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450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3.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docx

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实训指导

实训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2

实训目的:

2

实训内容和步骤2

实训二RedHatLinux9.0的基本操作16

实训目的:

16

实训内容和步骤:

16

实训三Linux网络参数的配置23

实训目的23

实训内容和步骤23

实训四利用Samba实现Windows和Linux的资源共享28

实训目的28

实训内容和步骤28

实训五Linux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37

实训目的37

实训内容和步骤37

实训六Linux的用户管理40

实训目的40

实训内容和步骤40

实训七进程管理42

实训目的42

实训内容和步骤42

实训八创建与管理DNS服务48

实训目的:

48

实训内容和步骤:

48

实训九创建与管理DHCP服务61

实训目的61

实训内容和步骤61

实训十配置路由和远程访问64

实训目的64

实训内容和步骤64

实训十一创建与管理WWW服务66

实训目的66

实训内容和步骤66

实训十二创建与管理FTP服务71

实训目的71

实训内容和步骤71

实训十三创建与管理E-mail服务75

实训目的75

实训内容和步骤75

实训十四NIS服务器的建立80

实训目的80

实训内容和步骤80

实训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实训目的: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

2.掌握RedHatLinux9.0的安装方法。

3.了解Linux其他版本(红旗Linux或SlackwareLinux)的安装方法。

实训内容和步骤

1.运行安装程序

(1)启动安装程序,进入安装界面

RedHatLinux9.0安装光盘可以在支持CD-ROM启动的计算机上运行。

在计算机启动时进入BIOS设置菜单,在“高级BIOS功能设置(AdvancedBIOSFeatures)”中设置第一启动设备(1stBootDevice)为CD-ROM。

保存设置后,在CD-ROM中放入RedHat的第一张安装盘,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自动通过安装光盘启动并进入安装界面(Linux欢迎信息)。

(2)选择安装界面模式

Linux欢迎信息界面提示用户选择安装界面方式,可供选择的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①图形模式(GraphicalMode):

安装或更新操作以图形界面进行,直接按回车(Enter)键进入图形模式安装或更新系统。

②字符模式(TextMode):

安装或更新操作以字符界面进行,输入text字符后按回车键进入字符模式安装或更新系统。

③专家模式(ExpertMode):

允许用户根据计算机硬件的配置进行安装。

输入expert字符后按回车键进入专家模式进行系统的安装或更新。

(3)选择语言

在欢迎信息后,弹出“语言选择”对话框,提示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

图1-1所示为图形安装界面的选择语言对话框。

选择后,要求选择键盘类型和鼠标类型(图形模式时)。

(4)选择安装方式

选择完语言后,进入选择安装方式的界面,选择合适的方式,单击“OK”按钮或按回车键,进入选择安装类型的界面。

图1-1语言选择对话框

(5)选择安装类型

“安装类型”对话框如图1-2所示,可以选择的安装类型有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及定制。

选择一种安装类型(如安装服务器:

)后,进入磁盘设置界面,系统要求对硬盘进行分区。

图1-2安装类型对话框

2.为RedHatLinux创建分区

为了让安装程序知道在哪里安装,对硬盘进行初始设置,以及为安装RedHatLinux的一个或多个硬盘分区定义挂载点(MountPoints);创建或删除硬盘的分区。

系统需要一个大小适合的根分区和一个交换分区。

因此,需要为Linux创建分区。

安装程序提供的硬盘分区工具包括DiskDruid和fdisk。

(1)DiskDruid

RedHatLinux安装程序中的一个图形化的硬盘管理工具,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和删除硬盘分区,也可以编辑修改已经建立的分区,还可以对每个LinuxNative分区管理挂载点。

图1-3是DiskDruid硬盘分区工具的操作界面。

图1-3建立分区与设置挂载点(MountPoint)

DiskDruid分区工具用“新建(W)”命令按钮创建新的分区,用“编辑(E)”命令按钮编辑选取的分区,用“删除(D)”按钮删除选取的分区。

图1-4是DiskDruid分区工具的创建和编辑分区界面。

其中,“挂载点(M)”设置挂载点,“大小(MB)(S):

