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791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篇一:

XX乡镇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简介

  ………镇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简介

  ………镇位于…….,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辖…….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万。

XX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近几年全镇种植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业不断巩固壮大,农民合作化组织不断发展,品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一、种植业稳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产量。

XXXX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亩,主要农作物以。

为主。

当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亩,总产量。

吨。

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已将。

亩耕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配备优良完善的基础设施。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

个,铺设地下节水管道。

万米,安装配套水泵。

台、机井智能控制保护柜。

套,提升了全镇现代农业水平。

  二、养殖业走上了朝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之路

  一是养殖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XXXX年全镇畜牧业产值。

万元,同比增长….%。

XXXX年末存栏家禽。

万只、生猪。

万头、牛羊。

头。

当年出栏家禽。

万只、生猪。

万头、牛羊。

头,禽蛋产量。

吨。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推进畜禽养殖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朝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前进。

XXXXX年全镇存栏千头以

  上猪场达到。

个,百头以上。

个,规模种鸡孵化场。

个,年出栏生猪。

万头,家禽出笼。

万只,禽蛋产量。

吨。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有所增加,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目前全镇共有农民合作组织。

个,入社会员达到。

户。

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亩,近年来累计面积达到。

亩。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全镇的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品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引导。

产业做大做强,带领。

企业进市场、搞调研,创新发展思路。

  全镇现有。

生产规模企业。

家,年产量。

,实现年产值。

万元。

  篇二: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SDAS镇2009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09年以来,SDAS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了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万元,林果业收入95万元,畜牧业收入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7万元,第三产业万元,劳务创收48万元。

  一、坚持“稳粮、压棉”,加强种植业管理。

  1、种植棉花3500亩,其中膜下节水滴灌棉田1700亩,150公斤高产田500亩。

目前,化控、中耕、锄草均已达到3次以上,棉花头水前开沟追肥工作已经完成。

  2、全镇小麦面积为1300亩,经测产,小麦单产达到456公斤,其中,单产550公斤高产示范田580亩。

  3、狠抓了温室大棚的管理工作,新建小拱棚205亩。

  二、深化“林果业质量管理增效年”活动,加强林果业管理。

  1、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发动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村民,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造林面积250亩7万株。

  2、按照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的要求,我镇对1211亩红枣加强了水肥、整形管理,对其中的70亩红枣进行补嫁接,目前成活率达到85%以上,目前已对红枣灌溉3次。

同时加大了亩杏树、640亩红提葡萄的管理力度,完成了施肥、灌水、喷药、打顶、剪枝、除草等管理工作,为下半年林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3917亩果树修剪了2次,施肥2次,完成春季喷

  施石硫合剂3917亩。

  三、主攻畜牧业,注重牲畜疫病的防治

  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我镇依托地缘优势,以养殖小区为依托,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通过牛羊育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上半年全镇畜牧牲畜出栏4785头,产肉吨,同时针对我镇牲畜流动性大,交易频繁的实际,加大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力度,防疫密度100%。

  四、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进

  上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万元,新打机电井3眼,完成了5眼打机电井的拉电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推广高效节水滴灌700亩,并安装相应的配套设备,目前节水滴灌棉田达到1700亩。

  五、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

  为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水平,结合SDAS县第二十届“科技之冬”活动,以牛羊育肥、果树管理、温室种植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农民利用冬闲之机开展培训。

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农机培训班累计举办期,培训农牧民人次。

  篇三:

山南镇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11

  山南镇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镇党委、政府

  (2013年5月)

  山南镇位于肥西西南,地处合肥、六安、舒城三市(县)交汇处,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肥西县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镇域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万人,下辖19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7个农村社区,637个村民组。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打造“包产到户名镇、乡村旅游新镇、区域商贸重镇、加工制造大镇”的发展目标,以实施“十件大事”为抓手,突出“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三大重点,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现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速改貌、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

2012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工业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镇域规上企业已达7家,规上工业产值已达13亿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2427万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

先后荣获合肥市文明单位,省卫生镇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城郊型现代

  农业发展定位,在不断巩固提升粮油生产的同时,加快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推进苗木、蚕桑、畜禽、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扩规模、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做活土地文章。

全面结合土地增减挂、土地整理、土地流转等工作,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全镇已成功组建农民土地流转、资金互助及蚕桑、棉花、水产等各类专业合作社41个,社员突破8000人,带动农民近万户,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管理、营销、融资等问题。

二是壮大产业龙头。

成功引进惠友农业、元政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继续扩大金森林、海纳百川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水产养殖群众500多户,就地解决群众就业近5000人次。

