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83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新理念.docx

现代教育新理念

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日期:

2011-06-13]来源:

作者:

[字体:

大中小]

教育的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新理念的内容较多,主要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模式下教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有教不好的老师,取消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具体的几个方面如下: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

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

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

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

“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1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15、“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教育教学类

18、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19、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

20、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21、“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22、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3、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24、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25、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2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27、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28、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才是真爱。

29、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

30、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31、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32、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

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

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

33、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34、正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35、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36、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

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37、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38、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

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

教与学是否和谐。

39、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40、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碧海中和谐、自主、幸福地成长。

41、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和创新的权利。

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

42、教师应当具有的人才观是:

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观;终身学习的人才观。

43、教师应当具有的教育观是: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44、教师应当具有的学生观是:

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各有个性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

45、要时刻牢记:

每个学生天生都是世间的奇迹,坚信每个人都是可造就的。

46、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

47、工作的计划性使你一天生活过得充实,而且会使你一生有所作为。

48、你希望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首先你自己就要认认真真地研究、扎扎实实地工作。

4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远离,被惰性所消磨。

评价类

50、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51、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完善教育评价,可能使学生身体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广泛地发挥。

52、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

53、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程度,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其优点的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其长处。

54、用我们的爱心和诚心去赞美每一个孩子吧!

我坚信:

忧郁、自卑将不复存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一片晴空。

5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6、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充分反思的时间,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

57、健全的人格是二十一世纪的护照,充分发展的个性是民族的宝贵财富。

58、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

59、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才。

60、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6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62、成长需要激励。

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63、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

64、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

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

6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引用最新教育理念39条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

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

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 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 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

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

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

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

学生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14、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15、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16、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是主角,教师是配角。

17、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

23、教师要永远相信:

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是同样多的!

24、教师的表扬或鼓励,对有些学生而言是“锦上添花”,对有些学生而言则是“雪中送炭”。

相比之下,教师应该更多一些“雪中送炭”。

26、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而表扬学生时则可以适当地信口开河。

【教师的专业化】

27、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

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

29、能使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能使自己超过教师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即具有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即具有超越教师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即具有超越教师的智慧。

30、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个成熟的高素质教师。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生行为习惯】

32、学生行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

33、当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的时候,原先认为“学习是苦事”就会变成“学习是乐事”。

【师德】

3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35、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36、“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管理】

37、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用好的教师。

【创新能力】

38、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

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

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

【现代教育方向】

39、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

1、以人为本是永恒的主体理念。

因为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更受人的公平对待。

2、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3、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中国的教育理念需转变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究竟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这一点非常具体地表现在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家长和一般社会舆论对教育工作的价值评价上。

正是这方面,在评价一个学校、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优劣的价值尺度上,普遍存在着令人焦心的不良倾向。

  

  

分数、升学率(还有出国留学)作为教育评价主要价值尺度的顽固倾向仍然广泛存在,根深蒂固!

本来,教育最重要的职能应该是通过教学和学校的一切活动去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挖掘孩子潜在的可能性,养成孩子们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可是,这些常常被压倒一切的分数尺度和升学率冲淡了。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如果有一位因为获者得高升学率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的教师,竟然为自己班上的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不满和怨恨,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一事件呢?

事实是这位教师顺利地通过了各级领导的审查,不但获得全国性的荣誉也受到所有媒体的吹捧,还受到众多家长的敬佩;而按照科学的教育理念说,这位教师其实是没有资格做一个班主任的。

这类的模范教师依靠压力和紧张的训练能够培养出考上一般大学或重点大学的学生,却未必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才华横溢充满创造活力的人,从长远看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是非常有害的。

类似的例子在支配我们对学生、学校、教师的教育评价中比比皆是。

有的重点中学招收的学生本来功课就好,毕业时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高不一定是学校办得特别好,社会上普遍追崇这类学校也是信奉一种不科学的教育理念的表现。

媒体上天天在宣传与表扬的先进榜样都是在无心中宣传一种教育理念,比如什么理科状无、文科状元之类,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呢?

