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1325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 精品.docx

资料大全孟子二章说课稿精品

孟子二章说课稿

  孟子二章说课稿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之"、"于"等虚词的用法,懂得使动用法。

  2认识孟子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智慧和论辩才能。

  教学设想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思想、主张,值得我们借鉴。

  孟子是一位雄辩家,他的文章自成风格,思想精辟,析理深透,纵横捭阖,气势充沛,其中有不少值得吸取的东西。

  这两段文章的教学,先要讲明词义,句意。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理解各篇的论述特点,领会文中思想的光彩,了解孟子文章的特色。

  逐句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强朗读、背诵练习。

  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毕,酌情讲评。

  注意字音"粟"ù"畔"

  à,通假"叛"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

  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

  "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

  "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

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词语

  1"之"的。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绕,包围。

  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

  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

  "夫"ú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必"一定。

  "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是"这。

  "也"表判断。

  2内容

  提问本段内容谈什么?

和上段有什么联系?

  讲解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词语

  "非"不是。

  "也"表判断。

  "池"护城河。

  "兵"兵器。

  "革"皮革,指甲胄。

  "坚"坚固。

  "利"锋利,锐利。

  "粟"粮食。

  "委"放弃。

  "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

  "去"离开,逃走。

  "之"代这座城池。

  2内容

  提问本段内容谈什么?

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讲解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词语、句子

  12"故"因此,所以。

  "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

  1"以"凭借,依靠。

  "封疆"疆界;"封",疆界。

  1"之"的。

  "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

  "险"险要。

  "威"震慑。

  "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

  "者"的,的人。

  "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

  "寡"少。

  2"之",到。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

  "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

  "顺"顺从,归附。

  2"以"用,拿。

  4"之"助词。

  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

  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2内容

  提问本段内容谈什么?

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讲解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

  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内容

  提问一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提问二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讲解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论证特点

  提问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讲解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故曰……战必胜矣"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不懂之处,记下来。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重点

  1实词,"于"、"则"、"也"等虚词,使动用法。

  2先分论后总结的论证特点。

  3孟子关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留的背诵作业。

  二、朗读本篇。

  先叫一名同学朗读。

  注意字音畎ǎ

  傅说è鬲é奚ī拂ì士再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

  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本篇。

  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词语

  "发"兴起。

  "于"从。

  "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的水沟;"亩",田埂。

  "举"选用,这里意为被选用。

  "版"通假"板",筑墙的夹板。

  "筑"筑墙用以捣土的杵。

  "士"狱官。

  "海"指海滨。

  "市"集市。

  2内容提问一第一段举出的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之点,是什么?

  讲解这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点是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获。

  提问二这段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讲解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是先摆出论据,以便据之作出议论,提出看法,有了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据,其议论自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词语

  "故"因此。

  "将"想要,打算。

  "降"à降下。

  "于"到,给。

  "是"这。

  "也"表停顿。

  "必"一定。

  "苦"使动用法,意为使……困苦苦恼。

  "劳"使动用法,意为使……劳累。

  "饿"使动用法,意为使……饥饿。

  "空乏"指资财缺乏。

  "身"自身。

  "拂"违背,逆。

  "乱"扰乱。

  "所为"做的事;"为"做。

  "所以"用来……的。

  "动"触动,影响。

  "忍"使动用法,意为使……能忍耐,使……坚韧。

  "曾"通假"增",增加。

  "益"增加,补助。

  2内容

  提问一从论说文的角度看,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内容是说明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意即一个人要增长才干,有番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动诸方面经受住艰难困苦的磨炼。

  提问二本段与上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讲解本段所说的这个观点是以上段的事实为依据归纳而出的。

  第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1于心,衡2于虑,而后作;征3于色,发4于声,而后喻。

  入1则无法家拂士,出2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词语、句子

  "恒"经常。

  "过"过失,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

  "困"困苦。

  13"于"在。

  "衡"通假"横"横亘。

  2"于"被。

  "虑"思虑。

  "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

  "作"兴起,愤发而起。

  "征于色"表现在脸色上;"征",证验;"色",气色,脸色。

  "发"显现。

  4"于"从。

  "喻"明白,这里意为被人了解。

  "入"指在朝内,国内。

  12"则"如果。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假"弼",辅正,辅佐。

  "出"指外部,国外。

  "者"指国家。

  "亡"灭亡。

  2内容

  提问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阐明人要经受挫折、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经验教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并由修身进而推论治国,指出听不到谏戒,丧失掉警觉之患。

  第四段"然后知生1于忧患,而死2于安乐也。

  "1词语

  "知"知道,懂得。

  "生"生长,生存发展。

  12"于"在。

  "忧"忧虑。

  "患"患难。

  "而"连词,前后是并列关系。

  "死"死亡,灭亡。

  "安乐"安逸享乐。

  "也"表肯定。

  2内容

  提问最后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讲解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全文内容提问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讲解孟子文中所言在两个问题上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另开生百;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戒,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论证特点

  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解前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方式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设例证明中心论点的前后两个部分,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本文的论证方式则是先以大部分篇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再以一简炼的排比句,概括说明"死于安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词语总结两文

  实词从略

  虚词

  之1的。

  "三里之城"2代词。

  "环而攻之而不胜。

  "3到。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助词。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以1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用。

  "以天下之所顺。

  "于1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2达到,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被。

  "衡于虑"4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则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布置作业

  1背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死于安乐也。

  "2作课后练习。

  [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战中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们的齐心协力。

  比如一个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的时令相助,但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因为有利的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啊。

  又比如一座城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锐利不牢固,粮草并不是不充足,守城者却弃城逃遁,这就是因为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齐同。

  因此说,让百姓住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边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阻,威震天下不能仗恃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国君能得到众多人的相助,不行仁政的国君就很少得到相助。

  相助的人少到极点,那就要众叛亲离。

  相助的人多到极点,那么普天之下都会归顺他。

  用天下归附的力量去攻打那众叛亲离的人,那还能不胜吗?

所以,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是从田间地头兴起的,傅说是从筑墙捣土中被举用的,胶鬲是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举用,孙叔敖从海滨僻地被举用,百里奚从交易市上被举用。

  因此可见上天打算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遭到痛苦,使他的筋骨受番劳累,使他的肚肠挨受饥饿,使他身受困乏,行受干扰,用这各种痛苦来触动他的心灵,使他的性格坚毅起来,以增长他的才干,弥补他的不足。

  人经常会犯过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受困扰,思绪被阻塞,然后,振作精神而有所作为;在脸色上显现出来,从谈吐中表露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诤谏辅佐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国外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就会衰亡。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虑患难可以促使人生存,而贪安图乐则会导致灭亡。

  "

  孟子二章说课稿二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

  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

  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

  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

  看法略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

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

  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

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

  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

  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亲戚畔之傅说法家拂士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困于心,衡于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入则无法家拂士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

  古义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国恒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

"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

  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因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

  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

  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

  孟子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