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824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教案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规律和新中国的经验教训

经济发展与曲折的原因

授课过程

导入:

“大跃进”时的打油诗

(一)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二) 稻堆堆得圆又尖,社员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云擦擦汗,凑近太阳吸袋烟。

同学们知道这反映哪个是时期的吗?

新中国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经历发展和曲折,以上打油诗就反映探索中的出现的错误。

为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经历这些曲折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授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局面的?

经济状况: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破坏。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推进新课】

探究一:

阅读课文及下列图片思考一五计划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1949-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为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2)图一、图二反映当时一五计划哪方面内容?

产生什么影响?

内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图三、图四反映一五计划哪方面的内容?

其实质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影响?

内容:

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

探究二:

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析当时的主要矛盾:

(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探究三: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

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

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

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哪一场运动?

这场运动反映了人民什么愿望?

反映:

大跃进运动

愿望:

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

(2)从材料中归纳当时这场运动所犯的错误。

错误:

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同一时期在农村还进行什么运动?

有何失误?

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

过度公有化,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4)两次运动的教训是什么?

1、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实事求是;

2、经济建设中要遵循客观规律;

3、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两次运动发展结果如何?

中共中央如何应对局面?

结果:

1959-1961年我国出现经济困难。

应对: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探究四:

文革爆发后在1971年和1973年分别出现经济复苏和回升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1971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3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

小结: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你从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经济基础: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2)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重大决策:

①思想路线: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

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

③经济路线:

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④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审查解决重大冤假错案以及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课标延伸一】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课标延伸二】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领导核心

形成标志

思想成果

第一代

毛泽东

1945年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

邓小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第三代

江泽民

1992年十四大

三个代表思想

【课标延伸三】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1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

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1)原因:

历史原因:

经营管理:

高度集中统一;分配:

过于平均

现实原因: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

(无农不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2)过程

①试行:

1978年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②推广:

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标延伸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的东西: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③深化:

1983年,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农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意义: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得到发展;促进城市改革。

(4)影响:

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后)

1、原因:

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2)内容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政策性调整阶段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制度

国有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

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B.国际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提出: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

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目标确立:

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理论完善:

A.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进一步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今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明确指导,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意义

(1)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

(2)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4)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标延伸四】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比较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生产目的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

实现共同富裕

后果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济危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

“特区:

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1、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2、何为经济特区?

3、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

1、检查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情况,是否能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作答。

教师显示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可知:

中国的对外开放绝非偶然,它是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展趋势下、在国内推动改革进行和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2、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

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3、显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点明经济特区的具体位置。

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①靠近国际市场。

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

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

厦门还面对台湾。

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③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

⑤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准备在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两地设置。

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学思之窗

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

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

“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答:

a.水陆交通方便,与港澳台邻近,便于连接国际市场;b.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C.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传统;d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可以发扬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e.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①“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所以“特”在经济管理权限大;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予以扶持;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作用和影响:

设立特区后,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在这种政策推动下,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这种发展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深圳也因此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4、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050项,外商企业13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

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于是,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外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历史纵横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包括:

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37个市县和10个省市260个市、县,共计297个市、县,面积约4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约4.4%。

这个开放地带,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还有广阔的内陆地区作为依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这些开发区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自1988年起,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带动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

首批获准的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闵行、虹桥、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1993年,又批准开办营口、长春、沈阳、哈尔滨、威海、昆山、杭州、萧山、温州、融桥、东山、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芜湖、武汉、重庆、乌鲁木齐、北京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2002年,第三批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合肥、郑州、西安、长沙、成都、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西宁、呼和浩特、南宁、太原、银川、拉萨、南京、兰州等。

此外,国务院还批准创办苏州工业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指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和“特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

注意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主要区别。

地域分布上,前者更为广泛,遍及各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从“历史纵横”提供的内容中能看出);所占面积上,前者小,是从城市划出的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上,前者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上,前者实行后者的某些优惠政策。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如何?

因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故名,面积556平方千米,是上海的1/2。

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

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沟通,所以浦东经济远远落后于“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以至于人民“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当今上海哪两处标志性建筑?

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

浦东开发的有利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

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

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如何?

因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故名,面积556平方千米,是上海的1/2。

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

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沟通,所以浦东经济远远落后于“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以至于人民“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当今上海哪两处标志性建筑?

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

(看下图)

浦东开发的有利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

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