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908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29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1页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1页
亲,该文档总共1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x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

 

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

 

目录

1综合说明1

1.1前言1

1.2基本情况2

1.3规划总则4

1.4水文计算5

1.5防洪水利计算6

1.6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8

1.7投资估算9

1.8治理效果分析9

1.9工程建设与管理10

1.10规划实施11

2基本情况12

2.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12

2.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15

2.3中小河流基本情况17

2.4中小河流治理建设的必要性27

2.5区域中小河流规划及前期工作状况28

3规划总则33

3.1规划指导思想33

3.2规划目标33

3.3规划主要任务33

3.4规划范围34

3.5规划标准35

3.6规划水平年35

3.7规划原则35

3.8规划依据36

4水文分析38

4.1水文站点38

4.2流域概况及计算概化38

4.3设计暴雨42

4.4设计洪水46

5水利计算52

5.1计算模型与概化52

5.2洪水验证计算58

5.3规划中小河流现有防洪能力分析59

6河道治理建设规划64

6.1河道治理建设要求64

6.2防护区划分65

6.3堤顶高程的确定方法69

6.4分河道防洪规划71

6.5河道生态利用规划93

6.6河道景观带利用94

6.7水环境治理措施95

6.8堤防结构型式95

7投资估算101

7.1投资估算方法101

7.2估算总投资104

8治理效果评价107

8.1总体评价107

8.2主要治理效果107

8.3国民经济评价108

9环境影响评价112

9.1规划项目综述112

9.2环境影响评价112

10工程建设与管理116

10.1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16

10.2工程建设管理118

10.3管理范围119

10.4工程运行管理119

10.5管理设施建设121

11节能122

11.1编制依据122

11.2主要耗能设备122

11.3主要节能措施123

11.4节能管理措施124

11.5节能效果综合评价125

12规划实施126

12.1项目实施计划安排126

12.2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26

 

1综合说明

1.1前言

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

东西宽54.6km,南北长59.9km,县界全长304.4km,总面积1503.52km2。

规划中小河流主要位于好溪流域、新建溪流域。

好溪流域是瓯江流域的一级支流,某境内流域面积791.8km2,占某县面积的53%,流域内主要乡镇为五云镇、壶镇、东方镇、舒洪镇、东渡镇,2010年流域总人口29.85万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85万亩,工农业生产总值120.76亿元,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新建溪流域地处某县西部,是钱塘江水系婺江支流的发源地之一,流域面积288.7km2,流域内主要乡镇为新建镇,2010年流域总人口17.17万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7万亩,工农业生产总值82.00亿元。

好溪流域面积200km2以上的河流有2条,分别为好溪干流及好溪一级支流章溪。

好溪干流某境内长66.1km,一级支流章溪长38.7km,流域面积在15~100km2之间,且较重要的支流有5条,分别为棠溪、浣溪、北山溪、汉溪、贞溪,总长79.2km;新建溪流域面积200km2以上的河流有1条为新建溪,某境内长33.8km,流域面积在30~100km2之间,且较重要的支流有2条,分别为溪南溪、梅溪,总长35.5km。

好溪流域、新建溪流域内现有的中小河流于建国后至1992年、1993年至2006年两个阶段陆续进行了阶段性的疏浚治理和河道防洪工程配套建设,流域内防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但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和年久失修造成的河床淤积、边坡坍塌、堤坝剥蚀、管理设施不配套等原因,致使流域防洪排涝能力明显减弱,河流基本功能衰退,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前中小河流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区域内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构成威胁,已不能适应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为贯彻落实200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的要求,切实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以“办规计[2008]211号文”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编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总体思路、规划原则和主要任务,并同文下发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

”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加强中小河流治理作为国家公共服务重点工程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已明确列入各级政府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某县委、县政府对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非常重视,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编制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部署安排了一批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并委托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进行规划编制。

本规划报告依据水利部“办规计[2008]211号”文《关于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下发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浙水河〔2010〕43号)、浙江省水利厅《关于配合做好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水利厅规划计划处)以及其它有关文件和某县批复过的相关规划报告,通过对某县好溪流域、新建溪流域研究分析后编制而成。

