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858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docx

排球比赛部分规则

第三节比赛方法

6 得1分、胜1局与胜1场

6.1 得1分

6.1.1 得分

某队得1分:

6.1.1.1 球成功地落在对方场区;

6.1.1.2 对方犯规;

6.1.1.3 对方受到判罚。

6.1.2 犯规

当队员的比赛行为违背规则(或其他方式的犯规)时,裁判员按以下规则做出判定:

6.1.2.1 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只判第1个犯规;

6.1.2.2 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

6.1.3 比赛过程和完整比赛过程

比赛过程是指从发球击球起至该球成死球止的比赛行为。

完整比赛过程是造成了得分结果的比赛行为。

6.1.3.1 如果发球队获胜,得1分并继续发球;

6.1.3.2 如果接发球队获胜,得1分并获得发球权。

6.2 胜1局

每局(决胜的第5局除外)先得25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1局。

当比分24:

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26:

24、27:

25……)为止。

6.3胜1场

6.3.1 胜3局的队胜1场。

6.3.2 如果2:

2平局时,决胜的第5局打至15分并领先对方2分的队获胜。

6.4 弃权与阵容不完整

6.4.1 某队被召唤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

对方以每局25:

0的比分和3:

0的比局获胜。

6.4.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达比赛场地,则宣布该队为弃权,结果同规则6.4.1。

6.4.3某队被宣布1局或1场比赛阵容不完整时,输掉该局或该场比赛,判给对方胜局或该场比赛所必要的分数和局数。

阵容不完整的队保留其所得分数和局数。

7比赛的组织

7.1抽签

比赛开始前由第1裁判员主持抽签,决定第1局首先发球的队和场区。

进行决胜局比赛前,应再次抽签。

7.1.1抽签由双方队长参加。

7.1.2抽签获胜方可以选择:

7.1.2.1发球或接发球;

7.1.2.2或场区。

另一方挑选余下部分。

7.2准备活动

7.2.1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提供比赛队进行活动,他们可以上网活动6分钟;如果没有,则活动10分钟。

7.2.2如果任何一方队长要求分开使用球网进行准备活动,他们可以各自使用3或5分钟。

7.2.3如果两队分开进行准备活动,首先发球的队先使用球网。

7.3开始阵容

7.3.1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6名队员进行比赛。

队员的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至该局结束。

7.3.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应及时将开始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第2裁判员或记录员。

7.3.3未列入开始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补队员(自由防守队员除外)。

7.3.4位置表一经交给第2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其阵容不得更改。

7.3.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7.3.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无其他判处;

7.3.5.2一局开始前,场上有1名或更多队员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无其他判处;

7.3.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录表上。

如果队员的场上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没有及时发现,发现时位置错误一方必须恢复正确站位,对方所得比分保留的同时得1分并获发球权,位置错误一方在位置错误期间所得的分数一律取消。

7.3.5.4一名没有在记录表上登记的队员在比赛中被发现,对方所得比分保留的同时得1分并得发球权,该队将失去发现之前所得的比分和/或局数(0:

25,如果必要),同时必须提交一份修订后的位置表并选派1名新的注册队员进场,代替非注册队员的位置。

7.4位置

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7.4.1队员场上位置为:

7.4.1.1靠近球网的3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

7.4.1.2另外3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

7.4.2队员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7.4.2.1每一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中线更远;

7.4.2.2前排和后排队员左右之间的位置按规则7.4.1的规定站位

7.4.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判定:

7.4.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1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7.4.3.2每一名右(左)边队员至少有1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7.4.4发球击球后,队员可以在自己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

7.5位置错误

7.5.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其中包括通过错误替换上场的队员。

7.5.2当发球队员击球时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犯规被认为在先。

7.5.3如果是发球队员在击球后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对方位置错误在先。

7.5.4位置错误的处理如下:

