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613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docx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课时提升作业

免疫调节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濮阳模拟)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特异性免疫;抗体

【解析】选C。

抗蛇毒毒素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的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所用的蛇毒属于抗原。

【加固训练】

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

【解析】选C。

体液免疫是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与番茄的自我保护方式相似。

2.(2015·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

(1)抗体的作用机理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当HIV浓度逐渐升高时,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调节。

A项,抗体在血清、组织液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病原体一旦进入宿主细胞,抗体就无法发挥作用,故错误。

B项,抗体与侵入机体的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依靠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才能清除病原体;溶菌酶能直接使细菌分解,故错误。

C项,Rous肉瘤病毒是生物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故错误。

D项,HIV主要破坏人的T细胞,随着病毒浓度升高,被破坏的T细胞数量增加,人免疫力下降越明显,故正确。

3.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析】选C。

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青霉素不是免疫活性物

质;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小明的高考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

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

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

“+”表示有,“-”表示没有)(  )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解析】选C。

抗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抗原进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所以小明体内无抗原、有抗体的原因可能是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所以选C。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A。

原因是误认为含有乙肝抗体,就一定含有乙肝病毒。

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细胞的作用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

(1)病毒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

(2)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解析】选D。

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

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同种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裂解,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

【知识总结】比较淋巴因子、抗原和抗体

(1)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在体液免疫中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可以促进效应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加强其对靶细胞的攻击力度。

(2)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3)抗体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6.(2016·衡水模拟)甲型流感病毒(H1N1)

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解析】选C。

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功能;③是溶酶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决定簇;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

7.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d为抗体,且能分泌到内环境中起作用

D.HIV侵入人体后,图示免疫过程不发挥作用

【解析】选D。

据图分析,图中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浆细胞);d为抗体,能分泌到内环境中起作用;HIV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发挥作用。

【易错提醒】本题易不选D。

原因是HIV入侵T细胞,误认为细胞免疫被破坏。

实际上,HIV入侵机体的初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发挥作用。

8.(2016·周口模拟)某科学家在蚯蚓体腔液中发现了一种能溶解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绵羊血细胞等细胞的蛋白质CCF-1。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CCF-1证明蚯蚓能产生细胞免疫

B.CCF-1可引起蚯蚓的过敏反应,抵抗外来细胞的入侵

C.CCF-1为蚯蚓B细胞分泌的抗体

D.CCF-1属于蚯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提取以下信息:

蚯蚓体腔液中的蛋白质CCF-1能溶解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绵羊血细胞等细胞,说明蛋白质CCF-1没有特异性。

【解析】选D。

蛋白质CCF-1能溶解各种细胞,为非特异性免疫,更不可能是细胞免疫;CCF-1是蚯蚓

自身合成的,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9.(2014·江苏高考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C.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解题指南】关键知识: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过敏反应的原理。

(3)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的知识。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

后,需先经过增殖,然后部分分化为效应T细胞,A错误;体液免疫中,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一种异常现象,C错误;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细胞)除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外,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D错误。

10.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

【解题指南】

(1)题目中关键点:

“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2)关键知识:

器官移植时,外来器官是一种外来物,机体是存在排斥反应的。

【解析】选A。

环孢霉素A能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降低T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免疫能力,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攻击,A正确。

11.(2016·南昌模拟)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

序号代表细胞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MHC-Ⅱ是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

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析】选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MHC-Ⅱ为分泌蛋白,是在细胞质中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B错误;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C正确;MHC-Ⅱ是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D正确。

【易错提醒】有关吞噬细胞的提醒

(1)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

(2)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处理抗原,在第三道防线中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结合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知识总结】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12.(能力挑战题)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

,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解析】选B。

造血干细胞转移至胸腺,则发育分化形成T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分化形成B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胸腺被破坏后,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不能恢复细胞免疫;骨髓被破坏,则无造血干细胞,输入造血干细胞后,能形成T细胞,恢复细胞免疫;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丧失,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因缺乏分化的场所也不能形成B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

【方法技巧】“切除法”与特异性免疫

(1)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未恢复。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13.(12分)下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抗体含量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

(1

)途径①注射的是______________,途径②注射的是______________。

(2)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到外伤时,如果伤口大而浅则不易被感染,伤口小而深则易被感染,由此可以判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途径②的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这与______________数量逐渐减少有关。

(4)如果半年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此人体内,则与上图相比,此人体内抗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①的抗体直接减少,可见注射的是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属于免疫治疗(人

工被动免疫);②的抗体是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后产生的,因此注射的是灭活的破伤风芽孢杆菌(抗原),属于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

(2)由题干信息“伤口大而浅则不易被感染、伤口小而深则易被感染”可知:

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型细菌,所以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3)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所以抗体数量下降是浆细胞数量下降导致的结果。

(4)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此人体时,机体将会发生二次免疫应答,其特点是产生抗体的量多且迅速。

答案:

(1)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 灭活的破伤风芽孢杆菌

(2)异养厌氧型 (3)浆细胞

(4)产生的抗体量多且迅速

【延伸探究】

(1)当破伤风芽孢杆菌已经侵入人体时,为避免因感染而引起破伤风病,应采用上图中的哪条途径进行免疫治疗?

提示:

途径①。

直接注射抗体消灭抗原。

(2)上题(4)中,浆细胞大量增殖的原因除B细胞增殖分化之外,还主要与什么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有关?

提示: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14.(13分)(2016·襄阳模拟)如图为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示意图,请分析:

(1)请写出细胞的名称:

[1]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填写图中数字)。

(3)[7]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还能分泌另一类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

(4)当用同一抗原刺激[5]时,[5]就会迅速______________,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产生更强的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示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其中1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2为T细胞;3为B细胞;4为效应T细胞;5为记忆细胞;6为浆细胞,其中物质7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2)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浆细胞,即图中的[6]。

(3)7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属于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外,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细胞还能分泌另一类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4)[5]是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一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答案:

(1)造血干细胞 效应T细胞 

(2)6

(3)球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淋巴因子 (4)增殖分化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5.(15分)(能力挑战题)(2

016·郑州模拟)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病因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如图甲为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_病。

被HIV病毒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______________部位成熟。

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包括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等。

(2)人体感染HIV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

图乙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

e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此时患者的体内产热量______________(填“>”“=”或“<”)散热量,此过程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

(4)从图甲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T细胞在胸腺内成熟。

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脾。

(2)图乙中a细胞为吞噬细胞,b细胞为T细胞,c细胞为B细胞,d细胞为浆细胞,e细胞为记忆细胞

,g物质为淋巴因子,f物质为抗体。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说明该患者此时的体温居高不下,体内产热量=散热量。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4)免疫系统能够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原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答案:

(1)免疫缺陷(免疫失调) 胸腺 淋巴结、扁桃体、脾

(2)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 淋巴因子

(3)=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4)监控和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