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1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论热点面对面真1Word文档格式.docx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

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水泥、原煤、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抗击特大洪水、战胜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神州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的60年。

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949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从35美元增加到3266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3岁。

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人们正享受越来越宽裕的小康生活。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

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这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60年。

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不断推进。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有力弘扬,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

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从积极斡旋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到参与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从真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6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

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6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个老话题。

曾经一个时期,提起这个话题,有些同志似乎“理直气不壮”,因为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差距比较大,制度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

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优势,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呢?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初见成效,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评价。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

罗奇说:

“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

“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

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

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

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

这些优势在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更是显示出巨大威力。

有国外学者评价中国抗击汶川地震灾害时说:

“地震之后人们确实看到了中国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日本《朝日新闻》认为,北京奥运会“使中国特有的体制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评价

  我从来没有预见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发展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没有想到中国会成为当前稳定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

我们当时从未梦想到这些事情。

  ——美国前总统 吉米·

卡特

  中国采取的刺激经济一揽子举措让我很受鼓舞……这对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榜样。

  ——IMF总裁 多米尼克·

斯特劳斯—卡恩

  中国很可能是今年出现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因为它是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美国《新闻周刊》

  解决问题要有新办法,但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德国副总理兼外长 施泰因迈尔

  为战胜这场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需要“中国经验”。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

  韦利娅·

埃尔南德斯

  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制度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既取得重要成果,也遭遇过严重挫折。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制和机制。

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要科学、客观地去认识和把握。

  首先,应全面地看。

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好不好、有没有优势,应该看全局、看整体、看本质,而不能只看到局部、只盯着一些枝节,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关键要看它是不是总体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不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已经给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其次,应具体地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组成的,大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律,小到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规章。

其制度优势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通过各个具体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当然,它在一些具体方面、具体环节上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对此也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因此一概否定整个制度的优势。

  此外,还应发展地看。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讲,时间还不长。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发展的、前进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越来越完善,其优越性也将越来越充分地彰显出来。

  只要我们坚持以全面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不难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从而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制度,也会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清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为何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要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辉煌成就是几代人不懈探索、艰苦奋斗的结果。

如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划分,新中国60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中,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严峻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出现了急躁冒进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沉重代价。

后30年中,党和国家从十年内乱的危难中重新奋起,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因此有人说,讲制度优势,主要是后30年,前30年主要是失误和教训。

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呢?

  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不能孤立地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而应该把两个30年联系起来看,从整个60年的发展历程来把握。

  首先应看到,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不能离开前30年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建立和巩固了新型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

没有前30年奠定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创造的物质条件,就不会有后3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

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带领人民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观点·

声音

  ◎60年的沧桑,见证了一个民族羽化成蝶的历程。

  ◎60年的巨变与成就,值得总结;

60年的光荣与梦想,值得珍惜;

60年的风霜与韶光,值得感知。

  ◎闭上眼睛思索一下,可以深切感受到:

在经历了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可怕事件后,中国人正在拥抱那久盼的梦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千多年来,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求索和奋斗。

今天,它终于有幸见证这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中国的命运今非昔比,力量生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未来掌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中。

  前后两个30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

整个60年,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如果进一步把视野放宽,就会看到,前后两个30年都是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过程,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有机统一的。

后人总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前行,又总是要超越前人而有新的创造,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

我们自豪于今天的成就,也要铭记前人的奋斗;

我们不忘历史,更要面向未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党是怎样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不断成熟、展示出巨大优势的,从而更加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带着胜利的豪情回望过去,60年风雨兼程,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已载入史册。

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的面前,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事业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

我们坚信:

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胜利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深度阅读

  1.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复兴之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3月版。

 

宝贵财富行动指南(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②)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

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

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

30多年来,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闯过激流险滩,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行。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何曾想,昔日广东南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会发展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近8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

  何曾想,昔日一片危棚陋屋、发展落后的黄浦江东岸,会变成高楼林立、商企云集的现代城区和世界级的金融贸易中心——浦东新区。

  何曾想,昔日11名科技人员在一间小平房里创办的“公司”,会成为进入“世界500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

  是什么促成了深圳的腾飞?

是什么推动了浦东的崛起?

是什么铸就了联想的辉煌?

  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首往昔岁月,许多人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3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改革开放犹如一支如椽巨笔,在中华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弘的壮美画卷。

  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稳步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丰富土壤。

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

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

用马克思的话说: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然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新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0多年来,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认真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这些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回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党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党面临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性考验。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伟大创造的产物,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实践孕育着理论,也检验着理论。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回望近代中国的历程,面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

多少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又都破灭了;

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

多少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又都谢幕了。

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