7.5.4.1该队被判失去1分,由对方发球。

7.5.4.2队员必须恢复到正确位置。

7.6轮转

7.6.1一局比赛中,轮转次序、发球次序以及队员位置的确定,均以位置表为依据。

7.6.2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1个位置:

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7.7轮转错误

7.7.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为轮转错误,应做如下处理:

7.7.1.1该队失1分,由对方发球;

7.7.1.2队员的错误轮转次序必须纠正。

7.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犯规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犯规发生后的所有得分。

对方得分仍然有效。

如果不能确定犯规发生的时间,则仅判失1分,由对方发球。

第四节比赛行为

8比赛的状态

8.1进入比赛

经第1裁判员允许,发球队员击球为进入比赛。

8.2比赛的中止

裁判员鸣哨即为比赛的中止。

如果裁判员是因出现犯规而鸣哨,则比赛的中止是由犯规一刻开始的。

8.3界内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为界内球。

8.4界外球

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8.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

8.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队员;

8.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8.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规则10.1.2除外)

8.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空间穿过。

9击球

比赛队必须在其本场区及空间内击球(规则10.1.2除外),但可以越出无障碍区救球。

9.1球队的击球

比赛中,队员与球的任何触及都视为击球。

每队最多击球3次(拦网除外)将球击回对区,如果超过则判为“4次击球”。

9.1.1连续击球

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规则9.2.3、14.2和14.4.2除外)。

9.1.2同时击球

两名或3名队员可以同时触球。

9.1.2.1同队的两名(或3名)队员同时触到球时,被记为两次(或3次)击球(拦网除外)。

如果只有其中1名队员触球,则只记1次。

队员之间的碰撞不算犯规。

9.1.2.2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比赛继续进行,获球一方可再击3次。

如果该球落在某方场区之外,判对方击球出界。

9.1.2.3如果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并造成短暂停留,则比赛继续进行。

9.1.3借助击球

队员不得在比赛场地之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支持进行击球。

但是队员可以挡住或拉住另一名即将犯规(如触网、过中线等)的同队队员。

9.2击球的性质

9.2.1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9.2.2球不能被接住和/或抛出。

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9.2.3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必须是同时。

下列情况除外:

9.2.3.1拦网时,1名队员或多名队员可以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

9.2.3.2在第1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

9.2.4用上手传球动作接对方的发球时,如出现连击或持球,应判犯规(经国际排联2013年4月5日召开的行政理事会决定,此条规则延缓执行)。

9.3击球时的犯规

9.3.14次击球:

一个队连续击球4次。

9.3.2借助击球:

队员在比赛场地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

9.3.3持球:

球被接住和/或抛出,而不是被弹击出。

9.3.4连击:

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不同部位。

10球网附近的球

10.1球通过球网

10.1.1球必须通过球网上空的过网区进入对方场区。

过网区是球网垂直平面的一部分,其范围:

10.1.1.1下至球网上沿;

10.1.1.2两侧至标志杆及其延长线;

10.1.1.3上至天花板。

10.1.2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进入对方无障碍区,可以在下列情况下将球击回:

10.1.2.1队员不得触及对方场区;

10.1.2.2球被击回时,球的整体或部分必须从同侧非过网区通过。

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击球。

10.1.3球从网下飞向对方场区时,球的整体越过网下垂直平面前,可以将球击回。

10.2球触球网

球通过球网时可以触及球网。

10.3球入球网

10.3.1球入球网后,可以在该队的3次击球内再击。

10.3.2如果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该球重新进行。

11球网附近的队员

11.1越过球网

11.1.1拦网时允许拦网队员越过球网触球,但不得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干扰对方。

11.1.2进攻性击球后允许手过网,但击球时必须在本场区空间。

11.2网下穿越

11.2.1在不干扰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

11.2.2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11.2.2.1队员的1只(两只)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

