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2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该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学习到皮肤性病病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较为严重的皮肤病的防治原则与方法。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皮肤性病学在基础方面涉及皮肤和男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在临床方面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科学、美容和检验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并有着错综复杂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故学好皮肤性病学首先要对这些相关学科有充分的了解。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张学军主编。

皮肤性病学(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赵辩主编。

临床皮肤性病学(第三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王侠生主编。

杨国亮皮肤病学。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HunterJAA,SavinJA,DahlMV.ClinicalDermatology.3rdEd.Oxford:

BlackwellScience,2002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内容安排:

一、皮损和常见外用药的介绍3学时;

二、感染性皮肤病、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3学时;

三、变态反应皮肤病3学时;

四、性传播疾病3学时。

第一部分总论(一、二)

第一—八章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性病症状和诊断

皮肤病的治疗与预防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皮肤解剖、组织、生理,掌握皮肤病的症状、皮肤病的诊断与步骤。

(一)熟悉皮肤科的内用药、外用药及物理疗法等其他疗法的治疗原则。

(二)了解外用药物的剂型、性能、作用。

真菌镜检及斑贴试验的操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皮肤病学导论

(一)一般介绍皮肤病学的定义、发展史、学科特点。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

(一)详细讲解皮肤的解剖、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讲解基底膜带。

(二)一般介绍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

(一)重点讲解皮肤的屏障作用、皮肤免疫功能。

(二)一般介绍皮肤的吸收作用、调节体温作用、感觉作用。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代谢作用。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

(一)详细讲解皮肤性病的自觉症状与皮肤损害包括原发性损害、继发性损害。

(二)重点讲解皮肤性病的诊断: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

第五—六章皮肤组织病理学、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一)重点讲解真菌检查、斑贴试验。

(二)一般介绍组织病理检查与皮肤的组织病理、滤过紫外线检查、性病

检查、疥螨和阴虱检查。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治疗

(一)重点讲解外用药物疗法。

包括外用药的剂型、性能及选用原则。

(二)一般介绍内用药物疗法。

物理疗法及皮肤外科治疗。

第八章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一)一般介绍皮肤的保健与皮肤的美容。

掌握本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二)熟悉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部分皮肤病学各论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单纯疱疹

一、目的要求:

(四)掌握本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五)熟悉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

(一)详细讲解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二)重点讲解皮肤单纯疱疹、口腔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新生儿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

重点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三)一般介绍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全身治疗、物理治疗等。

反复发作者应寻找诱因并作相应处理。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

(二)熟悉诊断与治疗。

(三)了解病因。

(一)详细讲解水痘及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诊断原则与治疗原则:

抗病毒药物,止痛,预防感染,增强免疫力,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理疗,中医疗法等。

(三)一般介绍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三节疣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本病的几种临床类型及诊断。

(三)了解病因及治疗原则。

(一)详细讲解寻常疣的形态及特殊类型。

(二)重点讲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三)一般介绍病因及治疗方法:

外用药、局部注射、物理疗法、中医治疗。

第四节传染性软疣

(二)熟悉本病诊断。

(一)详细讲解本病(儿童型与成人型)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介绍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一般介绍病因及治疗。

第五节手足口病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脓疱疮

(一)掌握寻常型脓庖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熟悉脓庖疮的临床类型。

(三)了解病因、预防及流行。

(一)详细讲解寻常型脓庖疮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重点讲解大疱型脓庖疮、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大疱性脓疱疮、新生儿脓庖疮的临床特点。

第二节毛囊炎、疖和痈

(一)掌握毛囊炎、疖和痈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熟悉毛囊炎、疖和痈的病因及诊断。

(三)了解毛囊炎、疖和痈的预防。

(一)详细讲解毛囊炎、疖和痈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

(二)重点讲解毛囊炎、疖和痈的病因及诊断。

(三)了解毛囊炎、疖和痈的实验室检查和预防。

第三节丹毒和蜂窝组织炎

(一)掌握丹毒和蜂窝组织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熟悉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了解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的治疗。

