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9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Word格式.docx

政治經濟學批判是《資本論》的副標題,馬克思所談到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指得是從配第、亞當斯密、一直到李嘉圖等人對價值、工資、剩餘價值、利潤、勞動、資本、地租等的研究,他們自稱其研究為「政治經濟學」,而馬克思所稱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則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

例如李嘉圖最有名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馬爾薩斯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等等,都將其研究稱為政治經濟學。

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提到馬克思對前人──即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

「他的意見是和所有他的前人直接對立的。

在前人認爲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卻認爲只是問題所在。

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開宗明義談三大階級:

資本家階級、地主階級和工人階級。

但他對階級的概念與李嘉圖不同,他所指的資本家階級是對土地進行投資的土地作業主(中文翻譯為農業家),他所指的工人階級則是傾向於土地的勞動者,而李嘉圖所指的資本家階級是產業資本家。

「階級」這個概念並不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自己也解釋過「階級」不是他先提出的。

他在寫給魏德邁醫生的一封信中曾提到這個問題,馬克思認為階級的概念不是他提出來的,這個功勞他不能接受,他說:

「至於講到我,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階級間的鬥爭,都不是我的功勞。

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就已經描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已經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

」﹝〈致約。

魏德邁〉1852.3.5<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

第28卷509頁﹞

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半套

亞當斯密在他的書中承認工業資本家作為一個階級。

在十八世紀貴族階級還是主要的統治階級,並且擁有大部分的土地,資本家與商人則是新興階級,他們很多不是貴族出身,此時資本家帶來一種新的產業革命,相較於腐朽的貴族階級是進步的階級。

資本主義正方興未艾,蓬勃發展,手工業轉化為大規模生產的工廠。

這個發展時期,在《資本論》第一卷有詳細的描述。

因此,當時有必要在理論上為資本主義的運作找到科學的解釋,亞當斯密大概是第一個有系統的介紹資本主義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解釋何謂資本家?

利潤是怎麼來的?

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怎麼分配的?

他的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又稱為《國富論》)就是在討論這些概念。

我的講話是著重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及馬克思對他們的批判。

亞當斯密提出三大階級,以及所有的財富是由工資、資本以及地租所構成的,並是第一個比較有系統地提出勞動是創造財富與價值的泉源,工資就是對工人勞動的報酬。

根據勞動價值理論,如果遵守等價交換的規律,工人所創造的所有成果都應該歸工人所有,但如此一來,根本不可能生產利潤,國家的財富也不可能累積。

因此,工人所創造的勞動成果應比他實際所得到的工資還要多,一個產品的價值比勞動的價值還要多,利潤才能生產出來,然而工資是對工人勞動的報酬,如此便無法用等價規律做合理的解釋。

亞當斯密看到這一點之後,對勞動價值理論開始撤退,因為他無法解釋工資以外的利潤與地租從何而來,於是撤退為勞動價值理論只適合於簡單商品生產以前,不適合簡單商品生產之後的較複雜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這樣一撤退,由於資本主義不適合勞動價值理論,亞當斯密的問題就解決了,他解決的方式是:

工人會產生工資,資本家會產生利潤,地主會產生地租,人人有獎。

資本都可以產生價值,無論是付給工人工資的這部分資本也好,或是機器廠房等固定資本會產生利潤,以及土地也會產生地租,這些全都是財富的組成部分。

這些組成部分是從何而來?

