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11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84.docx

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84

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C.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  )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面造成的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4Fe+3O2

2Fe2O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磷在空气中点燃

 4P+5O2

2P2O5

 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量

 C

 将CO2通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CO2+H2O=H2CO3

 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由紫色变为蓝色

 D

 将H2通入CuO片刻并加热

 CuO+H2

Cu+H2O

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试管口有冷凝的液体滴下

A.AB.BC.CD.D

5.下列离子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B.

C.

D.

6.漂白粉可用于环境和自来水的消毒,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Ca(ClO)2+H2O+CO=CaCO3↓+2R,生成的R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可杀灭细菌和病毒,其微观反应为:

则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原理的是(  )

A.

的化合价为

B.向

的稀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

D.

是氧化物

7.红葡萄酒具有养颜,软化血管、抗癌等保健功能。

红葡萄酒中含有花色苷,其化学式为C16H16O6,下列说法符合化学原理的是(  )

A.

B.

C.

D.

8.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9.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

等质量的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

D.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一个三原子分子且含有10个电子俗称生命之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一个四原子分子,且一个分子内有10个电子,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的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3)写出三种第一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4)写出16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

(5)一种金属氧化物当含少量Fe3+的杂质时,叫红宝石,当含少量Fe2+的杂质时,叫绿宝石,写出这种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11.海洋是一个聚宝盆。

我国钓鱼岛海域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油气资源。

(1)丙烷(C3H8)是石油的成分之一,写出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我国渔民长期在钓鱼岛以捕鱼为生。

鱼中含有丰富的______(填字母,只有一个选项)。

A.糖类   B.维生素   C.脂肪    D.蛋白质

(3)若将海水取回后滴加硝酸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2019年5月16日,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在深海的冷泉周围收集到可燃冰。

在深海潜水器或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来除去动物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提供呼吸所需的气体,且生成一种俗称纯碱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3.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4.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R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t1℃时将50g的氯化铵加入到80g的水中,此时所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克。

(2)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15.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盐酸,二氧化锰、氯酸钾,过氧化氢、硫酸、颗粒状的碳酸钙和实验装置及仪器:

按所给药品,实验装置及仪器,完成下列各题:

(1)将A与D相连,写出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写出制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所制得的气体不纯,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装置(填字母)的______端口(填序号)除去杂质,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检验(3)中所得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请从图二中选取______(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6.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求这一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

A、雨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玉石、金银雕刻、雨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D、铁棒磨细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

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

解:

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故选:

B。

根据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的原因(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

解: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

说明了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故选:

A。

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引用古代名人的诗句立题起点很高,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衔接,提高了学习兴趣。

但归结到化学角度上来,就是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4.【答案】D

【解析】

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故选项错误。

B、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错误。

C、将CO2通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由紫色变为红色,故选项错误。

D、将H2通入CuO片刻并加热,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会观察到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试管口有冷凝的液体滴下,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A、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5.【答案】B

【解析】

解:

pH为10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Fe3+、Mg2+分别与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NH4+与碱性溶液中的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与碱性溶液中的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pH为10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6.【答案】D

【解析】

解:

A、

为次氯酸,由于氢显+1价,氧显-2价,则可推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

B、由于次氯酸易分解生成了盐酸,滴加硝酸银,溶液会变浑浊,故B正确;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氧气,故C正确;

D、

分别是次氯酸和氧气,都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

D。

A、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

B、根据次氯酸的性质分析;

C、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本题通过微粒模型图考查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了解模型图的意义是解答的基础。

7.【答案】C

【解析】

解:

A、花色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花色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4,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花色苷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花色苷分子由38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

(1×16):

(16×6)=12:

1:

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A、根据花色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1个花色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

解:

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根离子,最后进行蒸发,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①⑤②③④。

故选:

A。

根据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9.【答案】C

【解析】

解:

A、等质量铝和锌分别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铝消耗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

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生成的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置换出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减小,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

C。

A、根据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铝消耗硫酸多,进行分析判断。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0.【答案】H2O NH3 HCl、H2SO4、NaOH S2- Fe2O3和FeO

【解析】

解:

(1)水是生命之源,并且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且和10个电子,化学式为:

H2O;

(2)初中学习的气体中能溶于水呈碱性的物质是氨气,并且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和10个电子,化学式为:

NH3;

(3)因为氢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有:

HCl、H2SO4、NaOH;

(4)16号元素是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符号为:

S2-;

(5)Fe3+、Fe2+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Fe2O3和FeO。

故答案为:

(1)H2O;

(2)NH3;

(3)HCl、H2SO4、NaOH;

(4)S2-;

(5)Fe2O3和FeO。

(1)根据水是生命之源进行分析;

(2)根据气体溶于呈碱性进行分析;

(3)根据氢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进行分析;

(4)根据离子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5)金属元素显+2、+3价进行书写。

本题考查了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化学式的书写等知识,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3H8+5O2

3CO2+4H2O; D AgNO3+NaCl=AgCl↓+NaNO3

【解析】

解:

(1)丙烷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3CO2+4H2O;

(2)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AgNO3+NaCl=AgCl↓+NaNO3;

故答案为:

(1)C3H8+5O2

3CO2+4H2O;

(2)D;

(3)AgNO3+NaCl=AgCl↓+NaNO3。

(1)根据丙烷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六大营养素进行分析;

(3)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进行书写。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难度不大,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2.【答案】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解:

用过氧化钠(Na2O2)来除去动物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提供呼吸所需的气体(氧气),且生成一种俗称纯碱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

2Na2O2+2CO2=2Na2CO3+O2。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3.【答案】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解析】

解: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故答案为:

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4.【答案】112 <

【解析】

解: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的氯化铵加入到80g的水中,此时所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80g+

×80g=112克;

(2)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7.5%,所以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

(1)112;

(2)<。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2KClO3

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F ① NaHCO3+HCl=NaCl+H2O+CO2↑ CO2+Ca(OH)2=H2O+CaCO3↓ Ⅲ

【解析】

解:

(1)装置A中有酒精灯,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可以和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以把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的①端口除去杂质,氯化氢气体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4)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H2O+CaCO3↓;

(5)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请从图二中选取Ⅲ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故答案为:

(1)2KClO3

2KCl+3O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F  ①NaHCO3+HCl=NaCl+H2O+CO2↑;

(4)CO2+Ca(OH)2=H2O+CaCO3↓;

(5)Ⅲ。

(1)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药品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5)根据装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酸碱恰好中和

【解析】

解:

(1)图中A点时pH=7,表示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g×15%=6g;

设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6g

  解得:

x=7.35g

故答案为:

(1)酸碱恰好中和;

(2)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7.35g。

(1)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反应的情况;

(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