”设置分区的大小(以MB为单位),“文件系统类型(T)”设置分区类型。

(2)fdisk

fdisk是传统的Linux硬盘分区工具,是一种字符界面的分区工具,比DiskDruid更灵活,但fdisk需要用户对硬盘分区有一定的经验,并适应其命令操作方式。

图1-5所示为其中的一个操作界面。

图1-4DiskDruid分区工具的创建和编辑分区界面

图1-5fdisk分区工具的操作界面

fdisk工具用分区命令进行分区,主要命令有以下几个。

m:

显示分区表。

p:

显示有关分区命令帮助信息。

n:

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d:

删除一个分区。

t:

改变指定分区的类型。

q:

不保存分区操作并退出fdisk。

w:

保存分区操作后退出fdisk。

必须为Linux创建一个交换分区(Linuxswap),其他的分区可以是Linuxnative分区,所以至少应创建两个分区。

完成分区后,还必须为每一个分区(交换分区除外)指定一个挂载点(MountPoint),并且必须将其中一个分区的挂载点设为根(/)。

系统安装提供自动分区功能,如图1-6所示,选择“自动分区(A)”项即可。

本实验要求使用分区工具手工分区。

图1-6选择分区方式

3.启动引导器的安装

在RedHatLinux9.0中,GRUB为系统启动的装载器。

在引导装载程序的配置框中,可以确定引导装载程序安装的位置、引导装载程序的密码等内容,如图1-7所示。

图1-7引导装载程序配置对话框

4.配置网络

“网络配置”如图1-8所示,可以在该对话框中进行网络配置。

配置项包括如下内容。

(1)选择是否使用DHCP;

(2)输入可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若只是在局域网使用,可以使用内部IP地址,如192.168.0.xxx,其中xxx值的范围为1~254,由教师分配。

若不划分子网,则C类IP使用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另外,应指定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如192.168.0.1和192.168.0.254;

(3)输入主机名、网关和域名服务器(DNS)的IP地址。

如果通过局域接入Internet,要输入作为网关的计算机的IP地址(内网IP如192.168.0.1);DNS可以使用中国电信的DNS,如202.96.128.68等。

(4)若计算机中配有多块网卡,则每一块网卡在网络配置对话框中有一个选项卡,按上述方法在每一个选项卡对每个网卡进行配置。

作为网关的计算机必须有两块网卡,一块网卡连入Internet,使用公网IP,另一块则与局域网相连,使用内部IP。

图1-8网络配置对话框

网络配置完成后,还可以设置网络防火墙,如图1-9所示,可以在该对话框中直接选择一种安全级别(如中等),选用自定义规则,并使eth0为可信任设备(TrustedDevices),允许DHCP、Telnet、WWW和FTP进入(允许进入(A))。

图1-9防火墙配置对话框

5.配置其他项

(1)选择系统支持的语种,可选择English(USA)和Chinese。

(2)配置时区:

选择所在地的时区,在我国应选择“亚洲/上海”。

(3)设置账号:

如图1-10所示,必须为根用户root账号设置密码,密码的设置不要过于简单,最好是数字与英文混合,大小写混合。

(4)配置NIS:

若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服务器相连,应设置NIS认证,否则可以跳过。

图1-10设置账号

6.选择组件并安装包

组件将包根据功能分成组,如“桌面”、“应用程序”等。

用鼠标在组件上选择要安装的组件,若选择所有包将需要约3GB左右的硬盘空间。

若想在组件中选择单个包,应选取“选择单个软件包(S)”复选框,如图1-11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将打开“选择单个软件包”对话框,可在其中选择每个组件中单个的包。

图1-11选择安装组件

7.图形界面配置

(1)显卡的配置

如果安装组件中选择了XWindows,安装程序弹出“图形化界面(X)配置”对话框,如图1-12所示,主要配置显示卡和显存大小。

在早期的RedHatLinux版本中,显卡的配置最复杂,但RedHatLinux9.0版中一般通用的显卡都有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一般能自动识别。

