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179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docx

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下水文

1、表达——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掌握一些健康的小常识。

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教学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前几天啊,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在下课玩耍时突然流起了鼻血,有的同学告诉他:

“用纸塞住。

”有的同学则说:

“把头仰起来,让血倒流。

”这些同学的建议可行吗?

为什么?

如果当时你在身边,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识还挺管用。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识。

二、分组交流:

提醒学生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认为有遗漏的地方可以补充,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进行讨论。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注意要把话说清楚,明白。

三、集体交流:

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倾听。

各组轮流派代表上台,全班评议。

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向别人请教。

四、教师总结针对大家的听说总结。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无价之宝.健康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写作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养成写好习作后,能够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写作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明确写作要求。

这次习作是一次自由习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大家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看看习作提示。

写最想写的: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交流想法,开启思路。

1、鼓励学生抛弃第一种选材,别处心裁,写别人所未写。

2、自己想一想,最想写些什么?

3、组内交流,也可以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按怎样的顺序写。

三、巡视指导。

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小组评议,修改习作。

1、选读习作,共同评议(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同评议)

2、提出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引起全体注意。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议,发现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评议修改作文。

4、每组推荐一篇写得好的习作或一些优秀片断,全班同学共同赏析。

5、自己再次修改习作,抄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交流要求:

语言准确思路清晰

生活中的见闻

在星期六的下午,爸爸把我送回家的路上,爸爸把一个收废品的老奶奶叫到了家。

爸爸把一大堆书报和一些纸盒放在慈祥的老奶奶身下。

老奶奶马上将书报摆平、将纸盒打开,整理好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忽然,一个敲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原来是那个收废品的老奶奶。

那个老奶奶手里拿着一个新的录音机,她说:

“这个录音机是不是您的?

”爸爸说:

“是的。

”“那就拿去吧。

”爸爸和我一样想着:

“我们的录音机那么贵,她怎么能把它还给我们呢?

”爸爸说:

“您心肠真好”说完又付了一些钱代表感谢,跑到屋里睡觉去了。

那老奶奶也鸦雀无声地走了。

   我想:

“那些被看不起的人,也会做出优秀的表现。

 

2、表达——“绿色记事本”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理解作者的用意。

2、能了解关于环保的有关知识并树立环保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重点:

理解“环保”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把有关环保的小事写成文章。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

教学准备:

“环保”这一主题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交流的内容

1、先让学生汇报,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书上的材料,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1)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是于绿色环保有关的事。

切勿跑题。

(2)事情可以是一件小事,语句一定要通顺。

(3)交流一下读完后的想法和感受。

二、谈身边事

1、想一想自己身边是否发生过类似事件。

2、把自己身边的与本单元要求相符的事和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启发,有利于更全面、更生动地把事叙述清楚。

3、形成一段或一篇文字也加入到“绿色记事本”里面。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看一看所写内容是否相符。

(2)试写一段或一篇文字。

(3)同桌合作互改。

三、誊写在习作本上。

下水文:

绿色的乡村

 趁着大好春光,我们一家人要回久违的家乡看看,记忆中的家乡带出是黄土地,鸡粪一大堆,这么多年了,有变化么?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我下车一看,这还是以前的老家吗?

怎么变化这么大!

简直是翻天覆地:

只见通往姥姥家的土路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放眼望去,马路两边种满了枝繁叶茂的小树,村庄的后面与旁边是一望无际的山和田.看着这绿油油的山与稻田,我感觉如在画中游.但是,我来到村前的小喝边,我有点不爽了,原来清澈的小河水变得浑浊了,我忙问妈妈,她告诉我:

'这都是山上的树木被没有节制地砍伐才造成山上的泥土流失到河水就浑浊了.''哦,看来我要当当环保小卫士了.'

    边走边看,就到了姥姥家,眼前的现象使我惊呆了,这是姥姥家吗?

我是不是走错门了?

只见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红砖绿瓦,宽敞明亮的房屋,屋内的家具样样齐全.曾记得以前的姥姥家住的房子又破又旧,房顶破烂不堪,谁知几年不见,老家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真使人意想不到啊!

    到了家中,我问姥姥:

'姥姥,我们的家乡变化怎么会这么大呢?

'姥姥微笑着说:

'那得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农民的日子是过的一天比一天好.''姥姥,我们家乡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交通都方便了,但是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好,村前的小河太浑浊了,以前这条河多么欢畅,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看不到了.'姥姥说:

'那你有什么办法呢?

''看我的.'说着,我马上行动,邻居动几位叔叔阿姨家与他们讲道理:

'叔叔阿姨,人们现在看树伐树,搞建设这很好,可是光砍不栽就造成土流失了,把清澈的小河变得浑浊了,可怕极了,如果人们再继续乱砍树木,到时候我们的家乡变成了沙漠,那可怎么办呀......'他们听后,觉得很多道理:

'幸子说的很对啊!

