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437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6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docx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届高三元月调考理综试题WORD版

湖北武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

理综试题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第1卷的作答:

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II卷的作答: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题卷,评讲时带来。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B11C12N14016Na23Mg24S32Cl35.5Cu64Zn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必须在有活菌生存的培养基中培养增殖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具有“解离”的作用

C.鉴定淀粉是否分解成葡萄糖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

D.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丙酮等作为色素的提取剂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6种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培养可无限增殖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A.1种B.2种C.3种D.4种

3.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B.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淡的食盐水,烈维持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C.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葡萄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

D.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因而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

4.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对其进行了治理,在封山

育林后若干年内,坡地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

三个阶段的演替过程,其对应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

度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典型物种①、②、③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

和死亡率

B.可采用样方法对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C.物种①、②、③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其形成的食物链是①一②一③

D.图中b—c段能说明物种②对灌木丛导致的弱光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5.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其性别决定属.XY型。

右图是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

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含染色体A和d的卵细胞

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可能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C.甲图所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乙图所示细胞中有

D.甲图所示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乙图所示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6.下图是某地区从1964年到1969年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的曲线。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R基因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使用杀虫剂后由r基因发生突变

B.杀虫剂施用一年后,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77.5%

C.1965-1967年间,抗杀虫剂的(性状)变异增强使RR基因型频率升高

D.停止使用杀虫剂多年后,种群中基因型频率最高的将是心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B.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8.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

B.柠檬烯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韵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在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9.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1)

(2)(4)(6)B.

(1)

(2)(5)(8)

C.

(1)(4)(5)(8)D.

(2)(3)(5)(7)

10.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

B.铁与稀硝酸反应:

C.磁性氧化铁与浓盐酸反应:

D.溴化亚铁溶液与氯水反应:

11.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

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铁制

备金属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熔融CaF2-CaO换成Ca(NO3)2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目的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0的总量减少

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1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l

B.该浓硝酸中HN0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C.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第14~17题为单选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8~21题为多选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1,A、B减速时的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D.在t=6t0时刻,A、B相遇

15.将两个质量均为所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

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则F的最小值为

16.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栋建筑,b是与地心的距离为nR的地球同步卫星,c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与地心距离为素破的卫星。

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过48h,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

17.将等量的正、负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如图所示)。

O点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段AB通过O点且垂直于该正方形,OA>OB,以下对A、B两点的电势和场强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

B.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D.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18.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即静水速度)大小不变、船身方

向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A.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

B.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

C.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短

D.该船渡河的时间会受水流速度变化的影响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

1,原线圈接在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上,串接的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副线圈接入“220V60W”灯泡一只,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A.电流表的示数为

B.电流表的示数为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60W

D.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

20.质量m=2kg、初速度v0=8m/s的物体沿着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要受一个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

力F的作用,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取g=10m/s2)

A.0s~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1s~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0s~1s内,物体的位移为7m

D.0s~2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11m

21.如图,两根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在同一水平面内平行放置,两导轨左端与阻值R=0.15Ω的电阻相连。

导轨x>O的一侧存在沿+x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即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5+0.5x(T)。

一根质量m=0.1kg、电阻r=0.05Ω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从x=0处沿导轨向右作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回路电流恒为2A。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棒在x=3m处的速度为0.5m/s

B.金属棒在x=3m:

处的速度为0.75m/s

C.金属棒从x=0运动到x=3m过程中克服安培力

做的功为1.6J

D.金属棒从x=0运动到x=3m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3.0J

第II卷(共174分)

三、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毖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应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11题,计129分)

22.(6分)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M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滑行器M上的挡光片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坛挡光片宽度为D,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文,牵引砝码的质量为胁,细绳不可伸长且其质量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

该同学想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只利用以上仪器,在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的过程中验证机械能守。

随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母,使气垫导轨水平。

请在以下空白处填写实验要求。

 

在不增加其他测量器材的情况下,

调水平的步骤是:

取下牵引砝

码m,接通气垫导轨装置的电

源,调节导轨下面的螺母,若

滑行器.M放在气垫导轨上的

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或者

轻推滑行器毖M分别通过光电门G1、G2的时间,则导轨水平。

(2)当气垫导轨调水平后,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A,挡光片的宽度D应尽可能选较小的

B.选用的牵引砝码的质量m应远小于滑行器的总质量M

C.龙了减小实验误差.,光电门G1、G2的间距x应该尽可能大一些

D.用来牵引滑行器M的细绳可以与导轨不平行

(3)在每次实验中,若表达式用M、g、m、△t1、△t2、D、x表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23.(9分)

一位同学想将一个量程约为SV(有清晰刻度但没有示数)、内,电阻约为10kΩ的的伏特表Vx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5V的伏特表量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如

A.电源(电动势约15V,内电阻小于2Ω)

B.标准电压表砜(量程为15V,内电阻约30kΩ)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19Ω)

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9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kΩ)

G.电键S和导线若干

为了正确改装,需要测量出伏特表Vx的量程和内电阻,该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为:

(1)将实验仪器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电阻箱R1应选,滑动变阻器R0应选(用仪器前的字母序号表示);

(2)将电阻箱R1阻值调至最大,将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P移至滑动变阻器的接近右端处,

闭合电键S;接着调节电阻箱R1直至伏特表

Vx满偏,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和标准电

压表V0的示数U;

(3)向左移动滑片P至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位置,

再次调节电阻箱尺l直至伏特表Vx满偏,记

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和标准电压表V0的示数;

