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014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docx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复核申报表

 

申报单位名称:

(盖章)

申报负责人:

填报日期:

年月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一、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示范基地名称

主体园区名称

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基地规划面积(公顷)

基地已开发面积(公顷)

主体园区规划面积

(公顷)

主体园区已开发面积(公顷)

主体园区工业建筑

容积率

基地创建以来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情况

□无

□有,发生案件起

(在□中勾选,如选择“有”,需填写发生案件数量)

基地主要经济指标

年度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销售收入(亿元)

税金总额(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上年度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

★上年度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基地总销售收入的比重(%)

★上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基地工业增加值比重(%)

二、示范产业集聚情况

示范产业情况

示范产业名称

上年度示范产业销售收入(万元)

上年度示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示范基地企业发展情况

企业总数(个)

示范产业企业数量(个)

示范产业上市企业数量(个)

上年度示范产业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名称

销售收入

(亿元)

主要产品门类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示范产业上下游产业配套情况说明

(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介绍)

 

三、创新发展和质量品牌建设能力情况

研发投入和研究机构情况

上年度示范基地研发投入(万元)

示范产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数量(个)

示范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数量(个)

示范产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名称

所属企(事)业

示范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名称

所属企(事)业

示范产业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重大科研成果

 

基地内示范产业企业获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个)

质量与品牌建设情况简述

★示范产业国际知名品牌数量(个)

★示范产业国际知名品牌名称

 

示范产业国内驰名商标数量(个)

示范产业国内驰名商标名称

 

企业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比例(%)

★是否制定区域品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建设和保护方案(是/否)

四、两化融合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示范基地管理机构网上办事率(%)

企业宽带接入率(%)

★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规模以上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

基地两化融合情况简述(信息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水平等)

 

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含技术创新服务类、检验检测服务类、创业孵化服务类、投融资担保服务类、信息服务类、人员培训服务类、管理咨询服务类、公共设施共享服务类等)

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情况

□无

□有,个

(在□中勾选,如选择“有”,需填写数量)

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名称

建设单位

服务内容或方向

运营时间

上年度营业收入

职业教育或专业培训机构情况

职业教育或专业培训机构数量(个)

机构名称

教育培训方向

规模

★物流配套情况

物流业配套种类

□仓储中心,个

□港口,个

□货运站,个

□物流中心,个

五、绿色安全发展情况

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达标情况

国家或省级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完成率(%)

主体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主体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电量(万千瓦时/万元)

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主体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比率(%)

主体园区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

企业安全生产达标率(%)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情况

创建以来发生Ⅰ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次数(次)

创建以来发生Ⅱ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次数(次)

创建以来发生Ⅲ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次数(次)

创建以来发生Ⅳ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次数(次)

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创建以来发生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次)

创建以来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次)

创建以来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次)

创建以来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次)

推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安全生产的举措简述

六、示范基地创建方案和规划落实及推进情况

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及产业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时间和设定目标值)

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时间和实际完成目标值)

示范基地后续建设方案要点(目标及主要任务)

 

七、“示范基地”管理和所在地政府支持情况

是否设立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否

□是,资金额度:

万元

(在□中勾选,如选择“是”,需填写资金额度)

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落实情况

 

地方政府支持基地发展的有关举措概述

是否颁布了支持示范产业的政策文件

□是

□否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政务服务、人才发展等方面)

 

“示范基地”管理机构

机构名称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相关工作机构信息

工作内容

负责部门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规划

统计分析

技术创新

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复核申报表内容是否真实?

□是

□否

对示范基地三年创建情况的总体评价

对示范基地后续建设方案的评价

是否同意通过复核省(区、市)内初审

 

□同意

□不同意

[公章]

年月日

附件:

填表说明

一、“示范基地名称”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称为准,标准格式参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

二、本表填报数据以示范基地主体园区或主要集聚区的范围为准。

除标明“示范产业”的,填报基地“示范内容”所指产业情况外,其他指标均指主体园区或主要集聚区内全部产业情况。

三、带“★”标识的内容为选填内容。

四、指标说明

(一)基本情况

1.主体园区工业建筑容积率:

指示范基地主体园区内工业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与已开发面积的比率。

2.土地违法案件:

是指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案件。

3.销售收入:

指在报告期内产品销售的货币收入总额。

其中,工业为产品销售收入,服务业为营业收入。

4.税金总额: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本期应交增值税之和。

5.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6.工业增加值:

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7.全员劳动生产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8.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

指示范基地自园区成立之日至报告期止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

9.新产品销售收入:

指报告期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

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一致。

10.生产性服务业:

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11.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三)创新发展和质量品牌建设能力情况

1.研发投入:

用于开展R&D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用于R&D的投入。

2.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

指国家政府部门批准或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3.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

指省级政府部门批准或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4.有效发明专利:

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授权的专利权人按时缴费、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

5.国际知名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美誉度较高,产品辐射全球的品牌,一般依据权威机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6.驰名商标:

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和管理的经过长期使用,具有良好信誉,为社会公众普遍知晓的商标。

7.采用国际标准认证企业:

指通过以下国际认证之一的企业:

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ISO20000、ISO27000。

8.区域品牌:

指一个地区区域特征和整体形象。

其下还包括一系列子品牌,如产业与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区域文化品牌、名胜品牌和景观品牌等。

9.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并授予。

(四)两化融合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示范基地管理机构网上办事率:

示范基地管理机构利用互联网办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数占园区所有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办理总数的比重。

2.企业宽带接入率:

指基地已连接宽带的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百分比。

3.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指企业采用数字化设计工具的比例。

其中,数字化设计工具是指将产品信息、工艺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数据,辅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功能仿真和原型制造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系统,包括CAD、CAE、CAM、PDM等。

4.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

数控设备占企业全部生产设备的比重。

5.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

指经国家部委认定或批复的公共服务平台。

(五)绿色安全发展情况

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

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报告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终用于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

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工业企业取新鲜水总量/工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企业取新鲜水总量是指报告期内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网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

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电量:

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加值。

4.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

示范基地内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的企业数量与全部企业数量之比。

其中,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6.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比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通过专业审核机构清洁生产审核达标的企业占园区所有企业的百分率。

7.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要求,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百分率。

包括:

(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

(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8.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9.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10.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1.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2.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六)“示范基地”管理和所在地政府支持情况

1.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指示范基地所在地政府每年设立的用于支持示范基地创建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不包括当地政府对企业的税务减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