(一)详细讲解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表现及特殊临床类型。

(二)重点讲解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的致病菌、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三)一般介绍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的治疗。

第五节皮肤结核病

(一)掌握寻常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感染途径。

(三)了解皮肤结核病的临床类型、组织病理、鉴别诊断及治疗。

(一)详细讲解寻常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病因、感染途径。

(三)一般介绍皮肤结核病的临床类型、组织病理、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

(一)掌握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癣、股癣、手癣与足癣、甲真菌病、癣菌疹、花斑癣)等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二)熟悉念珠菌病及孢子丝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了解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情况、预防。

了解着色真菌病的临床特点。

(四)学会真菌镜检方法。

(一)详细讲解头癣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及治疗(服、檫、洗、剪、煮五字疗法)。

手足癣体股癣、癣菌疹、花斑癣(糠秕孢子菌)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治疗。

甲真菌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及治疗。

(二)重点介绍念珠菌病的病因(条件致病菌、诱发因素等),临床表现(粘膜、皮肤及内脏念珠菌病)及治疗原则及方法。

孢子丝菌病的病因、传染方式、临床表现、分型(固定型、淋巴管型、内脏型)、治疗。

(三)一般介绍着色真菌病、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情况及预防、实验室检查(毛发及鳞屑镜检、滤过紫外线检查)。

第十四章皮炎与湿疹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二)熟悉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三)了解特殊类型的接触性皮炎。

(一)详细讲解病因:

常见的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

发病机理:

原发性刺激、变态反应。

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停止接触,清除或中和毒性物质,抗炎及抗过敏治疗,外用药。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

接触过程、症状特点、好发部位、播散及泛发、全身反应。

停止接触致敏物后好转。

慢性化的原因及症状。

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三)一般介绍特殊类型:

尿布皮炎、化妆品皮炎、漆性皮炎。

第二节湿疹

(一)掌握各期湿疹临床特点及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的鉴别。

(二)熟悉治疗原则。

(三)了解病因及不同部位、皮疹形态的湿疹。

(一)详细讲解临床分型及表现:

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症状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的特点,与接触性皮炎及神经性皮炎的鉴别,与癣菌感染的鉴别等。

(二)重点讲解治疗原则:

外用药疗法、全身疗法、中药。

(三)一般介绍病因、:

变态反应、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物理化学刺激、饮食、代谢及病灶及几种局限性湿疹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特应性皮炎

(一)掌握临床表现。

(二)熟悉诊断。

(三)了解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

(一)详细讲解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的临床特点。

(二)重点讲解诊断要点。

(三)一般介绍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

第四节自体敏感性皮炎

(二)熟悉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

(三)了解治疗原则。

(一)详细讲解临床表现及特殊类型感染性湿疹样皮炎。

(二)重点讲解病因、诱发因素及诊断依据。

(三)一般介绍治疗原则。

第十五章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荨麻疹

(二)熟悉急性、慢性荨麻疹及特殊类型的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病因、发病机制。

(一)详细讲解基本损害、皮肤及粘膜如呼吸道、消化道的症状及全身症状

(二)重点讲解急性和慢性型及皮肤划痕症、血管性水肿、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临床特点。

诊断:

病史、临床特点。

须与药疹、败血症及急腹症鉴别。

治疗:

祛除可疑病因,抗组织胺制剂,重症、急性寻麻疹须用皮质激素,外用药,中医等。

(三)一般介绍病因:

食物、吸入物中的蛋白质、药物、全身疾病、病灶、物理及化学因素、精神因素等与发病的关系。

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

第一节血管性水肿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二)了解病因、发病机制。

(一)详细讲解血管性水肿的类型和诊断

(二)一般介绍病因:

药物、食物、吸入物、物理刺激等因素与发病关系。

第十六章药疹

(一)掌握本病的分型、临床特点、诊断及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

(二)熟悉常见的致敏药物。

(三)了解发病机制。

(一)详细讲解临床表现:

固定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型、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剥脱性皮炎型、紫癜型、多形红斑型、湿疹型、光感性等药疹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停用可疑及有关的药物,加速药物的排泄。

