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320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 专题11 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docx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11金属及其化合物最新试题

专题11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9届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Fe2O3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

B.制备Al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

C.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有沉淀产生

D.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

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B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Fe2O3 与Fe3O4是铁的不同氧化物,不是单质,二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由金属活泼性可以知道金属冶炼方法,电解氧化铝冶炼Al,还原剂还原Fe、Cu的化合物冶炼金属Fe、Cu,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不反应,故C错误;

D.操作步骤中粉碎后加水氧化铁不能溶解,溶液中无法证明受否含有铁离子,故操作错误,应溶于盐酸再加KSCN检验,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铁及其氧化物组成、性质和结构的分析判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理解应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掌握基础是关键。

2.【2019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2molCl2通入到含1molFeI2的溶液中:

2Fe2++4I-+3Cl2===2Fe3++6Cl-+2I2

正确;

Cl2过量,Fe2+、I-均被氧化

B

用Cu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2Cl--2e-==Cl2↑

正确;

Cl-优先于OH-放电

C

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

SO2+H2O+ClO-==HClO+HSO3-

正确;

H2SO3的酸性强于HClO

D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2HCO3-+2OH-==MgCO3↓+2H2O

正确;

MgCO3比Mg(OH)2更难溶

【答案】A

【详解】A.氯气过量,二价铁离子、碘离子都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2Fe2++4I-+3Cl2==2Fe3++6Cl-+2I2,故A正确;

B.用Cu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Cu-2e-=Cu2+,评价及离子方程式均不合理,故B错误;

C.HClO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ClO-==Cl-+SO42-+2H+,评价及离子方程式均不合理,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足量,与碳酸氢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

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3.【2019届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Fe→Fe(NO3)3→Fe(OH)3→Fe2O3

C.Mg→MgCl2→Mg(OH)2→MgSO4

D.Al→Al2O3→Al(OH)3→AlCl3

【答案】D

【解析】A.三步转化需加入以下物质可实现一步转化:

水、适量二氧化碳、盐酸或者氯化钙,故A可以一步转化;

B.通过加入以下物质或控制条件可实现一步转化:

氯气、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钙、灼烧,故B可一步转化;

C.通过加入以下物质或控制条件可实现一步转化:

镁、氯气或盐酸、强碱、硫酸,故C可一步转化;

D.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得到氢氧化铝,故D不能一步实现转化

答案选D。

4.【2019届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和Cu2+,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1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途径1中产生的Cl2可以回收循环利用,也可以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除去

B.途径2中2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l2

2CuO+2HCl↑

C.X气体可以是N2,目的是做保护气,抑制CuCl2•2H2O加热过程可能的水解

D.CuCl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Cl+4H++SO42—=2Cu2++2Cl—+SO2↑+2H2O

【答案】B

【详解】途径1中产生的Cl2可以转化为HCl,回收循环利用,Cl2在饱和CaCl2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被吸收除去,故A错误;Cu2(OH)2Cl2加热到200℃生成CuO,由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HCl,则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l2

2CuO+2HCl,故B正确;CuCl2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HCl,X气体是用于抑制CuCl2水解,则X为HCl,不是氮气,故C错误;CuCl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和Cu2+,故D错误。

5.【2019届滨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某工业废液中含有Cu2+、Mg2+、Zn2+等离子,为将其回收利用,采用了如下工艺

已知Zn(OH)2的性质与Al(OH)3相似,所用试剂在下列试剂中选择

①铁粉②锌粉③稀HNO3④稀H2SO4⑤稀HCl⑥稀氨水⑦NaOH溶液⑧石灰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试剂2、试剂3分别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操作2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过量C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金属冶炼方法中方法1是______________方法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⑤⑦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在HCl的气流中加热脱水ZnO22-+2CO2+2H2O=Zn(OH)2↓+2HCO3-电解法热还原法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1、试剂2、试剂3分别可以是锌粉、稀HCl、NaOH溶液,故答案为:

②⑤⑦;

(2).操作2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则操作过程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3).由于氯化镁为强酸弱碱盐,镁离子容易水解,则应在HCl气流中加热以防止镁离子水解,故答案为:

在HCl的气流中加热脱水;

