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875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docx

精品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25

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联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

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

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

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

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

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已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

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三家在思想体系的诸多逻辑节点上具有不同的理念

在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诸多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见解,也决定了它们对爱、德、贤、圣等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意蕴和内涵。

(摘编自冯立鳖《儒法墨观念差异的根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反映世袭贵族阶层的理念,守护家族利益,注重血缘关系,尊崇祖制礼仪,强调平等仁爱。

B.墨家维护他人利益,主张节用,倡导非攻,崇尚教化,尚贤使能,这些都表现出对兼爱的信奉。

C.法家认为人有利己之心,治国应诱以利益,施以权术,让所有人都推崇权势和暴力,遵循法规。

D.儒、墨、法三家的社会治理观有所不同:

儒家注重家族社稷,墨家关心下层民众,

法家维护专制君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理论本位出发分析儒、墨、法三家的思想,指出理论本位的不同是三家形成不同观念的缘由,也是三家划分的根本依据。

B.文章先提出儒、墨、法三家理论本位不同的观点,然后概括性说明三家思想体系的不同理念,最后强调理论本位的决定性作用。

C.文章从道德观、天命观、圣人观、生活观、人才观和鬼神观等方面阐述儒、墨、法三家所持的不同见解,说明它们理论本位的不同。

D.第三段以墨家圣人大禹为例,来说明墨家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个人能力的看重,表达了当时社会众多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墨、法三家的理论本位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理念,也使其各自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

B.儒家对鬼神的存在不置可否,墨家宜扬鬼神的存在,法家不信鬼神,由此可见,在鬼神观上,儒、墨、法三家各持己见。

C.儒家为传承贵族阶层的家族利益,墨家为表达对兼爱的推崇,都提倡崇拜先圣,而法家为保证君主的权势反对崇拜先圣。

D.儒、墨、法三家不仅在道德观、圣人观、人才观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对爱、德、贤、圣等概念内涵的理解也不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白天,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日光榨干了鲜花的最后一抹微笑,皮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下一秒,身体就会瘫进柔软的地面……到傍晚才有了些许生机。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伏尔加河的岸边。

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阳正落到山后去。

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

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

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

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

“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

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

”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

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

”他说。

  “为什么?

”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

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

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

“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

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

”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

”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

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

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

”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

”她问老人。

“来。

”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

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

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

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

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

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

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

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

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

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

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

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

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

他们来这里做过客。

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

”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

艰难?

”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

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

”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

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

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

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

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

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

“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

”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

她找到了。

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

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

”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

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

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聊聊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B.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C.文尾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

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

例如“老人总凝望太阳”,“刻满皱纹的脸”“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5.文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文学文本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分别从历史政治意蕴、伦理道德意蕴以及最重要的生命意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高。

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20.85亿元,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提高7.7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

在线教育营业收入增长39.4%,势头迅猛,增长速度在数字出版所属各类别中名列前茅。

2017年数字教育出版的格局将初步显现,在线教育在垂直领域的模式顺利发展。

出版业在教育领域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渐趋深入,出版单位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核心,以技术和平台数据为支撑,以数字产品为发力点,构筑完整的数字教育生态。

出版单位以更加开放共融的心态,与技术公司、互联网公司、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及增长情况(单位:

亿元,%)

(摘编自《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7年7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

材料二: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获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已达16.7亿。

在该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不少出版社的发力重点。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持续增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并且数字阅读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庞大的数字内容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鉴于数字化的趋势,国家层面已在数字出版领域开始布局,其中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数字出版也被纳入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更是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规划,设计了多个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引导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今年5月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宇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还启动了20家出版融合实验室,42家新闻出版业标准,部署更加全面、具体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出版在给出版行业相关公司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挑战也在所难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表示,在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包括外部环境、观念、机制、人才、资金、技术都会因储备不足而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互联网仍在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不断优化。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魏玉山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出版流程,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在发行、印刷、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同时人工智能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可能,比如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很多新技术和机器在这一行业逐步得到应用。

(摘编自卢扬、郑蕊《数字出版产业累计用户规模超16亿》)

7.下列关于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及增长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子出版物出版总收入最少,数字出版比重变化最大,报纸出版总收入下滑最多。

