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450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二0一一年八月

 

第一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一、毕业论文写作目的..................................

二、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四、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五、毕业论文的答辩……………………………………………….

六、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七、毕业论文工作流程表…………………………………………

第二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一、选题原则………………………………………………………

二、选题方向………………………………………………………

三、参考选题………………………………………………………

第三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一、论文写作过程………………………………………………….

二、论文写作经验介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示范毕业论文………………………………

第四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

一、答辩流程……………………………………………………….

二、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保证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央电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望各教学单位遵照执行。

一、毕业论文写作目的

毕业论文为5学分。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二、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

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3、毕业论文应当具有相当的学术含量和内容容量,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论文正文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原则上不得超过8000字。

4、学生应在取得56学分后的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5、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

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6、毕业论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

”电大的本科毕业生合乎有关条件的,可以提出学士学位授予申请。

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提供电子稿。

2、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论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

(1)封面

封面所登载的内容主要有:

①标题

要用二号黑字体标于显著位置。

②责任者

包括论文作者、作者学号、指导教师,用四号黑体字。

③学校

是指论文作者所在分校名称,用四号黑体字。

④工作完成日期

指论文提交日期,用四号黑体字。

(2)目录

“目录”为四号黑体字。

标注正文小标题用黑体五号字。

(3)论文摘要(中文)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首先,摘要应具有客观性。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客观反映,要避免主观评价;其次,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摘要应为一篇相对完整的短文,读者即便不读论文全文,也能通过摘要对论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能够获取必要的信息。

最后,摘要应具有简洁性。

摘要一般100-300字,用小四号宋体字。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篇论文应有3-5个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之间用分号隔开,用小四号宋体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占1页。

(5)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太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用三号黑体字。

(6)正文

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大都有章节之分,而且要尽可能加上小标题,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一级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

段首空2格。

标注页码。

(7)注释

毕业论文注释一般采用尾注的形式,不得少于3个,“注释”为四号黑体字,内容为五号宋体字。

形式如下:

①汪晖:

《死火重温》,《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②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05页。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一个重要依据,不得少于3个,“参考文献”为四号黑体字,内容为五号宋体字。

形式如下:

[1]陈敢:

《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4期。

[2]汪曾祺:

《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四、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1、指导教师的资格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取得安徽电大指导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担任。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较好专业修养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各分校要按照中央电大的规定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每学期初要在网上提交指导教师名单经省校审核。

在指导工作开始前,分校专业责任人要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2、指导教师的职责及指导流程

(1)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选题和收集资料,为学生讲解论文的写作方法,为其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帮助制定写作计划。

(2)学生初步确定论文题目后,可先提交500字左右的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查提纲后提出意见,帮助学生最终确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定期与自己联系,按时对论文初稿、二稿和三稿修改并提出指导意见。

学生在指导教师意见基础上修改、定稿。

(3)指导学生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

(4)各教学单位应使用专门的教师指导记录表。

指导教师应当做好指导流程记录,将每次教师指导情况记录在案,包括指导时间、每次给学生提出的具体指导意见、教师与学生联系方法等。

指导教师应把学生写作情况反映在记录中,并填写在学生毕业论文评审表里。

(5)每位指导教师每届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5人,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次数不少于六次,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

(6)指导教师要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修正学生毕业论文的格式,对最终定稿的论文写出评语(字数不少于100字),提出初评成绩。

(7)指导教师应当及时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部门汇报并协助处理指导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

五、毕业论文的答辩

1、汉语言文学本科所有学生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方能毕业。

2、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省电大负责统一组织实施。

为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省电大成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组长史增民,成员:

王德寿、车晓勤、杨霞、夏强、张秋婵、吕菲、王欣。

指导小组负责全省电大论文答辩工作。

毕业论文答辩由各分校组织,各分校应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组。

答辩组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设立,由3人以上单数组成,设答辩主持人一名。

答辩主持人应当具备本专业副高(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

答辩组成员的资格不得低于指导教师。

3、毕业论文的答辩过程主要由答辩人陈述(毕业论文选题意义、写作过程、论文主要内容、参考文献和论文缺陷等)、答辩组提问、答辩人回答及答辩组讲评(论文和答辩情况)几项程序构成。

整个答辩过程要有记录。

4、答辩组评审论文,首先对论文的论点、论据进行审查,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符合逻辑,给出初评成绩;再在论文的研究范围内,提出三个以上质疑问题,要求学生答辩,据此给出答辩成绩;最后由答辩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综合成绩。

成绩评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结果和不同意见要记入评审表。

如发现论文系抄袭或由他人代写的,应当重写并转入下一届答辩。

重写后的论文仍系抄袭或由他人代写的,取消做毕业论文资格。

5、答辩主持人主持毕业论文的答辩及评定工作,并对评定意见和成绩签字负责。

6、每个学生一个毕业论文档案袋,其中包括论文的初稿、最后定稿(三份)及成绩评审表等,集中交分校存档备查。

六、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评定内容

(1)论文质量

①学术性②独创性③逻辑性④规范性

(2)答辩情况

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到位;语言表述是否清楚、流畅。

2、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者给予毕业论文的学分,取得良好或优秀等次者可申请学位。

