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490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docx

砂砾石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方案设计

涵背回填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延川县马家河至苏亚河三级公路工程连接延水路,起止马家河村,终止苏亚河村,总长30.614公里(完全利用延延高速588.538m,延黄公路1094.682m),实际建设里程28.556公里。

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6.9米,主要建设内容:

大桥1座,中桥2座,涵洞60座,路基土方开挖108万m3,路基石方开挖40万m3,土方回填33万m3,石方回填4万m3,浆砌工程4.4万m3。

2、主要工程数量

台背回填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台背回填数量为1700m3。

二、主要人员、机械设备、进场材料配置表

1、组织机构

试验段组织机构总负责人由项目经理部生产副经理刘银伟担任,项目经理部工程、实验、测量、物资、安质等部门全力配合施工,并适时进行监控(组织机构如图)。

2、职责与权限

(1)、试验段组长:

孙文华,负责施工现场的总指挥调度;

(2)、安质工程师:

李煜国,负责现场工序质量检查和施工车辆、人员的交通安全检查控制;

(3)、工程部:

毛国文,负责施工现场的作业技术指导,汇总各类技术数据为试验段总结做准备;

(4)、试验工程师:

齐东,负责施工现场试验的全面工作,把室内技术数据转移至施工现场,实施检验;

(5)、物资部:

冯广军,负责施工现场所需物资的供应,合理调配。

(6)、测量工程师:

史玮,负责施工现场的中线、标高控制和测量技术工作;

(7)、挖装司机:

按技术交底要求,按时完成挖装任务,并注意自身施工安全;

(8)、推土机司机:

按施工技术人员提供的作业指导书标准数据要求,平整填土厚度,并注意自身施工安全;

(9)、压路机司机:

根据施工技术人员提供的碾压技术标准工作,听从现场指挥,确保碾压质量合格,并注意自身施工安全;

组织机构图

运输汽车司机

压路机司机

旋耕机司机

平地机司机

推土机司机

挖掘机司机

测量组:

史玮

工程部:

毛国文

副组长:

高兵

组长:

刘银伟

物资部:

冯广军

实验室:

齐东

安质部:

吴文新

 

路基负责人:

王强

 

(12)、汽车运输司机:

按施工技术人员制定的位置卸方,听从现场指挥,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条件,谨慎驾驶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3、人员组织

(1)、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

姓名

工作岗位

职称

1

刘银伟

生产经理经理

工程师

2

毛国文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3

吴文新

质检负责人

工程师

4

孙文华

试验负责人

工程师

5

史玮

测量工程师

工程师

6

冯广军

物资负责人

工程师

7

李煜国

安环负责人

工程师

8

李海军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2)现场劳动力人员如下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挖掘机司机

1

2

装载机司机

1

3

压路机司机

1

4

小型震动碾压机械操作工

2

5

洒水车司机

1

6

运输车司机

3

7

普工

5

(3)、主要施工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状态

1

挖掘机

1

良好

2

装载机

1

良好

4

平板震动夯

2

良好

5

压路机

1

良好

6

洒水车

1

良好

7

运输车

3

良好

三、台背回填施工工艺

1.台背回填的材料选择

本涵洞台背回填材料均选用天然砂砾,砂砾粒径为20mm~50mm,含泥量不大于5%。

2.台背回填的范围

本涵洞台背回填范围从基础底外边缘向外2m按1:

1.5的坡度开挖台阶至路床底面,填土宽度应伸出端墙外0.5-1.0m,并保持1:

1的边坡。

台背回填清除该区段基底松土或杂物,并进行拍照。

在每个结构物台背回填的左、中、右按15cm一道划格,并做好醒目标记,从下到上注明层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此层厚控制施工,每三到四层注明一层结构物桩号。

3.台背回填的方法

本涵洞台背填料亦应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同时还应控制两台背对称平衡,并按设计宽度依次在每一层一次填足。

4.涵台背填土的压实

涵洞两侧与顶部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

涵洞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应对称或同时进行。

各种填土的压实尽量采用小型的手扶振动夯或手扶振动压路机;但涵顶填土50cm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5.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宜小于20cm。

当采用小型夯具时,二级以上的公路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并应充分压(夯)实。

透水性材料不足时。

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于6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