大伙行动起来吧,趁着大好春光栽树去!

'说着,叔叔阿姨们又召集了村里的许多人买来树苗,扛着工具上山栽树了.来到山上,我们看到一棵棵树都被砍了,感到惭愧,心痛.'好了好了,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在太阳下山之前把这片地都种上树苗.'张大伯拿起工具边铲土边说.大家分工后,有的铲土挖树坑;有的栽树苗;有的施肥,我们小孩子到河边取水来浇灌树苗......'看着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姥姥夸我:

'乖丫头,你真是春天的使者唤绿了我们乡村哇!

'

 

3、表达——古诗里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

2、从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齐背古诗。

师:

很多古诗里都有故事,比如说《赠汪伦》就是写的李白即将远行和好朋友汪伦告别时的情景。

2、生:

我们可以把有些学过的古诗改写成故事。

二、回忆古诗:

1、这个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古诗?

2、生答: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

3、请同学们回忆这些古诗里是不是都有一个故事?

4、下面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叙事古诗,把它背诵下来,并把它进行改编,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通过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全班交流:

1、班级召开一次“古诗里的故事”故事会,每组选派代表到前面汇报,要求所讲的故事情节完整,声情并茂,教师要注意指导和点评。

2、同学们中有兴趣的还可以表演诗中的情节。

3、评一评,你们之中谁讲的最好?

(以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为标准)。

四、总结:

1、同学们交流了这么多的古诗故事,那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2、讲古诗里面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

2、从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同学们讲了许多的古诗里的故事,我们还评选了最佳表演小组是第三小组。

今天这节我们来把古诗里的故事写一写。

二、搜集相关资料: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其实,还有很多古诗里都有故事,而且很生动。

请同学们把你所搜集的资料展示。

三、自由习作:

1、教师巡视。

2、请写完的同学读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布置作业:

准备更多的古诗故事。

板书设计:

古诗故事会

符合古诗的原意

加入自己的想象

 

下水文:

改《出塞》为故事

在艰苦荒凉的边塞,戍边的战士们打仗回来了,你看他们一个一个累得疲惫的样子,真是太辛苦了,他们很累了,他们当中有人提议喝酒,解乏,大家一呼百应。

有几个战士高兴的蹦的老高。

战士们在军中设宴,狂欢跳舞,尽情快乐,忘记心中的痛苦,望着天空中的明月,人们感叹:

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好像什么都没变。

这些战士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至今还没能回到家乡。

他们想起了汉朝大将李广。

想起李广在战场上叱咤风云,驰骋沙场,马踏匈奴,匈奴人闻风丧胆,当时李广真是百姓拥戴,天子爱戴。

他们想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他们就可以早一点回到家乡了。

和亲人团聚。

和亲人快乐的生活。

那是多么幸福,人们心中想象着李广,憧憬着未来。

眼中似乎又有些许悲伤。

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4、表达——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于第五板块中的几篇文章的学习,学会大胆的想像和联想。

2、加快生活中曾听到过的各种声音并展开联想。

3、练习把对于几种声音的描写与展开的想像融为一体,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

文章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对各种声音的理解。

教学难点:

根据听到的集中声音展开联想。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

教学准备:

下水文

教学方法:

谈话讲解法

一、导入

在第五板块中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这几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写得这样的优美,是因为其中有作者大胆而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会完成得很出色。

二、口头表达

1、听声音,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其他的声音吗?

3、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的声音。

4、那么由这些声音你能想到什么呢?

5、可以选取让你记忆深刻或者最喜欢的几种声音展开想像,写一篇作文。

三、列好提纲

四、把文章写在草稿纸上。

五、作业:

写成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听评习作,在听评中增长写作水平。

2、养成写好习作后,能够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修改习作。

教学方法:

谈话、朗读法

教学准备:

下水文

教学过程:

一、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互相交流,可以向他人的习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誊写习作,注意书写规范。

四、作业

继续誊写习作。

 

下水文:

大自然的声音

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凄凄然然的雨声。

长大了,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

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心便开始在慢慢沙化。

于是就怀念起那瓦屋的雨声。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

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发出悦耳的声音。

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

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

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情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声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

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

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

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

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

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

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5、表达——名人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掌握一些活动策划、组织的方法,掌握一些整理信息材料的方法。

2、练习将收集到的资料写在卡片上。

教学重难点:

讨论与表达结合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

教学准备:

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内容

1、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愿组成小组。

2、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

3、在班中交流小组内推荐的人物资料。

二、填写卡片

1、帮助学生整理分析材料的方法,教学生学习用归纳、数据说明等方法处理,呈现材料。

2、把整理后的材料填写在卡片上。

写在卡片上的内容要真实可信,书写整洁,便与查看。

三、作业

整理卡片。

关于名人故事的作文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中国著名田径运动员。

在刘翔小的时候,他接受跳高训练,进入体校后,教练在进行骨骼测试后发现他成年后的身高无法保证他成为一名世界级的跳高运动员,因此,在体校教练的建议下,1998年刘翔开始转向跨栏训练。

2002年,刘翔打破尘封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

第二年,他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一枚铜牌,就此进入世界顶尖跨栏运动员行列。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尽管刘翔在赛前并不被广泛看好能夺取110米栏金牌,但是他在决赛中,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以近三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并且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2006年7月12日,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刘翔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在获得这枚奥运会金牌时,刘翔仅21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并引发了争议。

 

6、表达——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教学准备:

好句好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

父母、同学、老师……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最感兴趣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2、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人。

[话题切入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但也不要拘泥于身边的人,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为下面学生进一步说做好铺垫。

]

二、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

下面就把你最感兴趣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

说话有趣吗?

