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81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

三一文库(XX)/小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

【篇一】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

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

数的顺序)。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

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

(板书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

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

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

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

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38、45

  五、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篇二】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75-76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图形,你还认识么?

看课件说名字。

  #再看桌面的立体图形,说给大家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规范语言:

我手里拿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刚才大家认得都很清楚,记忆力真不错!

  #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另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

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还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

这些平面图形就藏在你的立体图形上,它的某一个面就是平面图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追问:

你的手掌上是什么感觉。

(滑滑的,平平的。

)摸:

平。

对了这就是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篇三】

  一年级数学下册: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

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的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建立100以内数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数。

  教学难点:

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二、教法和学法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1.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他们对100以内数看似了解,却概念模糊,教师在引入时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给孩子们送来礼物,100颗星星,通过观察、估计、比较逐步建立数感。

  2.数植物的种子,首先向学生展示1粒种子的大小,接着让孩子抓一把进行估数,这时也是想通过操作建立数感,但这数感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了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然后动手数一数,通过数数达到要验证估计是否准确,学生主动探索数数方法的目的。

最后以汇报的形式与全体进行交流。

学生数数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是方便快捷,也有些是繁锁缓慢,在这时,对于各种方法的优劣我不进行评论,而是让各种方法得以展示,至于哪一种方法较好,孩子们在操作中是能够体会到的。

  3.数100,这一环节以学生的操作学具为主,要求就更进一步了,物品选择,正好要数出100,还得让人一眼看出有100。

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认为是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在操作中发现,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一知识点。

通过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让孩子经历数1到100的过程,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数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在这插入课本36页的练习题2这幅小皮球图,我认为并不重在数出100,而在于用什么方法来数,由于有格子,整齐排列,又有色彩间隔,学生可以较好的去思考以不同方法数出皮球的数量,可能会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二十个二十个数,五十个五十个数,前面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4.数数。

  边摆小棒边数数,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十的形成,学会数100以内的数,通过操作突破本课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以竞赛形式练习数数,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

孩子的学习兴趣高涨。

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猜数游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孩子的数感。

游戏中部分孩子不断提醒同伴“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另一部分孩子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

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5.生活中的数

  100以内数生活中有很多,通过学生的说一说,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贴近,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说课稿【三篇】欣赏】由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站提供,更多一年级最新资料和信息请访问小学一年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