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825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3

1.1项目基本情况3

1.2方案编制依据3

1.3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4

第二章项目建设目标及意义6

2.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6

2.2项目建设意义8

2.3项目建设目标10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0

3.1生产规模10

3.2建设条件11

3.3建设内容及规模11

3.4项目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11

3.5土建工程及公用设施15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8

4.1投资估算依据18

4.2估算说明18

4.3估算结果19

4.4资金筹措19

第五章项目的组织与实施20

5.1项目实施进度20

5.2项目组织管理21

第六章效益分析23

6.1经济效益23

6.2社会效益23

6.3生态效益24

附图: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2、场区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

1、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企业营业执照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某林农开发有限公司

——干果加工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地点:

某镇

4、项目建设年限:

2009年1月初至2009年8月底

5、项目单位:

某林农开发有限公司

6、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

7、主要建设内容

(1)加工车间324m2;

(2)原料库房216m2;

(3)成品库房396m2;

(4)新建200m3蓄水池一座及其他配套实施。

8、项目总投资:

178万元

9、资金筹措:

项目单位自筹138万元,申请**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40万元。

1.2方案编制依据

1、某林农开发有限公司干果加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4、《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7、某林农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1.3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

某林农开发有限公司

2、成立时间:

2005年7月

3、注册资金:

50万元

4、法人代表:

**

5、主要经营:

农产品加工

6、企业简介:

自本公司成立以来,企业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承包荒山荒坡(总面积达15400亩),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以种植经济林为主);另一方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基地,公司负责对农户进行技术辅导,并制定保护价收购种植基地的产品,企业与农户形成了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企业现有固定资产总额350万元,现有固定员工23人,企业现有组织管理机构如下图所示:

图1-1企业现有组织机构图

7、企业现有基地资源情况

该项目所包含的种植基地涉及14个行政村,占全镇行政村的42.4%,基地内共有面积15400亩,分以下三大片:

中南片:

涉及**、柳泉、神树岭、小王庄、上节5个行政村,面积6800亩,其中有核桃500亩、山楂600亩、山茱萸2000亩、花椒1500亩、柿子2200亩。

中北片:

涉及相底、南大峪、庄上、降枢5个行政村,面积2500亩,其中有核桃1000亩、红枣300亩、花椒1200亩。

东面片:

涉及蔡节、窑头、高石、枪杆4个行政村,面积6100亩,其中有核桃500亩、山楂800亩、山茱萸2000亩、柿子2800亩。

企业现有基地平均年产林果资源总量如下表所示:

表1-1企业现有生产基地年均林果总产量表

名称

基地面积(亩)

公斤/亩

总产量(吨)

备注

核桃

2000

350

700

红枣

300

500

150

山楂

1400

215

301

山茱萸

4000

1100

4400

花椒

2700

275

742.5

柿子

5000

156

780

第二章项目建设目标及意义

2.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2.1.1政策优势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国家制定了详细的、长远的发展战略及相关产业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通过挖掘农业自身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而“增加农业产出,扩大农民收入总量”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从而达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在今年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发展林业产业,繁荣山区经济。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

这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1.2市场优势

该项目所加工的主要产品包括核桃、山茱萸、花椒、红枣、山楂和柿子。

其中核桃是四大干果之王,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全国范围内分布。

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植,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连年上升,且一直呈上升之势。

山茱萸市场更是供不应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和人们对山茱萸的保健价值的逐步认识,山茱萸后市场将更加广阔。

预计国内消费加出口,未来总需要量在5000-8000吨左右,目前国内山茱萸年平均总产量为3000-5000吨。

花椒、红枣、山楂和柿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在项目区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且该项目所加工的总量不大,尚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

2.1.3资源优势

目前该企业已完成15400亩基地建设,除满足项目加工之外原材料还有剩余,此外该地区农村闲置劳动力较多,可保证项目所需原材料及劳动力的需要,且成本相对较低。

2.2项目建设意义

2.2.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市各地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引导农民瞄准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渐趋集中,主导产业逐步形成。