是從收入而來。

因此他不從生產來看,即不從價值如何生產的角度來看,而是從已經有的財富如何分配來看,在流通領域或是在分配上從收入來區分。

用《資本論》的觀點來看,他所談的就是v+m,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是三大階級的收入,從而構成財富的組成部分。

馬克思將這種理論稱為「斯密教條」。

關於斯密教條,可參考《資本論》第二卷第十九章。

所以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半套,即只是適用於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單商品生產。

這個“半套”的理論,到了工業發達,工人人數增加,大規模的生產增加之後,便已經行不通了。

後來李嘉圖沿著這條路並邁進一大步,不認為勞動價值理論只適用於資本主義以前的簡單商品生產,而認為所有時代的生產方式都可以用勞動價值理論來解釋,企圖用勞動價值理論來解釋工資、利潤與地租。

李嘉圖偉大的嘗試,以失敗來終結

李嘉圖首先要做的是要確定價值,即兩個商品之間如何對等與互相交換。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曾經提到亞里斯多德對商品交換的分析,亞里斯多德認為商品能夠對等與互相交換,那麼商品與商品之間一定有某種東西是相等的,但是卻分析不出來。

他看到奴隸的買賣與奴隸的價格,相互交換奴隸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很多是以不等價方式交換的,當時的社會根本沒有等價交換。

對亞里斯多德來說,從理性上推論,商品交換是要有相等的東西,但現實生活中卻是不相等的現象,因此他的推論無法進行下去,他分析不出價值。

馬克思認為這是階級與歷史的侷限性所造成的。

勞動價值理論是主張價值是從工人的勞動產生的,但是利潤與地租是怎麼來的?

亞當斯密無法解釋。

產品的價值通常是大於工資,亞當斯密無法解釋多出來的價值部分?

便推說另有來源,認為資本天經地義的會產生利潤,土地亦是天經地義會產生地租。

在亞當斯密那個時代,由於現代工業的生產仍不很發達,商品交換的等價形式還不是佔統治地位,貴族仍然佔有很多土地,用勞動價值理論很難解釋清楚地租與利潤。

到了李嘉圖時代就改觀了,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是佔主要的地位,而且是歐洲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因此李嘉圖企圖用勞動價值理論去解釋工資、利潤與地租的問題。

由於他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其理論難免會留下缺陷與空洞,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並且參雜很濃厚的斯密教條的色彩。

李嘉圖學派的擁護者大多都留有斯密教條的色彩,這部分可以參考《剩餘價值理論》,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在第三冊第二十章談李嘉圖學派的解體。

馬克思認為,李嘉圖偉大之處在於企圖用勞動價值理論徹底解釋所有問題,並且在很多地方堅持勞動價值理論。

最後他碰到一些困難,其門徒與追隨者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當他科學地提出勞動價值理論時,同時也是他的終結。

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中,恩格斯曾經把李嘉圖學派在剩餘價值上碰壁的兩點提出來,馬克思也在《剩餘價值理論》中,在「李嘉圖學派的解體」的章節做了相同的兩點結論:

(1)資本和勞動之間按照價值規律交換。

(2)一般利潤率的形成。

把剩餘價值和利潤等同起來。

不理解價值和費用價格的關係。

」(《剩餘價值理論》第三卷第259頁)

我們不僅要了解這兩點,並且要就勞動價值理論來分析李嘉圖學派破產的原因。

李嘉圖學派之所以破產的原因並不只是技術上沒有想通,馬克思指出他碰到的困難是現實中真正的矛盾,而不僅是在思維中產生的。

由於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沒辦法解決。

要分析清楚現實中真正的矛盾,在理論層次必須往上提升才行。

李嘉圖混淆價值與交換價值

李嘉圖學派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並沒有談清楚,在理論發展上便碰到困難。

第一個問題是混淆價值與交換價值,李嘉圖是如何看待價值的?

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有時他會把價值稱為「實際價值」或「絕對價值」,而交換價值則稱為「比較價值」或「相對價值」,李嘉圖自己早就看出其理論的缺陷,但是他無法解決。

在斯拉法(PieroSraffa)所編輯的《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我們可以看到李嘉圖曾在寫給馬爾薩斯的一封信上提到,他碰到很大的困難,正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但從馬克思對其理論的分析來看,李嘉圖並沒有解決問題。

李嘉圖與馬爾薩斯曾經是很好的朋友,馬爾薩斯用人口理論來談發展的問題,李嘉圖也試著用他的理論──土地肥力遞減規律來解決級差地租的問題,馬克思認為這個規律是錯誤的,提出了許多批評。

李嘉圖如何看待交換價值?

