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3652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docx

气密性检测仪之欧阳历创编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时间:

2021.02.09

创作人:

欧阳历

EFATX6变速箱气密检测设备

项目编号:

ZA12003

技术协议

甲方: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乙方:

编制:

审核:

审定

甲方(买方):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乙方(卖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甲方将向乙方采购本协议供货范围内设备,并达成如下协议,作为设备设计、制造、验收及售后服务的依据:

1.供货范围及交货期

1.1.供货范围

乙方向甲方提供试漏机七套用于EFA项目部件自动试漏,具体名称如下:

6

后盖自动试漏压装机

密封圈安装工装

1)轴承压装

2)试漏

3)装密封圈

半自动设备

每台试漏机设备应包含但不限于下表所列内容,详细供货清单将由乙方在图纸会审时列出并由甲方确认。

序号

货物名称/供货范围

数量

备注

1

机体机架

1套

2

压紧装置

1套

4

定位装置

根据设备功能需要

5

卡环/轴承压装装置

根据设备功能需要

6

压力、位移传感器

1套

根据设备功能需要

7

自动封堵装置

1套

8

泄漏测试仪器(含标准漏孔)(甲方自供)

1套

ATEQ

9

安全护网、安全光栅、

1套

半自动设备配备安全光栅

10

气动系统

1套

SMC

11

电控系统

电气柜

1套

PLC(313C-2DP)

1套

西门子

HMI(KTP600DP彩色)

1套

西门子

对射光电开关

2套

邦纳

12

备件和易损件

1套

卡簧压头/轴承压头

13

其它

安装、调试、包装、运输至甲方现场

图纸、操作使用手册

乙方提供密封件材料牌号及生产厂家;提供密封件图纸;随机附带密封件20套;密封件的更换要求方便、快捷,使用寿命至少3个月以上。

1.2.交货期

5个月,具体交货期以合同为准,以合同签订之日算起。

2.项目说明

2.1.项目承包形式

2.1.1.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本技术协议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均由乙方负责,统一布置,乙方应承担本协议供货范围内设备的方案整合、技术接口、技术协调、设备安装调试、连网、培训、技术报务等全部责任。

2.2.生产纲领及节拍

2.2.1.生产纲领:

整线20万台/年,生产节拍60秒

2.2.2.工作制度:

251工作日/年,2班/天,8小时/班

2.2.3.设备负荷率:

90%

2.3.需方工厂条件

2.3.1.电源种类及电压

Ø动力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电压380V±10%,频率50Hz±2%

2.3.2.压缩空气

Ø压力:

0.4~0.6Mpa

Ø进入设备温度:

≈室温

2.3.3.厂房温度和湿度

Ø厂房温度:

-5℃~45℃

Ø厂房湿度:

≤75%

2.3.4.地坪

Ø整体地坪,地坪承载5t/m2

3.设备技术要求

3.1.总体要求

3.1.1.乙方根据本协议要求,提供相应试漏机,并对设备的包装运输、安装调试、培训和售后服务全面负责,确保试漏机能够稳定地正常工作并满足节拍要求。

3.1.2.设备自带安装调整垫铁;

3.1.3.设备应该满足中国安全生产法规;

3.1.4.提供各种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检验证明;

3.1.5.机床应该配备有安全急停装置;

3.1.6.设备噪音在距设备1m处测量,空运转时不大于75dB,对有刺耳的噪声源应配置降噪防护设施;

3.1.7.基本涂漆工艺为一次防锈漆,二次外观漆,对易脱漆的部件涂三次外观漆(具体颜色:

设备主颜色(灰白色,色标编号GY09),运动部分为淡黄(色标编号GY06),吊具为藤黄色(色标编号GY07),有色金属为自然色(发黑、镀铬、镀锌除外))。

3.1.8.电气控制设计应符合电气及控制系统设计与采购准则(附件1)。

3.2.具体技术描述

3.2.1.设备要求描述:

A、流程描述:

封堵装置动作,堵住各个封堵口;泄漏仪充气,进行泄漏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传输到PLC;封堵装置复位,压紧装置复位,顶升装置复位;如果测试合格,释放托盘到下一工位(半自动工位由人工取下);如果不合格则报警,人工处理报警。

B、该设备具有手动调整功能;具有气源压力低自动报警及连续测漏不合格报警功能;同时具有各种工况下的互锁及安全保护功能。

C、设备具有检测结果定量显示,判断结果合格与不合格自动报警功能;配三色报警灯(声+光);自动工位配安全围栏及安全门锁,手动工位配备安全光栅,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防止除操作工意外的人进入操作区域,保证人员安全,在维修状态,安全围栏可被打开,方便工人维修。

D、设备具有半自动、点动、紧急停止的操作功能,具有试漏数据存储功能。

操作面板具有调整操作按钮、紧急停止按钮等。

半自动工位采用双手按钮启动。

E、设备主要由机体机架、压紧装置、自动封堵装置、泄漏仪与校准用标准漏孔、气动系统、电气系统、安全围栏等部件组成;设备机身采用型材焊接结构,机身和顶升机构与甲方提供的滚道,以及电气柜一同集成在同一底板上,底板四角有地脚螺钉;其中滚道、预阻挡机构以及滚道上判断托盘位置的传感器由甲方按照整线标准提供。

F、所有设备工作中不得产生粉末或铁屑进入变速箱部件中,以免对变速箱造成污染。

G、密封封堵头自动封堵,密封封堵头采用气缸驱动、导杆导向、聚氨酯密封件,各封堵件上的封堵材料弹性好、韧性高、耐磨、耐油,可靠密封。

H、控制系统采用一块独立PLC,独立控制柜,独立的人机交互界面。

控制柜内安装本工位需要的控制电源模块、PLC模块、本地IO模块。

PLC采用西门子系列,人机交互界面采用西门子触摸屏。

I、泄漏测试仪与PLC系统的连接采用硬件I/O与RS232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硬件I/O主要负责与PLC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的传递。

测试中的过程数据由泄漏测试仪通过RS232传送给PLC,然后由PLC系统通过ProfibusDP传送给主PLC,测试数据在由甲方提供的整线服务器中储存并统计处理。

J、设备与整线的控制对接:

托盘和工件进出工位并顶升由甲方控制滚道上的阻挡器和顶升装置实现,乙方负责控制工件的封堵测试,工件信息由主PLC通过ProfibusDP传递给本设备PLC。

3.2.2.泄漏仪要求:

1.检测压力可调,保压时间可调,不合格品的判定值可调

2.数字量显示测量压力和检测结果(压力降差值)

3.最多可储存16个测试程序

4.测量方式:

压差法测量法

5.压力测量范围0~50kPa,泄漏率可用cc/min进行显示;

6.计时器时间范围0~999sec,精度0.1sec。

7.气源进口压力为0.4~0.7Mpa。

8.充气压力为0.020~0.030Mpa。

9.精度:

+/-1~1.5%

10.电源:

DC24V+/-10%

11.数据具备上传和存储功能;

3.2.3.液压要求:

采用液压油缸的设备,液压站统一由甲方购买,乙方须在会签中提供每台设备对应液压站的技术要求。

3.2.4.各台设备具体技术要求

1)后盖压装试漏机

此设备为离线试漏设备。

手动操作上下工件,双手按钮启动,自动完成轴承压装及后盖试漏。

压装工作头(共2套)采用液压缸驱动,压装力30KN;2套压力及位移传感器监控,并通过人机界面分别显示压装和试漏数据。

设备功能:

1)压装轴承;2)对后盖进行试漏;3)密封圈安装。

压装要求:

后盖底部必须采用浮动支撑承力不能悬空,以防止压坏后盖。

试漏要求:

后盖上共6个腔需要试漏。

要求用一个试漏器一次性试漏,若试漏不通过,则直接下线。

具体尺寸见附件三维模型。

3.2.5.设备操作高度符合人机工程,具体高度根据甲方线体高度而定

3.3.主要外购件品牌选择

3.3.1.机械及气、液元件

No.