如使用机械回填,则涵台胸腔部分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

涵洞完成后,当涵洞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土。

盖板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支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回填土。

台背回填的质量标准:

涵洞两侧与顶部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分层检查,检查压实度频率每50m2检查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查1点,每点都应合格。

不合格点进行补压或其他处理措施,直至合格为止。

每三层测量一次标高,宽度,其他检测项目层层报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填筑。

分层夯实时不使涵身和接缝有任何破坏和扰动。

填料的压实标准从填方基底或者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

检测资料按照项目部要求填写完整,按结构物单独存放。

台背回填是路基试验检测的重点之一,其压实度要求每层检测点数不少于3点,现场监理每层抽检,每三层进行抽检,必须全部合格,方可继续填筑。

台背回填完工后,应组织对每个台背进行弯沉检查,以作为台背质量控制效果最后把关检测评价手段,达不到要求一票否决,务求不将不合格台背填筑带入路面工程。

四、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质量目标

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质量管理制度,做到优必奖,劣必罚。

2、推行ISO9000族系列国际标准,按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做好各项工程的质量工作。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及目标管理。

3、严格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教育和考核,教育作业队人员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自检、技术复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对于特别工序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每个过程均受控。

5、规范化管理,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工地作业人员持牌制,质量“三检制”:

自检、互检、专检。

质量“三工序”制:

检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创造或提供为下道工序的质量条件。

6、实行工程质量持牌管理,增强施工人员责任感。

将工程规模,开工日期,质量目标,岗位负责人一一明示,以利于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感。

7、严把原材料采购、进场、使用、检验关。

(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及自检体系框图见下图

 

自检体系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五、重点、难点部位的控制措施

台背回填的重点是保证回填材料质量,控制压实度达标。

采用砂类土或渗水性土。

确保压实度大于等于100Mpa/m,台背能用大型压路机碾压的地方,尽量使用大型压路机,对大型压路机不能碾压的地方,则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实,填筑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分层,并在涵台上用油漆标注回填分层层高,松土层厚30cm,压实厚度15cm。

每填一层,碾压一层,检测一层。

在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率,防止路堤失稳。

六、、安全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安全目标

无任何伤亡及机械事故。

(二)、安全保证措施

1、抓生产,首先抓安全,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违规必纠,有章可依。

2、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教育职

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3、落实承包责任制,单位第一管理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职权明确,责任到人。

把安全生产与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对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重奖。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必须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

根据国家、部、局有关文件,开展好“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月”等活动。

坚持周一安全讲话,班前安全讲话,周末安全检查,设立安全监督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所有临时结构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明白操作要领,熟悉各个环节。

大型结构必须进行安全鉴定,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大型设备进场前对机械运转、便道进行保养和调查,确保安全。

6、各种施工机械必须有安全操作牌,使所有操作人员能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书面通知作业班组,并及时消除隐患。

7、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所发生的事故,使职工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对新工人进行“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合格后发证,严禁无证上岗。

8、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做好工地用电管理,电器开关必须设防雨棚,配触电保护器。

卷扬机提升时设联系信号,由专人指挥,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9、所有支架及提升设备须经检算和验收后方可使用。

10、严格遵守公路交通制度,跨公路施工设施工标志。

(三)、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障人员组织框图见下图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安全保障人员组织框图

 

安全保障人员组织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

质安监察部部长

工程部长

综合办

安全检查工程师

各施工队队长、安全员

各工班(组)长、兼职安全员

操作人员自检、互检、交接检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方案:

(1)、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

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

⑶、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相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申报有关环保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2、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临时排水渠道。

2)、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统一运至指定地点废弃。

3)、对有害物质要通过可行的措施处理后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以防泄漏,造成对植物的损害。

4)、拆除临时设施时,应将一切废弃物运往指定地点,恢复场地原貌。

5)、运输车辆必须作好防止漏失措施,以防物料污染道路。

6)、施工完成,按建设单位的要求,清理施工现场。

7)、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贯彻环境保护法规、强化环保管理。

8)、生产及生活设施的设置应认真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在征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后,报请工程师批准。