目前,已经形成了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和小杂粮等六大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此为依托,全市涌现出一批营销大户和中介组织,成为**市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全市已有各种类型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百多家,龙头企业的兴起,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向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转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通过建设加工基地,不仅可使农产品就地增值,提高企业和农户的收入,还对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该企基地建设中,从而为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2.2.2项目的建设将推进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就**市而言,可以通过以“发展农田水利和加强旱作农业相结合”为突破口,逐步提高现代农业设施的准备水平;以“加快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完善农业生产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和小杂粮六大特色农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促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从而逐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该企业立足于当地适合农产品生长的气候条件,大规模发展干果、山楂、山茱萸等经济林种植和产品加工,为长期生活在这些区域的农民提供优良苗木和种植技术,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定期培训,在种植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各种农产品成熟之后由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全部收购,解决种植户销售难的问题。

此外针对该地区以土地种植为主的农民来说,但单靠普通庄稼的的种植,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当地的农民收入水平,所以发展经济作物就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首选之路。

该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一方面从苗木和技术方面为农户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统一收购产品,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将极大地促进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其经济收入,促进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

2.3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使企业现有基地的部分农产品就地增值,增加企业的收入,为企业下一步扩大加工规模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将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起到了初步探索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1生产规模

该项目实施后,企业生产规模将达到以下标准:

1、核桃:

鲜果500吨→干果125吨

2、山茱萸:

鲜果1000吨→干果125吨

3、花椒:

鲜果50吨→干果10吨

4、红枣:

鲜果50吨→干果2.5吨

5、山楂:

鲜果30吨→干果10吨

6、柿子:

鲜果50吨→干果10吨

3.2建设条件

1、厂区条件:

该项目位于某镇十字东侧(详见附件:

《项目地理位置图》),占地面积1800m2,所占土地为原有**镇废弃的旧翻砂厂占地,厂区内地势平坦,坡度小于20°,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2、供水:

厂区水源来自**镇集中供水公司,水源充足,取用方便,项目新建200m3蓄水池(兼做消防水池)一座,可满足项目改建后使用;

3、供电:

场区用电由**镇水电公司网络接入,利用厂区内原有80KVA变压器,可满足项目建设使用。

3.3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项目实施单位的实际需要及资金情况,确定该项目建设的规模及内容如下:

1、加工车间:

4个,总建筑面积324m2。

其中核桃加工车间108m2、山茱萸加工车间108m2、花椒加工车间36m2、其他车间72m2;

2、原料库房:

4个,总建筑面积216m2。

其中核桃原料库房72m2、山茱萸原料库房72m2、花椒原料库房36m2、其他原料库房72m2;

3、成品库房:

4个,总建筑面积396m2。

其中核桃成品库房108m2、山茱萸成品库房144m2、花椒成品库房72m2、其他成品库房72m2;

3.4项目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3.4.1核桃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图3-1核桃加工工艺流程图

2、工艺简介

该生产线主要是对基地及周围农户生产的核桃进行拣选分级,然后进行脱皮、漂白,对之进行清理,然后经过烘干、灭菌后包装出售。

3.4.2山茱萸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图3-2山茱萸加工工艺流程图

2、工艺简介

将果实投入沸水中,立即上下翻动5~10分钟,至果实膨胀柔软、呈紫红色时捞出,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片刻,趁热挤去果核。

然后,将果肉烘干即成。

生产线加工优势:

生产流水线加工方式,实现了山茱萸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统一化,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先进的加工流程,解决了山茱萸加工环节中成份大量流失的难题,使果实的有效成份含量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高效的烘烤技术,保证了果肉在短时间内得以烘干,不仅保证了果肉的色泽,而且解决了自然晾晒时间过长而导致果肉变质的关键问题。