外购元器件名称

主要供应商

1

试漏仪(甲方提供)

ATEQ

2

气动

SMC

3

导轨、直线轴承

HIWIN

4

液压元件

油研

3.3.2.电气元件

No.

外购元器件名称

主要供应商

1

PLCCPU

西门子(SIEMENS)

2

控钮、指示灯

Schneider

3

空气开关(断路器)

Schneider

4

直流电源

明纬(MEANWELL)

5

接触器、继电器

施耐德(Schneider)

6

位移传感器

NOVL

7

压力传感器

天沐

8

安全光栅

BANNER

4.方案会审

4.1.乙方在工艺方案、设备及工装设计完成后需和甲方讨论,获得甲方会审认可后方可投入制造。

但乙方对设计方案、设备及工艺装备的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负全部责任。

4.2.方案会审在甲方所在地进行;

4.3.方案会审应在合同生效后5-6周内开始;

4.4.会审内容:

1.设备详细设计图纸(包括设备总结构、外形尺寸、原理图、外购件清单);

2.电控系统原理图、元器件清单;

3.夹具设计方案;

4.液压、气动图等;

5.被检测零件工序图:

全部封堵位等。

5.人员培训、保修和终验收后的技术服务

5.1.设备制造完后,甲方派人员到乙方现场接受操作、维修及编程培训;

5.2.设备到货后,乙方在甲方现场对甲方人员进行调试、操作、维修及编程培训;

5.3.质量保证期:

机械部分终验收合格后一年;电气部分终验收合格后两年;

5.4.在保修期内,正常使用条件下,乙方对设备出现的故障提供免费维修,零部件损坏须及时免费更换,乙方自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用工具;

5.5.乙方在收到甲方设备故障通知后,乙方维修人员应在24小时内到达甲方现场;

5.6.十年内,乙方每年免费对设备进行一次维护保养的技术指导,终身提供维修服务;

5.7.质量保证期不含乙方对其设备的排除故障时间,即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乙方原因导致故障,质量保证期顺延。

6.安装调试

6.1.乙方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在安装调试期间必须遵守甲方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

6.2.乙方自备安装调试所需的检测工具,起重设施及其他辅助设备

6.3.甲方负责与前道工序设备间的连接及互锁

6.4.乙方安装设备时,负责完成自身动力及介质支管线联接,设备与厂房支管、支线联接由甲方承担,但设备与支管支线联接法兰或快换插头由乙方提供;

6.5.甲方提供如安装调试现场及所需的电、水、压缩空气等;

7.技术资料

7.1.设备预验收1周内乙方必须给甲方提供如下资料:

1.夹具辅具成套图纸等资料

2.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3.按机床图纸分类编号,明细表、使用说明书等各2套。

(含易损件图)

7.2.设备到货时应提供以下资料,内容包括调试说明、使用说明、操作说明、设备说明、维修资料等,具体如下:

1.设备样本及图片;

2.设备及软件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编程手册、安装调试说明;

3.设备总图、专用动力部件装配图及零件图;

4.输送系统,辅助装置的功能原理图、装配图及零件图;

5.气动原理图、安装图、系统总图,气动元件参数表;

6.液压原理图、安装图、系统总图,液压元件参数表;

7.各种轴承、导轨清单;

8.密封件及其制造商清单;

9.外购件清单、原理图、说明书和质量证明及制造厂家、样本;

10.压力储罐(含蓄能器)及安全阀的安全检验证明;

11.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证明;

12.专用工具总图、零件图;

13.设备安装图(1:

20、1:

50或1:

100);

14.设备、夹具、辅具的全套设计图纸。

7.3.全部文件必须采用中文或英文,数量为三套,并提供两套光盘。

8.验收

8.1.设备预验收

8.1.1.设备预验收在乙方进行,乙方须提前2周将预验收日程通知甲方。

设备预验收合格后乙方方可包装运至甲方。

8.1.2.预验收主要对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检查与验收:

1.设备结构和外观的验收;

2.操作性和维修性检查;

3.供货范围与合同相符;

4.一个合格工件放置于设备上,连续空运转16小时无异常;

5.设备连续工作50次无故障试验;

6.设备噪音测试合格;

7.测量精度验收:

用试漏标定仪分别在设定点进行量值校准,其精度应≤10%;

8.重复性验收:

在试漏机状态稳定时,对标准件连续测量50次,应保证Cg≥2.0;

9.按ISO标准和乙方出厂标准对设备机械装置、电气装置、劳动安全等进行验收;

10.设备乙方应提出所验收设备在装配调试时的检测结果;

11.乙方提供预验收所需检测工具及仪器、标准样件,甲方进行技术配合;

12.资料验收检查乙方按合同规定所应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深度及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8.2.设备终验收

8.2.1.设备终验收在甲方现场,在满足验收条件后2周内,独立于整线进行;

8.2.2.验收内容如下:

1.重复预验收中的检查内容并检查预验收遗留问题是否已经按照要求整改完成;

2.单台设备开动,连续4小时生产,设备故障累计停机时间≤3分钟;

3.设备功能测试,在设备运行期间进行,测试主要内容有:

故障诊断、设备程序、停机原因、节拍时间、更换工装的难易程度、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本协议将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协议中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乙方:

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

日期:

日期:

附件1电气及控制系统设计与采购准则

1.1通用信息和要求

1.1.1投标方无特别声明表示其接受此要求,如有任何的异议必须以书面报告形式提出。

书面报告应当标明有异议的章节,同时应加以说明。

总之,即使“标准设备”等也应该遵守此要求。

公司将对书面报告内容进行调查,最终以书面形式将信息反馈给设备供应商。

1.1.2设备的电气控制部分设计、制造和安装应当遵循国家、国际相关标准。

如IEC60204-1/2000;GB5226.1-2002;包括3C(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认证等。

1.1.3设备供应商应提供所有正版操作软件和控制器编程软件。

所有的软件必须提供钥匙软件、序列号、密码。

1.1.4所有控制电路和I/O的电源采用DC24V,控制系统的输入、执行输出以及信号指示的控制电源要求分开提供。

1.1.5公司工厂电源:

AC380V/220V±10%,三相五线制,50Hz。

1.1.6控制装置的停止功能应当是失电状态。

1.1.7设备制造商电气安装时要求提供设备本体所需所有的电缆桥架、线槽和相关附件;

1.1.8所有的可编程逻辑装置应当遵循IEC61131标准。

1.1.9所有电控柜应当有电源插座,供给220V5A电源;对进口设备应当提供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插座,或预留插座的安装位置。

1.1.10装有PLC、CNC等智能控制器的设备,应在其操作面板上安装相应的编程接口和插座,插座满足1.1.9的要求,接口必须有明确的说明,并加上防尘盖板。

1.1.11电控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要根据出现的地址顺序按输入和输出分别安装,为了明显起见,不允许混合装备。

1.1.12为了避免出现电感线圈断电时的过压问题,必须使用相应的浪涌抑制(surgesuppressor)元件加以保护。

1.1.13为了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必须采用EMC(电磁兼容)措施,为此,设备制造商要严格遵守原始制造商所制定的各种规范和安装要求。

1.1.14有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线路要加滤波器等抗干扰装置。

1.1.15机床上的每个运动要求能够通过操作面板进行单独调整和控制,对于数控运动轴,要求有在手动方式或调整方式下具有过行程解除和调整控制功能。

1.1.16设备在紧急和特殊情况下停机后要求具有状态记忆功能,重新启动后,可以从记忆的状态开始运行或回到设备初始位置。

1.1.17设备的故障诊断功能要求使用系统制造商所提供的程序包来进行。

故障诊断信息要求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故障的源由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1.18为方便维修备件的储备,应尽量减少同一项目,同一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控设备和电气元器件的品牌、种类和规格。

