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064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docx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构想与思考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建设构想与思考

前言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现代服务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形态之一,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的创新点,成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推动力。

2007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进一步确立了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对于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业,也明确提出了“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

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这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区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国家人力社保部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行业自身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初步形成了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行业格局,正逐步进入到快速发展、深入发展的全新阶段,行业明显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张、机构成倍增长、功能不断完善的良性发展态势。

为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促进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重庆市政府规划筹建“中国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11年7月,国家人力社保部函复重庆市政府,同意筹建“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是继东部地区的上海获批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后,国家在西部地区批准立项的唯一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建设“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庞大的工程。

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进行理论研究,探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方法步骤,对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概念

1、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

2、人力资源市场

广义的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以资源形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下进行配置,接受市场调节,从而让人力资源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得以匹配并发挥作用的活动总和。

而狭义的人力资源市场是将传统的由人事部门组建的人才市场、劳动保障部门组建的劳动力市场(或职业介绍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统一融合而成的现代人才服务平台。

通常我们认为人力资源市场由三大主体构成:

一是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监管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组成的管理主体;二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其相应的行业标准组成的运行主体;三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组成的供需主体。

3、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

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4、人力资源服务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通过提供不同形式服务和产品来满足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各种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效用的活动的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服务体系多元性、服务内容多样性、服务过程的知识密集性、服务产业的集群性和服务产品的高增值性等方面。

第一,服务体系的多元性。

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国有、民营、中外合资等不同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主体,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良性发展态势,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并存竞争。

由于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依靠无形资产和服务质量来谋求发展,与其他各类产业具有紧密配合关系的新型服务产业,凡是具有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的组织和流动人才,统统可以提供相关服务,因此政府所属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各类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参与到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中来。

第二,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招聘、人力资源派遣、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测评、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7个大类40余项服务,能为各类人才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内容。

既有战略层面的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涉及人员招聘(猎头)、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等服务内容;也有操作层面的人力资源服务,如客户企业日常繁琐的操作和管理,主要提供薪资福利管理、薪资福利数据的获得、能力评估等服务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地变化,人力资源服务业还会产生相应的更贴近市场需求的服务内容。

第三,服务过程的知识密集性。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一种以运用智力资源为主的服务业,其竞争更多的是专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服务产品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通过提供知识性服务,实现服务产品的价值增值和高精神享受,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注重服务产品的高感性体验和高精神享受。

第四,服务产业的集群性。

服务产业的集群性是指人力资源服务业自身或与其他产业相互依托形成地理集聚和规模发展的特性。

现代服务业的相互关联程度及技术的交互融合程度较高,大多集聚于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容易形成空间聚集效应。

由于专业分工的细化发展和高效益协作的需要,制造业与人力资源服务、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并在提升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服务产品的高增值性。

人力资源服务业知识含量高,集群性强,能够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组织效益,从而提高地区服务经济的增值幅度。

相对于其他类型服务业而言,人力资源服务业可以直接节约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并对其他行业具有高度渗透性,通过集群效应,可以带动整个地区服务经济的增长。

(二)产业园

1、产业园的定义

产业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划出一定区域,实行一定的产业鼓励政策,由政府或政府派出机构、或经济开发实体对总体发展、产业导向、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的产业区域。

我国目前常见的产业园区有经济开发园区、工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

2、产业园的特点

第一,具有特定的地域空间。

产业园区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群集大量企业、吸纳生产要素集中投入而产生的经济体系,是一种地域空间的实体经济,有一定的边界设立,其政策、产业布局、管理制度等都只适用于特定的区域范围,即园区之内。

第二,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产业园区是从各地兴建各类工业开发区开始。

随着产业园的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其类型也从过去单一工业园区,逐渐向多领域、多形式发展。

在综合性园区建设的同时,进而逐渐发展成为分工更细的各种功能园区,如软件园、物流园、生物园等。

第三,具有企业聚集效应。

产业园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吸引产业关联的大量企业入园,使得企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聚集,并在次基础上通过产业关联各环节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而集群的经济组织之间相互竞争、合作、交流,进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文化的共通,形成特定经济区域的独有特色和集镇经济的聚合力,从而优化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形成增长点和辐射源,带动周边城镇的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是产业园区的核心特点。

第四,具有特殊区位优势。

政府往往会对园区内的企业在土地价格、融资、税费减免、基础设施、生产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比较优惠的政策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产业园的功能

产业园区是执行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能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生产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方面具有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能有效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1、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定义

