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294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

复习重点汇总

说明:

本文档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另外附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希望广大报考教师

资格考试的学员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重点汇总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原则方针类

(一)

原则方针类

(二)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一)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二)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三)

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网络信息交流能力

附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

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

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

“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

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

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

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

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

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

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

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

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

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

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

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

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

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

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6 年 3 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

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

施全面素质教育”。

1999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l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

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的产生标志

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

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

家意志。

(四)小学素质教育

1.小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小学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现了与其他层次、形式素质

教育相同的性质。

小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

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

小学素质教育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

育和面向全体小学生的教育。

2.小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小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必须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注重小学生自我意识、意志、道德

信念的形成,为小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

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

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

其中,

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

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小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

其中,班

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

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素质教育观,以全身

心的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

同时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

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多种形式的

实践活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

 

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当前小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素质教育观与

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如下表所示:

①从指导思想上看:

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

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容易出

现“高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

国民的素质,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

广泛平台。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

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

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

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莺在“普及”,促使每个学

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

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

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

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

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

“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

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

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

环境教育、校风建

设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

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

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素质教育

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仅以作业为例,

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

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

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

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

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

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

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

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

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

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

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

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

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

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

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

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

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

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

教育观的误解。

2.沉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儿

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

但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

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具体来说,体现了以下教育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王老师打破传统的

“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局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

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通过自主、探究式学

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

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研究式学习是

从学生兴趣入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组织、参与和指

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

王老师在语文课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雪景,写出精彩的作文,让学生通

过自主、合作形式开展户外活动,观察雪、玩雪、吟雪,最后描写雪,将学生

的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

实现探究式学习,达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目的。

(3)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打破传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

念的局限,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

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王老师通过语文课采用的自主、探究式教学,从学生兴趣

出发、从生活出发,关注了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

因此,王老师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的教学观,是值得每一

位老师反思和学习的。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

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

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

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

科学

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

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

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

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

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

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

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

需求与责权的统一。

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

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

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

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

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

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

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的学生

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教育活动涉及到德、智、体、

美、劳等诸多方面与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

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

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

脚点和最终体现。

 

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不

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增长。

小学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三个方面的

发展。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小学生刚入学时容易疏忽客体的“形状”特性,

而会更多地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

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

的错误。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形状的正确率会逐渐提高。

其次,在方位知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位置和方向会有更清

晰的知觉,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

再次,在距离知觉方面,小学生对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可以确定,

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

这说明小学生的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

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2.小学生记忆和想象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记忆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随着学

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越来

越显著。

其次,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

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转化的关键年

龄,往往与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

再次,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记

忆更多与具体形象相联系。

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

随着知识

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影响,小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不断发展,

并逐渐占据优势。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生的记忆系统。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想象也日益丰富。

小学生的想象经常是不合逻辑

的,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思维的活跃性。

这也是小学生的创造性比更高学段孩

子高的原因。

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具体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

增长,到中高年级。

小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发展,知识的丰富和经验的累积使他

们对具体想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逐渐得以发展。

3.小学生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丰富、深刻和稳定。

低年级小学

生已经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高年级小学生情

感更为稳定,自尊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强。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

道德情感的逐步发展。

总体而言,小学生在道德发展方面。

言与行基本上是一

致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此外,在小学生的道

德发展中,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以

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标志。

4.小学生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展。

但其发展速度具有不平衡性。

小学

四年级前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

四年级后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

发展时期。

 

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

处理好小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

(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

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

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

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小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

本”,必须注意到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

民族学生的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

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教育者要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有正确的认识。

确地对待可能由于地域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能因学生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歧

视一些学生,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小学生共同发展。

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

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

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

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

家庭的种种差异,可能会影

响小学生的发展。

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学生

发展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

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学生的自然状况看,他们的生理发展情况会有差异。

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状况看,也会存在学习水平的差异。

在教育活动中“以人

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

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

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小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正确地对待所有

的小学生,促进所有小学生的共同发展,并不是让所有小学生步调一致,而是

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自己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一)分阶段教育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分阶段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不同的阶段,

然后依据这种阶段,给予不同阶段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资源。

而因材施教则是

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

分阶段教育同因

材施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的不同。

分阶段教育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有

才能高低,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才能的高低来分配。

因材施教背后

的教育观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不同,因而要给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

供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教育机会。

(二)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教育活动中,不因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情

况而歧视一些学生,给所有小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公正的要求。

教育公平也包括不同学生不同个性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在这个意义上讲,

“以人为本”,还包括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为本。

人的全面社会文化

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

人要在社会文化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

但是在这些方面的基础性发展水平上,各个方面的素质发展程度可以是各不相

同的。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和专门发展相结合的人才。

专门

性发展就是人的个性方面。

让有审美特殊才能的人去专门发展体育竞技能力,

或是让科学人才去专门发展审美能力等,都是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伤害,因而

这种教育也是不公平的。

即使人的同一种素质发展,不同的人发展可能性也是

不一样的。

譬如智力素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

以人为本,教育公

正,也意味着承认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快一些,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慢一些。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

1.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

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

(2)激励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良

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

系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焕发教

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

中去。

(3)社会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

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

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

每一种师生关系都有其特征

与不同的影响:

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