三是培育产业基地。

重点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全面发展苗木花卉、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全镇苗木种植规模已达2万多亩;年出栏家畜15万头,家禽380万只,禽蛋产量372吨,年产值3000万元,占地近900亩的合肥温氏畜牧养殖金牛服务部,系全县最大的种猪培育基地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延伸产业链条。

围绕苗木花卉、精品水产等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观光型、生态休闲型特色农家乐和特色庄园,推动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全镇现有省市级星级农家乐3家,示范园区4处,其中“金三和”农庄获“省级示范园”荣誉称号。

今年上半年,全镇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二、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镇累

  计投入农业农村建设资金近1亿元,先后实施了一批事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是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全面完成。

全镇已修建“村村通”水泥路92公里、“组组通”砂石路399公里,全镇乡村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形成了内外循环畅通的路网体系。

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丰乐河龙嘴圩进行综合治理,投入4500万元完成磨墩水库、托山水库、光明水库、老牛坟水库、韩塘水库等除险加固,对磨墩东支渠、托山东西支渠30公里渠道进行整治,投入130万元开展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投资60万元完成金牛、板墙、华山等8个电灌站技改项目,兴修扩挖当家塘坝200多口,硬化渠道100多公里,全镇防洪保安和抗旱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自2009年实施土地置换项目以来,我们共拆迁废弃村庄92个,新增耕地1768亩,投资3745万元实施小井庄、板墙省级万亩(亩)土地整理项目,投入490万元在华山项目区整治改造中低产田6200亩,使全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修建各型沼气池1200多座,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三、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统筹推进的思路,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小井庄、西岗美好乡村建设样板点,着力改善农村面貌。

一是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

实施“四个整治四个统一”环境整治工程即实施群众住房墙面立面整治,统一外观标准;实施沿路塘口整治,统一清淤美化;实施沿路环境整治,统一绿化靓化;实施入户道路整治,统一入户小径。

截至目前已完成房屋立面改造约1万平方米,新修

  入户小道86条,清淤绿化当家塘9口,处理沿路杂草垃圾20吨,全面提升了杨桃路山南镇整体形象,营造了“卫生整洁、管理有序、环境优美、道路通畅”的镇村环境。

二是提升小井庄品牌形象。

重点做好“四篇文章”,即:

做活“水”文章,实施村庄水系整治,对中心村内池塘中的杂草和主干道两侧近400米沟渠内的淤泥、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并铺设渠道盖板,改变渠塘脏乱状况;做大“绿”文章,对中心村主干道及区间道路沿线绿化进行补植,重点围绕健身广场周边开展环境整治,共新增绿化面积近3000平方米,使之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做优”路”文章,围绕中心村总体布局规划,完成中心村循环道路及区间道路规划设计工作,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序时加快推进;做靓“园”文章,创新引入“微田园”设计理念,按照“竖成条、方成块”的整治思路,对群众门前屋后的小块菜地统一整理,并安装了近2000米小栅栏予以规整,使之保持良好的生态田园氛围。

三是完善西岗中心村建设。

严格按照美好乡村建设准则,全面实施中心村绿化、硬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四、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大力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相继开展了多项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三农”工作新机制,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力。

一是开展“三分离两完善一改进”党建

  创新试点工作。

先后在光明、沈店、新圩村开展5+X试点工作,即突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和统领,以村级民主组织为平台,以村级经合组织、村级维稳组织和村级文化组织为骨架,以村级监督组织为载体,努力实现“上级千根线、基层一张网”的新型农村基层

  组织管理模式,全面整合资源,化解矛盾,解决难题。

目前试点村居共选举产生党员代表39名,村民代表118名;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7个,社员近400户;建立综治维稳站3个,综治维稳片44个,综治小组128个,治安巡逻队3支,村级巡防人员近200人;成立村级文广站3个,好人好事宣传报道小组1个,群众晚间业余舞蹈队2支;新建党小组25个,成立村监委3个。

基本形成了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代表会议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监委监督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连接成一个完整链条。

二是实施“啄木鸟”行动和项目化管理。

突出分类施治、凿洞捉虫、对症下药,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村级发展的难题。

同时,对重点工作实行细化可见、量化可比、考核可评,切实将“软指标”转变为“硬任务”,“说虚话”转变为“干实事”,听汇报”转变为“查实绩”。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先后收集各类问题及建议218件,已解决131件,已正式列入政府议事议程62件,集中解决了一批重难点问题,群众对此给与高度评价。

三是拓宽村干部选拔通道。

实行“赛场选马”制度,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公开选拔的方式,全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建设。

截至目前已有118名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上挂下派锤炼干部近10名。

四是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从拓宽党内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入手,健全制度,大胆创新,丰富代表活动,发挥代表闭会期间作用,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开展党代表活动28次,征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提案、建议和意见81条,制定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