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343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0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电子备课资料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王迎春

向阳实验学校

 

新泰市小学教师学期备课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时间

2016.2

 

 

这学期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外优秀作曲家的认识,以及对国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

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本册教材包含有唱歌、欣赏、编创、演奏,较之前版本的教材新加入了音乐知识版块,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五年级学生应该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学习自然地呼吸,注意咬字、口形的正确,能有表情的唱歌,能随教师的要求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贴近学生生活,以不同侧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对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7个班,约有学生460多人。

我担任五年级七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稍微多一点,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简单的音乐知识及唱歌方法,律动都有所了解,会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音乐这一门课,学生是比较喜欢的,都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去学、去唱、去跳,能主动的配合教师教学。

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民展

a)激发和陪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b)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了解中外优秀做曲家,并初步接触国外的优秀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的能力。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

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第一单元:

五课时

北国之声:

有唱歌《美丽的家乡》、《长城放鸽》、《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欣赏《驯鹿》、《冬猎》、《鸿雁》

第二单元:

四课时

五十六色花:

有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欣赏《瑶族舞曲》、《木鼓歌》、《锦鸡出山》

第三单元:

四课时

唱大戏:

有欣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唱歌《看大戏》、《西湖美》

第四单元:

四课时

影视音乐:

有欣赏《映山红》、《迎春》、《纸风车》、《风》,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

第五单元:

五课时

古韵新声:

有欣赏《梅花三弄》、《渔舟唱晚》,唱歌《梅花》、《静夜思》及音乐知识:

常用的表情术语

第六单元:

三课时

小小音乐剧:

有活动《东郭先生和狼》。

 

1、在唱歌方面,让学生掌握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掌握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加强声音的连惯流畅、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掌握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方法表现歌曲的感情。

2、欣赏方面,欣赏器乐曲,结合音乐欣赏,认识外国优秀作曲家;欣赏国外优秀乐曲。

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感受外国乐曲所表现的感情,培养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民展。

3、本教材还注重了音乐教学四个领域的渗透,同时还巧妙的将这四个领域进行了整合。

4、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5、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6、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8、建立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9、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7个班,约有学生460多人。

我担任五年级七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稍微多一点,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简单的音乐知识及唱歌方法,律动都有所了解,会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音乐这一门课,学生是比较喜欢的,都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去学、去唱、去跳,能主动的配合教师教学。

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外优秀作曲家的认识,以及对国外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

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本册教材包含有唱歌、欣赏、编创、演奏,较之前版本的教材新加入了音乐知识版块,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五年级学生应该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学习自然地呼吸,注意咬字、口形的正确,能有表情的唱歌,能随教师的要求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贴近学生生活,以不同侧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对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由以前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改变为由教育部2013审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共有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有唱歌《美丽的家乡》、《长城放鸽》、《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欣赏《驯鹿》、《冬猎》、《鸿雁》

第二单元:

五十六色花:

有唱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欣赏《瑶族舞曲》、《木鼓歌》、《锦鸡出山》

第三单元:

唱大戏:

有欣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唱歌《看大戏》、《西湖美》

第四单元:

影视音乐:

有欣赏《映山红》、《迎春》、《纸风车》、《风》,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

第五单元:

古韵新声:

有欣赏《梅花三弄》、《渔舟唱晚》,唱歌《梅花》、《静夜思》及音乐知识:

常用的表情术语

第六单元:

小小音乐剧:

有活动《东郭先生和狼》。

四、教学目标:

一、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民展

a)激发和陪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b)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了解中外优秀做曲家,并初步接触国外的优秀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的能力。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

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六、预期目标:

知识目标: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

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能够说出著名的几个外国作曲家的姓名、国籍及其主要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五、教学措施:

1、在唱歌方面,让学生掌握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掌握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加强声音的连惯流畅、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掌握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方法表现歌曲的感情。

2、欣赏方面,欣赏器乐曲,结合音乐欣赏,认识外国优秀作曲家;欣赏国外优秀乐曲。

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感受外国乐曲所表现的感情,培养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民展。

3、本教材还注重了音乐教学四个领域的渗透,同时还巧妙的将这四个领域进行了整合。

4、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5、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6、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8、建立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9、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单元备课

