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453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docx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完美版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一):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

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透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2,厨房有多大

  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

  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

你打算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过道:

6.50.9;客厅:

6.34.2;书房:

5.43;主卧室:

5.43.5;厨房:

4.272.6;卫生间:

4.271.4;小卧室:

4.273)

  [设计意图:

教材带给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

  3、透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哪些是你解决过的,你是怎样解决的,哪些你还没有解决过?

(揭示课题:

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所列算式的比较,不难发现算式中有我们会解决的整数乘小数的算式,如5.43,4.273也有不曾计算过的小数乘小数算式。

透过回忆和计算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新问题;新知的比较认知也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

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能够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

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

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

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讨论交流并小结:

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算出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怎样把算出的结果转换成实际的结果呢?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能够怎样计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

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先的积乘100(或1000)。

要求原先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设计意图:

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意从整数乘小数的计算入手,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小数乘小数笔算方法带给一种技术支持学生能够透过对整数乘小数笔算方法和转化思想的借鉴,从而确定相应正确的计算方法。

并利用图示帮忙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

5.436.50.96.34.2、4.272.6竖式

  组织讨论:

  

(1)小数乘法算式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透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

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

将学生做过的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来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具有可观性和比较性,利于小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又到达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

  3、交流:

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就应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

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就应怎样计算?

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

先怎样做的,再怎样做的。

  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透过观察、比较分析,主动地抽象、寻找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明确怎样点小数点的方法。

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

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群众评议。

  [设计意图:

及时的练习巩固了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注重了学生思考过程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习题1和2,重点落实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知识点,习题3主要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齐分享一下。

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期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设计意图:

渗透并启示学生要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自主地开展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用数学,更喜欢数学。

]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二):

  教学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潜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给乘得的积点上小数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7590.81.260.2331431.43

  口算后提问:

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

  3.2671.361230.825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

  师: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电脑出示教材第4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

学校有一个长1.2米、高0.8米的宣传栏上的玻璃碎了,此刻学校想给它安装一块新的玻璃,需要换多大的玻璃呢

  给宣传栏换玻璃,换多大一块玻璃,该怎样计算呢(板书:

1.20.8=)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在4人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交流过程。

  全班交流时,投影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计算的。

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1.2米=12分米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1.20.8=0.96(平方米)

  方法二:

1.20.8=0.96(平方米)

  1.212

  0.88

  0.9696

  小结优化:

(根据学生解题状况灵活小结)

  这两种算法都对。

方法一是把玻璃长和宽的长度单位米化成分米,把小数转成整数计算出积,再把积得单位改成平方。

方法二是把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它的10倍,变成整数乘法算出积,这样积就扩大到它的100倍,把得的积缩小到1%。

就得到原先的积。

  比一比:

这两种算法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

  这两种算法有没有局限性通常的状况小采用什么哪种计算方法(第一种状况有局限性,受单位限制;第二种没有局限性。

通常状况下采用第二种方法,板书竖式完成解题,强调小数乘法竖式的格式)

  看一看:

算式中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

  (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

积也有2位小数)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尝试第4页做一做。

  6.70.32.46.20.560.04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之间是怎样计算的,群众订正。

  (3)教学例4

  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

(电脑出示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

  1.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2.要得到正确的积怎样办(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3.积得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以竖式中的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4.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得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就应注意:

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在小数点上。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

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3.看书第87页。

理清书中看一看,想一想两个问题,划重点句子,学生质疑。

  三、实践应用

  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2.30.40.080.97.30.069.10.030.250.2345.93.5

  提问:

怎样决定积有几位小数

  2.用竖式计算。

(第5页做一做)

  3.74.650.290.076.58.4提问:

0.290.07你是怎样计算的

  3.练习一第6踢。

  哥哥坐火车去学校,要6.4小时,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天学到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三):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教科书第4页的例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好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感觉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的潜力。

  3、进行爱护公物、保护学校环境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在理解小数乘和小数好处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生活引入。

  1、复习铺垫

  ⑴0.7表示十分之()

  0.38表示()

  0.925表示()

  ⑵计算:

1.36123.08253.621

  【设计意图:

设计与本课题密切联系的复习题.将本课所学资料与前面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内在联系了。

  2、生活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校门口的宣传栏上的玻璃碎了,这天老师和你们一齐去换玻璃,你们愿去吗?

