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381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docx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二

NCRE4Test2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磁盘

B)提供用户操作计算机的界面

C)管理系统动态库

D)编译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D【解析】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

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由翻译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这个过程是为编译,不是由操作系统来完成的。

故选择D选项。

2.在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微内核结构表示的是

A)整体式结构

B)层次结构

C)分布式结构

D)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D【解析】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正确性"、"灵活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在进行现代操作系统结构设计时,即使在单处理机环境下,大多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的微内核结构,将操作系统划分为两大部分:

微内核和多个服务器。

故选择D选项。

3.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使用特权指令而引起的中断是

A)时钟中断

B)外部中断

C)访管中断

D)溢出中断

C【解析】用户程序不能直接使用特权指令。

如果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执行了特权指令,则引起访管中断,这也是CPU由用户态向核心态转换的方法。

故选择C选项。

4.下列各种事件中,不属于I/O中断的事件是

A)数据传送完毕

B)设备出错

C)指令错

D)键盘输入

C【解析】数据传送完毕、设备出错和键盘输入均产生I/O中断。

故选择C选项。

5.用户在编写程序时,若要在屏幕上画出一个红色的圆,需要使用

A)自然语言

B)系统调用

C)命令控制

D)运行时系统

B【解析】在屏幕画圈,需要系统调用显示屏的驱动程序。

故选择B选项。

6.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下列能并行工作的是

A)CPU与外部设备

B)内存和内存

C)用户与应用程序

D)CPU和内存

A【解析】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指的是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

从微观上看部分程序使用CPU,部分程序使用外部设备。

从宏观上看,CPU与外部设备始终可以并行工作,这样可以使得CPU的运行效率达到最大化,不至于空闲。

故选择A选项。

7.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有多种状态。

下列状态中,哪一个不是Linux支持的状态?

A)运行状态

B)安全状态

C)僵尸状态

D)睡眠状态

B【解析】linux上进程有5种状态:

运行(正在运行或在运行队列中等待);中断(休眠中,受阻,在等待某个条件的形成或接受到信号);不可中断(收到信号不唤醒和不可运行,进程必须等待直到有中断发生);僵死(进程已终止,但进程描述符存在,直到父进程调用wait4()系统调用后释放);停止(进程收到SIGSTOP,SIGSTP,SIGTIN,SIGTOU信号后停止运行运行)。

故选择B选项。

8.假设在UNIX操作系统环境下执行以下程序:

main()

{

printf("HelloWorld\n");

fork();

printf("HelloWorld\n");

}

若程序正常运行,子进程创建成功,那么,屏幕上得到输出的有

A)1个HelloWorld

B)2个HelloWorld

C)3个HelloWorld

D)4个HelloWorld

C【解析】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fork()函数。

返回值:

若成功调用一次则返回两个值,子进程返回0,父进程返回子进程标记;否则,出错返回-1。

假设程序正确运行并创建子进程成功,那么,子进程为0,父进程为进程号,故输出两行HelloWorld。

此外,在fork函数之前,会输出一行HelloWorld。

故选择C选项。

9.在Pthread线程包中,线程操作pthread_yield表示的是

A)线程让出CPU

B)创建一个线程

C)阻塞一个线程

D)等待一个特定的线程退出

A【解析】线程操作pthread_yield表示线程让出CPU。

故选择A选项。

10.在采用非抢占式调度的操作系统中,不能引起新进程调度的事件是

A)正在运行的进程用完时间片

B)正在运行的进程出错

C)正在运行的进程等待I/O事件

D)新创建的进程进入就绪队列

D【解析】非抢占式调度的操作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用完时间片,正在运行的进程出错,正在运行的进程等待I/O事件均能产生进程调度。

而新创建的进程只能进入就绪队列,无法引起进程调度。

故选择D选项。

11.系统中有2个并发进程,当一个进程在等待另一个进程向它发送消息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同步关系

B)互斥关系

C)调度关系

D)父子进程关系

A【解析】题目中知一个进程在等待另一个进程向它发送消息,则两进程关系为同步关系,题中没有说明有共享资源、相互调用和父子关系,所以不存在互斥关系,调用关系以及父子关系,故选择A选项。

12.对于信号量S,执行一次P(S)操作后,S的值

A)变为1

B)不变

C)减1

D)减指定数值

C【解析】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对信号量进行操作。

P(S):

将信号量S的值减1,即S=S-1;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排入等待队列。

V(S):

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S=S+1;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故选择C选项。

13.下列关于管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管程是一种同步机制

B)管程只能解决进程互斥问题

C)引入管程是为了提高代码可读性

D)管程将共享变量及对共享变量的操作封装在一起

B【解析】一个管程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和能为并发进程所执行(在该数据结构上)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同步进程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

