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163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docx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设计概况

工程名称

***********

工程地址

***********

建设单位

***********

监理单位

***********

设计单位

***********

施工单位

***********

建筑结构概况

层数

建筑高度(m)

地下室

3

-

裙房

2~4

11.40~29.00

办公楼

(一)

37

162.65

办公楼

(二)

16

95.45

酒店

(一)

24

99.70

酒店

(二)

27

99.70

总建筑面积

23万㎡

地下建筑面积

6.8万㎡

地上建筑面积

16.2万㎡

结构类型

地下室与裙房

现浇框架结构

塔楼

框架-核心筒结构

1.2高支模部位

按照合肥市关于高支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高支模部位统计如下:

序号

部位

支模高度

支模标高

支模范围

支撑地基

板厚

范围内梁截面

1

酒店一大堂与大堂酒吧

14.03m

13.83m

1488㎡

首层楼板

180mm厚

120mm

300×800

400×900

400×1000

500×900

500×1000

600×1200

2

酒店小宴会厅

8.08m

13.83m

1266㎡

首层楼板

180mm厚

120mm

250×800

300×800

500×1000

600×1200

3

酒店二大堂

9.88m

9.83m

154.8㎡

首层楼板

220mm厚

120mm

200×600

300×800

4

酒店二屋架

8.85m

107.9m

-

酒店二屋面板120mm

-

200×600

300×600

5

酒店大宴会厅、酒店一二间连廊与连廊东侧酒店二屋面板施工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二、危险性分析

本工程在高支模作业存在着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危险。

上述危险存在着人员伤亡、死亡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本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有:

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三、现场机构设置

3.1应急救援小组

为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其成员名单如下:

***********

3.2应急通讯联络

3.2.1程序

首先第一个发现者用最快的速度电话通知安全总监:

*****,简单地说明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伤亡情况;*****接到电话后,用最快的速度电话联络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或救援组组长接到电话后用最快的速度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工作,同时通知担架队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或做好抢救准备。

3.2.2通讯联络方法

一律采用电话联络或报警,项目部经理(总指挥)和安全总监(副总指挥)、项目总工程师(副总指挥)必须24小时电话开通,如发生事故,当第一个人的联系电话打不通时,立即打下一个人的联系电话。

3.3应急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

培训内容:

各应急小组应急反应、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种重大事故抢救常识等,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有序地履行抢救职责。

四、现场机构职责

1)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保证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项目上贯彻落实,必须将项目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同时纳入计划。

2)负责按照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和责任体系,并领导其有效运行,贯彻执行项目部制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确保项目安全管理达标。

3)组织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

4)组织项目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置、消防设施、防护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

5)负责安全事故现场保护和伤员救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6)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启动项目应急预案,并按建四三字[2004]号文件规定进行上报。

五、突发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方法

1)事故发生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发生。

2)事故发生,安全管理组长应根据职责明确分工,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如事故涉与有关动力用电,应立即控制电源。

4)设置危险区域,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5)保卫、门卫、综合治理员坚守岗位,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6)指挥疏散的负责人应选择无危险途径撤退区域内人员逃生。

7)应使用现场一切车辆运送伤员,如现场没有车辆,应请用社会上其他车辆或120急救救护车抢救伤员。

六、急救技术与常备药品

发生伤亡事故出现人员伤亡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性急救。

以减少伤亡。

现将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药物简述如下:

6.1急救技术

6.1.1口对口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顺畅。

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

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6.1.2口对鼻人工呼吸。

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6.1.3胸外心脏按压。

由于电机、窒息与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与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

若伤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注:

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

6.2常备药品

6.2.1外用药

品名

适应症

品名

适应症

发放内服药

万花油

烧烫伤

创可贴

小创伤出血

风油精

虫咬、牙痛、关节痛

京万红软膏

烧烫伤

清凉油

驱暑醒脑、防治虫咬

碘酊(2%)

局部消毒

棉垫、绷带

外伤出血

酒精(70%)

局部消毒

止血胶带

外伤出血

6.2.2内服药

品名

适应症

品名

适应症

速效感冒胶囊

发烧、感冒

扑尔敏

抗过敏

氟哌酸

腹泻、尿道感染

果导

治便秘

复方甘草片

镇咳、祛痰

安定

失眠

碘喉片

咽炎。

扁桃体炎

心痛定

降血压、治高血压、冠心病

颠茄片

胃痉挛

阿司匹林

解毒、镇痛

多酶片

助消化

云南白药

散瘀、止痛、止血

七、事故应急救援与上报程序

7.1上报程序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发现事故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