李嘉圖認為兩個商品可以相等是因為商品中內涵的價值量相等,兩個商品的價值量有某種關係,所以是從價值量的觀點去看待交換價值。

然而以「20碼麻布=1件上衣」這個等價形式為例,這個等價形式已經蘊含使用價值的觀點,這個等式能夠成立是與價值相關。

價值量如何表現出來?

李嘉圖常以「價值」、「交換價值」、「相對價值」等等名稱混合使用,因此書中觀點時常模糊不清,這是他時常招致批評之處。

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到:

「我並沒有因為一種商品所用的勞動量值一千鎊、另一種商品所用的勞動量值二千鎊,就說前者具有一千鎊的價值,後者具有二千鎊的價值。

我只是說它們的價值彼此成為二與一之比,而且它們會按這一比例進行交換。

」[1]

李嘉圖對價值的分析,忽略了質的方面

他在此所說的價值是比例的關係,而不是多少鎊,價格多少的問題,價格高低不是關鍵。

我們可以在市場中提高價格,如果保持一定的比例,價值是不變的。

不僅如此,他亦說:

「我只說它們的相對價值將由它們生產中所投入的相對勞動量規定。

」[2]

這個段落就有談到價值與勞動量之間的關係。

因此他有時候認為價值是由勞動量規定,有時候又不是。

由於李嘉圖表達的方式有些混亂,使他的理論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他為了證明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是決定價值的因素,便進一步探究是什麼東西決定價值?

他分析的答案是勞動時間。

勞動時間說起來也是一種量,他的分析完全忽略了使用價值的問題,商品之所以要交換,是因為有使用價值,如果只是量與量相比還是停留在量的關係上,而質的方面──使用價值卻被忽略了。

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中,關於商品等價關係的分析,在等式的兩邊是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要互相交換,為了要交換,以等價形式出現,因此是以交換價值的形式進行交換。

商品以交換價值的形式發生關係,不同商品之間才會有比例的關係,但是商品可以進行交換主要是具有使用價值的緣故,因為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才要交換,不是因為有量的關係,不是因為有價值量。

在商品交換很頻繁,而且到了歷史的某個階段,等價關係才開始形成。

假如沒有使用價值,這種交換便不可能存在。

隨著商品交換愈來愈頻繁,從特殊等價物慢慢地發展到一般等價物的過程中,產生了貨幣;

當貨幣產生時,商品的交換才比較順利。

分析這種交換形式,不僅要從量的方面,也要從質的方面來考察,而且交換形式是一步步的發展,從簡單形式到總和形式到一般形式到貨幣形式,因此,也需要一步步的分析。

馬克思的一步步分析,就提出了貨幣產生的理論,也就是貨幣理論。

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使用價值,貨幣可以等於許多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

那如何來決定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是相等的?

假如只從量的方面很難看出它們彼此是相等的。

由於馬克思有從質的方面來分析,才得出兩者之所以相等是由於商品中包含的價值實體。

但李嘉圖並沒有往質的方面去想,亦沒有往價值實體方面去想,而只從價值量去考慮,因此沒有發現到質這個問題,對他而言,貨幣也就沒有出現在對交換形式的分析中。

如何解釋兩種價值量之間如何相等?

李嘉圖以兩種方式來解釋。

第一,某種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市場來決定的。

當某種商品的買賣很頻繁時,市場上會將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之間的關係給聯繫起來,例如,去捕一天的魚或是到礦山開採一天的黃金,無論勞動的性質、勞動的具體情況以及工資的多寡,耗費一天勞動所生產的東西彼此是可以交換的,此時勞動量的標準與尺度便出現了。

李嘉圖把這樣的標準交給市場來決定,無論這樣的觀點是否正確,李嘉圖用這種方式解決價值量之間如何相等的問題。

第二,每種具體勞動皆有不同的性質,每個人的勞動也都不一樣,有些勞動是複雜的勞動,有些勞動是簡單的勞動,用什麼標準互相通約、互相交換?

