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0819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docx

运算器存储器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

实验1基本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2.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了解4位算术逻辑单元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操作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

4.验证带进位控制的74LS181的功能。

二、预习要求

1.复习本次实验所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及工作原理。

2.预习实验步骤,了解实验中要求的注意之处。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附: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简介

(1)实验系统采用“基板+CPU板”形式,将系统公共部分放置在基板上,兼容8位机和16位机,同一套系统通过更换不同的CPU板即可完成8位机或16位机的实验。

(2)实验系统提供面包板和PLD实验板,能自行设计实验内容。

可在单片机控制下编程、显示和完成实验,也可在PC机上编程、传送、装载、调试和运行等,还可手动完成全部实验,具备单步执行一条微指令或一条机器指令、连续运行程序、联机打印等功能。

(3)系统支持动态微程序设计,微程序指令格式及定义可由用户自行设计并装入E2PROM。

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指示灯以及数码管等多种形式的显示方法。

(4)实验系统的基板是8位机和16位机的公共部分,包括数据输入/输出、显示及监控、脉冲源及时序、数据和地址总线、8255接口、单片机控制接口和键盘操作、与PC机通讯接口、主存储器、微代码输入及显示、电源、PLD实验板、自由布线区等。

基板布局如图3-20所示。

图3-20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基板布局

(5)实验系统的CPU板分为8位机和16位机两种,除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分别为8位和16位以外,还包括微程序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堆、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地址寄存器、数据和控制总线等。

CPU板布局如图3-21所示。

图3-21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CPU板布局

四、电路组成

实验系统的运算器模块由算术逻辑单元ALU(74LS181)、暂存器(74LS273)、三态门(74LS244)和进位控制电路及GAL芯片等组成。

运算器的结构框图如图3-22所示。

图3-22运算器的结构框图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

集成电路74LS181是4位运算器,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运算器,可以对两个8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高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

74LS181的功能控制条件由S3、S2、S1、S0、M、Cn决定。

高电平工作方式74LS181的功能、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如图3-23所示。

图3-2374LS181管脚分配及输出端功能符号

两片74LS273作为两个8位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LDR1和LDR2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

74LS273的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如图3-24所示。

图3-2474LS273管脚分配及功能表

三态门74LS244作为输出缓冲器,由ALU-G信号控制,ALU-G为“0”时,三态门开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为“1”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

74LS244的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如图3-25所示。

图3-2574LS244管脚分配及功能

五、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连线如图3-26所示(采用单片机键盘操作方式)。

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

运算器输出经过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3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显示灯已与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的内容。

图3-26中除了T4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信号。

电路中时序信号均已连好。

2.实验步骤及内容

(1)按照原理图,参考连线图连接电路,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2)拨动清零开关CLR使指示灯灭。

再拨动CLR使指示灯亮。

(3)在监控滚动条显示[CLASSSELECt]时按[实验选择]键,显示[ES--__],输入“01”,按[确认]键,监控显示为[ES01],表示准备进入本实验程序,也可按[取消]键取消上一操作,重新输入。

图3-26运算器实验连线

(4)再按[确认]键,监控显示[InSt--],提示输入运算指令,输入两位十六进制数,选择执行规定的操作,按[确认]键。

(5)监控显示[L0=0],此处L0相当于表3-6中的算术/逻辑运算标志M,默认为M=0,进行算术运算;若M=1时进行逻辑运算,按[确认]键,显示[Cn=0],默认“0”,此时进行带进位运算,也可输入“1”进行不带位运算(注:

如前面选择逻辑运算则Cn不起作用)。

按[确认]键,显示[Ar=1],使用默认值“1”,关闭进位输入,也可输入“0”打开进位输入,按[确认]键。

(6)监控显示[DATA],提示输入第一个数据,如输入十六进制数[1234H],按[确认],显示[DATA],提示输入第二个数,如输入十六进制数[5678H],按[确认],监控显示[FINISH],表示运算结束,可从数据总线显示灯观察结果,CY指示灯显示进位输出结果,按[确认],监控显示[ES01],可执行下一运算操作。

(7)在给定LT1=1234H、LT2=5678H的情况下,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填入表3-7中,并进行比较论证。

表3-7给定LT1=1234H、LT2=5678H时运算器功能设置及输出

S3S2S1S0

M=0

M=1(逻辑运算)

Cn=1(无进位)

Cn=0(有进位)

