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585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集第3178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  )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

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A、观察

B、案卷分析

C、情感评价

D、测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丰要足按照·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2.(  )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3.下列哪个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科学性

D、独创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不一定科学,关键是独创。

4.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5.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  )

A、动作直观

B、模象直观

C、实物直观

D、言语直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定义: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通过“实际事物”一词即可判断出答案。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维纳

D、桑代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普洛夫。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7.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哪种影响的结果(  )。

A、同化说

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

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8.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20世纪60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A、杜威

B、罗杰斯

C、马斯洛

D、桑代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教学法方面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又叫非指导性教学法;教师的作用是按自由学习的原则去促进学习。

9.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11.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定势

B、讲解

C、启发

D、迁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12.(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略。

1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4.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观点的是教育心理学家(  )

A、奥苏伯尔

B、加涅

C、布鲁纳

D、桑代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1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

A、兴趣

B、爱好

C、热爱

D、忠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

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16.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  )知识。

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故选A。

17.做笔记是一种常用的(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包括: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8.提出“完形一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  )

A、苛勒

B、加涅

C、斯金纳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完型-顿悟说的提出者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

该学说认为学习不是动作的积累和盲目的尝试,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9.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

A、图表

B、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这种引导性材料的实质是提供了一个认知框架。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察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核心,所以答案只有发散思维。

22.根据学习者心理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两种:

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  )。

A、程序性知识

B、操作性知识

C、理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23.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柯尔伯格

D、戴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8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5.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练习

C、演示法

D、课堂问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

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6.(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27.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

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背影》的作用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无结构问题即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2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从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出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

29.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30.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做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应

C、人的悟性

D、替代惩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在替代学习中,他人的行为受到了强化或惩罚,就相当于观察者也受到了奖惩,因而这种奖惩又叫替代性的强化或替代性的惩罚。

31.复述策略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注意于目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  )。

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复述主要是指对学习材料的言语重复,它既可以表现为出声的外部言语,也可以表现为默默的在头脑内部的言语活动。

主要作用是把注意维持在目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短时记忆中。

32.理解新的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也就是()。

A、概念同化的过程

B、概念顺应的过程

C、适应的过程

D、守恒的过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概念的同化是指通过利用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新学的概念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某些适当的概念相结合,将新信息内化的过程。

概念同化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新的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的过程。

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33.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34.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A、维纳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35.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群体凝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36.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后,再学习英语字母“a、b”时发生了混淆,这种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负迁移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以及知识的正确掌握;反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属于正迁移。

37.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作(  )

A、替代性强化

B、直接强化

C、外在强化

D、自我强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替代性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由定义可以看出,选择A。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8.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察第三章建构主义者理论特征。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39.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桑代克依据小猫“迷箱”实验,提出在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刺激一反应联结。

40.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儿童(2~12岁)道德性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有阶段性。

这些阶段是: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

二、多选题

1.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2.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如何教

B、如何管理

C、怎样学

D、怎样评价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E

【解析】:

此三项也正好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相对应,而它们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独特的研究课程。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4.行为目标的陈述要具备哪几个要素?

(  )

A、具体目标

B、产生条件

C、行为标准

D、课程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

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5.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E

【解析】:

C项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内容。

6.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

(  )

A、教育治疗

B、家庭治疗

C、心理治疗

D、社会治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7.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E

【解析】: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8.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A、选择题

B、完型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客观题目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

学生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

以上选项均为客观题。

9.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  )

A、盲目性

B、被动性

C、不稳定

D、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略。

10.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

A、模拟练习

B、实际练习

C、集中练习

D、心理练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根据练习途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11.以下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  )。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高原期

C、后期进行慢

D、一直是进步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练习曲线的特点表现在:

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12.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成(  )。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布鲁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公布于1964年,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这一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

1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分化与泛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1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E

【解析】:

15.教师成长与发展有等阶段。

A、关注评价

B、关注待遇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E、关注生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E

【解析】:

本题考察第十五章教师成长的历程。

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一个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