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196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可见西周宗法制是以什么关系为纽带

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

2.据《史记》载: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A.秦御史大夫  B.西汉刺史   C.宋同平章事  D.明内阁

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7.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

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A.协定关税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8.右图中的史实发生于

A.三元里抗英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国侵略者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10.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11.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

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D.全面赞扬与肯定

12.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过日本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

13.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在于中国之内,国民的目的亦已达到”。

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胜利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颁布

14.中国历史上曾用过黄帝纪年、公元纪年、皇帝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

抗战全面爆发那一年,若换算成中华民国纪年,则为

A.民国二十四年B.民国二十五年

C.民国二十六年D.民国二十七年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

“中

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人民在政治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6.1

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

“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条陈中“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指

A.上海学生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五四运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上海学生运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17.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此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中制定的

A.中共一大B.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二大

18.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D.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

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20.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

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B.开展反“围剿”斗争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21.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22.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

“这里”指的是

A.江西瑞金B.陕西延安C.贵州遵义D.甘肃会宁

23.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八一宣言》的发表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布

24.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

“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

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

”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5.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时间(年)

阵亡人数(人)

1937

125130

1938

249213

1939

169562

1940

339530

1941

144951

1942

87719

——《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26.毛泽东对晓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1940年8月,彭德怀亲自指挥的重大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D.平津战役

2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

“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28.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

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被推翻

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

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

 

29.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30.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

其共同点是

图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2开国大典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

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

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候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

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至于秀才就更不

计其数了)。

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

举人之中。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西传,越南、日本、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

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

到中国科举制度的重大影响。

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

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中充分肯

定了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正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西方人将中国

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分)

(3)材料三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其选拔标准是什么?

(2分)

(4)材料四中科举制下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1分)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

,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

,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

(1分)

(2)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描述的理想社会目标。

能否实现?

分析其原因。

(5分)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

据材料二指出,这本书的特点(3分)

(4)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1分)

33、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强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

1900-1901年

德国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民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五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3分)

(2)材料二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甲午战争的哪一次海战?

(1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分)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2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③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辅助大总统,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

④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何种政治制度?

此制度有哪些基本特征?

(3分)

(2)材料二体现的构建政治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进步意义?

(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

为了保障人民的当家作主,它明确规定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

(4分)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学段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C

B

B

C

C

A

A

C

D

C

C

A

题目

16

17

1

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D

D

C

C

C

B

B

A

A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

31、

(1)世官制;血缘、门第、等级(1分)

(2)察举制。

打破血缘门第束缚,以德行、学识选拔人才。

(3分)

(3)九品中正制。

门第的高低。

(2分)

(4)考试成绩。

(1分)积极影响:

打击了士族势力,(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以严格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所体现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答出其中3点即可)(3分)

32、

(1)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1分)

(2)目标: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2分)

不能实现。

(1分)原因:

这一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不切合实际。

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方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2分)

(3)作者:

洪仁玕。

(1分)特点:

中国近代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或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2分)

(4)《资政新篇》。

(1分)

33、

(1)①英国(l分)  ②《马关条约)(l分)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l分)

(2)黄海海战(l分)

(3)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2分)次要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

(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

(4)意义:

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34、

(1)君主专制政体(皇帝制度)(1分)

基本特征: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2分)

(2)三权分立原则;(1分)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分)

(3)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1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