11.2.2.2队员脚以上的身体任何其它部位,触及对方场区是允许的,但不得干扰对方比赛。

11.2.3比赛成死球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区。

11.2.4在不干扰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

11.3触网

11.3.1队员触网不是犯规,但干扰比赛的情况除外。

11.3.2队员可以触及网柱、网绳或标志杆以外的其他任何物体,包括球网本身,但不得干扰比赛。

11.3.3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的球网触及队员,不为犯规。

11.4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11.4.1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

11.4.2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干扰对方比赛。

11.4.3队员的双脚(单脚)全部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11.4.4队员干扰比赛有下列情况(不仅如下):

——击球时触及球网上沿的帆布带或球网以上的80厘米标志杆;

——或击球时借助球网的支持;

——或造成了对本方有利;

——或妨碍了对方合法的击球试图。

12发球

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行动是发球。

12.1首先发球

12.1.1第1局和第5局由抽签选定发球权的队首先发球。

12.1.2其它各局由前一局未首先发球的队首先发球。

12.2发球次序

12.2.1队员发球的次序按位置表上的顺序进行。

12.2.2一局的首先发球后,队员按下列规定进行发球:

12.2.2.1当发球队胜1球时,原发球队员(或其替补队员)继续发球;

12.2.2.2当接发球队胜1球时,获得发球权并轮转,由前排右队员轮转至后排右发球。

12.3发球的允许

第1裁判员检查发球队员已持球在手,而且双方队员已做好比赛准备时,鸣哨允许发球。

12.4发球的执行

12.4.1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

12.4.2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1次,但拍球或在手中摆弄球是允许的。

12.4.3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发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

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

12.4.4发球队员必须在第1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8秒钟内将球发出。

12.4.5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的发球无效。

12.5发球掩护

12.5.1发球队的队员不得利用个人或集体掩护阻挡对方观察发球队员和球的飞行路线。

12.5.2发球时,发球队的队员个人或集体挥臂、跳跃或移动,或集体密集站立遮挡了发球和球的飞行路线,则构成发球掩护。

12.6发球时的犯规

12.6.1发球犯规

下列犯规应判为发球犯规,即使对方位置错误。

发球队:

12.6.1.1发球次序错误;

12.6.1.2没有遵守“发球的执行”的规定。

12.6.2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球被发出后出现以下情况仍为发球犯规(除非位置错误):

12.6.2.1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球的整体没有从过网区通过球网垂直平面;

12.6.2.2界外球;

12.6.2.3球越过发球掩护。

12.7发球犯规与位置错误

12.7.1如果发球犯规(不符合“发球的执行”、发球次序错误等)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判发球犯规。

12.7.2如果发球击球后的犯规(界外、发球掩护等)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判位置错误犯规。

13进攻性击球

13.1进攻性击球的特性

13.1.1除发球和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都是进攻性击球。

13.1.2进攻性击球时,吊球是允许的,但击球必须清晰并不得接住或抛出。

13.1.3球的整体通过球网垂直平面或触及对方队员,则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

13.2进攻性击球的限制

13.2.1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行性击球。

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区空间(规则13.2.4、13.3.6除外)。

13.2.2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是:

13.2.2.1起跳时脚不得踏及或超过进攻线;

13.2.2.2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

13.2.3后排队员也可以在前场区完成后排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13.2.4接发球队队员不得在前场区内对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13.3进攻性击球的犯规

13.3.1在对方空间击球。

13.3.2击球出界。

13.3.3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

13.3.4在前场区内高于球网上沿的对方发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13.3.5自由防守队员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13.3.6队员在高于球网处,对同队自由防守队员在前场区用上手传出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14拦网

14.1拦网

14.1.1拦网是队员靠近球网在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与触球点是否高于球网无关,只有前排队员可以完成拦网,触球时身体必须有一部分高于球网上沿。

