<60%),分蘖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分蘖停止发生。

e.土壤肥力与施肥水平分蘖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元素,所以,分蘖期间施用氮、磷化肥或氮、磷配合作种肥,可以促进分蘖发生与发育。

氮素不足,植株长势瘦弱,分蘖少或无分蘖;然而,氮素过多时,群体较大,田间郁蔽,分蘖数虽多但成穗数较少。

因而,只有当土壤肥力较高、施肥合理时,分蘖力和成穗率才会提高。

f.整地质量整地质量高时,幼苗发育健壮,分蘖多,成穗率高;整地粗糙时,麦根被坷垃架空,影响下扎,并进而影响到分蘖的发生。

g.镇压、深中耕及培土肥水充足时,苗期的镇压、深中耕对主茎及大分蘖有抑制作用,对小蘖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因而,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分蘖数,提高成穗率。

深中耕与培土有减少小分蘖数量(部分小蘖变大蘖,部分小蘖死亡)的作用,因而,它们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

(3)气象条件温度是影响分蘖生长的重要因素。

最适于分蘖生长的温度为13~18℃,分蘖生长的起始温度为2~4℃,6~13℃低下分蘖生长缓慢,但分蘖比较健壮;>14℃分蘖生长加快,但健壮程度较差。

在18℃以下,随着温度升高,分蘖的发生和生长速度加快;但若高于18℃,分蘖的发生与生长速度又减慢。

实践证明,冬前温度高,单株分蘖数增多;反之,分蘖数减少。

日照是影响分蘖生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分蘖期阴雨天多、日照少量,分蘖力及成穗率较低;反之,分蘖力及成穗率则较高。

2.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个体上和群体中分蘖的成穗比例,因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群体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从植株本身看,通常只有那些在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自身根系,能够保证独立生长以至拔节、抽穗的分蘖,才能成为有效分蘖。

因此,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容易成穗,而冬前晚出分蘖和春生分蘖成穗率低。

从外部环境看,分蘖的受光状况对成穗率有很大影响,播量太多,群体过大,田间郁蔽,光照不足常导致成穗率显着下降。

(1)蘖级、蘖位从分蘖的发生部位来看,低级、低位蘖的成穗率高于高级、高位蘖。

如在高水肥地上,兰冬性品种郑州761等,Ⅰ、Ⅱ、Ⅲ的成穗率在60%以上,Ⅳ、ⅠP、Ⅰ1、ⅡP、为20~40%之间,其他蘖不成穗。

(2)分蘖发生早晚发生得早的分蘖成穗率高。

如适期播种的春性品种郑引1号,11月下旬前的分蘖成穗率70%左右,12月至越冬期期的分蘖成穗率很低,越冬后的分蘖不成穗。

这是因为早生蘖生长时间相对较长,叶数多,有自己独立的根系。

但若在晚播或冬前低温来得早、年前分蘖少或出现单根独苗时,年后的晚生分蘖(仍是低位蘖)亦有较高的成穗率。

(3)分蘖叶片数分蘖叶片数多者,其次生根发育良好,独立生活能力较强,成穗的可能性较大。

一般冬前具有4片以上叶的分蘖都可成穗;少于4片叶者,群体小时成穗率高,群体大时成穗率低。

(4)播期早晚适期播种,分蘖出现得早;偏晚和过晚播种,各分蘖的出现依次推迟。

不同播期的麦苗,同是11月中旬长出的分蘖,但其蘖位与成穗率显着不同:

适播的麦苗发生中位蘖Ⅳ、Ⅰ1、ⅡP、,其成穗率为30~45%;偏晚播种的麦苗发生中位蘖ⅠP,基成穗率为30~40%;过晚播种的麦苗发生低位蘖Ⅰ、Ⅱ,其成穗率为80~90%。

所以,笼统地说凡11月中旬所发生的分蘖,其成穗度都低是不太恰当的。

不同播期的麦苗,同是低位蘖,但其成穗率亦明显有异:

适期播种时,Ⅲ蘖于11月上旬发生,其成穗率为60~80%;偏晚播种时,Ⅲ蘖于11月中旬才发生,成穗率为30~40%;过晚播种时,Ⅲ蘖要在12月初发生,其成穗率仅有10~30%。

