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110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 近代化的起步.docx

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近史主题2近代化的起步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

中国近代史

——-主题二近代化的起步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的放矢

考点核心

年份

题型

分值

命题预测

拓展建议

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

非选择题

4分

洋务运动的内容、特点和作用;戊戌变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地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史实和深远影响;近代化的认识。

比较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联系。

2010

非选择题

3分

2011

非选择题

2分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扎实备考

考点1: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知识篇

1.起至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代表人物:

中央:

奕忻;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主要内容: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洋务派以“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创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类别

口号

代表企业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军事工业

“自强”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年

上海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福州

左宗棠

民用工业

“求富”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上海

李鸿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2年

湖北织布官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铁厂)

汉阳

4.结果:

失败(甲午战争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历史评价

(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认识启示篇

1.洋务运动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一场自救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证明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大胆尝试,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是一种创新。

洋务派的这种冲破阻挠,敢于向西方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要学习一切先进的文明,加以创新。

细节提示篇

1.区分洋务派和维新派的阶级属性,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

2.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甲午战争失败。

考点2: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基础知识篇

1.背景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根源);

(2)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序幕---公车上书: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运动,要求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标志着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重要的报刊与团体:

康、梁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和强学会;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和严复编辑的天津《国闻报》在南北舆论界影响很大。

4.高潮---百日维新

(1)发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宜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变法前后持续了16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2)主要内客

①经济方面:

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

②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陆海军;

③政治方面: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④文化教育方面:

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5.结束---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了维新派,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牺牲。

这次变法持续了103天,最终失败,又称“百日维新”。

6.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3)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因而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

认识启示篇

1.戊戌变法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因而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勇于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细节提示篇

请勿混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指的是中国近代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百日维新指的是戊戌变法的高潮事件,戊戌政变指的是戊戌变法的失败事件。

考点3: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基础知识篇

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8月,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革命目标。

(3)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等。

(4)1906年,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为民国元年。

(6)1912年3月,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1915年---1916年发动护国运动

(8)1917---1918年发动护法运动

(9)1924年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联合的起义总部,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二武”>,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

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3.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1)性质: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革命最大的功绩),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最深远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辛亥革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3)局限性:

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孙中山

认识启示篇

1.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我们应学习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大门。

细节提示篇

1.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指挥武昌起义。

3.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或者封建帝制,而不是推翻了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的真正废除是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考点4: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知识篇

1.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倡导“民主”、“科学”,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2)李大钊:

最早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3)胡适: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4)鲁迅: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3.口号:

“民主”、“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4.主要内容

(1)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

宣传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

5.地位和历史作用

(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2)它激发了广大青年人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落网,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认识。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认识启示篇

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与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属于同一性质的思想运动。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增强民主和科学的意识。

2.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身上,我们要学习他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树立积极进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我们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世界观。

细节提示篇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是政治民主化的开始,辛亥革命史政治民主化的继续;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现.这些运动都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首先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然后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者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者是陈独秀,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是鲁迅,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

3.如何对待对待中外文化?

一方面,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不断发展更新,焕发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和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加以创新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名师导练经典名题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无往不胜

【经典1】(2009·陕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问题:

材料所述的“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是一条维新改良道路,辛亥革命是一条民主共和道路,两次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要从主观、客观、群众基础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共同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等。

【经典2】(2010·东莞)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发展民用工业C.筹建新式陆海军D.派遣留学生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考查材料的解读能力。

题干中的材料是在分析西方国家发达的原因,即发展矿业、电报等事业,以收取税收。

言下之意,我们也要仿效他们发展民用工业。

因此,选择B。

【经典3】(2011·铜仁)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历史知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第一次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开始了工业化;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第一次宣传变法,开国会、设议院和建立君主立宪制,开始了民主化的步伐。

故选择D。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黄石)“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2.(2011·郴州)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与“科学”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D.“自强”与“求富”

3.(2011·佛山)把李鸿章看成时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

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

A.开办福州船政局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

C.创办开平矿务局D.建立大生纱厂

4.(2011·莱芜)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血染黄海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11•滨州)《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

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B.科举制度C.文化制度D.政治制度

6.(2011·莱芜)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二、非选择题

7.(2011·青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夜,天安门广场中山像摆放工作连夜展开。

6米高、近两吨重的中山像被安置在天安门广场正中。

(如右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每年五一、十一都要摆放孙中山画像,以示对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纪念。

但今年摆放孙中山先生画像又有不同凡响的意义,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纷纷准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摘自2011年4月28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材料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请回答:

(1)1905年,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提到,全国各地纷纷准备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合作者”,请你列举一个国共合作下的重要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三,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作为当今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原创)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原创)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3.(原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原创)《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

5.(原创)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6.(原创)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二、非选择题

7.材料一19世纪中期,日本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发布《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从此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日本“近代化进程”开始于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对日本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哪一事件?

之所以说这一事件失败了,主要依据是什么?

(4)说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什么艰难曲折?

答案探究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D2.D3.C4.C5.D6.D

二、非选择题

7.

(1)同盟会(或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

(4)意义:

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共谋祖国和平统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等。

学习:

孙中山先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其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忧国忧民的意识等。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A2.A3.D4.C5.A6.A

二、非选择题

7.

(1)明治维新。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洋务运动。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辛亥革命。

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落后;列强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