局部于管程的数据结构,只能被局部于管程的过程所访问,任何管程之外的过程都不能访问它;反之,局部于管程的过程也只能访问管程内的数据结构。

由此可见,所有进程要访问临界资源时,都必须经过管程才能进入,而管程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管程,从而实现了进程的互斥。

故选择B选项。

14.采用动态地址映射方式向内存装入程序时,其地址转换工作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

A)装入程序时刻

B)选中程序时刻

C)每一条指令执行时刻

D)移动程序时刻

C【解析】动态重定位是指在装入程序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直接把程序装入内存中,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每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都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将指令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故选择C选项。

1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案中,为加快内存分配,当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时空闲区的组织应该是

A)按空闲区大小递减顺序排列

B)按空闲区大小递增顺序排列

C)按空闲区地址从小到大排列

D)按空闲区地址从大到小排列

B【解析】最佳适应算法(BestFit):

从全部空闲区中找出能满足作业要求的、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分区,这种方法能使碎片尽量小。

为适应此算法,空闲分区表(空闲区链)中的空闲分区要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自表头开始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自由分区分配。

该算法保留大的空闲区,但造成许多小的空闲区。

故选择B选项。

16.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系统中,逻辑地址用32位表示,内存分块大小为210。

则用户程序最多可划分成多少页?

A)210

B)220

C)222

D)232

C【解析】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系统中,逻辑地址用32位表示,内存分块大小为210,那就存在232/210=222页。

故选择C选项。

17.虚拟存储空间的大小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限制?

A)栈空间大小

B)物理内存大小

C)数据量的实际大小

D)计算机地址位宽

D【解析】虚拟存储空间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来扩大用户可存储空间,它在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间增加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使两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支持运行比实际配置的内存容量大的多的大任务程序。

程序预想放在外存储器中,在操作系统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下,按照某种置换算法依次调入内存储器由CPU执行。

虚拟存储空间主要跟计算机地址位宽有关。

故选择D选项。

18.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LRU算法是指

A)首先置换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

B)首先置换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面

C)首先置换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

D)首先置换以后再也不用的页面

B【解析】LRU是LeastRecentlyUsed的缩写,即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首先置换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面,是为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服务的。

故选择B选项。

19.有一个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分配给某个进程3个页框(假设开始时页框为空)。

某进程执行时的页面访问序列是:

0,6,0,1,5,1,5,4,1,2,5,2,4,5,2,3,5,3。

若采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缺页次数为

A)10

B)9

C)8

D)7

D【解析】进程执行时的页面访问序列是:

0,6,0,1,5,1,5,4,1,2,5,2,4,5,2,3,5,3。

若采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缺页的时候如下图所示:

共发生了7次缺页次数。

故选择D选项。

20.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逻辑块与存储介质上物理块存放顺序一致的物理结构是

A)顺序结构

B)链接结构

C)索引结构

D)B+树结构

A【解析】将一个文件中逻辑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到存储介质的依次相邻的块上,便形成顺序结构,这类文件叫顺序文件,又称连续文件。

这是一种逻辑记录顺序和物理记录顺序完全一致的文件。

故选择A选项。

21.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提高文件目录检索效率?

A)限制子目录个数

B)引入当前目录

C)采用相对路径文件名

D)将目录项分解

A【解析】可以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的有:

块高速缓存、磁盘驱动调度和目录项分解法,此外,还可以采用引入当前目录以及相对路径文件名的方式。

故选择A选项。

22.下列哪一项不是打开文件时所做的工作?

A)填写文件控制块中的文件读写方式

B)检查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控制块是否已调入内存

C)检查操作的合法性

D)返回给用户一个文件描述符

A【解析】打开文件必须先提出"打开"文件的请求,必须向系统提供参数:

用户名、文件名、存取方式、存储设备类型、口令等,并不需要填写文件读写方式,选项A错误。

文件系统在接到用户的"打开"文件要求后,应完成的主要工作为:

根据文件名查找文件目录,检查相关文件控制块是否读入内存,并检查文件操作是否合法。

最后将文件描述符返回给用户。

故选择A选项。

23.假设某文件系统的物理结构采用类UNIX的二级索引结构。

主索引表有12项,前10项给出文件前10块的磁盘地址,第11项给出一级索引表的地址,第12项给出二级索引表的地址。

一级和二级索引表的大小均为一个磁盘块,可存放100个磁盘地址。

针对以上描述的文件系统,一个文件最大为多少块?

A)10010

B)10110

C)10100

D)11000

B【解析】直接索引磁盘块有10个,采用一级索引的磁盘块有100个,采用二级索引的磁盘块有100*100个,合计为10110个。

故选择B选项。

24.假设某文件系统的物理结构采用类UNIX的二级索引结构。

主索引表有12项,前10项给出文件前10块的磁盘地址,第11项给出一级索引表的地址,第12项给出二级索引表的地址。

一级和二级索引表的大小均为一个磁盘块,可存放100个磁盘地址。

在找到主索引表之后,要访问文件的第1000块,还需要启动多少次磁盘?