学科

音乐

单元

第一单元

时间

单元备课

学科

音乐

单元

第二单元

时间

单元备课

学科

音乐

单元

第三单元

时间

单元备课

学科

音乐

单元

第四单元

时间

单元备课

学科

音乐

单元

第五单元

时间

单元备课

学科

音乐

单元

第六单元

时间

课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唱歌《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音高准确、声音和谐统一。

2、了解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歌曲,了解“傲蕾·一兰”的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能边加入简单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能自己自由的创编歌词。

体会二声部的演唱,为下节课做准备。

教学准备

电子琴、实物投影、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开始上课。

二设计问题:

我们都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请你说一说,都有那个

民族的?

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给大家讲一讲吧。

(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师做适当的介绍补充)

三、学唱歌曲

1 师做介绍,在呼伦贝尔的最北面,是美丽的莫力达瓦,生活着很多达斡尔族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 设问,播放视频短片回答问题。

3 引入新课,并介绍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4 家乡美,有什么美景呢?

听师完整的范唱,找到答案。

5 按节奏读歌词,跟节拍进行练习。

6 跟琴模唱第一段歌曲的旋律,唱乐谱。

7 师弹奏歌曲旋律,生自己练习填词唱,不足之处师给予指导。

8 跟琴完整的练习歌曲的演唱。

9 师示范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请生模仿。

9 边唱歌曲,边加入歌表演。

四 巩固 创新

1 歌曲中唱的家乡的美景镇的是很美,你能说说你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2 学生自由的发言

3  有这么多的美景,我们把它写出来唱一唱吧。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创作。

5 把学生创作的歌词进行展示,大家唱一唱。

6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7 聆听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下节课学习二声部。

 

课题

第二课时:

欣赏:

《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聆听音乐,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力度等。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出示柳琴图片,介绍乐器。

师: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样乐器,首先带来的是“柳琴”。

(柳琴简介)

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柳琴独奏曲《冬猎》,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柳琴的音色。

(《冬猎》音频)

二、新课学习:

1.聆听乐曲,发挥想象,说说乐曲描绘的场景。

学生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讲解:

《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

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

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

2.再次听乐曲,请用线条或图案记录乐曲的段落。

学生活动。

3.哼唱主题乐段、律动感受欢快的“冬猎”主题。

出示《冬猎》主题谱例,让学生跟琴哼唱,注意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情绪。

鼓励学生用“骑马、射击”的动作跟着音乐律动,感受冬猎生活的自由自在。

4.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弦乐背景和声,感受宽广、辽阔的场景。

师:

请同学们仔细听音乐,注意透过柳琴的声音,在伴奏的弦乐背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场景?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琴模拟弦乐的效果,让孩子直接感受。

学生交流。

5.出示月琴图片,介绍月琴。

师:

接下来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样乐器──月琴。

(月琴简介)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月琴独奏曲《驯鹿》。

完整聆听。

(《驯鹿》音频)

6.聆听乐曲,感受“怡然自得”的情绪。

师:

请大家欣赏乐曲,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音乐的情绪吗?

(学生回答。

)月琴的演奏和伴奏之间很有节奏的配合、弦乐器的加花、填空等一切都显得:

安详、悠然自得。

7.诠释乐曲的背景。

《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

“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

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

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

最后月琴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8.哼唱主题,利用打击乐器跟着主题音调演奏。

 

课题

第三课时:

欣赏:

《鸿雁》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音乐舞蹈特点,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2、欣赏内蒙古民歌《鸿雁》,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并通过多种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蒙古族音乐文化之美,能跟旋律歌唱。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问题导入

1、师:

前几节课当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民族的歌曲?

(复习回忆)

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另一个民族的音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我特意邀请我们的舞蹈老师赖老师为我们准备的一小段舞蹈(掌声欢迎)

师:

仔细看好了哦,边看边想,你觉得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放音乐赖老师展示舞蹈)

师:

赖老师的表演美不美?

猜猜看刚才赖老师为我们表演的是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生:

····

师:

我来告诉你们,这是我们国家蒙古族的舞蹈。

师:

你观察到赖老师的舞蹈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

有这样的动作(学生模仿)

生:

····

师:

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让我们跟她一起来学学蒙古舞的动作吧!