本规划计算分析的断面资料由某县水利局提供,好溪干流仙都景区、城区以下段及棠溪、北山溪规划成果采用已有防洪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余中小河流为本次规划成果。

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及规划过程中,承蒙某县水利局、发改局、国土局、建设局、旅游局、壶镇镇、新建镇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1.2基本情况

1.2.1规划中小河流基本情况

(1)好溪流域

好溪流域面积200km2以上的河道有2条,总长度104.81km。

其中好溪干流长66.11km,好溪支流章溪长38.70km。

1.好溪干流

好溪干流在某境内长66.11km,落差123m,平均坡降为1.86‰。

2.支流

章溪为其最大支流,分盘溪、贞溪两支。

好溪上游的较大支流有白竹溪、棠溪、浣溪、北山溪、汉溪等。

(2)新建溪流域

1.新建溪干流

新建溪在某境内流长33.80km,流域面积288.72km2,坡降8‰。

2.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为溪南溪、梅溪、黄碧溪等。

规划中小河流现状基本情况见表2-3、表2-4。

1.2.2规划中小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体系不健全;

2.投入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3.堤防标准较低且残缺不全,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4.河道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下降。

1.2.3区域中小河流规划及前期工作状况

(1)规划实施情况

某县近年来在好溪干流实施了浙江省强塘固房壶镇段一、二期工程等,三期工程目前正在开展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三期工程实施后,好溪干流壶镇段左岸从上游山体到下游浣溪口,右岸从石龙头山体到北山溪出口,将形成左右岸闭合圈,达到20年一遇设防要求。

好溪干流东方段、仙都景区段、县城以下到兰口段虽然编制了规划及可研,但受制于资金等一系列因素,目前为止还没有将规划付诸实施。

北山溪、棠溪等好溪一级支流目前已编制完成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规划明确了堤防等工程建设内容,目前为止规划也没有得到实施。

新建溪流域近年来按新建溪流域水利规划陆续实施了新建镇区段(河阳~笕川段)的堤防工程,干流其余河段及溪南溪、梅溪等一级支流尚未按新建溪流域水利规划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2)本规划背景

某县委、县政府对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非常重视,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除了把列入《浙江省重点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中的好溪干流、新建溪干流、章溪等3条流域面积大于200km2的中小河流按原有防洪规划的成果纳入本规划外,要求本次规划把流域内已编制相关防洪规划的一级支流包括棠溪、北山溪也进入本规划,同时把流域内其他较重要但未开展相关规划的浣溪、汉溪、溪南溪、梅溪等4条一级支流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好溪、新建溪中小河道治理规划体系。

1.3规划总则

1.3.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某县好溪、新建溪重点中小河流。

规划河道(段)10条,规划河道总长度157.61km。

规划具体范围见规划总则章节。

1.3.2规划水平年

现状基准年:

2010年;

规划近期水平年:

2015年;

规划远期水平年:

2020年。

1.3.3规划目标

立足保障防洪除涝安全,通过中小河流的治理,对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中小河流和重点河段实施河道堤防整治、河槽清淤、除障,增强防洪除涝能力,逐步健全流域的防洪除涝体系,使规划重点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初步解决中小河流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

在实现工程的防御性原则上,改善和强化河道功能,建立和谐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1.3.4规划任务

根据好溪流域、新建溪流域的洪水特性,在某县已批复的相关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流域内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分析流域洪水形成规律,现状防洪能力评估,防洪保护区设防标准复核,拟定防洪规划方案,选择合理的工程措施,投资估算汇总,提出河道管理意见等,重点是堤防工程建设。

1.4水文计算

1.4.1设计暴雨

设计暴雨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暴雨取样为年最大值法,计算时段为1小时、6小时、24小时、3天。

面雨量计算采用泰森多边形面积权重法或点面系数折减法,定点定面关系取自2003年2月版《浙江省短历时暴雨》,适线采用P-Ⅲ型理论曲线。

1.4.2设计洪水

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并用各小流域推求的设计洪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产流计算

