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371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docx

医学科研方法论文

中药新剂型——靶向制剂的应用

姓名:

孙瑜

年级:

2011级在职

专业:

中药制剂

【摘要】目的论述中药制剂的新剂型——靶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方法:

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靶向制剂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中药靶向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结果靶向制剂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

结论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发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切实可行,并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和优势。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靶向制剂

 

目前,中药制剂的研究与生产已形成四大释药系统同时发展的格局,这四类释药系统是:

普通给药系统、缓释给药系统、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

中药靶向制剂是中药制剂的新型给药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新剂型研究的热点之一。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p于1906年提出的。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drugsystemTDS),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地定位于靶区(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药系统[1]。

靶向制剂最初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与持效性、药物类型和临床运用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是近年来材料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突显出中药制剂在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文就近年来中药靶向制剂的进展作一综述。

1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1.1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①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targetingpreparation),即自然靶向制剂。

载药微粒在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使药物在这些器官浓集而发挥作用。

其中包括:

脂质体(liposome)、乳剂、微球(mircosphere)、还有随着高分子材料发展起来的纳米囊(nankcapsule)、纳米球(nanosphere)。

②主动靶向制剂(activepreparation)是在被动靶向制剂的基础上将修饰的药物载体定向的运送到靶区。

其中包括:

经修饰的载体药物、配体-受体系统、连接单克隆抗体后的免疫微粒、前体药物等。

③物理化学靶向制剂(physicalandchemicaltargetingpreparation),其中包括:

磁感应制剂、pH敏感制剂、热敏感制剂、栓塞药物等。

另外,按作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

口腔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及眼给药系统等。

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