14.1.2拦网试图

没有触及球的拦网行动为拦网试图。

14.1.3完成拦网

触及球的拦网行动为完成拦网。

14.1.4集体拦网

两名或3名队员彼此靠近进行拦网为集体拦网,其中1人触球则为完成拦网。

14.2拦网触球

在一个动作中,球可以连续(迅速而连贯地)触及1名或更多的拦网队员。

14.3进入对方空间拦网

拦网时队员可以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但不得干扰对方击球。

过网拦网的触球必须在对方进攻性击球之后。

14.4拦网与球队的击球

14.4.1拦网的触球不算作球队3次击球的1次,拦网触球后该队还可以击球3次。

14.4.2拦网后可以由任何一名队员进行第1次击球,包括拦网时已经触球的队员。

14.5拦发球

拦对方的发球是被禁止的。

14.6拦网犯规

14.6.1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的同时,在对方空间完成拦网。

14.6.2后排队员或自由防守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了完成拦网的集体。

14.6.3拦对方的发球。

14.6.4拦网出界。

14.6.5从标志杆以外伸入对方空间拦网。

14.6.6自由防守队员试图进行个人或参加集体拦网。

第五节比赛间断与延误比赛

15间断

间断是完整的比赛过程后至下一次裁判员鸣哨发球之间的时间。

正常比赛间断只有“暂停”和“换人”。

15.1合法比赛间断的次数

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可以请求两次暂停和6人次换人。

15.2合法比赛间断次序

15.2.1在同一次比赛间断中,可以请求1或2次暂停,一个队请求换人后,另一个队也可以请求换人。

15.2.2在同一次比赛间断中,同一队不得连续提出换人请求。

但在同一次换人请求中可以替换两名或更多的队员。

15.2.3同一个队再次请求换人必须经过一次完整的比赛过程。

15.3请求合法比赛间断

15.3.1只有教练员或教练员缺席时场上队长可以请求正常比赛间断。

15.3.2一局开始前请求换人是允许的,但应计算在该局的正常换人次数之内。

15.4暂停与技术暂停

15.4.1请求暂停,必须在比赛成死球后、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并使用相应的手势。

所有被请求的暂停时间均为30秒钟。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中,必须使用蜂鸣器然后做出手势请求暂停。

15.4.2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第1-4局中,每局另外有两次时间各为60秒的技术暂停,每当领先队达到8分和16分时自动执行。

15.4.3第5局(决胜局)没有技术暂停,每队可以请求时间各为30秒钟的两次正常暂停。

15.4.4所有暂停时,比赛队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区到球队席附近的无障碍区。

15.5换人

15.5.1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队员经记录员登记后占据其位置的行为称换人(自由防守队员的替换除外)。

15.5.2当一名受伤队员被强制替换时,教练员(或场上队长)须做出换人手势。

15.6换人的限制

15.6.1每局开始阵容中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上场1次,而且只能回到原阵容的位置。

15.6.2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比赛1次,替换开始阵容的队员。

而且他/她只能由被他/她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15.7特殊换人

某一队员(自由防守队员除外)受伤或生病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换人。

如果不能进行合法的换人时,可采用超出规则15.6限制的“特殊换人”。

特殊换人时,场外的任何队员,除自由防守队员或由他/她替换的队员外,都可以替换受伤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本场比赛中再次上场比赛。

在任何情况下,特殊换人都不作为换人的次数计算,但应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15.8被判罚出场与取消比赛资格的换人

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换人。

不能进行合法换人时,该队被宣布为“阵容不完整”。

15.9不合法的换人

15.9.1不合法的换人为超出规则15.6限制(规则15.7的情况除外)或涉及没有进行登记的运动员。

15.9.2某队进行了不合法的换人,而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5.9.2.1判该队失1分,由对方发球;

15.9.2.2对不合法的换人给予纠正;

15.9.2.3取消该队在此犯规中所得的分数,对方的得分保留。

15.10换人的程序

15.10.1换人必须在换人区内进行。

15.10.2换人时所持续的时间,仅限记录员登记和队员进出场必需的时间。

15.10.3a场外队员在比赛间断时只要进入了换人区,并且做好了上场的一切准备,就是提出了换人的请求。

此时,除了受伤队员或局前的替换,教练员不必做出换人的手势。

15.10.3b没有做好准备的请求给予拒绝,并判为延误比赛。

15.10.3c第2裁判员或记录员应以哨声或蜂鸣器认可换人的请求。

第2裁判员负责批准换人的请求。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中,队员换人时须使用换人牌。