产流计算采用简易扣损法,假定土壤最大含水量Imax为100mm,土壤前期含水量为75mm,初损为25mm,后损为1.0mm/h。

2.汇流计算

对于流域面积小于50km2的,采用浙江省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

对于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采用浙江省瞬时单位线法计算设计洪水。

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对不同流域设计洪水成果作比较,规划流域各分区设计洪水成果不同频率的洪模与集雨面积关系相对合理,总体上比较协调,符合洪水地区分布规律,其差异主要是流域特征值和设计暴雨成果的差异所致。

1.5防洪水利计算

1.5.1计算方法

好溪、章溪等干流防洪水利计算采用非恒定流计算模型。

浣溪、汉溪、溪南溪、梅溪等河道,由于计算河段坡度陡,河谷滩地面积小,没有形成大面积冲积平原,河道洪水传播不易坦化变形,为正确模拟河道行洪特性,本规划采用恒定非均匀流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1.5.2计算范围

考虑到好溪干流仙都风景区段、好溪干流县城段已有相关防洪规划并进行水利计算,详细分析了其不同工况条件下防洪水位变化过程,本规划主要研究好溪北山溪出口到仙都风景区上章以上河段。

基于上述情况确定水利计算的上边界为潜明水库,下边界为仙都风景区上游约8km的上章处,总计算长度约26km。

章溪计算研究范围为贞溪岭口村至章溪干流好溪汇入口,计算上边界采用岭口处流量,下游为好溪汇流口水位,河段长度约12.23km。

浣溪计算研究范围为上游宫前、真君畈到下游好溪汇合口之间的河段,河长7.80km。

汉溪计算研究范围为上游横塘岸村到下游好溪汇合口之间的河段,河长4.53km。

新建溪计算研究范围为上游白马水库到下游姓瑶大桥之间的河段,河长18.18km。

溪南溪计算研究范围为上游溪南水库到下游新建溪汇合口之间的河段,河长8.01km。

梅溪计算研究范围为上游桥头溪下陈村、千央溪岭下村到下游新建溪汇合口之间的河段,河长10.14km。

1.5.3洪水计算模型验证

好溪干流计算洪水位与调查洪水位相差-0.24~0.23m。

考虑计算河道属于山区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较难精确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同时,考虑调查水位存在误差及调查水位与计算水位基本相符的实际,认为本次河道概化及模型参数选择基本合理,可用于防洪能力分析及防洪规划对比分析。

1.5.4现状防洪能力分析

根据参数率定后的各水利计算模型,结合不同频率设计洪水分析成果,对规划河段发生5、10、20年一遇洪水情况进行洪水演进计算。

根据洪水水利计算,求得各断面的洪水位及洪峰流量,具体计算成果见水利计算章节。

现状防洪能力分析如下:

1.好溪干流陶滩至下项段防洪能力相对较强,除芦西段不足5年一遇外,其余河段基本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姓徐至皋头防洪能力较弱,基本不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上东方段防洪能力相对较强,基本接近20年一遇防洪标准。

2.贞溪仁岸村和江沿村段不能满足5年一遇洪水过流要求,章溪堰头村至凤山下村及兆岸村至雅宅村段不能满足5年一遇洪水过流要求,其他河段均能通过10年一遇洪水。

3.浣溪双溪口两溪汇合口处、下游好溪汇合口现状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其余断面防洪能力都在5年一遇以上,上游宫前、真君畈达到20年一遇,沈宅达到10年一遇。

4.汉溪横塘岸、周升塘现状防洪能力达到5年一遇,岱石村以下河段未达到5年一遇。

5.棠溪干流中下游主要村庄基本能达到20年一遇设防要求;干流上游局部地区唐市、三里现状防洪能力还不到5年一遇。

6.北山溪现状整体防洪能力还不到5年一遇。

7.新建溪干流上游马堰、古溪农防段不足5年一遇,河阳村现状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其余村庄达到5年一遇;溪南溪汇合口到笕川村段整体防洪能力达到5到10年一遇,马渡到姓尚段局部不足10年一遇设防要求;西山以下到姓瑶段总体达到20年一遇设防要求。