00或0

F=0001001000110100

F=0001001000110101

F=1110110111001011

01或1

=010*********

=010*********

F=1010100110000011

02或2

F=1011101110110111

F=1011101110111000

=010*********

03或3

F=111111*********1

F=0000000000000000

F=0000000000000000

04或4

F=0001001000111000

F=0001001000111001

F=1110110111001111

05或5

=010*********

=010*********

F=1010100110000111

06或6

F=1011101110111011

F=1011101110111100

=010*********

07或7

F=0000000000000011

F=0000000000000000

F=0000000000000100

08或8

F=0010010001100100

F=0010010001100101

F=111111*********1

09或9

F=0110100010101100

F=0110100010101101

F=1011101110110011

0A或A

F=110011*********1

F=110011*********0

=010*********

0B或B

F=0001001000101111

F=0001001000110000

F=0001001000110000

0C或C

F=0010010001101000

F=001001000110100

F=0000000000000001

0D或D

F=0110100010110000

F=011000010110001

F=1011101110110111

0E或E

F=110011*********1

F=110011*********0

=010*********

0F或F

F=0001001000110011

F=0001001000110100

F=0001001000110100

六、注意事项

(1)应在实验前掌握典型芯片的功能及控制信号的作用。

(2)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进行操作,既不要因为粗心造成短路等事故而损坏设备,又要仔细思考实验有关内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理解清楚,争取最好的实验效果。

(3)实验之后应认真思考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和具体实验结果,遇到的主要问题、故障现象和分析与解决的思路。

实验报告中应写出学习心得、切身体会和本次实验的收获,也可对教学实验提出新的建议。

实验2移位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移位控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输入数据,利用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

3.验证移位运算控制的组合功能及用FPGA的实现方法。

4.熟悉带进位控制的算术逻辑运算器的组成。

二、预习要求

1.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功能。

2.预习移位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四、电路组成

本模块由逻辑控制单元(由一片GAL构成)和带三态输出的移位寄存器74LS299等组成。

74LS299具有并行接数、左移、右移、保持等功能,且具有三态输出。

移位运算器实验电路如图3-27所示。

图3-27移位运算器实验电路

移位运算实验电路的功能由S1、S0、M等信号组合后控制,具体功能如表3-7所示。

表3-7移位运算器的功能

G-299

S1

S0

M

T4

功能

0

0

0

X

保持

0

1

0

0

循环右移

0

1

0

1

带进位循环右移

0

0

1

0

循环左移

0

0

1

1

带进位循环左移

1

1

1

X

置数(进位保持)

0

1

1

0

置数(进位清零)

0

1

1

1

置数(进位置1)

五、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移位运算实验连线如图3-28所示,电路使用一片74LS299作为移位发生器,其输入/输出端以排针方式和总线单元连接。

G-299信号控制其使能端,T4时序为时钟脉冲,实验时将T4接至单脉冲发生器,由S1、S0、M信号控制其功能状态。

在进行寄存器数据移位实验时,把T4和通用寄存器的工作脉冲接在一起,当选择带进位左移动时,在工作脉冲下,通用寄存器的最高位将移入进位寄存器中,进位寄存器中的值将移入通用寄存器的最低位。

当进位寄存器中的值为1时,LED(CY)发亮,若进位寄存器中的值为0时,LED(CY)灭。

同样在带进位右移时,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图3-28移位运算器实验连线

2.实验步骤及内容

(1)按照实验连线图连接电路,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2)拨动清零开关CLR使指示灯灭。

再拨动CLR使其点亮。

(3)在监控滚动条显示[CLASSSELECt]时按[实验选择]键,显示[ES--__],输入“02”,按[确认]键,监控显示为[ES02],表示准备进入实验程序,也可按[取消]键取消上一操作,重新输入。

(4)按[确认]键,监控显示[E/E0--],提示输入操作指令(E/E0相当于G-299二进制“11”关闭输出,“00”允许输出),输入二进制数“11”关闭输出,在输入过程中,可按取消键进行输入修改,再按[确认]键。

(5)监控显示[L0=0],此处L0相当表3-6算术/逻辑运算标志中的M,默认为“0”,按[确认]键。

(6)监控指示灯显示[S0S1--],提示输入移位控制指令,输入二进制“11”,对移位寄存器进行置数操作,按[确认]键。

(7)监控显示[DATA],提示输入要移位数据,输入十六进制数[0001],按[确认],显示[PULSE],此时按[单步],将数据存入寄存器中可对其进行移位操作。

(8)监控指示灯显示[ES02],按[确认]进行移位操作,显示[E/E0--],提示输入操作指令,输入“00”,允许输出,按[确认]键。

(9)监控指示灯显示[L0=0],和前面一样,输入“0”选择不带位操作,按[确认]键,监控显示[S0S1--],输入“01”,表示对输入数据进行循环右移,显示[PULSE],按[单步]键,对数据“0001”执行一次右移操作,数据总线指示灯显示为1000000000000000,按[确认]键显示010*********,连续按[单步]键可单步执行,按[全速]键,监控指示灯显示[Run],则可连续执行右移操作,观察数据总线指示灯的变化,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10)重新输入数据“FFFF”,进行带进位的循环右移,观察数据总线指示灯的变化,判断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指导