显卡的显示大小根据显示器的实际情况选定。

图1-12图形化界面(X)配置对话框

若不配置XWindows,可以选取“跳过X配置”复选框。

这样安装完成将不可从XWindows启动系统,不能使用图形界面,只可使用字符界面。

(2)配置显示器

显示器的配置一般可以直接由安装程序自动选取,在安装程序中包括选择显示器的对话框,按显示器的型号选择显示器。

若没有所用型号的显示器,可选择一款最合适的显示器。

然后打开图形界面配置对话框,如图1-13所示,选择颜色深度和显示器分辨率。

为测试显示器是否支持,可以用“Testsetting”按钮测试设置是否正确。

若显示不正常,待恢复显示后重新设置。

图1-13图形界面配置对话框

若安装了XWindows安装完成后,取出安装光盘,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启动进入Linux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系统就可以进行图形用户界面。

如图1-14为XWindows的GNOME图形用户界面。

图1-14GNOME图形用户界面

实训二RedHatLinux9.0的基本操作

实训目的: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与登录方法。

2.掌握RedHatLinux图形用户界面下的基本操作。

3.学会RedHatLinux基本设置。

实训内容和步骤:

1.登录

开启计算机电源,计算机进行启动过程,如果安装了XWindows,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XWindows,XWindows的登录在图形界面下进行。

图2-1所示是GNOME的登录界面,在菜单中选择合适的语言(Language)和会话(Session),分别输入用户账号(如root)和用户密码后,系统进入图形用户界面。

图2-1GNOME的登录界面

若没有安装XWindows,或由于显示卡等原因不能启动XWindows时,可以在字符界面(提示符状态)登录Linux。

当系统启动到出现提示Login:

时,输入用户账号,按回车键,出现Password时,输入用户密码,按回车键,即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到Linux系统中了。

从字符界面登录Linux系统后,还可以用以下命令启动XWindows:

[root@localhost/root]#startx

在图形用户界面下,也可以不退出XWindows直接进入提示符状态使用Linux命令: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工具→终端”选项,弹出如图2-2所示窗口,在该窗口中可以使用字符命令。

图2-2GNOME的终端仿真程序(TerminalEmulationProgram)

2.开始操作

在桌面双击“从这里开始”图标,打开“Nautilus”(StartHere)窗口,如图2-3所示。

该窗口有“应用程序”、“系统设置”及“首选项”3个图标,包含了RedhatLinux9.0中最常用的功能。

图2-3GNOME中的“StartHere”窗口

“StartHere”窗口中,位置栏中默认为“StartHere”。

在“StartHere”窗口中双击“系统设置”图标,打开“首选项”窗口,双击其中的项目可以对系统进行设置如图2-4所示。

例如,在“首选项”窗口中双击“背景”图标,弹出“设置桌面背景”对话框,如图2-5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桌面的背景颜色、墙纸图案等。

图2-4GNOME的首选项窗口

图2-5设置桌面背景对话框

3.创建用户账号

一般情况下不应直接用root账号进行操作。

在Linux中,可以为每一位用户创建一个用户账号,使用时以个人账号登录。

RedHatLinux9.0中创建用户账号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在图形界面中创建用户账号

①需要超级用户创建用户,若系统只有root用户,则以root账号登录;若有其他用户账号,也可以以其他用户账号登录,但在创建用户账号需要输入root账号密码。

②在桌面双击“从这里开始”图标,打开“系统设置”窗口;在该窗口中双击“用户和群组”图标,弹出“用户管理”窗口,如图2-6所示。

若不是以root账号登录,此时要求用户输入root账号密码。

图2-6用户管理窗口

③在“用户管理”窗口的工具栏中单击“添加用户”按钮,弹出“创建用户”对话框,如图2-7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填入用户名、用户全称和密码,并选取创建主目录名和为用户创建新的组复选框,用户登录shell则可以选取默认值。

④单击“确定”按钮,在用户列表中添一个用户账号。

若需要再创建其他用户账号,可继续单击“添加用户”按钮进行创建。

⑤在工具栏中单击“添加群组”按钮,打开创建用户组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填入用户组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可创建一个用户组。