所以,笼统地地说凡低位蘖,其成穗率都高亦是不太全面的。

(5)群体大小群体过大,中、小蘖因受光条件差而极易成为无效分蘖,从而降低分蘖成穗率。

同一品种,成穗率因基本苗数的增加而下降;其他条件相同,成穗率随每亩最高群体数的增加而降低。

(6)单株营养面积在一定的播量范围内,其他条件相同时,凡单株营养面积大者,其分蘖成穗率都较高。

蘖位相同,出现日期不同时,只要营养面积大,即使是出现较晚的分蘖,其成穗率也较高。

蘖位不同时,只要单株营养面积大,虽蘖位高、出现日期较晚,其成穗率也高。

3.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掌握适宜的基本苗数与改革种植方式适宜的基本苗数是合理调控群体、协调产量结构的基础。

因为基本苗的多少决定了单株营养面积及群体光照条件。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群体增大,中、小分蘖营养状况变化,成穗率大大降低:

基本苗数减少,中、小分蘖的营养状况及群体光照条件得到改善,成穗率相应提高。

因此,生产上应根据品种类型、产量水平等来确定出适宜的基本苗数。

在高水肥地上,应适当降低基本苗数;而在一般田块上,则不宜大幅度降低基本苗,而应靠主茎穗或主、蘖穗并重来实现高产目的。

在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种植方式也同样会影响到分蘖成穗率。

如在高产条件下,采用宽窄行种植就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成穗率;而在一般田块上,17~23厘米等行距种植比(15+30)厘米宽窄行种植的植株分布更均匀,单株营养面积增大,利于分蘖生长及提高分蘖成穗率。

(2)培肥地力土壤肥活,即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磷、钾的含量较高时,分蘖的生长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分蘖力和成穗率都会提高。

土壤瘠薄时,主茎本身的生长就难以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分蘖更感养分匮乏,因而,分蘖力和成穗率大大降低。

由此可以看出,采取多种途径以培肥地力是提高分蘖成穗率的关键一环。

(3)培育冬前壮苗培育壮苗是提高分蘖成穗率的基础。

因为冬前壮苗都有Ⅰ、Ⅱ和Ⅲ蘖,而这些分蘖成穗率最高。

要培育壮苗,首先要在播种质量上下功夫,即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当降低播量(高产田)和适期足墒高质量播种;其次是要抓好冬前麦田管理。

凡主茎已有5~6叶而无分蘖,或Ⅰ蘖缺位的,属弱苗;凡分蘖出生速度快、长势强,特别是Ⅱ以后各蘖均比其同伸叶早出4~7天者,属旺苗。

对弱苗当加强早期的肥水管理,并结合浅中耕;对旺苗,进行深耘断根以减少无效分蘖,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成穗率。

(4)两极分化期间合理促控春季不同时期的肥水措施对单株分蘖数及分蘖成穗率均有显着的影响。

在幼穗分化的伸长期施用肥水,可提高单株分蘖数和穗数,但分蘖成穗率不高(分蘖总数多);二棱期施用肥水,单株分蘖数已不再增加,但分蘖成穗率却明显提高(小蘖变大蘖且成穗);小花分化期以后施用肥水,对分蘖成穗率的作用显着降低。

根据以上规律和春季的不同苗情,生产上应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对弱苗,肥水措施应施用在起身以前,以便于增加年后分蘖,适当扩大群体,同时也促部分小蘖赶大蘖;对群体过大的旺苗或偏旺苗,应在拔节后分蘖开始死亡时酌量追肥浇水;对年前达到壮苗标准、返青后群体又比较大的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间以控为主(不施肥水、深中耕等),待到两级分化开始时施用肥水措施以提高分蘖成穗率。

七、穗的构造与穗分化

小麦茎生长锥在春化发育结束以后便开始伸长。

这个伸长的生长锥就是幼穗。

幼穗经过一系列的分化发育过程,最后形成麦穗。

小麦幼穗的发育质量直接关系到麦穗的大小与粒数的多少,而穗粒数又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所以,幼穗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产量的高低。

