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031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9学年八年级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笛子爱好者小亮在午休期间吹起了他心爱的笛子,悠扬的笛声传遍宿舍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悠扬的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B.笛声悠扬,所以笛声不是噪声

C.笛声在传播中速度越来越慢D.按住不同的笛孔,笛声的音调会改变

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色物体能反射一切色光B.影子和像是一回事,所以有“影像”一词

C.正在播放电视的屏幕是光源D.红色的物体是它因为吸收了红光

4.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紫外线大

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遥控的

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来鉴别钞票的

D.紫外线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湖面看到“蓝天白云”B.人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物体

C.树荫下有许多圆形的光斑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6.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是光的折射现象

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光的色散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小孔成像

8.我们能从不同的座位上看到投影屏幕上彩色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屏幕是光源,是它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眼睛

B.投影屏幕是白色的,是利用白色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C.投影屏幕是粗糙的,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投影屏幕是光滑的,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9.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如图是张瑞同学(AB表示)站在平面镜前,CD是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的像会变小

B.平面镜虽然没到地面,但是她也能看到自己的脚

C.如果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放一不透明的木板,她就看不到自己的像

D.如果是晚上照镜子,要想看清自己的像,一定要用手电筒对准镜子照

B

A

 

11、如图所示,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2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  )

A.应后退到距镜2m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1m远处

C.应后退到距镜4m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

12.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B.光线bC.光线cD.光线d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3.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

其中人眼看不到又能显著产生热效应的是区域  ,若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看到白屏上呈  颜色的光。

乙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14.如图是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则图中  (填“甲”或“乙”)是地球,这一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根据这一原理,小明制作了小孔成像观察仪,如图所示,制作时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内部,由于成的像的亮度较暗,所以在圆筒的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光屏。

用该装置观察点燃的蜡烛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若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将圆筒向外拉出一点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身高1.5m的小红站在大厅里1m高的穿衣镜前2m处的地方,则镜中小红的像高度是  m,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想要看的更加清楚,这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

16.在山区道路急转弯处,都会安装一面较大的 镜,因为该镜对光线有  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17.小华刚配了一副眼镜,她拿起眼镜靠近物理课本看上面的字,发现字缩小了。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该眼镜是用 透镜做成的 眼镜(选填“近视”、“远视)。

18.早晨,阳光以与水面30°的夹角射到水面上(如图所示),反射光正好射到一块固定的屏上O点,则反射角大小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屏上的反射光点将会向  (选填“A”或“B”)的方向移动;同一时刻如果屏上的反射光点由O移到B,那么水面高度  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9.如图,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为了避免晃眼将平面镜逆时针转过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20.如图所示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

图中的折射角是  度,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线亮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光线亮度。

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度,折射角等于  度,这束光线是  (选填“由空气进入玻璃”“由玻璃进入空气”)

22.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纸片得到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5cm。

该光点是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形成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是 透镜。

三、简答题(本题共9小题,23-26题每题2分,27-31题每空1分,共45分)

23.如图所示,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线段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2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25.如图,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6.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但是玻璃板成的像清晰程度要比平面镜成的像  (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此实验应在  (填“较暗”或“较亮”)环境下进行。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  。

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若实验中,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人眼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由此判断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15°

30°

45°

反射角

75°

60°

45°

28.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验证“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  放在平镜面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过程,是为了验证  (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但小宇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他发现这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②实验中让光贴着白色纸板照射其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③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

④若把硬纸板右半侧向后翻折,则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

如果这时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选填序号)。

(3)若把平面镜换成表面不平的毛玻璃,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出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2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

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

(2)通过上述探究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光的折射特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

30.学过透镜知识后,小明实验小组在光学实验室(暗室)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材有:

光源S(视为点光源)、圆形凸透镜(直径为D)、光具座、光屏(足够大)。

经讨论他们决定先从测凸透镜的焦距开始。

(1)在光屏中央画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圆,找出圆心O′。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光源和圆心O′在凸透镜的  上。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  ,就可以从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的焦距,此时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4)为了验证测出的焦距值是否准确,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动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则测出的焦距准确。

若向右移动光屏,光斑变大,说明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  。

31.如图1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1)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  现象,此时入射角  角θ(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继续加一定量的水后,这时的折射角将  角θ(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变化的高度  2cm(选填“>”“=”或“<”);

(3)如图2所示,小彬将水槽架起来,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  ,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  (选填“①”②”或“③”)内。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卷答案

1-12、DCCBD,ABCAB,DC

13、蓝绿白

14、乙光沿直线传播A实像变大

15、1.54不变

16、凸面发散

17、凹近视

18、60A下降

19、镜面反射100

20、30增大小于

21、OG3045由玻璃进入空气

22、会聚5凹

23-26图省略

27、确定像的位置差一些暗

未点燃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等效替代法无关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不透过没有虚

28、垂直

B把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作入(反)射角了

显示光路

得到一般性的规律

不能同一平面

不在D

不能

29、增大小于0不能

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30、主光轴与画的圆完全重合20小

31、折射小于等于增加大于平行DE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