(4).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据此得出氢氧化锌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ZnO22−,此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ZnO22-+2CO2+2H2O=Zn(OH)2↓+2HCO3−,故答案为:

ZnO22-+2CO2+2H2O=Zn(OH)2↓+2HCO3−;

(5).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较活泼金属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由于Mg很活泼,故采用电解法,Zn较活泼,采用热还原剂法,故答案为:

电解法;热还原剂法。

6.【2019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铬是重要的战略物质之一,由于具有质硬,耐磨,耐高温,抗腐蚀性等特性,所以在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在冶金工业上主要用铬铁矿(Cr2O3、FeO、SiO2、Al2O3等,其它杂质不参加反应)生产铬和铁等金属。

流程如下:

已知:

2Cr2O3+3O2+4Na2CO3

4Na2CrO4+4CO2;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单位g)

0℃

10℃

20℃

30℃

40℃

50℃

60℃

Na2CO3

7.0

13

29

40

49

46

44

NaHCO3

6.9

8.5

9.6

11.1

12.7

14.4

16.9

Na2Cr2O7

161

170

183

198

218

240

265

(1)粉碎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焙烧时含铝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4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3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生成沉淀5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整个流程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步制备金属铬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Al2O3+Na2CO3

4NaAlO2+CO2↑过滤Al(OH)3、H2SiO32Na++2CrO42―+2CO2+H2O=Cr2O72―+2NaHCO3↓Na2CO3、CO2、Al)或NaHCO3、AlCrO3+2Al

Cr+2Al2O3

(3)从流程看出该操作过程是把固体和液体分开,操作4是过滤;溶液2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铬酸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后,生成H2SiO3、Al(OH)3两种沉淀,所以沉淀3含有的物质有H2SiO3、Al(OH)3;正确答案:

过滤,H2SiO3、Al(OH)3。

(4)溶液3为铬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并调pH=4后,生成碳酸氢钠固体和重铬酸钠,离子方程式:

2Na++2CrO42―+2CO2+H2O=Cr2O72―+2NaHCO3↓;正确答案:

2Na++2CrO42―+2CO2+H2O=Cr2O72―+2NaHCO3↓。

(5)从流程图看出,整个流程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a2CO3、CO2、Al或NaHCO3、Al;正确答案:

Na2CO3、CO2、Al或NaHCO3、Al。

(6)氧化铬在高温下被金属铝还原为铬,化学方程式:

CrO3+2Al

Cr+2Al2O3;正确答案:

CrO3+2Al

Cr+2Al2O3。

7.【2019届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Ⅰ.若A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呈碱性;C为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元强酸D,D具有强氧化性。

(1)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C反应可生成两种无污染物质,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钠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常作面包和糕点的发泡剂,受热分解可生成B。

(3)实验室需配制0.1mol·L-1A溶液450mL。

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A的质量为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0.1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若将标准状况下2.24L的W通入150mL1mol·L-1的A溶液中,充分反应。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向两份30mL同浓度的A溶液中通入不同体积的W气体,得到溶液M、N。

向M、N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mol·L-1盐酸,如图所示,Ⅰ和Ⅱ分别为向M、N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与产生W气体的体积V(W)的关系。

则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M、N两溶液中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

2NO2+CO32—=NO3—+NO2—+CO22.0小于3OH-+2CO2=CO32-+HCO3-+H2O0.21:

3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A是NH3、C是NO2,在催化剂作用下,NH3与NO2反应可生成两种无污染物质是N2和H2O,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NO2,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NaNO3,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钠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还原产物是Na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3)根据以上分析,A是NaOH,实验室需配制0.1mol·L-1NaOH溶液450mL,选用500mL的容量瓶,

,所以用托盘天平称取A的质量为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1。

(4)若将标准状况下2.24L的二氧化碳通入150mL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所以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OH-+2CO2=CO32-+HCO3-+H2O。

根据图像,加入30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n(NaOH)=n(NaCl)=n(HCl)=0.03L×0.2mol/L=0.006mol,则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0.006mol

0.030L=0.2mol/L;

(2)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逐滴滴入盐酸,依次发生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依据情况Ⅰ可知,26-30段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则溶液中Na2CO3+HCl=NaHCO3+NaCl消耗的盐酸体积为30-26=4ml,说明溶质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物,依据方程式:

Na2CO3+HCl=NaHCO3+NaCl,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0.004L×0.2mol•L-1=0.0008mol;依据情况Ⅱ可知,12-30段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若溶质为碳酸钠则溶液中碳酸钠消耗的盐酸体积为30-12=18mL,而Ⅱ中0-12mL<18mL,说明B中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前10m盐酸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依据Na2CO3+HCl=NaHCO3+NaCl,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0.012L×0.2mol•L-1=0.0024mol;所以M、N两溶液中相同组分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8mol:

0.0024mol=1:

3。

【点睛】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是分步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Na2CO3+HCl=NaHCO3+NaCl

(1),NaHCO3+HCl=NaCl+H2O+CO2↑

(2);向碳酸钠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反应

(1),后发生反应

(2),所以开始没有气体放出,后来有气体放出。

8.【2019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

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min时变浅

(资料:

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

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

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

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

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③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

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Ⅰ:

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

装置如图。

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未完全溶解(或者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Fe2+Fe+2Fe3+=3Fe2+4Fe2++O2+4H+=Fe3++2H2O白色沉淀0.05mol·L-1NaNO3溶液FeCl2、FeCl3混合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③实验Ⅰ:

证明假设abc错误,就是排除Ag+对实验的影响,相当于没有Ag+存在的空白实验,考虑其他条件不要变化,可以选用0.05mol•L-1NaNO3,故答案为:

0.05mol·L-1NaNO3溶液;

实验Ⅱ:

原电池实验需要证明的是假设d的反应Ag++Fe2+=Ag+Fe3+能够实现,所以甲池应当注入FeCl2、FeCl3混合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如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可说明d正确,故答案为:

FeCl2、FeCl3混合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9.【2019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制取MnSO4·H2O并回收单质硫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混合研磨成细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所得酸性滤液可能含有Fe2+,除去Fe2+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④需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碱,调节pH4~5,再继续煮沸一段时间,“继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步骤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⑦需在90~100℃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MnSO4·H2O的方法之一是:

准确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ZnO及H2O煮沸,然后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消耗标准溶液VmL,产品中Mn2+的质量分数为w(Mn2+)=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表面积,提高硫酸浸取时的浸取率加入H2O2溶液或软锰矿粉破坏Fe(OH)3胶体并使沉淀颗粒长大析出,便于过滤分离Fe(OH)3(NH4)2Sx+1

2NH3+H2S+xS↓

×100%

(3)步骤⑦需在90~100℃下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x+1

2NH3+H2S+xS↓,故答案为:

(NH4)2Sx+1

2NH3+H2S+xS↓;

(4)已知本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锰溶液混合产生二氧化锰,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3MnSO4+2H2O==5MnO2+2H2SO4+K2SO4,n(KMnO4)=cmol·L-1×V×10-3L=cV×10-3mol,则n(MnSO4)=1.5cV×10-3mol,产品中Mn2+的质量分数为w(Mn2+)=

×100%=

×100%,故答案为:

×100%。

10.【2019届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FeB.FeCl3C.FeSO4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

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过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g,溶液中c(Cl﹣)=___mol/L.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B.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5)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1~1002Fe3++Cu═2Fe2++Cu2+Fe3+、Fe2+、Cu2+6.0BFeFeCl2Fe、CuHCl2FeCl2+Cl2=2FeCl3

【详解】

(1)A项,Fe中Fe的化合价为0价,为最低价,Fe只有还原性;

B项,FeCl3中Fe的化合价为+3价,为最高价,所含铁元素只有氧化性;

C项,FeS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为中间价,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项,Fe2O3中Fe的化合价为+3价,为最高价,所含铁元素只有氧化性;

答案选B。

(2)向沸水中滴加1mol/L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制得的是Fe(OH)3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3)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

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Fe3+,结合反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3+、Fe2+、Cu2+。

根据Cl守恒,n(Cl-)=n(AgCl)=43.05g÷143.5g/mol=0.3mol,溶液中c(Cl-)=0.3mol÷0.05L=6.0mol/L。

(4)A项,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Fe3+,不能证明含Fe2+,A项错误;

B项,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