实验3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特性和使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工作原理。

2.熟悉6116的芯片引脚功能和实验系统连线。

3.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读写操作过程。

二、预习要求

1.复习本次实验所用的6116、74LS373、74LS245等集成电路性能及工作原理。

2.预习实验步骤,了解存储器读写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四、实验电路组成

本实验所用静态存储器由6116(2K×8)构成,因地址寄存器为8位,接入6116的地址A7~A0,而高3位A8-A10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28=256字节。

6116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R(读)、W(写)。

其写时间与T3脉冲宽度一致。

6116的管脚信号和功能如图4-46所示。

图4-466116管脚分配及其功能

实验连线如图4-47所示。

系统中静态存储器由2片6116(2K×8)构成,本实验仅使用了一片(8位,另一片为16位机准备)。

其数据线D0~D7接到数据总线,地址线A0~A7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给出。

黄色地址显示灯MA7~MA0与地址总线相连,显示地址总线的内容。

数据经三态门(74LS245)连至数据总线,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

图4-47存储器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

写数据:

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亮—灭—亮。

在监视指示灯滚动显示[CLASSSELECt]时按[实验选择]键,显示[ES--__]输入03或3,按[确认]键,监控指示灯显示为[ES03],表示准备进入实验三程序,也可按[取消]键来取消上一步操作,重新输入。

再按[确认]键,进入实验三程序。

监控指示灯显示为[CtL=--],输入1,表示准备对RAM进行写数据,在输入过程中,可按[取消]键进行输入修改,按[确认]键。

监控指示灯显示为[Addr--],提示输入2位16进制数地址,输入“00”按[确认]键,监视指示灯显示[dAtA],提示输入写入存储器地址的数据(4为16进制数),输入“3344”按[确认]键,监视指示灯显示[PULSH],提示输入单步,按[单步]键,完成对RAM一条数据的输入,数据总线显示灯(绿色)显示“0011001101000100”,即数据“3344”,地址显示灯显示“00000000”,即地址“00”。

监控指示灯重新显示[Addr--],提示输入第二条数据的2位十六进制的地址。

重复上述步骤,按下表输入RAM地址及相应得数据。

地址(十六进制)

数据(十六进制)

00

3333

71

3434

42

3535

5A

5555

A3

6666

CF

ABAB

F8

7777

E6

9D9D

表3-1数据表

读数据及校验数据:

按[取消]键退出到监控指示灯显示为[ES03],或按[RAM]退出到步骤2初始状态进行实验选择。

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亮—灭—亮。

在监控指示灯显示[ES03]状态下,按[确认]键。

监控指示灯显示为[CtL=--],提示输入2位16进制数地址,输入“00”按[确认]键,监视指示灯显示[PULSH],提示输入单步,按[单步]键,完成对RAM一条数据的读出,数据总线显示灯(绿色)显示“0011001101000100”,即数据“3344”,地址显示灯显示“00000000”,即地址“00”。

监控指示灯重新显示为[Addr--],重复上述步骤读出表3-1的所有数据,注意观察数据总线显示灯和地址显示灯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查读出的数据是否正确。

注:

6116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如果掉电,所存的数据全部丢失!

(1)形成时钟脉冲信号T3,集体接线方法和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电源,用示波器接入方波信号源的输出插孔H24,调节电位器W1,使H24端输出实验所期望的频率的方波。

 ②将时序电路模块中的ø和H23相连,CLR置“1”。

 ③在时序电路模块中由两个二进制开关“STOP”和“STEP”。

将“STOP”开关置为“RUN”状态、将“STEP”开关置为“EXEC”状态时,按动微动开关START,则T3输出连续的方波信号,此时调节电位器W1,用示波器观察,使T3输出实验要求的脉冲信号。

当“STOP”开关置为“RUN”状态、“STEP”开关置为“STEP”状态时,每按动一次微动开关START,则T3输出一个单脉冲,其脉冲宽度与连续方式相同。

④关闭电源。

(2)按照原理图,参考连线图连接电路,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由于存储器模块内部连线已经接好,因此只需完成实验电路的形成、控制信号模拟开关、时钟脉冲信号T3与存储模块的外部连线。

  (3)给存储器的00、01、02、03、04地址单元中分别写入数据11、12、13、14、15,具体操作步骤入下所示:

(以向0号单元写入数据11为例)

依次读出第00、01、02、03、04号单元中的内容,观察上述各单元中的内容是否与前面写入的一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以向0号单元读出数据11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