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461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docx

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1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总结,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学习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自主学习】

一、阅读P9第一部分:

物体与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雄鹰、足球都在做机械运动。

详细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困难?

困难出在哪里?

2、描述物体运动,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

可以将问题简化吗?

为什么?

3、什么是质点?

总结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

二、阅读P10第二部分:

参考系并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参考系?

2、看教材中的图1.1—4,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运动,结果如何?

三、阅读P11第三部分:

坐标系并填空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______及______需要建立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_______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

【合作探究】

1.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800km,与太阳相距

km.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2.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可以把撑杆跳运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助跑、撑杆起跳、越过横杆.讨论并思考后回答,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运动员能否被看作质点,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

(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纪录)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3、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其中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情景,那么它们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4、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和,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若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B=。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3.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C、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

4、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时间与位移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总结,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自主学习】

一、阅读P12第一部分:

时刻和时间间完隔并成下列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实例?

2、观察教材第12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

 

二、阅读P13第二部分:

路程和位移并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教材第13页图1.2—2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线路的选择?

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2、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吗?

 

三、阅读P13第三部分:

矢量和标量并完成下列问题。

1.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矢量。

举例:

2.只有没有的物理量叫标量。

举例:

四、阅读P14第三部分: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并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___________

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________表示位置,用位置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位移.

合作探究

1、时间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时间轴上,时间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

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s的时间,即前3s。

2~3表示第3s,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这都是指。

3s所对应的点计为3s末,也为4s初,这就是。

.2、在坐标系中,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位移.

实例:

观察教材第13页图1.2—3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从_____________A指向____________B的_______线段表示位移,.

阅读下面的对话:

甲:

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

乙:

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m就到了.

甲:

谢谢!

乙:

不用客气.

请在图1—2—3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并归纳一下: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

3、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这位同学由A到B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各是多少?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比较出算术相加与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课堂小结】(简要的总结今天我们学会的知识和方法)

 

【当堂检测】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h35min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s跑完l00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平均速度计算

【自主学习】

一、阅读P15“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表示,Δx的大小表示,Δx的正负表示

思考与交流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m处,则Δx=,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

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怎么表示?

二、阅读P10第二部分:

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速度公式v=.单位:

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s或㎝·s-1

2、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方向,位移是矢量,那速度呢?

三、阅读P16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快慢程度,称为:

速度。

平均速度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它的_____________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所以平均速度是量,速度既有,又有,是量,速度的叫速率,速率是量。

例题、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

那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速度是不是代表在整个12.5秒内速度一直都是这么大呢?

【合作探究】

1、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m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说明理由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

C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m/s.

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E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这五个平均速度中那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3)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汽车的第3s末速度最接近多少?

 

【课堂小结】(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到知识和方法)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

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4、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习目标】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学习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学习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使用说明】先通读课本,按要求预习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按指导要求完成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

二、电火花计时器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说明书了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s打一次点

三.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自主阅读教材,简要的写一下实验步骤.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合作探究】

问题1: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

问题2:

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问题3:

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问题4:

根据自己实验体会和查阅有关资料,你认为本次实验注意些什么?

 

问题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抽动纸带打点的一部分纸带,纸带上点迹清晰,所用的电源频率是50Hz.

试回答:

 

(1)A、B、C、D是选用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测量数据标在图中,试估算出打点B时的抽动纸的速度大小.

问题6:

如图示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在纸带上找出连续的6个点,分别标上0、1、2、3、4、5,用直尺测量出两个相邻点间距离x1、x2、x3、x4、x5,并把它们填入表格中.根据这些数据:

(所用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1)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判断纸带的这段运动情况;

(2)求各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图1.2-1

x/cm

x1

x2

x3

x4

x5

0.8

1.0

0.9

1.0

0.6

 

【当堂检测】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其中实验误差较小。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

2.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物体)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

B级4.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

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5.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及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_____m/s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2.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学习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自主学习】

1.加速度的概念

定义:

加速度是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的所用的的比值。

性质:

加速度是矢量单位及读法:

m/s2读作

2.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是单位时间的速度的变化量。

3.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

加速直线运动:

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也有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如果是加速运动,速度变化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反之,如果是速度减小,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4.根据v-t图象分析加速度

通过速度――时间图象不但能够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还能够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如图1所示:

OA段物体做运动,AB段物体做

运动。

【合作探究】

一、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速度变化率)

【例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题小结:

针对训练

1.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速度特别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大B.运动物体的速度非常小,其加速度也一定小

C.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

二、加速度的理解

【例2】一物体的加速度为—7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末速度比初速度小7m/sB.物体每经1s速度减小7m/s

C.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题小结:

 

针对训练

B级1.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m/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末速度大0.5m/s

C.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初速度大0.5m/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

三、加速度计算

【例3】一辆在公路上以72km/h运行的汽车,在遇到红灯时,司机立刻采取制动措施,经5秒钟汽车停止前进.问该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方向怎样?

 

针对训练

1、A物体速度由36km/h增加到54km/h用了10s时间;B物体在5s内速度减小了3m/s;C物体的加速度等于15cm/

;D物体每秒钟速度的改变量为2m/s.这四个物体哪个加速最大?

哪个加速最小?

 

四、速度-时间图象

【例4】

(1)在0-6内物体速度如何变化?

(2)算出各秒内的加速度大小,

(3)0-2、4-6秒加速度一样吗?

2-3、3-4秒加速度一样吗?

针对训练

2、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请回答

(1)质点在AB、BC、CD段各做什么运动?

(2)AB、CD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质点在2s时的速度多大?

 

【当堂检测】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减小

2.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