A)2

B)3

C)4

D)5

B【解析】1~10块采用的是直接索引,需要启动磁盘1次;11~110块采用的是一级索引,需要启动磁盘2次;111~10110块采用的是二级索引,需要启动磁盘3次。

第1000块访问时,找到主索引后,需要启动磁盘2次。

故选择B选项。

25.下列各项时间中,哪一项不会影响磁盘读写性能?

A)寻道时间

B)旋转延时

C)传输时间

D)调度时间

D【解析】磁盘设备在工作时,以恒定的速率旋转,为了读和写,磁头必须能移动到所要求的磁道上,并等待所要求的扇区的开始位置旋转到磁头下,然后再开始读和写,故把对磁盘的访问时间分为三部分:

寻道时间Ts,旋转延时时间Tr和传输时间Tt。

其中寻道时间Ts最能影响磁盘读写的性能。

故选择D选项。

26.设备按信息交换单位进行分类,可分为

A)系统设备和用户设备

B)系统设备和块设备

C)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D)存储设备和控制设备

C【解析】设备按交换信息的单位来划分有字符设备和块设备两类。

故选择C选项。

27.在操作系统的I/O管理中,缓冲池管理中着重考虑的是

A)选择缓冲区的大小

B)决定缓冲区的数量

C)实现进程访问缓冲区的同步

D)限制访问缓冲区的进程数量

C【解析】在操作系统的I/O管理中,缓冲池管理中着重考虑的是实现进程访问缓冲区的同步。

故选择C选项。

28.进程出现饥饿现象是指

A)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有多个互相等待的进程同时存在

C)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等待对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进程的优先级较低而长时间得不到调度

D【解析】进程饥饿,指当等待时间给进程推进和响应带来明显影响称为进程饥饿。

当饥饿到一定程度的进程在等待到即使完成也无实际意义的时候称为饥饿死亡。

而进程的优先级决定了进程进入运行状态的先后。

故选择D选项。

29.银行家算法是应对死锁的一种算法,其实现的是

A)死锁鸵鸟算法

B)死锁检测与恢复算法

C)死锁避免算法

D)死锁预防算法

C【解析】银行家算法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避免死锁的算法。

又被称为"资源分配拒绝"法。

在避免死锁方法中允许进程动态地申请资源,但系统在进行资源分配之前,应先计算此次分配资源的安全性,若分配不会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则分配,否则等待。

故选择C选项。

30.死锁定理的描述是

A))当且仅当当前状态的资源分配图是可完全化简的

B)当且仅当当前状态的状态转换图是不可完全化简的

C)当且仅当当前状态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完全化简的

D)当且仅当当前状态的状态转换图是可完全化简的

C【解析】先看系统还剩下多少资源没分配,再看有哪些进程是不阻塞的,接着把不阻塞的进程的所有边都去掉,形成一个孤立的点,再把系统分配给这个进程的资源回收回来,这样,系统剩余的空闲资源便多了起来,接着又去看看剩下的进程有哪些是不阻塞的,然后又把它们逐个变成孤立的点。

最后,所有的资源和进程都变成孤立的点。

这样的图就叫做"可完全简化"。

如果一个图可完全简化,则不会产生死锁;如果一个图不可完全简化,则会产生死锁。

这就是"死锁定理"。

故选择C选项。

31.在以下国际组织中,制定OSI参考模型的是

A)ISO

B)IEEE

C)IETF

D)ARPA

A【解析】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该组织机构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OSI)。

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即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

IETE(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即Internet工程任务组,又叫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成立于1985年底,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当前绝大多数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出自IETF。

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即美国远景研究规划局,该局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生存性很强的网络,目的是对付来自前苏联的核进攻威胁。

这个网络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网络。

根据题意,选项A符合要求,故选择A选项。

32.关于数据报交换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报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

B)发送至同一结点的分组可能经不同路径传输

C)发送分组前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

D)分组不需要带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D【解析】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即数据报和虚电路。

其中,数据报是报文分组存储转发的一种形式,源主机发送的每个分组都可以独立选择一条路径到达目的地。

数据报分组交换技术的特点是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可能会出现乱序、重复和丢失现象;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用于中间结点的路由工作,;数据报方式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的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的通信。

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择D选项。

33.如果网络结点传输5MB数据需要0.04s,则该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是

A)12.5Mbps

B)100Mbps

C)125Mbps

D)1Gbps

D【解析】数据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R=(1/T)*log₂N(bps),其中R为传输速率,单位为bps,T为发送每个bit所要的时间,单位是秒,N是传输的码数。