B.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成为拉动新闻出版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C.数字出版增长快,在总收入比重、增长额、增长速度和增长贡献率等方面保持领先。

D.报纸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中下降的板块且降幅明显,它面临着来自数字出版的严峻

挑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出版单位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技术和平台数据的利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来抓,会让数字教育出版格局更阔大。

B.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用户规模已超过16亿,这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C.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转型过程中虽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产业总收入在持续增长,这与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有关。

D.《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为数字出版作了国家发展规划,设计了工程项目,制定了行业标准。

E.为促进新闻出版业在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

9.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趋势?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

少好学,能说《易》《春秋》。

仕于州郡。

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

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

帝数为微行。

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

玄上书谏曰:

“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

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

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

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

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

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

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

”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

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

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

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

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

时并举玄,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

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

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

“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

”玄仰天叹曰:

“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

彼独何人,我亦何人。

保志全高,死亦奚恨!

”遂受毒药。

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

建武十一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恧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B.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C.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D.玄子琪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常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

B.“社稷”原指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代指国家。

C.“元年”特指古代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现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的大变革的第一年。

D.“持节”本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谯玄德才兼备,多次受到举荐=他两次因出现日食被举荐.都被朝廷授职为议郎;元始四年,他又被举荐。

与王恽观民风,行赏罚。

B.谯玄敢于劝谏,为国尽职尽责。

面对皇后专宠、皇子多夭的情况,他上书劝谏皇上以天下为重,面对多次灾异,他总是直陈灾异变化。

C.谯玄忠于汉室,不屈从于逆臣。

王莽专权,他弃使者车,改名变姓,归家隐居;公孙述让太守亲自去劝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也不从。

D.谯玄崇尚学业,重视诸子教育>他年少时喜好学习,熟悉《易经》和《春秋》;乱世中人都废弃学业,唯独他教育诸子要勤读经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孔发于左右也。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此赐毒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

今广州佛山一带。

②上国:

指京城。

③蓝关、湘浦:

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

之地。

④十二玉楼:

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15.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琵琶行》中“,”既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又是全诗的主旨。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3次。

②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③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

④平时如有什么思考,应该及时地把它写出来,不能只是在口头上与人交谈,如果述而不作,时间一长,先前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就会忘掉了。

⑤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悬魏阙”,仍心系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⑥二战爆发后,一直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1940年春天,多数下院议员都明确表示政府无能,首相应当辞职。

在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中,张伯伦惨遭失败。

随后,丘吉尔临危受命,在困难时期挑起了国家的大梁。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以新气象新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B.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

C.环保部8月底通报,京津冀21家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仍存在燃煤锅炉散烧整治不彻底,虚报完成情况,整改进展缓慢。

D.每年秋季举行的军训是大学、中学新生履行国防教育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昨日您光临寒舍,我出差在外,未能见面,明日我将登门拜访,请您在家恭候。

B.编辑部给李老师发来贺电:

祝贺您的大作获得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敬颂编安!

C.既然令郎各项条件符合,且愿意到市物流公司的财务科工作,我一定玉成此事。

D.大家都认可这幅书法,大李说:

“这是拙荆的涂鸦之作,承蒙厚爱,不胜荣幸。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西瓜具有清热解署、除烦止渴等作用,因此被称为盛夏佳果。

西瓜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①____________。

西瓜含有多种美容化学成分,用西瓜汁擦脸或西瓜片数脸,可以使你的皮肤保持洁白亮泽。

②___________,而钾是美丽双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多喝西瓜汁会让你获得漂亮的腿形。

除此之外,③____________。

头发掉落或因烫发而发质干枯的人,不妨多吃一些。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成功是由自强不息铸造的奇迹。

电影《摔跤吧!

爸爸》中的女主角吉塔最终在摔跤场上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日常大量祜燥的训练。

成功就像是一朵小花,需要用你的坚持、你的努力、你的激情等去细心培育。

人生如同一场战斗,只有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名利双收,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

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像吉塔一样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也能如她一般,取得最好的成绩。

①吉塔最终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日常大量枯燥的训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

(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

(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2018年北大培文学校贵州区域三月联考高一语文答案

(第1~4题,7题,第10~12题,第17~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词句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根据原文第二段“倡导以血亲炎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