1.1.19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的法律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即在设备出售之前必须拥有设备出售的权利,设备各专项技术使用的权力。

1.2接地

1.2.1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1.2.2电控柜接地应使用铜接地接线片和铜排。

1.2.3所有的接地线都应当连至主电控柜内部的共用的铜母线上。

1.2.4轴承、润滑系统、电缆管道、线槽和桥架不应当作为接地部位。

1.2.5多根接地线不应当连至一个接线端子,每一个接地线应当有独立的接线端子。

1.3图纸和逻辑

1.3.1设备的布置图显示所有的控制装置(驱动、电磁阀、开关等)的位置。

设备布置图也应当显示控制面板位置、伺服面板、主电控柜、互锁箱、测试和仪表柜等。

1.3.2设备供应商提供详细电气图纸包括所有的变更和修改记录。

1.3.3黑匣子的概念是不被接受的;在电气图纸中应标明所有的端子接线;电路较为复杂时,为使图面清晰,可把其中的独立单元电路用简化形式表示,并用点划线围框标示,该单元的详细电路另行绘制。

1.3.4电控图中的图形符号通常应按无电压、无外力作用的状态绘出;原理图中的元器件的可动部分,应按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或位置绘制。

1.3.5各生产厂家及供货商应提供与设备有关的所有系统软件包、应用软件包及系统开发、支持的软件包,同时提供所有软件包及软件使用说明和使用编程手册等,也包括图纸、使用说明书。

所有文件均应为中英文对照,以光盘和书面的形式提出。

1.3.7供应商提供的电气图纸同时包括液压、润滑、气动系统的电气控制。

1.3.8对相同要求的多台设备要求每台设备有自己的图纸和图号。

1.3.9公司拥有图纸所有权。

并按如下方式组织:

A、内容

B、设备布置,包括控制系统布置

C、通讯分配布置图和控制流程图

D、硬件和软件(逻辑)连锁

E、电源分配

F、操作站图

G、电机线路图

H、控制电路图

I、I/O图

J、材料清单

K、操作顺序

1.3.10材料表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A、制造商的名称、部件描述和完全的目录号。

B、所有的驱动、面板、电柜等。

C、所有部件的数量。

D、电控柜中采用的元器件。

E、用于设备控制、开关、传感器等的所有装置。

F、关于材料号和相关信息,面板布置、设备布置以便进行综合参考。

G、元器件提供设备制造厂家的代码外,还应提供所有元器件原始制造商名称、详细的规格型号。

1.3.11操作顺序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1.3.12在电力分布图上标出总功率、满负荷电流和额定负荷电流。

1.3.13图纸中应当包括所有的编程或不编程信息,诸如压力开关、传感器、控制器、断路器、跳闸和过载设置等的设置点和参数。

1.3.14控制器程序中不允许包含实际上未用的逻辑关系或不执行的逻辑关系。

所有的控制程序语句都必须有详细的文字注释(用中文或英文)。

1.3.15当设备采用总线控制时,其资料中应包括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所用通讯字节的相互关系,相关描述及每一字节的确切定义。

1.4相关器件要求:

空调(电控柜)

1.4.1热量计算应当包括在图纸会签时的图纸中。

对空调进行热量计算时按照环境温度为40℃考虑。

1.4.2空调应当使用AC380V/220V,50HZ电源,连接至主断路器的负载侧。

1.4.3空调装置的颜色要求和电控柜的整体颜色要统一、协调。

断路器(主)

1.4.4设备本身必须自带主断路器。

1.4.5导体的规格尺寸计算依据应当是所有的电阻加热设备负荷的125%加上根据使用循环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运行电机和装置满负荷的125%。