  生:

愿去。

  师:

电脑显示宣传栏的特写镜头,学校宣传栏长1.2米,宽0.8米,如果要给这宣传栏换玻璃,需要多大一块玻璃小明想了半天也不知该换多大的一块玻璃

  师:

同学们,小明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

小明不知该换多大一块的玻璃

  师:

你们乐意帮忙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

乐意!

  二、新知探究

  1、自主合作探究

  师:

同学们都很热情,请同学们先自主探究算出换多大一块玻璃。

  让生合作探究、讨论、计算。

  师:

同学们潜力很强,很快就算出结果,请小组先派一名代表。

  a组代表:

算法:

1.20.8=1.2108=0.96(平方米)

  算理:

我们组把1.2平均分成10份,求8份是多少

  b组代表:

算法

  1.2扩大到要的10倍12

  0.8扩大到要的10倍8

  0.96缩小到要的96

  算理:

我们组经过讨论,我们先把1.20.8看成128再算出积,然后把积缩小要的100,再点上小数点。

  3、交流评价,掌握算法算理

  师:

刚才每个小组都展示了算法和算理,此刻有不同意风要提出质疑的。

  师:

同学们,你们都很热情帮忙别人,此刻教师需要换块长1.5米,宽0.9米的玻璃,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请你们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帮老师算一算.

  生1:

我会算,应换1.35平方米。

  师:

你们能把计算过程向大家说一说吗?

  生:

我先把1.50.9看成整数乘法,然后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右边数出几们点上小数点.

  1.5扩大到要的10倍15

  0.9扩大到要的10倍9

  1.35缩小到要的135

  师:

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完成p4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做完后指名说

  师:

这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可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所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怎样办

  小组讨论:

积的位数不够时,需添:

0补足。

  4.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

  ⑴计算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⑵看因数中一菜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⑶积的位数不够,需要用0补足。

  【设计意图:

采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老师的点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使作用了。

  四、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

p6练习

  2.选取:

  ⑴两个小数相乘,积必须()

  a.大于b.小于c.等于

  ⑵ab<a(a、b均大于0),则b()

  a.>b.<c.=

  ⑶下面各式中乘积最小的是()

  a.12.758.3b.127.58.3c.12.750.83

  【设计意图:

设计巩固练习题借以对新知识的巩固加深,使学生思维潜力得以培养.】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四):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

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透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2,厨房有多大

  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

  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过道:

6.50.9;客厅:

6.34.2;书房:

5.43;主卧室:

5.43.5;厨房:

4.272.6;卫生间:

4.271.4;小卧室:

4.273)

  [设计意图:

教材带给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

  3、透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哪些是你解决过的,你是怎样解决的,哪些你还没有解决过(揭示课题:

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所列算式的比较,不难发现算式中有我们会解决的整数乘小数的算式,如5.43,4.273也有不曾计算过的小数乘小数算式。

透过回忆和计算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新问题;新知的比较认知也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

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能够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

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

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讨论交流并小结:

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算出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怎样把算出的结果转换成实际的结果呢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能够怎样计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

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先的积乘100(或1000)。

要求原先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设计意图:

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意从整数乘小数的计算入手,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小数乘小数笔算方法带给一种技术支持学生能够透过对整数乘小数笔算方法和转化思想的借鉴,从而确定相应正确的计算方法。

并利用图示帮忙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

5.436.50.96.34.2、4.272.6竖式

  组织讨论:

  

(1)小数乘法算式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透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

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

将学生做过的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来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具有可观性和比较性,利于小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又到达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

  3、交流:

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就应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就应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

先怎样做的,再怎样做的。

  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透过观察、比较分析,主动地抽象、寻找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明确怎样点小数点的方法。

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

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群众评议。

  [设计意图:

及时的练习巩固了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注重了学生思考过程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习题1和2,重点落实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知识点,习题3主要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齐分享一下。

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期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设计意图:

渗透并启示学生要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自主地开展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用数学,更喜欢数学。

]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五):

  教材分析

  小数乘小数是在小数乘整数的基础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第二课时。

思考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教材在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中,以给宣传栏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小数,促成学生用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或以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淡化了小数乘法好处的教学,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潜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给乘得的积点上小数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7590.81.260.2331431.43

  口算后提问:

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

  3.2671.361230.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