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对他(她)最感兴趣,他(她)什么原因让你感兴趣?

哪件事让你感谢兴趣?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最感兴趣的人。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说一说。

[在此环节中,要尽力引导学生将思路打开,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选材思路,使写作内容走向开放.其次要把握学生的发言,在文章的详略安排、内容的择取等方面给予一些精要的提示,这也是安排比赛环节的初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少走弯路。

]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重点难点:

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

“文不厌改。

”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讲评作文,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讲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

①是否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②是否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评改步骤:

①挑选初稿中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较精彩的片断,让小作者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

这段好在哪里?

②挑选初稿中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写得不具体的片断,集体讨论修改。

2、佳作欣赏

三、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再自改习作。

四、誊写习作

下水文: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说起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那当然是非我小弟弟-----"小东东"莫属.

       他有着一双小眯眯眼,我觉得是因为他总是笑个不停,他还长着一个小小的粉樱桃嘴,耳朵大大的,活像《大耳朵图图》里的小图图,后面还留着一小缕小辫子。

真是可爱至极。

可是他有一个不好的毛病,总是管我叫“王甜甜”,在别人的劝说下,也只管我叫“王甜甜姐姐”。

哎!

不过,听我的讲解,你还会觉得他又淘气,又可爱。

       记得有一次,我弟弟来我家玩。

到了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可是他并不是真的睡着了,而他是在偷听我姨姥和姥姥谈话。

你说,他可不可爱?

他睁着小眼睛,每当姨姥看他,他就马上把眼睛闭上。

一不注意他,他又眯着小眼睛瞅瞅她们。

等姨姥她们聊完天要睡觉时,姨姥拍了拍他的小屁股,他就淘气的说:

“哎呀,不要拍,人家的小屁股都曝光了。

”你说他是不是很淘气?

      还有一次,我到姨姥家玩。

我和小弟弟玩得是捉迷藏,我捉小弟弟。

小弟弟很聪明,就躲到了衣柜里,我找不到他,只好认输。

他却喊了起来:

“王甜甜姐姐,我在衣柜里,出不来了。

”他的叫声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这就是我古灵精怪又可爱的小弟弟。

 

7、表达——我想对你说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的写信的格式。

2、能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教学重点:

注意信的格式。

教学难点:

在信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教学方法:

谈话讲解法

教学准备:

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再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人公之间的情感。

二、确定对象,与文本对话

1、确定要把信写给谁,想想最想对这个人说什么,民桌之间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回忆书信的格式,强调注意事项。

3、完成书信。

三、全班交流

学生的书信在表达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还要注意不说大话空话。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十年前的一个秋日,是您将我带到这个新奇的世界上。

十年来,您为了我的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关爱。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的时候,天空正下着倾盆大雨,我知道妈妈那天上班,是没有时间来接我了,我看见同学们一个个被家长节奏了,我只好打算冒雨回家,我刚走出学校几步,有一把伞举在了我的头顶,抬头一看,原来是您匆匆忙忙从单位赶来接我了,您自己浑身已经被淋得湿透了。

 

  您不仅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还不时时鼓励我做一个自信自立的孩子。

当我遇到难题解不开时,您跟我一起思考,帮我分析,引导我积极开动脑筋。

在我生病时,您带我去医院,途中您的额头汗珠点点,天冷时,您出现在教室门口,特地给我送来衣服,怕我冻着了。

 

  妈妈,这十年来,我对您有太多感激,说也说不尽,您不必担心我吃苦,熟话说:

苦尽甘来,没有苦,哪来甜呢?

妈妈,请您松开慈爱的手,让我从“蜜罐”中出来,好吗?

 

  祝妈妈永远年轻漂亮!

 

  您最爱的女儿:

 

  2012年5月25日 

8、表达——我经历的一件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

2、会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能用描写的形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感受事情所表达的意义或教训。

教学重点:

把事情写得完整、有新意,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教学难点:

会用描写的形式进行写作。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

二、审题

1、黑板出示:

我经历的一件事

2、审题:

所记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

发生的时间:

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

地点:

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要求:

必须是自己做的。

三、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

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

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四、明确写作要求

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学生口叙作文

老师作指点,哪些地方要补充内容,把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