(4)重复步骤(3)3~5次;

(5)该同学将实验中记录的各组电阻箱的阻值

R和标准电压表V0的示数U的数据在U—R

图中正确地描好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中完成U—R图线。

(6)根据图线可以求得伏特表Vx的量程为V,内阻为Ω。

将伏特表Vx与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串联就可以组成量程为15V的伏特表。

 

24.(14分)

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成θ=37°固定,质量为m=1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如图甲所示。

开启送风装置,有水平内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在t1=2s时刻风停止。

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sm37°=0.6,cos37°=0.8,忽略浮力。

求:

(1)小球在0~2s内的加速度a1和2~5s内的加速度a2;

(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F的大小。

25.(18分)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紧挨着的三个“柳叶”形有界区域①②③内(含边界上)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它们的边界都是半径为a的

圆,每个

圆的端点处的切线要么与x轴平行、要么与y轴平行。

①区域的下端恰在O点,①②区域在A点平顺连接、②③区域在C点平顺连接。

大量质量均为肌电荷量均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依次从坐标原点O以相同的速率、各种不同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含沿x轴、y轴方向),它们只要在磁场中运动,轨道半径就都为口a在y≤-a的区域,存在场强为E的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

整个装置在真空中,不计粒子重力、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粒子从O点出射时的速率v0;

(2)这群粒子中,从O点射出至运动到x轴上的最长时间;

(3)这群粒子到达少轴上的区域范围。

 

26.(15分)

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在硼的正下方,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可以形成许多组成和性质类似的化合物。

单质硼可以通过硼镁矿Mg2B2O5·H2O来制取。

(1)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表示溶液a物料守恒的关系;

(4)步骤③中加入稀H2SO4的作用是;

(5)将制得的粗硼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全部生成BI3,BI3热分解可以得到纯净的单质硼。

0.25g粗硼制成的BI3分解得到的I2全部被收集后,用2.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27.00mLNa2S2O3溶液。

(已知:

①滴定过程中所用的指示剂为,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粗硼中硼的含量为____;

(6)利用硼砂晶体(

)可制备过硼酸钠,

它是一种优良的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洗衣粉、漂白粉、

洗涤剂中。

已知纯净的过硼酸钠晶体中各元素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以

取过

硼酸钠晶体在70℃以上加热将逐步失去结晶水,测得

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乃时所得晶体的

化学式为,请写出简要的解题过程。

27.(14分)

能源是制约国家发展进程的因素之一。

甲醇、二甲醚等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二甲醚。

(1)工业上,可以分离合成气中的氢气,用于合成氨,常用醋酸二氨合亚铜

来吸收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其反虚原理为:

常压下,将吸收一氧化碳的溶液处理重新获得[Cu(NH3)2]AC溶液的措施是;

(2)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a:

反应b:

①对于反应a,某温度下,将4.0molCO2(g)和12.0molH2(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测得甲醇蒸气的体积分数为3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对于反应b,某温度下,将1.0molCO(g)和2.0molH2(曲充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温度和压强,平衡体系中CH3OH(曲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于温和压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3)CO可以合成二甲醚,二甲醚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化学反应原理为:

①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

4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B.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②写出二甲醚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③己知参与电极反应的电极材料单位质量放出电能的大小称为该电池的比能量。

关于二甲醚碱性燃料电池与乙醇碱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两种燃料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和摩尔质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B.两种燃料所含共价键数目相同,断键时所需能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C.两种燃料所含共价键类型不同,断键时所需能量不同,比能量不同

(4)已知lg二甲醚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31.63kJ,请写出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8.(14分)

1,2一二溴乙烷可作抗爆剂的添加剂。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1,2一二溴乙烷的装置图,图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分别装有浓H2SO4和无水乙醇,试管d中装有液溴。

已知:

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1)实验中应迅速将温度升高到170℃左右的原因是.

(2)安全瓶b在实验中有多重作用。

其一可以检查实验进行中导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如果实验中导管d堵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安全瓶b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3)容器c、e中都盛有NaOH溶液,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5)除去产物中少量未反应的Br2后,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B.过滤C.萃取D.蒸馏

(6)实验中也可以撤去d装置中盛冰水的烧杯,改为将冷水直接加入到d装置的试管内,则此时冷水除了能起到冷却1,2一二溴乙烷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29.(11分)

如甲图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红花菜豆叶片及少量NaHCO3溶液(可提供CO2),并连接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瓶中O2浓度的变化(光合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来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花菜豆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此时,叶绿体中的(填“C3”或“C5”)含量下降。

(2)着将该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作为对比实验,即;若要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

(3)乙图中c点的确切含义是;线段ad(O2释放总量)表明的生物学意义是。

30.(10分)

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I型、II型两种糖尿病简要(部分)发病机理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②表示的结构是。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据图分析,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胰岛素浓度和。

(2)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

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填“I型”或“II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病。

在临床中(填“I型”或“II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31.(8分)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

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4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交配组合1可知,对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

(2)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是。

(3)4个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昀正确顺序是:

(用“>”连接)。

(4)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种,雌雄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种毛色。

32.(10分)

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假说:

假说一:

该现象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假说二:

该现象是通过促进,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为了验证哪一假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材料与用具:

生理状态相同的A,B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手术器械等;

(2)实验步骤:

①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的含量。

②切除A组小白鼠的,B组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向两组小白鼠注射。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A,B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

⑤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含量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含量,则支持假说二。

 

(二)选考题:

(每学科15分,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堡垒任拳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的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里的花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