(2)、水环境保护

1)、生产中的生活污水采取挖渗坑集中处理,检验符合环保标准后,才能排放。

不得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排入河流或现有的灌溉系统,以免造成水源污染。

2)、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更不得排入饮用水源,要集中处理排放。

3)、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设沉淀池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在农田区施工时,对既有的排灌系统加以保护,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管等,保证排灌系统的完整性。

(3)、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

为了减轻施工现场的环境空气污染,保护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应有防尘设备,操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2)、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产生的扬尘,应尽可能防止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造成危害,必须的地点可洒水防护。

特别是拌和站应经常洒水,防止二次扬尘。

经过农田的运输道路,必须经常洒水,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车辆在运料的过程中,对易飞扬的材料(如水泥)用蓬布盖严,且装料适中。

4)、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5)、在运输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4)、控制噪声

施工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拌和设备。

为了保护施工人员和沿线居民身体健康,采取以下措施:

1)、精心保养机械,使之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和最低噪音水平,并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施工人员操作机械时,要带耳塞、口罩,实行轮换工种、减少工作时间等制度。

2)、距施工工地150米以内,如有居民区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大的机械(55dB以上)应避免夜间施工,主要运输通道(临时设置)也应远离居民区。

3)、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4)、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5)、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3、文明施工措施

1)、本工程文明施工按照“一无、两通、三齐、四清、五好”的标准进行管理。

即一无:

无灰尘;两通:

便道要畅通、施工用电畅通;三齐:

施工机械要停放整齐,材料堆放整齐,设备机具摆放整齐;四清:

施工现场要清洁,生活环境要整洁,工完料清,三无盲流人员清退;五好:

安全状况良好,工程质量好,与地方关系协调好,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各岗位人员要挂牌持证上岗。

2)、建立项目经理为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体系,各部门分工明确。

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做到施工场地人行道畅通;施工场地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洼;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场地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佩胸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文明,工地现场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3)、加强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意识,组织学习文明施工条例及有关常识,进行上岗教育,讲职业道德、扬行业新风。

4)、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文明施工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与责任性。

5)、由项目经理组织,分别在内部管理、场容场貌、物资设备管理、环境控制、办公及生活设施、综合治理等方面确定责任人,采取“标准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

6)、加强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工程优良快速施工的前提,增强文明施工和加强现场管理的自觉性。

7)、在项目部及队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8)、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现场的临时建筑物必须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相符,且各种设施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9)、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总平面图、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

10)、便道平坦、通畅,周边设排水沟,路边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道路经常维修,路面不得有坑洼积水。

11)、各种临时房屋布置要确保符合防火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房屋通道顺畅,门窗严紧,通风采光良好。

12)、施工现场给排水要统一规划,整齐统一,做到给水不漏,排水顺畅。

施工废水必须经过必要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城市地下排污管道。

13)、施工用电须有用电规划设计,明确电源、配电箱位置及线路方向,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现场设置明确、醒目的标牌。

14)、现场施工材料堆放要整齐,做到横成排、竖成行、散体材料必要时要砌池堆放,材料要设立栏杆堆放。

15)、现场制定安全、保卫制度,专人落实安全、防火等项工作,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工作卡,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分颜色区别,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要戴安全帽。

16)、经常对工人进行法律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其它非法活动。

17)、场地布置合理,设备材料停放有序,各种图表上墙,员工佩卡上岗。

18)、加强路容、路貌管理,各种标牌、标语立于各责任区,整个施工现场井然有序。

19)、认真做好临时排灌工作,施工不影响农业生产。

20)、认真搞好现有道路的维护工作,确保施工路段的道路畅通。

21)、加强与地方的协调工作,由专人负责与地方政府部门、乡村居民的协调关系,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

加强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紧密团结,关系融洽,相互帮助,为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创造条件。

4、夜间施工措施

连续作业的工程项目,夜间施工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1)、建立夜间值班制度,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技术交底,配备足够的物资和照明设施,确保夜间施工顺利进行。

2)、严格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准确、无误,符合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3)、夜间必须进行隐蔽工程施工时,应按规定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禁止进行工序施工。

4)、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对于在夜间施工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项目,不得安排在夜间施工。

5)、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在作业地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悬挂红色灯,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并安排专人值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