图2-7创建用户对话框

(2)在字符状态下创建用户账号

在字符(命令行)状态下用adduser(或useradd)命令创建用户账号,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

4.运行应用程序

在GNOME图形界面下,“主菜单”(相当于Windows中的“开始”菜单)的各个子菜单中包括了已安装的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直接单击这些菜单项即可运行相应的应用程序。

图2-8运行应用程序对话框

在GNOME图形界面下,还可以用“主菜单”中的“运行程序”命令打开“运行程序”对话框(见图2-8),系统中已安装的程序都在“已知的应用程序”列表中列出。

在列表中选择要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运行该应用程序,如图2-8所示。

其中,可以选择是否在终端仿真程序中运行。

图2-8运行应用程序对话框

5.退出系统

在Linux中不能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或直接按主机面板的Reset键重新启动计算机。

在图形界面下,可以在“主菜单”中选择“注销→关机”选项退出系统。

在字符界面下,可以用shutdown命令退出系统。

退出系统后,才能关闭计算机电源或重新启动计算机。

在字符界面下,用shutdown命令退出或重新启动系统。

例如:

shutdown–rnow表示马上关闭并重新启动

   shutdown–h+10表示10分钟后关闭并终止

实训三Linux网络参数的配置

实训目的

1.掌握Linux下网络参数的查看方法并理解网络参数的含义。

2.掌握Linux下网络参数的配置。

实训内容和步骤

1.用命令行配置

在命令行状态下,网络参数的配置命令主要有ifconfig、ifup、ifdown等。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命令在配置网络参数中的常见用法。

(1)查看网络运行情况

在命令行直接输入命令:

ifconfig

该命令在屏幕上显示当前系统中网络参数的配置情况,如图3-1所示。

图3-1网络参数的配置情况

主要显示信息:

eth0:

网络适配器(网卡)的网络接口,如果系统中有多个网卡,则以eth1、eth2…递增编号。

Hwaddr:

网卡的物理地址,是计算机中与网络硬件相关的惟一地址。

由于地址格式与所用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相关,又常称为MAC地址。

多数情况下,物理地址在网络接口卡(网卡)生产时已写入网卡的ROM中。

数据链路层处理位于同一个网络内的设备间的通信,物理地址用来确认数据帧,每个设备都负责监视网络,并接收地址指向该设备的帧。

inet:

网卡的IP地址。

bcast:

网卡的广播地址。

mask:

显示网卡的子网掩码。

lo:

回环地址,一般此接口的IP地址都是127.0.0.1。

(2)为网络接口eth0配置IP地址

假设为网卡eth0配置IP地址:

192.168.1.1/24(24表示24位网络号)。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

ifconfigeth0192.168.1.1或ifconfigeth0192.168.1.1/24

注意:

各参数必须用空格隔开。

(3)激活网络接口eth0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

ifconfigeth0up

或ifupeth0

(4)关闭网络接口eth0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

ifconfigeth0down

或ifdowneth0

(5)将网络接口eth0设置为动态获取IP地址

命令:

ifconfigeth0dynamic

(6)为系统添加缺省网关192.168.1.254

命令:

routeadddefaultgw192.168.1.254

2.直接修改配置文件

通过命令可以快捷地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但系统重新启动后,所设置的网络参数将丢失。

直接修改配置文件可以解决该问题。

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在/etc目录下。

以下是几个主要配置文件。

(1)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内容如下:

NETWORKING=yes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说明

NETWORKING:

定义在系统启动时是否启动网络,如果不希望启动则设定为no。

HOSTNAME:

定义主机的名称。

(2)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内容如下: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PEERDNS=no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1.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254

NETWORK=192.168.1.0

BROADCAST=192.168.1.255

说明

DEVICE:

定义本文件所对应的网络接口。

BOOTPROTO:

定义系统启动时此本网络接口是否使用bootp协议,即是否动态获得IP地址。

如果希望动态获得IP地址则设为“BOOTPROTO=dhcp”。

ONBOOT:

定义系统启动时是否启动此网络接口。

USERCTL:

定义用户是否可以启动本接口。

如果设为“yes”,则所有用户都可以启动或禁用此接口,如果设为“no”则只有root用户才可以启动或者禁用此接口。

PEERDNS:

是否设置PEERDNS,一般不需要设置。

TYPE:

定义此网络接口的格式,这里为以太网格式。

IPADDR:

定义此网络接口的IP地址。

NETMASK:

定义此网络接口的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0.254:

定义此网络接口的网关。

NETWORK=192.168.1.0:

定义此网络接口所属的网络号。

BROADCAST=192.168.1.255:

定义所属网络中的广播地址。

(3)文件/etc/resolv.conf

内容如下:

search

nameserver192.168.1.1

nameserver192.168.1.252

该文件的主要作用是定义DNS服务器,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设置。

其中,第一句search是指在查找计算机名时,如果没有指定计算机的域名,系统默认该计算机属于该域(本例是)。

后两句是DNS服务器的地址,可以设置多个DNS服务器。

3.在图形界面下配置网络参数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网络”选项,弹出“网络配置”对话框,如图3-2所示。

这里配置的参数实际上是直接对以上介绍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对文件的配置与图形下的配置相同。

注意:

无论用哪种方法配置网络参数,都应重新启动网络服务,以使得所做的改动生效。

在图形界面中可以选择“主菜单→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服务”选项,如图3-3所示,也可以用命令/etc/rc.d/init.d/networkrestart控制。

图3-2网络配置对话框

图3-3服务配置对话框

实训四利用Samba实现Windows和Linux的资源共享

实训目的

1.了解Samba配置文件的基本构成。

2.掌握在Linux中利用Samba进行资源共享的方法。

3.学会Samba配置文件的构建方法。

实训内容和步骤

1.实验环境的构建

将安装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与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用网线和交换机(或用交叉网线)连接起来,并配置同一网络号的IP地址。

用ping命令检查两台PC网络的互通性,如图4-1所示。

图4-1实验环境的构建

图4-2所示了Windows网上邻居列出的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其中,Gdwpt为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图4-3所示了在Windows系统中看到的Linux系统(Gdwpt)共享的资源。

图4-2Windows中的网上邻居

图4-3在Windows系统中看到的Linux系统共享的资源

如果已建立一个包括Windows和Linux系统的网络连接,Samba可以提供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和打印共享,就像Windows的网络邻居一样,可以方便地共享其他计算机的资源。

在RedHatLinux9.0系统中,如果已经安装了SAMBA组件,可在“主菜单”中选择“网络服务器”选项,打开图4-4所示的窗口。

在该窗口中可以看到局域网中每一个工作组的图标,双击图标可以打开、浏览工作组中的主机。

(1)安装、配置Linux系统的网络

按实验三要求安装并配置Linux系统的网卡、设备和IP地址等,使网络能正常工作。

图4-4在“网络服务器”中浏览局域网的工作组

(2)安装、配置Windows系统的网络(略)

(3)配置Samba

Samba服务器的配置通过/etc/samba/smb.conf文件实现。

可以直接用文本编辑器配置文件smb.conf后,再用命令servicesmbrestart重新启动Samba服务,使新配置生效。

在RedhatLinux9.0的图形环境中提供一组图形化的配置工具,这些图形工具也是通过修改文件/etc/samba/smb.conf和重启Samba服务来完成配置的,但比直接用文本编辑器配置Samba服务要直观一些。

说明

用文本编辑器配置smb.conf文件后,一定要用命令servicesmbrestart重新启动Samba服务,使新配置生效。

但若用RedhatLinux9.0图形环境中的配置工具,则不需要重新启动Samba服务。

图形化配置工具所能实现的控制比直接控制smb.conf要少很多。

读者在完成本实验的基础上,还应阅读本书提供的附录2,从而深入理解smb.conf的内容,并在字符环境下动手配置实验,才能更好地运用Samba服务器的功能。

用图形化配置工具配置Samba服务器的步骤如下。

①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