因此所有的勞動必須化成同一的簡單勞動,如此一來,不同的具體勞動、複雜勞動與簡單勞動之間便可以互相交換。

至於這種簡單勞動其性質究竟是體力的、生理的耗費,或是某種特定的社會條件所產生的,雖然李嘉圖並沒有加以探討,但是,勞動本身是可以進一步分析的,他以勞動時間為衡量的標準,以勞動小時作為計量單位,有些勞動的複雜度較高,有些勞動的複雜度較低,複雜勞動的1個勞動小時可以是簡單勞動1個勞動小時的倍數。

李嘉圖基本上都是以一個商品中所含的價值量和另一個商品所含的價值量來比較,這種比較是一種量的關係,其價值量是用勞動時間當作衡量的標準,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交換價值」。

但是他對勞動時間的分析並不清楚,因為李嘉圖把交換的量以及交換的形式(或是表現形式)與交換的性質混淆,因此他無法看出這種交換是一種很特殊的交換關係,是歷史到達某個特定階段時所產生的交換關係,這涉及到生產的東西是對別人有用而生產,這是以交換價值去換取他人的使用價值,是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使勞動產品、生產與勞動能夠社會化。

為了讓所有的使用價值可以用交換價值來表現,這時貨幣作為第三者就出現了,現身出來自稱:

「我,代表所有的相對價值;

我,代表所有的使用價值。

只要來跟我換,就可以去換其他的東西。

」就像基督教所說的:

「信我則得永生。

」、「我就是道,只要相信我,便可得永生。

」這就是馬克思.韋柏(MarxWeber)所認為基督教精神與資本主義基本上可以貫通的地方。

貨幣成為一種全能的存在,貨幣是下凡到人間的萬能之神。

這種表現形式可以代表所有的使用價值,價值不是使用價值也不是交換價值,交換價值只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兩者是不同的東西。

對一個使用物來說,若要交換是以價值作為交換的共同第三者,但是表現則以交換價值來表現,是用價值來換別的商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用交換價值去換商品的使用價值。

如此說來,交換價值只是價值的表現形式,這兩者必須區分清楚,否則會產生問題。

由於亞當斯密和李嘉圖不了解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便無法看出資本主義的歷史特殊性。

勞動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李嘉圖在解決價值量的問題時,忽略了質的部分,而且混淆了價值與交換價值,因此也沒察覺這種交換形式是歷史的特殊形式,必須在商品交換到達十分頻繁的程度,並且這種交換形式是以貨幣當作等價物,勞動的量與勞動的質可以結合在一起解釋價值的實體。

由於馬克思突破了李嘉圖的缺點,因此可以了解價值實體的內涵為何。

當商品生產與交換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方面時,這個交換形式是頻繁的發生與普遍的存在,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存在的特殊形式,這時勞動創造價值才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卻很難用等價規律加以解釋。

因為由勞動生產的產品價值比勞動本身的價值還要多,因此不能用等價規律來解釋勞動的價值。

由概念上來說,勞動是沒有價值的。

在《資本論》第二卷第24頁的序中,恩格斯特別提到:

「不是勞動有價值。

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活動,不能有特殊的價值,正像重不能有特殊的重量,熱不能有特殊的溫度,電不能有特殊的電流強度一樣。

由於馬克思發現這種特殊的交換形式,便提出「勞動力」這個概念,有別於過去「勞動」的概念。

有了這種特殊的交換形式,所有商品交換必須以等價的關係來進行。

用等價規律解釋一切的話,勞動力是作為買賣的對象,工人所進行的,不是出賣勞動而是出賣勞動力。

馬克思在1858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勞動的能力」這樣的觀點,「勞動的能力」是等價交換的對象。

這下子便解決了第一個謎思,即資本和勞動之間按照價值規律交換的謎思,也就是工資究竟為何?