(一)麦穗的形态与构造

小麦穗属复穗状花序,由穗轴和小穗两部分构成(2-16)。

穗轴曲折状,由短短的节片组成。

每个节片基部狭而顶部宽,外侧凸出,内侧凹平或扁平,节片两侧边缘着生长短、疏密不同的茸毛。

普通小麦的穗轴坚韧,成熟后不易折断。

穗轴每一节片上端着生1枚小穗,小穗互生排列于穗轴上。

顶端小穗着生在穗轴顶端,其正面与侧生小穗成直角。

分枝类型在第二次轴上可进一步分枝;此外,在同一节片上也可着生并列或复生小穗。

图2-16麦穗构造示意图

1.雌蕊2.雄蕊3.小穗梗4.护颖5.二级轴6.小花梗7.内颖8.外颖9.穗轴

每穗有15~20个小穗,多的可达25个以上。

小穗由穗轴、护颖和若干小花所组成(图2-4,或2-16及2-17)。

每个小穗有一短轴,叫小枝梗(小穗轴)。

小枝梗分为若干个短节,每个短节上着生1朵小花。

每个小穗的基部相对着生2个护颖(上位护颖与下位护颖)。

护颖呈船形,被主脉分为内外不对称的两部分,内侧狭,外侧宽,主脉突起成龙骨。

护颖的颜色有白、红或紫黑,以及各种深浅不同的中间色泽。

护颖表面光滑或有毛。

顶端小穗的护颖与侧小穗不同,它们左右对称。

在两护颖内着生小花。

每小穗朋3~9朵小花,每穗约有160~180朵。

一般情况下,小穗基部的2朵或3~4朵小花结实,而上部的几个退化。

但在良好条件下,1个小穗可结实6~7粒之多。

图2-4小麦小穗的构造

(一)外形:

1.位颖片2.上位颖片3.第一小花4.第二小花5.第三小花6.第四小花

7.第五小花8.第六小花9.芒10.穗轴节片

(二)各组成部分:

(1)~(6)代表小花位:

1.下位颖片2.上位颖片3.外稃4.内稃

5.子粒6.穗轴节片7.小穗轴

(三)各组成部分发生部位示意:

1.下位颖片2.上位颖片3.外稃4.内稃5.雌蕊

6.雄蕊7.鳞片8.穗轴节片

(作物栽培学,北方本,1980)

图2-17小麦小穗的组成

A.小穗外观形态:

1.下位护颖2.上位护颖3.第一小花4.第二小花5.第三小花6.第四小花7.第五小花

8.第六小花9.芒10.穗轴节片B.小穗各组成部分:

Ⅰ~Ⅵ代表各小花位1.下位护颖2.上位护颖3.外颖

4.内颖5.子粒6.穗轴节片7.小穗轴C.各组成部分发生示意图:

1.下位护颖2.上位护颖3.外颖4.内颖5.雌蕊6.雄蕊7.鳞片8.穗轴节片

每朵发育完全的小花外部有1外稃和1内稃,相对互生(图2-17)。

外稃着生在内稃下部,呈船形,无龙骨,顶端尖,有芒或无芒。

外稃颜色有白色和深浅不同的红或黑色。

芒是外稃稃壳的延伸物,着生在外稃顶端,其颜色与外稃颜色相同或不同。

芒含有叶绿素且有较多气孔(占小穗气孔总数的55~60%),所以,它是光合和蒸腾的器官。

内稃对称,呈鞋形,有明显的外侧脉,两侧包于外稃之内。

外稃内侧有2个鳞片(浆片)。

鳞片无色,两端狭而中部宽,顶端边缘有长毛,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成球状,使内、外稃张开。

每朵小花有雄蕊3枚。

雄蕊花丝细弱,长约~厘米,开花前很短,开花时伸长很快。

花药2裂,每裂又分为2室,初为绿色,成熟时为黄色或紫红色。

每小花有雌蕊1枚。

雌蕊由1心皮组成,子房呈倒卵圆形或倒圆锥形横切面呈三角形,侧面光滑,顶端具有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