3.4.3花椒加工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图3-3花椒加工工艺流程图

2、工艺简介

该生产线主要是对基地及周围农户生产的花椒进行拣选分级,然后经过烘干和灭菌后包装出售。

3.4.4其他林果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图3-4其他林果加工工艺流程图

2、工艺简介

对周围农户加工的林果进行收购,然后集中筛选处理,经过化验后包装出售。

3.4.5主要设备选型

1、选择原则

1)主要设备方案应与选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者使用的要求;

2)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

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

4)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2、主要设备选择

本项目所有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选择都立足于国内,这样不但节省资金,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售后服务,为正常生产创造条件。

项目中生产设备选择在本行业中具有较强实力的生产厂家,选择机具完善、型号齐全、售后服务优良的生产企业。

3、主要工艺设备

表3-1主要设备选型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车间名称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

1

核桃加工车间

脱皮机

3

1

3.00

2

隧道式热风干燥机

2

2.4

4.80

3

紫外线灭菌装置

1

0.14

0.14

4

包装封口机

5

0.7

3.50

5

山茱萸加工车间

不锈钢蒸煮锅

8

3

24.00

6

脱核机

5

1

5.00

7

隧道式热风干燥机

2

2.2

4.40

8 

紫外线灭菌装置

2

0.1

0.20

9

包装封口机

5

0.7

3.50

10

花椒加工车间

振动筛

2

2.2

4.40

11

隧道式热风干燥机

1

2.4

2.40

12

紫外线灭菌装置

1

0.1

0.10

13

包装封口机

3

0.7

2.10

14

其他林果加工车间

紫外线灭菌装置

3

0.1

0.30

15

包装封口机

3

0.7

2.10

16

合计

 

 

 

60.00

3.5土建工程及公用设施

3.5.1土建工程

3.5.1.1总平面布置

项目建设要做到功能分区、系统分明、布置整齐,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美观;同时根据设计规范确定各建筑物、构筑物间的距离,保证生产运营和消防安全,尽力做到集中布置,节约用地。

根据使用功能需要,结合场区地形情况,将该项目新建的加工车间布置在厂区东西两侧、原料库房及成品库房位于厂区东北角上。

3.5.1.2方案设计

1、设计原则

该项目土建工程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根据拟建车间不同的使用功能、生产类别及其对空调净化、卫生、防火、采光、通讯、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的建筑标准和结构形式。

2、土建方案

加工车间为一层,层高4.5m,占地面积324m2;仓库为二层建筑,层高控制在8.0m以内,一层主要为原料库房(含少数成品库房),二层全部为成品库房,占地面积306m2。

全部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墙体采用空心砌块砌筑,柱及梁均采用钢筋现浇混凝土,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所有建筑均采用平屋顶,SBS卷材防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强度等级为Ⅰ、Ⅱ级。

其中加工车间的生产类别为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采光等级为二级,卫生等级为三级,噪声控制在75dB以下。

3.5.2公用工程

3.5.2.1给水设计

1、水源条件

厂区内利用**集中供水公司水源,可满足本工程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要求及厂区长远发展。

2、供水方案

该项目用水为生产用水(用于生产配料、提取、冲洗及循环使用),要求达到饮用水标准。

3、清水供水设备

厂区供水按三班24小时考虑,由厂区内新建200m3蓄水池提供。

4、消防给水及应急措施

消防给水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一次火灾用水量小于200m3,故项目新增200m3蓄水池可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3.5.2.2排水

该项目实施后,排水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直接排放至厂区排水管网,厕所排出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排水管网,厂区所有排水汇总后,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后,排入**镇污水管网。

3.5.2.3供配电及电信

1、电源、电源设施及外部条件:

场区用电由**镇水电公司网络接入,利用厂区内原有80KVA变压器。

公司所处地区电力资源充足,当地政府及电力部门积极支持本项目,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

电源电压分别为:

高压供电电压:

10KV

电力及照明电压:

380/220V

控制电源电压:

220V

2、全厂供电负荷情况

企业现有80KVA变压器一台,可满足生产需求。

全厂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3、供配电系统

动力系统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形式,从变配电所出来的配电干线,使用电缆敷设至各车间,由各车间配电柜出来的配电电缆经桥架或穿管埋地敷设到各用电点。