8.溪南溪除张公桥村下游现状防洪能力在5年一遇外,溪南溪大部分断面已能过10年一遇洪水,下游钦村、洋山村现状防洪标准已达20年一遇设防要求。

9.梅溪现状河道防洪能力已达到20年一遇设防要求,支流桥头溪、千央溪大部分断面未能过5年一遇洪水。

1.6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

1.6.1防护区划分

根据河道沿岸社会经济情况、地形地势、村庄农田等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按照分区设防、分段整治、综合治理的要求,将规划中小河流规划段沿岸划分为33个主要防护区。

防护区规划防洪标准的确定根据防护区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参照《防洪标准》(GB50201-94)进行确定。

1.6.2堤防工程级别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划中小河流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20年一遇,查《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的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10年一遇的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

1.6.3堤防工程建设

在分析规划流域内沿岸社会经济情况、主要防护区的防洪要求及河道现状防洪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流域采取堤防建设、疏浚清障等措施进行整治,好溪、新建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总长度169.75km,其中好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总长度126.45km,新建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总长度43.30km。

1.6.4堤防断面结构型式

根据规划中小河流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并考虑上下游的连接,本次规划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河段的堤防断面结构型式如下:

好溪壶镇以下段(皋头段、东湖~汉溪汇合口段)两岸为村庄,路堤结合,挡墙高度大,采用二级台阶式重力式方案。

东方镇河道左右岸(左汉溪汇合口段~胡塔地段、右胪膛~马石桥段)两岸土地开阔,可结合城镇建设的需要,堤防建设采用斜坡式方案。

仙都景区段河道应结合风景区景观建设的需要,采用斜坡式方案,兼顾生态、景观要求。

好溪县城以下到兰口段,河道两岸为城镇,无法拓宽,堤防应路堤结合,考虑到挡墙高度大,采用二级台阶式重力式方案。

浣溪双溪口以下到好溪汇合口段、贞溪岭口到仁岸段、章溪罗川至雅宅段,河道两岸为村庄,路堤结合,考虑到挡墙高度大,采用二级台阶式重力式方案。

新建溪马渡以下河段土地开阔,两岸可结合工业园区的建设,采用斜坡式方案。

其余规划河段地处河道上游,土地紧张,堤防高度普遍不大,采用重力式方案。

1.6.5堰坝工程建设

本规划拟修建堰坝6座,其中好溪流域3座,具体为浣溪大溪滩村堰坝新建、好溪长兰堰重建、好溪杜桥堰重建;新建溪流域3座,具体为新建溪笕川村段堰坝重建1座,新建溪新碧段重建2座。

1.7投资估算

本规划工程投资估算采用典型工程综合指标估算法。

按照拟定的断面结构型式和典型断面单位长度投资指标计算得,好溪、新建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总长度169.75km(包括堰坝新建、重建6座),规划总投资估算为103673万元(不包括河道景观带利用、水环境治理投资)。

其中好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总长度126.45km(包括堰坝新建、重建3座),工程投资为77659万元,新建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建设总长度43.30km(包括堰坝重建3座),工程投资为26014万元。

经初步估算,好溪流域堤防建设需征用土地540亩,按亩均15万元计,需投资8100万元;新建溪流域堤防建设需征用土地110亩,按亩均15万元计,需投资1650万元;共计9750万元。

1.8治理效果分析

1.8.1总体评价

规划实施后,可以较好的发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的功

能,使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保护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并进一步完善流域的防洪体系,提高全流域的防洪标准,保障流域或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城

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8.2主要治理效果

经过初步测算,规划实施后,可以保护县城1个、保护乡镇7个,保护人口22.06万人、农田15.94万亩。

通过堤防建设,可以增加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约500亩,主要位于壶镇和新建镇。

1.8.3国民经济评价

当社会折现率为8%时,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0.97%>8%、经济净现值(ENPV)为29949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1.41>1.0,表明本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作为甲类水利基础项目,其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规范要求,表明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可行。

1.9工程建设与管理

1.9.1工程建设管理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应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要求进行。

1.9.2工程运行管理

根据《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某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河道堤防、护岸以及堰坝等水工程的安全检查和维修养护,保障水工程运行安全。

