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497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课型

课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

 

1.建构单元体系,使学生对本单元有初步认识。

2.导学,为学生学时课的学习教给方法,指出方向。

学时课

 

8

 

1.教学《古诗二首》2课时

2.教学《黄山奇石》2课时

3.教学《日月潭》2课时

4.教学《葡萄沟》2课时

整合课

 

2

1.识字加油站

2.字词句应用

3.写话

4.我的发现

5.日积月累。

6.我爱阅读

单元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单元课

课题

《家乡》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了解语文书中第四单元内容,形成知识概览。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

3.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学习

目标

1.了解语文书中第四单元内容,形成知识概览。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

3.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4.通过课文表现祖国的辽阔与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探究

问题

你了解的家乡故事。

应用

作业

说说本单元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3、4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谈话引入

1.自由回答。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1.自主察看目录。

2.看43-57页,通过看图了解学习内容。

(1)举手回答问题,理解这两首诗描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色的神奇、壮丽。

(2)知道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黄山风景的课文,感受黄山石头的有趣。

(3)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由衷的赞美。

(4)观察插图,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5)理清《语文园地》的内容。

①从“识字加油站”的火车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②理解“字词句运用”的两个部分。

③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④发现一些颜色词语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⑤尝试读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

⑥流利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美好

3.看115页“识字表”,了解本单元有57个字要认识,读准3个多音字。

4.看117页“写字表”,知道本单元有38个字要写。

5.看121页“词语表”,知道本单元有32个词语要掌握。

6.回顾单元内容。

三、了解预习困惑,整理朗读方法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举手说一说。

3.同桌互讲。

四、了解单元学习计划

了解单元学习计划。

一.谈话引入

1.说一说:

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儿吗?

你了解家乡吗?

2.板书单元主题。

二、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1.看目录。

【播放PPT:

第4单元有几个学习内容呢?

请大家翻到目录看一看。

从多少页开始?

2.看43-57页,通过看图了解学习内容。

(1)【播放PPT】43-45页是学习《古诗二首》,第一首《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请同学们看古诗的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第二首《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观看插图,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播放PPT】46-48页是课文《黄山奇石》,看课文的插图,想一想奇在哪些地方?

(3)【播放PPT】49-50页是课文《日月潭》,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日月潭?

(4)【播放PPT】51-53页是课文《葡萄沟》,观看课文插图,说说对应的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5)【播放PPT】54页起是本单元的《语文园地》,都有哪些内容呢?

①“识字加油站”:

也有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到了哪些字?

②“字词句运用”:

展开想象,说说生活中“像”的事物。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③“写话”:

学写留言条,格式是怎么样的。

④“我的发现”:

你发现了颜色词语的构词方式是怎样的?

你还能说哪些?

⑤“日积月累”:

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⑥“我爱阅读”: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3.出示115页“识字表”。

4.出示看117页“写字表”。

5.出示看121页“词语表”

6.出示PPT:

单元结构图

三、了解预习困惑,整理朗读方法

1.说一说:

哪些学起来有困难?

究竟是什么困难?

2.说一说:

哪些你很喜欢?

为什么?

3.读一读: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四、了解单元学习计划

1.教师出示单元学习计划,简单介绍。

2.小结。

板书

设计

4家乡

古诗二首

黄山奇石

日月潭

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古诗二首》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学习

目标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探究

问题

古诗中是怎样用语句展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的?

应用

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试着讲一讲情感。

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中相应的课文

学习

重难点

1.学习12个生字,背诵古诗

2.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回忆学过的诗歌,背诵。

2.了解诗歌的题目,讲述由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桌互相正音。

(三)

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1.看图作画,理解内容

2.发挥想象,联系生活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读,注意节奏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

(一)、激发兴趣 正确读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并评价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你们喜欢背古诗吗?

谁来背两首听。

2.师板书课题。

《登鹳雀楼》

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题目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准节奏?

(登/鹳雀楼)

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

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

鹳雀楼名称由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要求: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诗里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3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

“尽”是前鼻音,“层、黄、穷”是后鼻音,“依、欲”是整体认读音节。

3.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

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

咱们一起去看看。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诗,看看图,想一想:

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2.交流:

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白日、群山、黄河、大海)积累词语:

即将落山的太阳、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板书:

落日群山黄河)

3.作画:

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

(1)白日依山尽。

“白日”在诗中指傍晚落山的太阳。

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

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

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依)再猜猜,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板书:

夕阳)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尽)(板书:

依尽)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

(学生描绘)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教师以描绘作结:

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指导学生朗读)

继续作画:

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

(2)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

黄河入海流。

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

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

(3)出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呢?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板书:

站得高看得远)

③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

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读

(1)注意诗句的节奏,体会作者的心情。

(2)朗读。

先试读,再指名读,读后评议。

(3)有感情朗读。

《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2.小结:

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一)、激发兴趣 正确读诗。

 师:

庐山美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

师:

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

1300多年前,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

(板书:

《望庐山瀑布》)

师:

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

读准节奏和停顿。

3.开火车读。

4.点拨评价。

5.出示生字,识记生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引导:

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

(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么?