7.2救援组织

总指挥接到事故发生通知后,立即组织各救援组员在项目办公区大会议室集合,迅速赶赴现场,调动人力、物力抢救伤员与设备设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事态的发展、布置警戒、观察事故发展动态、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与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

八、事故坍塌应急救援预案

8.1支模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并保持出入口畅通。

2)当发生坍塌事故时,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打电话通知工地负责人和安全主任。

3)工地负责人接到通知后马上作出反应,立即赶赴现场。

4)工地负责人达到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视坍塌的方向与受影响位置,安排现场施工员指挥楼面上所有作业员工有序撤离现场,并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5)安排另一现场施工员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等待汽车接送去医院。

6)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7)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8.2支模拆除意外事故应急措施

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设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

按规定设防护措施。

3)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

4)如使用某机具拆除时,过程中机具不得带病运行。

5)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与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

6)在倒塌、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救,有危与用电安全的,立刻切断电源。

确认未有继续坍塌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集体财产。

进行抢救工作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7)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8)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九、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9.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1)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可从事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与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

安全帽有效期为30个月,安全带每18个月进行抽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安全带不得随意拆除某部分零部件。

3)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不可赤膊裸身,脚下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

操作过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9.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与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与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6)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7)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8)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未婚子)。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放松0.5~1分钟。

9)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与时把伤者送往邻近的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与伤口的情况。

十、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与其应急预案

10.1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

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所有物料应对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与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3)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4)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与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10.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与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与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十一、环境保护应急救援

11.1应急准备措施

1)模板、木枋等材料和加工场按平面布置等有关要求堆放和设置,配置足够数量的环保型灭火器材和设施与安装临时消防供水系统。

2)现场用电使用三相五线制,按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电闸箱、发电机等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强化岗位培训工作,严禁超负荷用电与违规使用机械等危险情况。

3)控制和消除火源,在有堆料场和加工场与施工现场等危险的环境中应严禁吸烟、焊割作业和使用喷灯,否则应有洒水等相应保护措施。

使用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规程,定期检查、检修。

4)材料堆放和加工场与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和厨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模板和木枋材料加工与安装应与时归堆和清理干净,有防止木碎飘散的措施。

5)每月组织各施工班组进行防火安全培训、安全交底和消防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与时整改。

6)在堆场和加工场张挂特别注意防火处防火警示标志。

11.2应急响应措施

1)发生木碎等影响环境时,应立即进行洒水和归堆与清理等环境保护措施。

2)当发生火灾时按程序要求进行传达、紧急疏散、停工、隔离等,必要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和报警电话110;应急小组和现场义务消防队员立即投入灭火和抢救工作,或配合公安消防队展开工作。

11.3对火灾应急后现场的环境保护处理

火灾扑灭后,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如发现空气有异味,立即疏散人员,通知环保局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空气监测,防止有毒气体对员工与周边群众造成伤害;对灭火中使用过的灭火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化学泡沫灭火器使用后,药剂对环境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处理方式:

控制现场,防止药剂与人接触,然后用酸碱中和,减小腐蚀性,再用清水清洗,清洗后的废水经三级污水池处理再排入市政水渠。

对干粉灭火剂、燃烧的灰烬中的有害物质,先清扫到公司的有毒有害垃圾池分类堆放,再通知环卫部门分类运走处理,或按环保局要求运到指定地点处理。

11.4高支模施工环境控制措施

1)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机具。

2)合理安排噪声较大的工序,如吊装、工人拆模板、打凿作业、机械挖掘、钢筋搬运、混凝土振捣等;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夜间施工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3)噪声较大的工种选择在对周围环境噪声影响较小的位置施工,对发声源(如木工房、泵机房等)采取隔音围蔽措施。

4)对处于环境敏感区域的工程,开工前完成降噪安全围蔽。

5)视施工进度而定,至少每月一次监测现场施工噪声,做好《分析监测报告》并存档,发现超标情况与时采取措施控制。

6)认真对待和处理相关方投诉,并与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