就是代表與工人勞動力的價值等價交換的同樣的價值,如此馬克思清楚的解釋了工資理論,而李嘉圖與亞當斯密在這點上卻解釋不清。

勞動力的價值

在新的交換形式中,整個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階段,商品的交換不僅是勞動力作為商品買賣的對象,而且可以區分出商品價值組成的一部分是屬於勞動力價值的部分,也就是價值決定的問題。

勞動力的價值是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力所有者及其家庭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勞動力的再生產,不僅是指生理上的繁衍,還包括勞動力要作為商品必須不斷出現在市場上的一切費用。

若遵守等價規律的話,勞動力在腦力與體力等等的耗費,必須加以補償,使他每天都可以在同樣的精力和健康條件下進行勞動,並且衣食住行的需求可以在最低程度(substantiallevel)上得到滿足。

除此之外,還要繁衍下一代。

當工人的生命終止,工人的孩子必須代替工人行使勞動力的職能。

另外,教育程度以及育樂方面的需要也必須滿足。

這些都是工運在爭取的勞動條件。

勞動力的價值到達什麼樣的一個程度,那要看一個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到達什麼樣的程度而定,而且與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

有些地方的工人必須開車才能上班,其衣食住行的費用必須包含車子的費用。

每個地方的勞動力價值--即工資,因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馬克思曾經舉過例子,啤酒是德國工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買啤酒的花費就應該包含在工資裡面。

但資本家的想法並非如此,工資只包括:

工人進工廠上班到出工廠下班之間的費用。

目前的情況是,生病的醫療費用,體力衰退不能工作時的養老金與退休金,以及各種保險,都是從工資裡面扣除,像美國有社會保險,但是,羊毛岀在羊身上,並不是資本家支付。

關於工資與勞動生產力的關係,以及與文化歷史方面的關係,可以提出有趣的係數關係。

貨幣是購買到勞動力,才有可能轉化成為資本

這種特殊的交換形式是和以前的生產方式完全不同。

在以前時代,統治者靠著榨取剩餘勞動來得到財富,取得剩餘勞動的方式通常都是訴諸超經濟的方式,如用軍隊武力鎮壓,如秦始皇一即位便實行車同軌,主要是方便讓軍隊的戰車能迅速到達各地。

他採取的是一種中心輻射型的統治方式,因為他不可能在全國各地設置據點來駐兵,費用太過龐大。

假如地方上有叛亂事件,或是租稅沒有上繳,就派駐兵在中心的軍隊“車同軌”去鎮壓或去搶糧食。

但是這種統治方式也很花費金錢,因為必須用很多財富維持軍隊。

資本主義則採取經濟因素來代替超經濟因素,也就是不得不讓人出賣勞動力的方式。

資本家用貨幣買兩種商品,一種是勞動力,一種是生產資料,買了這兩種東西之後,貨幣才成為資本。

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資本要買得到勞動力才可能增殖,因此,資本能夠存在的條件是勞動者除了被資本家雇用外,沒有其他的出路,也就是勞動者只能將自己的勞動力作為商品來出賣。

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勞動者大多都守在農田與農村工作,而工廠通常必須設立在城市中,這是因為市場銷售、節省運輸費用等等的條件,因此便必須使各地方的農民到城市當工人,要使農民變成工人,必須要用火與血的方式來驅趕。

台灣的原始資本積累

台灣的狀況比較不是如此地殘酷。

在1960、70年代,工廠會提供工人交通車以及宿舍將工人從農村運來,這個過程很順利。

在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下,土地數量不夠分配,農村人口已過多,許多勞動力在農村閒置,無法成為生產性勞動,必須要有所轉變。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種種技術的改變,運輸工具與傳播工具技術的進步,使得跨國公司成為可能,以及加工出口區的設立與獎勵外資投資的政策,為台灣進入國際分工的體系建立了必要的條件。