照明采用放射式和链式的混合形式供电。

4、防雷接地

根据各建筑物的雷击计算次数和使用性质设置防雷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对于突出屋顶的设备或金属管道,均作可靠接地,并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连接。

该厂供电接地采用TN-C-S方式。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投资估算依据

1、2005年《**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3、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4、2002年《**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

5、《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

6、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

4.2估算说明

4.2.1建设工程费用

根据工程方案,参考估算指标,并结合项目区市场价格,确定各主要建筑及设施的综合造价指标如下:

1、新建加工车间324m2,按1200元/m2估算,小计38.9万元;

2、新建原料库房216m2,按900元/m2估算,小计19.4万元;

3、新建原料库房396m2,按900元/m2估算,小计35.6万元;

4、新建200m3蓄水池一座,按16万元估算;供水管道250m,按150元/m估算,小计3.75万元;排水管道250m,按150元/m估算,小计3.75万元;供电线路200m,按30元/m估算,小计0.6万元;合计24.1万元。

综上所述,该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合计118万元。

4.2.2设备购安费

该项目设备购安费用总额为60万元(详见第三章表3-1:

主要设备选型表)。

4.3估算结果

综合以上费用,该项目总投资178万元。

4.4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178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138万元,申请**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40万元(详见下表)。

表4—1资金来源及使用表

金额单位:

万元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规模

单位

总投资

申请资金

企业自筹

1、建筑工程费用

118

(1)加工车间

324

m2

38.9

9

29.9

(2)原料库房

216

m2

19.4

4

15.4

(3)成品库房

396

m2

35.6

7

28.6

(4)其他配套设施

24.1

5

19.1

2、主要生产设备

60

15

45

3、合计

178

40

138

第五章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5.1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实施参考《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8个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等前期阶段;第二阶段为工程设计阶段;第三阶段为工程施工阶段;第四阶段为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

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

表5—1工程实施进度表

时间

项目

2009年

1

2

3

4

5

6

7

8

前期准备

工程设计

工程施工

竣工验收

5.2项目组织管理

5.2.1组织机构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主要是指业主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高效、合理的筹划、实施、组织协调及控制。

根据有关规定,项目的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

1、管理的目的

1)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计划建成和投入使用;

2)努力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3)保证项目建成后在功能和质量上达到设计要求。

2、组织机构

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立项后正式成立项目法人。

项目经理由项目法人担任或任命。

为了有利于项目管理,有利于控制目标,有利于信息沟通,同时根据本项目性质和规模,设置项目组织机构如下:

图5-1项目组织结构图

各部门之间必须明确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并相互密切配合,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使工程按期完成。

5.2.2各部门职责

1、计划财务部

负责项目的投资计划安排及财务管理。

根据经批准的总概算和工期,结合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安排投资计划;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保证资金筹措到位,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2、工程技术部

负责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的监控,处理施工中的各类技术问题,进行质量检查和安全措施检查,组织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并负责技术档案汇总存档。

3、综合协调部

负责协调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监督施工进度,负责现场环保及工地治安的协调,负责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物资的采购供应。

第六章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通过计算可得,项目实施后,企业年加工各类鲜果总计1680吨,年产干果272.5吨,总销售收入将达到927.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20余万元,每年可为国家缴纳所得税28万元,故该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6.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战略高度提出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没有农业和先进集约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很难筹集到巨大的经济投入。

本项目的实施将带动项目区周围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其二,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当地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该项目建成后,加工厂本身可提供15—20个就业岗位,还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基地的建设,由此所产生的运输、化肥经营等一系列活动又可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其三,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区农民的致富能力。

对于项目区靠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说,单凭中种植普通的农作物很难得到较高的收益,所以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

6.3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种植林果销售难的难题,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经济林的种植,这对于治理当地的荒山指明了出路,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而大量经济林的种植,也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从而有助于项目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