带入数据,得到结果为1Gbps。

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择D选项。

34.在计算机网络分类中,覆盖范围最小的网络类型是

A)广域主干网

B)高速局域网

C)个人区域网

D)宽带城域网

C【解析】在计算机网络分类中,覆盖范围由小到大依次为:

个人区域网,高速局域网,宽带城域网,广域主干网。

根据题意,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择C选项。

35.在Ethernet帧中,前导码字段的长度是

A)1字节

B)1比特

C)7字节

D)7比特

C【解析】以太网的帧的各个部分长度如下表所示:

字段

字段长度(字节)

目的

前导码(Preamble)

7

同步

帧开始符(SFD)

1

标明下一个字节为目的MAC字段

目的MAC地址

6

指明帧的接受者

源MAC地址

6

指明帧的发送者

长度(Length)

2

帧的数据字段的长度(长度或类型)

类型(Type)

2

帧中数据的协议类型(长度或类型)

数据和填充(DataandPad)注

46~1500

高层的数据,通常为3层协议数据单元。

对于TCP/IP是IP数据包

帧校验序列(FCS)

4

对接收网卡提供判断是否传输错误的一种方法,如果发现错误,丢弃此帧

由上表可知,前导码字段的长度是7字节。

根据题意,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择C选项。

36.关于交换式局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核心连接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

B)通过端口/MAC地址映射表实现帧交换

C)直接交换是其转发方式之一

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WCDMA

D【解析】交换式局域网作为一种能通过增加网段提高局域网容量的技术,它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

局域网交换机利用"端口/MAC地址映射表"进行数据交换。

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可以分为:

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IEEE802.2标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以下三种:

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总线型局域网;采用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总线型局域网;采用TokenRing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环型局域网。

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择D选项。

37.IEEE802.11b标准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2Mbps

B)11Mbps

C)54Mbps

D)100Mbps

B【解析】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的带宽最高可达11Mbps。

另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实际的工作速度在5Mbit/s左右,与普通的10Base-T规格有线局域网几乎是处于同一水平。

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要求,故选择B选项。

38.关于万兆以太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支持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B)只能应用于局域网环境

C)可以采用半双工方式

D)协议标准是IEEE802.3ae

D【解析】万兆以太网采用的是光纤传输介质,只采用全双工的传输方式。

此外,带宽10G足够满足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域骨干网的带宽需求。

万兆以太网最长传输距离可达40公里,且可以配合10G传输通道使用,足够满足大多数城市城域网覆盖。

2002年,IEEE802委员会正式批准万兆以太网标准,即IEEE802.3ae。

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择D选项。

39.IEEE802.3规定的Ethernet帧的最小长度为

A)32B

B)46B

C)48B

D)64B

D【解析】IEEE802.3规定的Ethernet帧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1518B。

根据题意,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择D选项。

40.ADSL的"非对称性"指的是

A)上、下行信道的传输速率可以不同

B)用户端需要调制解调

C)数据信号和语音信号可以同时传输

D)接续时间短且无需拨号

A【解析】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在数据的传输方向上,ADSL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通道。

下行通道的传输速率远远大于上行通道的传输速率,这就是所谓的"非对称性"。

根据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择A选项。

41.关于IP互联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隐藏了物理网络的细节

B)不要求物理网络之间全互连

C)主机使用统一的物理地址表示法

D)可在物理网络之间转发数据

C【解析】IP互联网特点有:

(1)IP互联网隐藏了低层物理网络细节,向上为用户提供通用的、一致的网络服务;

(2)IP互联网不指定网络互联的拓扑结构、也不要求网络之间全互联;(3)IP互联网能在物理网络之间转发数据,信息可以跨网传输;(4)IP互联网中的所有计算机使用统一的、全局的地址描述法;(5)IP互联网平等的对待互联网中每一个网络。

选项C错误,物理网络要求互联,否则不能传输数据。

根据解析,选项C错误,故选择C选项。

42.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02.113.25.36,掩码为255.255.255.0。

如果该主机需要向网络202.113.26.0进行直接广播,那么应该使用的源地址为

A)202.113.26.0

B)202.113.26.255

C)202.113.25.36

D)202.113.25.255

C【解析】直接广播地址是指在广播地址中包含一个有效的网络号和一个全"1"的主机号。

在互联网中,任意一台主机均可向其它网络进行直接广播。

若要向网络202.113.26.0进行直接广播,则目的地址为202.113.26.255,源地址是202.113.25.36。

根据题意,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择C选项。

43.在一个IP分片数据报中,如果片偏移字段的值为十进制数100,那么该分片携带的数据是从原始数据报携带数据的第几个字节开始的?

A)100

B)200

C)400

D)800

D【解析】数据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

以太网的MTU为1500字节,一般IP首部为20字节,UDP首部为8字节,数据的净荷(payload)部分预留是1500-20-8=1472字节。

如果数据部分大于1472字节,就会出现分片现象。

Fragm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