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85分以上):

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已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作者在答辩中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良好(75分—84分):

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作者在答辩中有较好的表现。

中等(65分—74分):

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作者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答辩。

合格(60分—64分):

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作者在答辩中能够比较正确在回答问题。

不合格(60分以下):

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便为不合格:

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6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

3、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步骤

(1)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写出论文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2)答辩组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写出答辩评语并评定成绩。

(3)省电大答辩委员会对评定的成绩予以审核。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为优秀者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总数的5%。

(4)中央电大、省电大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检查和审核。

七、毕业论文工作流程表

材料名称

填报时间

备注

集中实践环节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指导教师资格申报

每学期第二周前

毕业论文(设计、作业)选题申报

每学期第四周前

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答辩委员会成员资格呈报

每学期第十五周前

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答辩时间安排表

具体答辩时间的前两周

答辩时间总体安排在每学期第十六至十九周

向答辩主持教师提交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正本(电子稿)

具体答辩时间的前一周

实践平台上报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等成绩

每学期第二十周前

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终审验收表、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验收登记表和相关终审材料。

相关终审材料包括:

毕业论文(设计、作业)封面、论文(设计、作业)正本和其它实践环节抽查材料

每学期第二十周前

其它实践环节抽查项目、方式将于每学期第十八周前在安徽电大网站公布

 

第二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一、选题原则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所学专业的内容为主,不能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广度;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要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2、选题难度、大小适中,以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可完成为宜。

3、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初步选题,由分校教学管理部门从网上报省电大审批选题经省电大审核确定后,一般不再作变动。

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须及时报省电大审批。

二、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可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等几大类进行选题;与广告、教育、历史、新闻、文秘管理等专业相关的知识不属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三、参考选题

1、先秦两汉方向

论中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试论《诗经》农事诗的历史价值

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美

《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试论《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论《战国策》细节描写的艺术成就

论《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庄子》寓言思想意义浅析

论《庄子》的结构艺术

论《韩非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

分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论《史记》史传文的艺术价值

论《史记》的战争描写艺术

汉赋审美情趣的演变

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代士人的审美观 

汉乐府民歌的感伤意蕴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论曹操拟古乐府的艺术成就

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从蔡琰的《悲愤诗》看其忧患意识

从曹丕“文人相轻”看中国古代批评家的批评态度

从陶渊明诗歌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菊意象

陶渊明谢灵运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比较

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

庾信前后期诗风的转变

浅析《世说新语》中的中古文人心态

浅析《世说新语》的人情美

论玄言诗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唐宋方向

李白诗中的侠气

从《秋兴八首》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

论李贺诗的怪诞

论白居易感伤诗的生命意识

论杜牧史论诗的人文意识

试析想象力在李贺和李白诗歌中运用的同与异

浅析唐传奇中的“进士——妓女”母题

唐传奇命名浅议

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

试论《李娃传》的情节艺术

从《任氏传》看唐传奇作者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

从《枕中记》看沈既济入世出世的矛盾思想

从《霍小玉传》看唐代的婚姻门阀制度

试论《紫钗记》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

论“风尘三侠”形象的道德内涵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论皮日休小品文的政治意义

从苏轼的散文看其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

论王安石咏史诗的翻新

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关怀

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

从黄庭坚诗歌的创作看江西诗派的创作思想

温庭筠、韦庄婉约词风之异同

论苏轼黄州词的精神境界

论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魅力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

论辛弃疾农村词的艺术特色

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视角

论张孝祥词的美学特征

论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作中悲剧体验的差异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

论柳永词中的赋法

论王安石的词学主张

3、元明清方向

《汉宫秋》主题辨析

论元杂剧《救风尘》的喜剧色彩

从关汉卿《蝴蝶梦》看元代的家庭伦理观

试论乔吉杂剧的思想性

从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看其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论《赵氏孤儿》戏剧冲突

崔莺莺、李千金人物形象之比较

从白行简《李娃传》到石君宝《曲江池》的嬗变思考

试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从《张协状元》看南戏的初始形态

试论汪道昆《大雅堂乐府》的文人情结

论孟称舜爱情剧的艺术特色——以《桃花人面》为例

从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看清代传奇的道德化倾向

试论李渔《笠翁十种曲》的喜剧色彩

从《笠翁十种曲》看李渔传奇的审美趣味

《长生殿》现代精神解读

试论《错斩崔宁》的叙事艺术

论《三国演义》中庞统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义”的悲剧性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论价值

《水浒传》梁山好汉绰号的文化审视

从武松形象看《水浒传》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

试论“二拍”中的徽商形象

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明代白话小说的时代性

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看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

试论《三言》中的爱情婚姻观

试论《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情结与科举批判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考生形象