這些條件使台灣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在不流血的情況下,進行原始資本積累。

在貨幣可以換成勞動力與生產資料之前的貨幣,它不是資本性質的貨幣,它不是資本,貨幣是從購買到勞動力之後才有可能轉化成為資本。

我們從歷史的切面來看,從貨幣可以轉換成勞動力的這段時期,這是貨幣成為資本的史前期,是所謂的原始資本積累。

真正的資本生產是生產出商品,然後把商品運到市場上去販賣,再換回貨幣,再以貨幣去購買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再去進行生產,由於資本已經開始運作,不斷地循環,這時的原始資本積累不是那麼明顯。

在歷史上總有那麼一段時間要去驅趕大量的工人來工作,這種情況就是原始資本積累必經的過程。

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談原始資本積累時,提到英國某個時代曾經發生大規模燒毀農莊的事件,就是這段過程最明顯的例子。

從廣義來講,貨幣變成資本這一段資本的史前期,就是原始資本積累。

從歷史上來看,台灣這樣的時期不只一次,除了1960、70年代的原始資本積累,從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之後,在各地方佔有土地,以及把很多農民變成種植甘蔗的雇農,以及進行工業化等等,也是原始資本積累的階段。

在日據時代的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和平,像二林事件就是種甘蔗的農民以及工人反抗製糖公司資本家的一個事件。

從日本統治階級來看,假如有人反抗他們的統治就會派軍隊去鎮壓,在那段時期,在日本的高壓統治下,依然發生多次的抗爭事件,可見原始資本積累並沒有那麼順利。

60年代到70年代的台灣,就比較沒有那麼血淋淋的事件。

一方面,台灣已經歷經很長一段資本主義發展的時間,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已經具有相當穩固的基礎,在60年代雇佣勞動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拿了老闆的錢就會乖乖上班,這似乎是習以為常、天經地義的,但在很多其他國家不是這樣,例如非洲或拉丁美洲實行雇佣勞動就有困難,在當地設立工廠招攬工人,第一天工作完發薪水後工人就回家不去工廠,第二天又得重新招工,資本主義無法在這樣的情況下順利進行生產,光是要克服這樣的狀況就會面臨非常大的問題。

另外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殘餘亦會阻礙資本主義的雇佣勞動,台灣的土地所有制在「三七五減租」以及「耕者有其田」政策實行之下,國民政府變成大地主之後,問題變得比較容易解決。

台灣的資本主義化從明末清初就開始,且像鐵路建設的基礎設施老早就已開始,確立了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基礎,使得60及70年代的原始資本積累進行的十分順利。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出現亞洲四小龍或四小虎的說法,由於有了資本主義的關係與基礎,使他們在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分工上處於有利的地位,並且比其他地區更快發展起來。

價值形式是特殊的社會形式

「20碼麻布=1件上衣」表現了一種很特殊的交換形式,這種交換形式是價值的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讓我們看到一個商品中內含的價值,一定要通過另一個商品的使用價值的比較才能表現出來。

價值與價值的表現是兩回事,由於麻布有價值才可以跟上衣等同,而彼此能夠互相交換是因為交換價值這種特殊的價值形式才有可能,馬克思在這方面的解釋非常恰當,在《資本論》第一卷第98頁注32提到: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缺點之一,就是它始終不能從商品的分析,而特別是商品價值的分析中,發現那種正是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

恰恰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優秀的代表人物,像亞當·

斯密和李嘉圖,把價值形式看成一種完全無關緊要的東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東西。

這不僅僅因為價值量的分析把他們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

還有更深刻的原因。

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是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這就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因而同時具有歷史的特徵。

因此,如果把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誤認為是社會生產的永恆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會忽略價值形式的特殊性,從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進一步發展——貨幣形式、資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

這種特別的價值形式與交換形式是資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