根据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及产业园的定义,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以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以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优化配置为方向,由大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系密切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的新型园区。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有一般产业园的特点,如具有产业聚集效应,享有国家或地方特殊区位优势等,还更加注重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性特点。

2、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出现是我国产业园由综合性园区向专业性园区发展的结果,是服务业产业逐步细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作为服务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仍然是新生事物,其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

2010年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成立,作为第一个国家级的行业发展集聚区,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国际国内外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

2011年7月,国家人力社保部函复重庆市政府,同意筹建“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是继东部地区的上海获批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后,国家在西部地区批准立项的唯一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可以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创建,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程中的一项创新之举,它对于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市场主体的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同时有利于引导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完善服务链条,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及问题

直辖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场发展格局初步确立,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产业效应初具规模。

(一)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

1、市场发展格局初步确立

截至2009年,重庆市人才中介机构总数为125家;从业人员共计1900余人。

机构主要分为三类,包括46家政府所属机构,从业人员270余人;72家民营机构,从业人员1160余人;7家港澳台及中外合资机构,从业人员170余人。

基本形成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具有一定规模,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并存竞争的市场格局。

2、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已从最初的提供现场招聘单一服务,发展到今天以人才招聘与人才派遣为主体的9个大类40多项服务,主要包括现场招聘、网络招聘、人事外包及人才派遣、人才推荐、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才猎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产品(管理软件)等,能为各类人才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内容。

表1重庆人力资源服务类型、项目及代表机构

服务类型

服务说明

代表机构

现场招聘

以固定市场招聘会为主,包括报纸招聘、校园招聘、代理招聘、人才信息收集、人才库建设等全方位的服务

联英、智诚、华威、捷达

网络招聘

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人才招聘活动,包括网络招聘会、人才信息库建设等

新仁众、重庆网聘、聚焦

人事外包及人才派遣

为用人单位提供从人才招聘、培训到管理乃至社会保障和承担风险责任在内的一整套人才服务

外商、摩尔、众业、飞驶特、万友、卫生、智汇

人才推荐

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推荐人才;接受求职人员委托,介绍工作岗位,通常指中低端人才的推荐工作

全市多数中小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人才培训

各类人力资源专业技能;领导于管理技能;个人成效与人际关系;生产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于管理;市场与销售;网络学习;职业资格认证;从业者协会及专业网站等;

共好、汉鼎

人才测评

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心理以及职业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价服务

中国重庆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联英人才

人才猎头

中高级人才寻访及配套服务

万宝盛华、海德思哲、斯卡瑞、尚贤、叶品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模型建立及选聘体系设计;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薪资激励体系设计;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设计;员工长期激励方案设计;高官层激励方案设计等

万宝盛华、海德思哲

人力资源信息产品(管理软件)

开发人事诊断、人才测评、人才规划、择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心理辅导、中高级人才寻访等信息产品(管理软件)

目前暂无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用友、金蝶等软件设计公司有此类服务

3、产业效益初具规模

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收入从1997年900万增长到2009年的25.5亿,增长了283倍多,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增强。

同时,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逐渐显现。

(二)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集聚度低,产业总体实力不强

一方面,人才服务产业收入偏低,2009年全市人才服务产业25.5亿的收入总额,在我市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只有1.03%,另一方面,机构实力也与先进发达城市有明显差距,且我市人才服务机构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金超过100万元的机构只有15家,占机构总数的12%,缺乏全国知名的人才服务机构。

2、产业链不完整,内部结构不合理

当前服务多集中于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等传统服务项目,人才派遣发展势头良好,但人事外包、人才测评、猎头、管理咨询等高端项目发展比较滞后,技术含量高、信息集成度高、附加值高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项目开发迟缓;国际化程度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稀缺,目前仅有2家世界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尚无一家世界500强跨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或全球排名前五的高端猎头、咨询企业总部落户。

3、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不仅经营着公共人才服务项目,还经营很多市场化的项目,与真正处于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进行竞争,无形中遏制了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产业发展,不同形式的垄断尚未全部消除,非公有制企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长期存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

4、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部分细分行业高速发展,涌现出部分优势企业,但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高端服务项目(猎头、培训等),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优势地位,在网络招聘方面,联英人才网、智联招聘等均有外资背景;人才派遣,国企和行业所属机构占据绝对优势,现场招聘则是民营企业更为活跃。

主城区和区县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化明显,首届十佳仅有一家区县机构入围,与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要求不相适应。

5、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撑力度不够

社会投入不足,缺乏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投融资支持,同时我市尚未出台鼓励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在专项扶持资金、税收、补贴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奖励措施尤为缺乏,绝大多数企业依靠自身积累谋求发展,成长缓慢。