  

中国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有按严格标准制定的基础学习要求,这并不是坏事。

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中国教育的优点。

但我们也应该适当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与做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需要反省的地方是奶多的。

  

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但要站到全中国与全世界的全球高度,也要有百年、千年的辽阔视野,“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一重要长远视角。

我们的人才价值尺度要向世界公认的尺度看齐,要目标长远的未来进行校正。

  中国文明真正值得骄傲的地方其实不是秦始皇的大一统功劳,而是百家争呜百花齐放的战国时代。

从某种程度说,中国文明可以称为战国文明,在短短的两百多年里大批充满创造性的人物如群星闪耀在天空,中华民族的所有伟大思想、观念几乎都被创造出来了。

世界上能与此比美的只有希腊的雅典时代和西方的文艺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是战国时代和其他时代充满创造性的先人们奠定的,要复兴伟大的祖国,也必须依靠大批充满创造激情与创造活力的人才。

  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人的聪明令人自豪。

可是,我们的电子科技、汽车产业等等的关键技术还在依赖外国,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能造就食人牙慧的聪明人,要真正振兴中国只是幻想。

中国人绝不能以在世界上善于模仿的形象自豪,中国文明之所以至今受到全世界尊敬,肯定是以它的巨大创造性为根据的。

  

总之,必须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从长远来说,我们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在课堂上,同样是讲牛顿三大定律,同样是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的教师能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十分之一,有的学生甚至能在教师启发下自己悟出十分之三,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创造,这就远比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取得高分但学习中排除学生自己创造性的教学高明得多也困难得多。

孔夫子早就主张“举一反三”,这一强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优良传统可惜被我们很大程度上淡忘了。

  学校在抓好课程教学同时,给予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爱好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从书本学习与讨论、争论中获得较广泛的知识,以开拓眼界、发挥独创性,是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价值尺度。

对于教师,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强烈的创造追求和创造能力,其实比知识扎实、富于教学经验更加重要。

  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试题。

可学生的个性却是千差万别的。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与学生常有个别的知识与灵魂交流,在这种个别交流中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性。

这比提高全班考试分数困难得多。

我认为:

我们多么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媒体正确地表扬、宣传这样的教师。

当然,这就要适当减少一个班学生的人数。

一个面对六七十个学生的教师很难有精力与那么多学生作个别交流。

  总之,我们要努力使考试第一、分数第一、知识第一、升学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变到以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优良自学能力、优良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强烈的创造追求精神的教育理念上来。

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是我们如果不自觉地努力,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伟大的现代国家,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

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

【内容提要】权威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和科学主义是长期以来存留在当今教育工作者中的重要教育理念。

权威主义以教育者为绝对权威,并对教育内容进行神化,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以眼前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虽然能带来教育表面的繁荣,但却是对教育真正内涵的阉割;仅仅关注极少数“英才”教育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其实是古代圣人统治说在今天的体现,它不仅有悖于教育民主化的世界潮流,而且也有碍于国家的发展;具有科学万能论色彩的科学主义本身便是违反科学的,而它造成的怀疑精神的缺失则是这种教育理念在教育方面造成的最大负面影响。

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教育的巨大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

反思我国现存的教育理念,权威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科学主义是支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育理念。

本文拟从这些教育理念形成的根源入手,反思它们对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权威主义:

创新教育的障碍

所谓权威主义,是指将学校视为一种权力的实施机构,在这个机构当中,有权势者(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对无权势者(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

在中国,教育理念中权威主义的产生,源自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政治特质和教育领域中“政教合一”的形式。

早在三代时期,教育便被视为与政治密不可分的一项工作而备受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官师合一”既是重视教育的表现,又是使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保持权威性的需要。

后世儒家学者荀况是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教育领域权威主义必要性的始作俑者。

在他看来,在教育领域要形成稳定的秩序,应该采取“合礼”的运行制度,一方面重视教师传授的以“礼”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即所谓“重道”,另一方面还应尊崇教师的权威,师生关系就如同君臣关系,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教导亦步亦趋。

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出于巩固专制政权的需要,不仅实践了荀况的理论,而且以法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教育内容的神圣性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

虽然自19世纪60年代中国便开始实施近代教育,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中国社会的专制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教育领域具有专制色彩的权威主义当然也就很难得到彻底清算。

在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中之所以仍然存留着权威主义的教育理念,除了深受旧思想的影响,将权威主义视为维护教育秩序的有效手段之外,更多的是与将教学过程仅仅视为教师指导下的知识传递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

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之一是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对教师而言,因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居地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而常常被异化为权威的象征,为此,身为“干部”的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时被要求必须不苟言笑,时时保持威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应是知识的宝库,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无论学生提出任何问题,都能给出正确答案。

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说教永远正确。

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言听顺从,而不可提出异议。

任何对教师的不从,都是对权威的冒犯。

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一种线性的“授—受”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居于主体的地位,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虽然在现行的许多教育学教科书中也要求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是所要求学生应具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不与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主义相抵触,而且要求学生对教师权威和知识权威应该具有自觉的认同。

不可否认,教师在总体上是知之在先,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但是这种对教师地位的认可却不可作形而上学的理解,不能得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否定在某些条件下师生的地位可能发生交换。

事实上,当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局限于对已有知识进行传递,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