1.9.3管理范围

根据《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和护堤地。

平原地区无堤防县级以上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护岸迎水侧顶部向陆域延伸不少于5m米的区域;其中重要的行洪排涝河道,护岸迎水侧顶部向陆域延伸部分不少于7m。

平原地区无堤防乡级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护岸迎水侧顶部向陆域延伸部分不少于2m的区域。

其他地区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1.10规划实施

1.10.1实施计划安排

根据堤防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某县好溪、新建溪中小河流内乡、村人力和资金资源的实际,按照“由下至上,防洪标准低、有经济能力的村庄先实施”的原则,本规划将堤防工程分为近期和远期工程。

其中近期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安排工程投资52348万元,远期工程从2016年起至2020年止,安排工程投资51325万元。

规划堤防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安排见表11-1。

1.10.2资金筹措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工程,当地政府除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外,在经费上也应当给予倾斜。

完成本规划工程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来源由某县政府负责,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筹措,具体根据不同建设内容,可通过多种方式来筹措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市级部门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和社会集资等。

 

2基本情况

2.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

东临仙居县,东南靠永嘉县,南连青田县,西接莲都区,西北界武义县,东北依磐安县,北与永康市毗邻。

东西宽54.6km,南北长59.9km,县界全长304.4km,总面积1503.52km2。

某交通四通八达,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台金高速、330国道线贯穿境内。

县人民政府驻地五云镇,位于县域中西部,好溪中游,北距金华84km、杭州253km、上海464km;南距温州市156km。

(一)好溪流域

好溪流域发源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南侧笔架山马祥岭,是瓯江流域的一级支流,某境内流域面积791.8km2。

好溪流域地处括苍山山脉和仙霞岭山脉的过渡地带,山地连绵,丘陵交错,其间有壶镇、东方等小盆地。

好溪流域占某县面积的53%,流域内主要乡镇为五云镇、壶镇、东方镇、舒洪镇、东渡镇,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二)新建溪流域

新建溪流域地处某县西部,俗称某“西乡”,是钱塘江水系婺江支流的发源地之一,流域面积288.7km2。

流域内主要乡镇新建镇距县城15km,东紧靠330国道与新碧农管处相接壤,南与莲都区双溪镇和本县七里乡相连,西与武义县交界,北与永康市西城街道办事处为邻。

在2008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原新川乡、双川乡并入新建镇,全镇现有总面积216km2,镇政府驻地新建村。

2.1.2地形与地貌

某县属浙闽山地的一部分,处于括苍山和仙霞岭的过渡地带。

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

(一)中山区。

面积423.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6.6%。

缙南中山区地处县南部一角,以大洋山为主体,四周有古方山、石牛山、东坑山、葛藤山、四方岩和麦磨岩等。

行政区域包括大洋镇、南溪乡、大洋林场和胡源乡部分以及大源镇的大丰、柿坑等地,面积231.0km2。

缙东低中山区位于县东部括苍山一带,主要山峰有越王山、白水山、乌岩山、临海尖和关岛尖等,行政区域包括三溪乡、括苍山林场和大源镇、壶镇镇、双溪口乡、雁岭乡的部分地区,面积192.0km2。

(二)低山丘陵。

面积859.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4.0%。

缙西南低山区位于县西南边境,行政区域包括新川、双川、方溪、石笕四个乡和东渡镇、新建镇、七里乡的部分地区,面积263.5km2。

缙中丘陵区位于县中部,以舒洪丘陵为中心。

行政区域包括舒洪镇、溶江乡和大源镇、胡源乡大部分地区;五云镇、东渡镇、东方镇、新碧镇、壶镇镇的部分地区,面积494.5km2。

缙东北丘陵区位于好溪上游,县境东北部的白竹溪两岸。

行政区域包括白竹乡和雁岭乡及壶镇镇的部分地区,面积101.0km2。

(三)河谷盆地。

海拔250m以下,面积307.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4%。

主要分布在好溪、新建溪和贞溪两岸,其中平原面积100.7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7%。

分成壶镇畈、东金畈、东方畈、仙都畈、名山畈、东渡畈、兆岸、方川、梨仓畈、舒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