6、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市从业人员有1900余人,其学历普遍不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足40%,具有人力资源专业背景的更屈指可数,专业素质偏低。

从2006年,我市推行人才中介执业资格考试以来,仅有637人获得资格证书,与上海8882人相比,仅是其7.17%,职业化程度差距明显。

三、在重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意义

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在重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有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产业园,是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构筑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选择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深入落实锦涛书记“314”总体部署,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元。

随着我市联合产权、土地、物流、期货、离岸结算、药品等要素市场的相继建立,以及IT产业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配套建设集人力资源配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为我市“加快”和“率先”发展提供基础平台。

(二)建设产业园,是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市正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在加快重庆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内部结构不合理、聚集度低等问题,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可以通过园区聚集产业,培育和引入一大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从而贯通产业链,发挥聚合效应,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对服务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三)建设产业园,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引领区域人力资源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期间,将是西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西部地区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还比较落后,要想加快发展,必须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中心,争取聚集更多的各类人才投身到西部建设中来。

重庆市计划到2020年,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资源信息交互中心和供求信息发布中心。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人社部批准的,在西部地区规划布局的唯一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可以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探索经验,带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开发,引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统筹发展、融合发展。

(四)建设产业园,是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推动人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是十七大报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重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计划到2020年,引进100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重庆,其中外资机构20家,国际知名“猎头公司”5家,建设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到2020年,全市经营性人才资源服务机构总量达350家,从业资格人员达1万名,收入规模达80亿元,培育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资源服务机构。

通过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这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进程中的创新之举,可推动各种社会资本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并以各类机构集聚为契机,建设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五)建设产业园,是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的积极尝试

加强服务职能、创新体制机制,是政府在新时期的责任与使命。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加快推进城乡统筹配套改革,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系统的就业社保服务,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拓展政府职能,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满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需求,对大部制改革背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建设与科学发展,尤其重要而且具有特殊意义。

四、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人力社保部、市政府对园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及具体要求,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发展主线,坚持“人才、就业、社会保障”的服务主题,坚持“服务发展、引领示范”的工作定位,坚持“聚集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功能指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创新政策制度、着力汇集资源信息、着力探索市场建设、着力促进经济发展、着力推动区域融合,以点带面、内外联动,力争建成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人资源服务基地。

产业园应该建成重庆乃至全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服务的“引领极”和“示范点”,建成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建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探索区”;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建成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汇集的“枢纽站”,打造成为我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战略新支点。

(二)功能定位

按照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批复,园区将主要发挥“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功能。

一是集聚产业功能。

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园区的知名度与知晓度,发挥园区自身品牌优势,增强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

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政策的推动力,加快企业向园区集聚。

二是拓展服务功能。

建立人力资源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

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鼓励园区内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为人才和相关企业服务的水平。

三是孵化企业功能。

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支持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人力资源企业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以市场运作方式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集团。

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的中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大孵化力度,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群。

四是培育市场功能。

以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创新,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成功的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方式,培育市场功能。

(三)近景目标

一是建设规范化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

集“人力资源信息提供、引进配置、培训测评、档案托管、信息查询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创业实训”等功能于一体,西部一流、全国领先、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

二是建设多功能的社保服务平台。

集“五险合一经办中心、社保基金结算中心、业务档案管理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统筹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建设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

集“产业集聚、业态拓展、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在西部地区具有集聚、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基地。

四是建设综合性的公务员考试测评基地。

集“试题研发、测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础科研、专家交流、试卷评阅”等功能为一体,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国家级公务员考试测评基地。

五是建设现代化的行政办公中心。

主要包括局机关、公务员局及其他局属事业单位办公用房。

五、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规划情况

(一)建设方针

园区将按照“统一规划、预留余地、两段建设、有机衔接”的建设方针,按照“一个基础,三个结合,三种形象”的设计原则,进行建设。

一个基础,即:

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三个结合,即:

形象塑造与经济适用相结合、集中示范与分级服务相结合、综合运用与专业分工相结合;三种形象,即:

社会公共服务形象、城市地标形象、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地形象。

(二)地理区位

产业园区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春华大道西侧,占地约157.855亩,建设净用地119.63亩。

距渝北国际机场约4公里、悦来国际会展中心约4公里、中央公园1公里、市政府22公里、局机关19公里,交通便捷,城市配套功能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未来发展空间大。

(三)规划情况

项目用地呈北高南低,地形高差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