试论《儒林外史》中“科举功名”边缘的女性形象

论吴趼人小说的新闻体特征――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例

试论《镜花缘》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试论徐渭小品文的个性化特征

试论袁宏道《解脱集》中散文的艺术特色

试论袁中道山水游记散文的审美价值

张岱《陶庵梦忆》美学精神阐释

4、现当代文学方向

论鲁迅小说中的“回乡”模式

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

论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从《祝福》看中国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论废名诗歌的“传统”和“现代”

从《死水》看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主张和创作

试论《二马》中的“陌生化”技巧

试论老舍抗战题材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小说风格的演变

试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

试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长河》的民俗特色

浅谈巴金《随想录》的反思意识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分析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穆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分析

论赵树理小说《三里湾》的民间化风格

论小说《金锁记》中的电影元素

从《王贵与李香香》论李季民歌体诗歌的特点

从《创业史》看“十七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模式

从《蒲柳人家》看刘绍棠小说的乡土风格

以《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

从《现实一种》看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情结

论高晓声对“国民性”的探索——以“陈奂生系列”为例

论《人生》中“城乡交叉地带”的双重意义

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

论《尘埃落定》中的“傻少爷”的语言特色

余华小说《活着》主题探析

试论池莉小说《烦恼人生》的新写实风格

论中国绘画美学在汪曾祺小说中的体现

论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

非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论陈染的个人化写作

论贾平凹《废都》的文化意识

论北岛前期诗歌体现的悲剧英雄气质

试论严歌苓小说的新移民认同与身份意识

论白先勇小说的女性叙事策略

5、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方向

“女士(或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考察

“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

浅谈副词“才”与“就”之异同

广告语中的歧义分析

试论广告语言的特点

试论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现象

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论地名中的文化蕴涵

网络语言现象分析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研究

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

后缀“子”的类型和意义

试论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

论歇后语中的幽默特色

“副词+名词”结构研究

现代汉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

从《红楼梦》看语言交际艺术

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

汉语中词语色彩的文化考察

《论语》中的代词研究

《诗经》“其”字用法研究

偏义词的结构分析

《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疑问句

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

毛泽东诗词语言艺术

情景喜剧的语言艺术——以《我爱我家》为例

古汉语连绵词研究

从会意字看中国古代文化

从字谜看汉字的构造艺术

《说文》贝部字研究

安徽某地方言研究

6、外国文学及文艺学方向

试论《城堡》的异化主题

试论《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

论《鼠疫》的荒谬感

论罗格-格里耶小说《橡皮》中的“物化”

论《百年孤独》中“魔幻”技巧的运用

论《洛丽塔》的杂糅手法

从《小径分岔的花园》论博尔赫斯小说世界里的“迷宫”

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

《河湾》的后殖民地主义读解

论《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论堂吉诃德形象的二重性

论奥塞罗悲剧的根源

论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罗米欧与朱丽叶》与《熙德》爱情描写的不同内涵

论《唐璜》的讽刺艺术

论《罪与罚》的复调结构

从《一日长于百年》看艾特玛托夫的“全球思维”

论《变形记》的“变形”艺术

从《雪国》看川端康成虚实对应的美学观

《飘》中的婚恋模式探析

从赛珍珠《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昆德拉《不朽》的存在论解读

论《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时空与客观时空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的叙事美学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论《追忆逝水年华》中的“回忆的诗学”

日瓦戈形象原型的跨文化研究

论《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从原型批评角度看于连形象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精神失落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

论《嫉妒》中的“嫉妒”

论《尤利西斯》的结构特征

论卡夫卡小说中的父子冲突主题

《喧哗与骚动》的“对位式结构”解码

“浮士德精神”的现代性

杜拉斯《情人》体现出的女性文学文本特征

论库彻《耻》中的忏悔、宽恕与和解

媚俗与激情----昆德拉小说的两个关键词

论波德莱尔的“契合论”诗学特征和意义

 

第三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一、论文写作过程

1、选题

(1)确定写作内容

确定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与所写大概范围。

(2)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

反复阅读原著,收集初步选定的目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阅读。

综合别人的研究观点拟定自己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大概内容。

(3)确定写作题目以及范围

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核心,整篇文章要围绕它展开论述,因此题目本身必须简练凝重、含义深远,有标新立异之感,让人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鉴于论文字数在6000——8000字。

论文题目不宜太大,也不应该面太窄。

2、论文提纲写作

选题确定,写作论文提纲。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初步提纲进行调整与充实,最后确定写作初稿的提纲。

3、论文写作

按照拟定提纲进行初稿写作。

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修改初稿。

进一步修改初稿为二稿。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二稿、三稿并最后定稿。

4、总体要求

论文写作有其要求,专业论文更加需要有观点、有内容。

文章结构安排合理,语言阐释具有说服力,论证方法恰当,逻辑严密,用语规范,专业术语运用准确。

二、论文写作经验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特将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以下提示。

一、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