抗组织胺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

支持疗法,护理,外用药。

(二)重点讲解病因:

个体因素与药物因素。

(三)一般介绍发病机制:

免疫性反应与非免疫性反应。

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多形红斑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多形红斑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表现。

(二)熟悉病因、诊断、治疗。

(一)详细讲解红斑—丘疹型、水疱—大疱型、重症型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

感染、药物、其他因素。

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三)一般介绍发病机制。

第三节银屑病

(一)掌握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特殊类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组织病理、治疗。

(一)详细讲解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典型皮疹、临床分期及诊断。

(二)重点讲解红皮病型、关节病型、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

组织病理及治疗原则。

第六节玫瑰糠疹

(一)熟悉玫瑰糠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了解玫瑰糠疹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一)重点讲解玫瑰糠疹皮疹的特点、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病因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二章血管性皮肤病

(一)掌握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特点。

(二)熟悉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发病机理、组织病理改变。

(一)详细讲解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血管炎病因与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感染)、药物、肿瘤、部分血管炎病因与食物、遗传因素有关及治疗原则。

(三)一般介绍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发病机理、组织病理改变。

第三篇性传播疾病

第二十五章概论

(一)掌握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临床特征。

(二)熟悉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处理原则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

(一)详细讲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二)重点讲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特征。

(三)一般介绍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处理原则及鉴别诊断。

第二十六章梅毒

(一)掌握梅毒的分期、获得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梅毒的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梅毒的病因、传染途径、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一)详细讲解梅毒的分期、获得性梅毒的一期、二期、三期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方案。

(三)一般介绍病原体、传染途径、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

第二十七章淋病

(一)掌握淋病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淋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了解淋病的病原体、鉴别诊断。

(一)详细讲解男性淋病、女性淋病、儿童淋病、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淋病的实验室检查(涂片检查、淋菌培养、血清学及免疫学试验、PCR等)、诊断与治疗、愈合标准。

(三)一般介绍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第二十九章尖锐湿疣

(一)掌握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尖锐湿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了解病因与治疗。

(一)详细讲解尖锐湿疣的潜伏期、好发部位、形态、症状。

(二)重点讲解尖锐湿疣的诊断要点、与扁平湿疣、假性湿疣等鉴别诊断。

(三)一般介绍病因、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醋酸白试验、免疫组化、PCR等)及治疗方法。

第三十章生殖器疱疹

(一)掌握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生殖器疱疹的病因、诊断。

(三)了解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治疗。

(一)详细讲解原发性、复发性、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及诊断要点。

(三)一般介绍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

第三十三章艾滋病

(一)掌握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及临床表现。

(二)熟悉艾滋病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

(三)了解艾滋病的病因、治疗。

(一)详细讲解艾滋病的各种传染途径及不同临床分期的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依据、诊断标准。

(三)一般介绍艾滋病的病原体、发病机制、治疗方案。

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说明:

课程总学时

32学时

实验学时数

12学时

实验项目

个数

4个

课程总学分

1.5学分

实验学分

学分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或限选)课□任选课□集中实践环节□

实验类别

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其他□

考核方式

出勤率+病例书写+学习态度

适用专业

临床、法医、预防、麻醉、临床专升本、眼视光七年制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皮损和常见外用药的介绍3学时;

2、感染性皮肤病、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3学时;

3、变态反应皮肤病3学时;

4、性传播疾病3学时。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模块名称)

学时

主要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实验

类型

皮损和常见外用药的介绍

1、皮损及常见外药的介绍(小讲课)

2、皮损—原发、继发(电脑显示)

3、典型病例示教(4例以上)

4、要求每学生采集1份门诊病史并书写

综合性

感染性皮肤病、

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

1、疥疮、丘疹性荨麻疹的介绍(小讲课)

2、感染性皮肤病(电脑显示)

变态反应皮肤病

1、神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小讲课)

2、变态反应皮肤病(电脑显示)

1、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小讲课)

2、性传播疾病(电脑显示)

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按编著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