电控柜

1.4.6电控柜应当是防尘和防滴水。

所有的电控柜应当要求备有打开的工具,所有的控制柜和控制台应当是铰链连接。

1.4.7所有的电控柜应当垂直安装,电控柜门打开角度应能保证设备维修人员正常工作,并提供柜内照明。

1.4.8非操作界面和空调都不允许安装在电柜门上,其他装置若要安装需得到公司认可。

1.4.9设备电控柜内带有微处理器的设备和控制回路都应当有独立的隔离变压器。

初级和次级侧必须提供电流保护。

标识

1.4.10元器件标签的字母3mm高。

所有的低压电器和传感元件应当有标签指示装置的数量和功能。

装置的标签应当永久性安装,用胶水粘接是不允许的。

1.4.11选择开关、按钮、指示灯等标签应当包括I/O地址,功能和手动操作的顺序号。

不带I/O地址的元器件应当有装置号。

按钮和指示灯

1.4.12除急停按钮、运行停止按钮外,按钮和指示灯应当是Φ18mm或Φ22mm圆形式样。

1.4.13部分指示灯和按钮可用HMI上按钮代替,而急停按扭及保护开关等应是直接切断其控制电路,不允许通过控制器的逻辑判断后再控制相关的控制电路。

1.4.14所有的指示灯应当采用24VDCLED灯,并有灯测试按钮。

接触器和继电器

1.4.15接触器的线圈要求使用浪涌抑制器(surgesuppressor)。

1.4.16工业控制继电器应当满足IEC等标准的相关要求并能够安装在DIN轨道上。

1.4.17插入式的继电器应当有手动过载或线圈动作指示,直流感性负载处均要加装续流二极管。

开关、传感器和电磁阀

1.4.18接近开关、传感器等输入应当采用PNP结构。

1.4.19部件传感应当采用非接触式开关来完成,避免部件遭到损坏。

1.4.20接近开关、光电和光纤传感器应当完全密封、管状、24VDC。

1.4.21压力传感器的电源应当为24VDC,显示压力设置,并带有4针尾接。

1.4.22所有的限位开关应当有独立的调整臂。

不允许直接接触制造部件。

1.4.23设备所带气缸处应当有工作状态的指示,关键的工作气缸同时还应在操作站上设置其状态指示。

1.4.24开关、传感器及电磁阀的安装要求远离潮湿、油污、铁屑掉落的地方,并便于维修和检查,状态指示灯应当清晰可见。

1.4.25所有的开关、传感器及电磁阀应当用24VDC,带状态指示灯。

接线端子

1.4.26在安装端子排时采用DIN轨道。

终端至少应有6mm的空间。

端子排两端应当采用螺钉紧固。

所有端子排应当用对应的线号标注。

电缆和电线

1.4.27电力电缆线应当与信号和控制电缆线分开敷设。

相关连线允许在相同的线槽或在相同的电缆束,但同一线槽或电缆束的电缆电线对其最大电压具有绝缘能力。

1.4.28用于测量和信号反馈的电缆从起点到终点必须无断头。

1.4.29线号从线的起点到终点必须保持一致,所有的端子排应当反映线号。

端子排两端接线均需标签。

所有的线号不得使用手写标注。

1.4.30所有没有屏蔽的电缆离开控制柜必须先连至端子排。

电线在端子排上应当以数字顺序。

在按钮盒和接线箱中有线接头是不允许的。

1.4.31所有的设备应当有至少10%的备用线。

在端子排上应当对备用线做显著的标识。

1.4.32在电控柜上采用矩形电缆连接头是允许的。

电源供给不允许使用接插头。

1.4.33当设备发运时,设备制造商对于15m或更短的电缆至少提供5%的长度余量。

1.4.34对每一个电缆连接器,连接器布置表应当提供插头和插座下列相关信息:

A电缆和连接器编号B插座针脚编号C插座线的颜色D线号

1.4.35电缆连接器应当从公司认可的供应商提供。

电缆选型应满足使用环境要求。

1.4.36电缆应当穿管敷设,两端应当有护套保护,电缆束紧固应当采用金属材料。

电缆线槽和电缆桥架

1.4.37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1.4.38电缆线槽和托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