2.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

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

3.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像什么?

(瀑布从山崖上飞落下来,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

4.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

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

从“三千尺”看出瀑布太长了。

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5.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

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情?

6.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也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谁会背这首古诗?

2.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

先书空,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照”上下结构,“昭”窄、大,“灬”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灬”上合下开。

“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

板书

设计

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群山黄河夕阳依尽香炉峰生快猛长疑

热爱赞美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黄山奇石》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学习

目标

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探究

问题

黄山上的石头有哪些形状?

用“像”说一说。

应用

作业

看看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奇形怪状的石头

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

学习

重难点

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能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入,激发兴趣。

欣赏图片,体会奇石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3.整体感知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奇”。

(四)、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1.看图说印象

2.朗读分析第一段

 

3.朗读详细分析第二段

 

4.学习猴子观海石

 

5.指导自学四、五段

 

7.朗读课文,学习第六段

 

(五)、生字书写

1.组词语

2.指导写字

(一)、观看图片,揭示“奇”

1.出示介绍黄山风景区图片。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

①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②开火车读,再读。

③小老师领读,齐读。

④教师指正:

“闻”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天都峰”中的“都”读“dū”。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

4块:

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为什么写黄山奇石?

(奇、有趣。

(三)品读课文,感受“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四)、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1.看图,(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

2.指名读第一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

⑴指名读第一句:

(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①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

(看地图)

②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

③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

(闻名)“闻名”是什么意思?

(非常有名)“中外”指哪里?

(2)指名读第二句:

①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

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

②在这秀丽神奇的景色中,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石”最有趣?

(尤其)“尤其”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老师领读第一自然段,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仙石桃)

(1)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

(山顶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像什么?

(像大桃子。

)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

(大石盘。

(2)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

(仙桃石)为什么叫仙桃石?

(3)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

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4)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的呢?

过渡:

那么第二块奇石又是什么呢?

课文又是怎么描述它的?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猴子观海”石)

(1)这块石头像什么?

它落在什么地方?

(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陡峭是什么意思?

仔细观看图片上“翻滚的云海”再联系生活,说说“陡峭”是什么意思?

(直上直下的岩壁,下面是深深的山谷。

)从书中画出表示猴子“观看云海”动作的词。

(抱、蹲、望。

(2)猴子抱着什么?

(腿)它蹲在什么地方?

(山头)

(3)怎么样的蹲着?

(一动不动。

)它在望什么?

(翻滚的云海。

(4)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

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

(5)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

6.指导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仙人指路”石。

第三块奇石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这块奇石叫什么?

(“仙人指路”)为什么说它更有趣?

(板书:

仙人指路)

谁能把这幅图画出来?

(让学生想象画图)

(2)指名读第五段。

“金鸡叫天都”石。

①这段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这几块巨石像什么?

(雄鸡)

②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巨石呢?

③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

神奇在什么地方?

金鸡对面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著名的天都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打鸣,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

(板书:

金鸡叫天都)

7.齐读第六自然段:

(1)这段主要写什么?

(黄山奇石很多。

)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

(3种)

(2)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

(指名让学生想象、试说。

(3)“仙女弹琴”后面是什么号?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五)、生字书写

1.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板书:

南、部、巨

“南”:

“冂”里面的不是“羊”,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勾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板书

设计

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日月潭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学习

目标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探究

问题

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是怎样展现的?

应用

作业

查找资料,介绍更多台湾美景。

文化

阅读

《同步拓展阅读》

学习

重难点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3.整体感知内容。

(三)、生字书写。

1.生字组词语

 

2.指导写字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朗读课文,说说日月潭美在哪里。

 

2.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3.理解内容,分析语句,理解词语

 

4.说一说

 

 (五)、整体朗读,日积月累。

1.朗读介绍日月潭的美

2.借助关键词背诵

(六)实践活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不少。

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识记生字

3.整体感知内容。

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日月潭被小岛分成哪两个部分?

本文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

(清晨、中午。

(三)、生字书写。

1.组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展、丽、披”并讲述。

“丽”:

上下结构,首笔长横居上居中,盖住下部,下部左右两半分居竖中线两侧,顶部都在横中线上方,框内点笔在横中线下方。

“展”:

半包围结构,“尸”从上、左包围,居上偏左;右下部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右端超出“尸”,竖提在竖中线左方,捺撇略长。

“披”:

左窄右宽,“扌”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皮”的“乛”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竖撇撇向“扌”下侧,“又”的首笔横段在横中线,撇尖过竖中线,捺脚略低于撇尖。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找出主要句子读一读。

  1.日月潭在哪里?

那里的环境怎样?

想象画面,你能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对“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理解展现出来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太阳是什么形状的?

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把什么比作日潭?

把什么比作月潭?

你可以想象日潭和月潭的样子来吗?

简单画一画吧!

3.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

 

(1)自由读。

 

(2)在小组内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读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

  4.选择学生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5.说一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象,美在何处?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因为有雾,远处的景物又是倒映在水中,所以所有的美景都显得“隐隐约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