15.10.4如果某队在同一间断中想替换1名以上的队员,则所有请求上场的队员都必须进入换人区,替换时队员一对对相继进行。

如其中有不合法的替换,必须予以拒绝并给予延误处罚。

15.11不符合规定的请求

15.11.1下列情况为不符合规定的比赛间断请求:

15.11.1.1在比赛进行中或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的同时或之后提出请求;

15.11.1.2无请求权的成员提出请求;

15.11.1.3同一个队在同一比赛间断再次请求换人。

除非运动员受伤或生病;

15.11.1.4超过规定的正常暂停和换人次数的请求。

15.11.2比赛中第1次没有影响和延误比赛的不符合规定的请求,应给予拒绝而不进行处罚,但必须登记在记录表中。

15.11.3同一队比赛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都应判延误犯规。

16延误比赛

16.1延误比赛的类型

一个队拖延比赛继续进行的不当行为为延误比赛,如下列情况(不仅如下):

16.1.1拖延正常比赛间断;

16.1.2在裁判员鸣哨恢复比赛后,拖延间断时间;

16.1.3请求不合法的换人;

16.1.4再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请求;

16.1.5球队成员拖延比赛的继续进行。

16.2对延误比赛的判罚

16.2.1“延误警告”和“延误判罚”是对全队的延误比赛的判罚。

16.2.1.1延误比赛的处罚对全场比赛有效。

16.2.1.2所有延误比赛的处罚都登记在记录表上。

16.2.2在一场比赛中,对一个队成员的第1次延误比赛,给与“延误警告”。

16.2.3在一场比赛中,同一队的任何成员造成不论任何类型的第2次以及其后的延误比赛,都给予“延误判罚”,失1分并由对方发球。

16.2.4局前和局间的延误比赛处罚记在下一局中。

17例外的比赛间断

17.1受伤/生病

17.1.1比赛中出现严重伤害事故,裁判员应该立即中断比赛,允许医务人员进入场地。

该球重新比赛。

17.1.2如果受伤/生病队员已不能进行合法换人和特殊换人,则给予该队员3分钟的恢复时间。

一场比赛同一名队员只能给予1次供恢复的时间。

如果该队员不能恢复,则该队被宣布为阵容不完整。

17.2外因造成的比赛中断

比赛中出现任何外界干扰,都应停止比赛,该球重新比赛。

17.3被拖延的间断

17.3.1任何意外情况阻碍比赛继续进行时,第1裁判员、比赛组织者和管委会成员共同研究决定,采取措施恢复比赛。

17.3.21次或数次间断时间累计不超过4小时:

17.3.2.1如果比赛仍在原场地进行,则间断的一局应保持原比分、原队员(判罚出场和取消比赛资格者除外)和原场上位置,已结束的各局比分保留;

17.3.2.2如果比赛改在其他场地进行,则间断的一局应取消,但保持该局开始时的队员阵容(判罚出场和取消比赛资格者除外)重新比赛,已登记的所有警告与处罚有效,已结束的各局比分保留。

17.3.2.31次或数次间断时间累计超过4小时,全场比赛重新开始。

18局间休息与交换场区

18.1局间休息

所有局间休息均为3分钟。

局间休息用于交换场区和在记录表上登记球队的阵容。

应比赛主办者或组织者的要求,第2、3局之间的休息时间可延长至10分钟。

18.2交换场区

18.2.1每局结束后比赛队交换场区,决胜局除外。

18.2.2决胜局中某队获得8分时两队交换场区,不休息,队员保持交换前的位置继续比赛。

如果未能及时交换场区,则应在发现此错误时立即交换,保留交换场区时两队已得的比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