(先教分解动作,再合音乐起舞)

师:

同学们跳得有模有样的,那老师想问问你,你去过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吗?

(请去过的同学,说说印象中的蒙古)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首歌开始了解蒙古,感受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和蒙古人的豪迈。

(播放视频,蒙古自然风光,背景音乐使用歌曲《鸿雁》)

设计意图:

舞蹈老师的优美舞姿带领孩子们进入欣赏状态,模仿动作也是为提高孩子们对蒙古舞蹈及音乐的了解,背景音乐是即将学习的歌曲,为歌曲的学唱做好预先准备)

二、合作学习

1、欣赏《鸿雁》演唱视频。

师:

首先我们来说说刚才听的这首歌曲有哪些音乐要素?

(同时幻灯片出示问题。

2、二次聆听欣赏

师:

让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鸿雁》(师范唱),仔细感受歌词,老师给你三个关键词〔出示草原的景(美)、草原的情(忧伤)、草原的美(豪迈)关键词卡片〕,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哪些歌词跟这三个关键词相关。

3、再次感受歌曲的景、情、美

师:

带着刚才我们一起分析的歌曲的情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歌声里面体验一下吧!

你可以小声跟着唱哦。

4、通过演唱、发现难点

师:

刚才听同学们小声的哼唱,觉得还不错,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举手告诉我,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呢?

(分小组商量)

5、跟琴试唱,重点解决装饰音部分歌唱。

(这一环节有可能根据学生的提前发现难点而提前解决)注意歌曲中音程跳跃的准确性

6、合作演唱,注重情绪(师指挥,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全体唱--对中间不准确的地方加以强调

设计意图:

歌曲中重点装饰音的演唱稍有难度,根据学生发现的点,恰当时机只要单独拿出来练习几遍问题不大。

对歌曲的情感处理是学唱这首歌曲的难点,通过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们理解歌曲的情感,从而在演唱中注重情感的诠释。

三、拓展、欣赏

师:

刚才我们的演唱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了,不过这首歌曲被很多艺人演绎过,《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你们看过吗?

在那个节目里面我知道的至少有两位歌手翻唱过这首歌曲,现在老师想让你欣赏其中一位流行唱法的歌手为我们重新演绎的这首的歌曲,他唱的跟我们唱的还真有点不一样呢,大家想听吗?

(播放沙宝亮在我是歌手当中演唱的《鸿雁》)

师:

说说他的演唱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

许多优秀的民族歌曲都被重新演绎,具有流行音乐的因素且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来接触民族音乐,使之从内心深处对民族传统音乐产生兴趣。

课题

第四课时:

《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用多听多唱的方法让学生唱准歌曲。

教学重点

引子部分进行单独练习。

教学难点

体会弱起节奏在歌曲中表达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歌曲《孟姜女哭长城》和《长城谣》

一、学习歌曲《孟姜女哭长城》

1、故事导入。

师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都有那些吗?

中国有什么景点是属于七大奇迹的?

导出“长城”话题,继而提问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2、听听唱唱。

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让学生欣赏一遍歌曲,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可提示学生注意旋律音阶的特点,请学生随着伴奏音乐唱唱歌曲的旋律,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五声音阶的特点。

3、唱唱说说。

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请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教师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的歌唱状态进行演唱,唱完请学生说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对劳动人民生活带来什么的影响?

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通过问题讨论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分析乐曲。

请学生分析《孟姜女哭长城》一共有几个乐句,做课本P8页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涂颜色等方法来表示歌曲的结构。

5、故事表演。

请学生伴随着音乐,分角色扮演《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让学生深切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

二、学唱《长城谣》

师:

长城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城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可见万里长城万里长啊!

但是在解放前的战争时期生活,在长城内外的百姓又过着怎么的生活呢?

教师吟诵《长城谣》的歌词: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导入歌曲《长城谣》。

1、感受歌曲。

播放歌曲《长城谣》,听完歌曲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苍凉、暗淡、悲伤、悲壮),然后为歌曲选择一个适当的速度进行演唱(做课本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