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196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江苏省苏州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六个恒定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20N的两个力,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B.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

C.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5m/s2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4.一辆长为0.6m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s拍摄的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0.01m/s2B.0.5m/s2C.1m/s2D.5m/s2

5.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

A.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B.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

C.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

6.如图所示,一薄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其顶端与平台相平,末端位于地板的P处,并与地板平滑连接,将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沿木板下滑,接着在地板上滑动,最终停在Q处。

滑块和木板及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现将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搁在该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再次将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则滑块最终将停在

A.P处

B.P、Q之间

C.Q处

D.Q的右侧

7.如图甲,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8.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木块的速率不变,如图.那么错误的说法是

A.因为速率不变,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零

B.木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木块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木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分别放有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对两物块施加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后,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已知v1>v2,且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A.F1=F2,且M1>M2B.F1=F2,且M1

C.F1>F2,且M1=M2D.F1

10.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图线

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C.t1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

D.2t1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共16分)

11.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

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

做▲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5中

……),槽间距离均为

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

实验时依次将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每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

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6所示。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________▲_______。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关于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量M[(M’+m’)<<M],直接用公式a=

求出

三、计算题(共54分)

14.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1.2×104N,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15.如图所示,一架装载救援物资的飞机,在距水平地面h=500m的高处以v=100m/s的水平速度飞行。

地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x=100m,飞机在离A点的水平距离x0=950m时投放救援物资,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救援物资从离开飞机到落至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2)通过计算说明,救援物资能否落在AB区域内。

16.一人划船横渡一条河,在静水中划船速度v1和水流速度v2大小一定,且v1>v2,但均未知,此船渡河的最少时间为T1,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所需时间为T2,则划船速度与水流速度之比vl:

v2为多少?

17.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

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

(1)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变为多少?

(2)当小车和小物块获得共同速度时,共同速度多大?

共同加速度又多大?

(3)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取g=10m/s2).

 

18.

一长为L,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用手握着,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手握的一端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且使绳始终与半径为r的圆相切,小球也将在同一平面内做同角速度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的方向指向哪里?

摩擦阻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哪里,摩擦阻力的大小为多少?

拟题者:

吴维佳校对者:

张馨若审阅者:

周依群

江苏省苏州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专页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总分

复核

得分

批阅

11.;

12.

(1);

(2)。

13.。

14.解:

15.解:

16.解:

 

17.解:

18.解: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A。

6.C。

7.A。

8.ABC。

9.BD。

10.AC。

11.0.1;匀加速;0.25。

12.

(1)斜槽末端水平保持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相同;

(2)保持相邻痕迹点的水平距离大小相同。

13.ACD。

14.8m/s2;4s;64m。

15.10s;x=v0t=1000m,由于x-x0=1000m-950m=50m﹤100m,在AB范围内。

16.

17.开始一段时间,物块相对小车滑动,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f=μmg=4N物块在Ff的作用下加速,加速度为am=

=2m/s2,从静止开始运动.

小车在推力F和f的作用下加速,加速度为aM=

=0.5m/s2,初速度为υ0=1.5m/s

设经过时间t1,两者达到共同速度υ,则有:

υ=amt1=υ0+aMt1

代入数据可得:

t1=1s,υ=2m/s

在这t1时间内物块向前运动的位移为s1=

amt

=1m

以后两者相对静止,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在F的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F=(M+m)a得a=0.8m/s2

在剩下的时间t2=t-t1=0.5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s2=υt2+

at2,得s2=1.1m.

可见小物块在总共1.5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s=s1+s2=2.1m.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