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7152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docx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4篇

  《骆驼祥子》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骆驼祥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导入新课: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显示)

  三、回顾指导

  作品整体感知(找同学复述故事梗概,投影显示)

  四、问题研讨

  1、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结合课文谈谈理解。

  2、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全文分析。

  3、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

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4、有人认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行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祥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是否定这些看法吗?

请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1、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1)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2)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3)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

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要、心得体会……),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成果(指写成小论文)。

  2、明代于谦在其《观书》中这样写道: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好了,我们刚才通过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及其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探讨,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一定有自己新的看法和见解。

下面就请大家选取一个角度来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写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教学目标

  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

  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幻灯片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名著阅读复习课。

课题的名称是:

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复习。

  《骆驼祥子》是老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同时也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学习,完成如下三项学习目标:

  (出示幻灯片2)

  二、学习目标

  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

  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出示幻灯片3)

  三、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四、整体感知

  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熟悉程度如何。

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

  (出示幻灯片4)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以拉洋车为生,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明确:

祥子

  (出示幻灯片5)

  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

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她敢作敢为,甚至为了和祥子结婚不惜与有钱的父亲――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决裂。

她可鄙而又可怜的命运让人感叹不已。

  明确:

虎妞

  (出示幻灯片6)

  她十九岁,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她为家庭牺牲了一切,但也有着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

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

  明确:

小福子

  五、深入探究

  看来大家对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那么,每当我们阅读一本小说时,除了掌握它的作家作品及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之外,我们还要弄清作品的哪些方面呢?

  (出示幻灯片7)

  

(一)小说怎样读

  1、读题目,思考含义

  2、读故事,梳理情节

  3、读人物,分析形象

  4、读背景,总结主旨

  5、读语言,体验特色

  (出示幻灯片8)

  1、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明确:

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

(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出示幻灯片9)

  2、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明确:

三起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出示幻灯片10)

  3、试结合祥子的相关事例分析其形象性格前后有着怎样的变化?

  明确:

由人变“兽”,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

  

(1)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

  

(2)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

  (3)在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堕落成走兽。

  (出示幻灯片11-12)

  4、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明确: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出示幻灯片13)

  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单介绍《骆驼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

  明确:

京味、幽默

  “京味”如:

写祥子从军阀部队逃出来以后喝馄饨时,“热汤像股线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

完全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口中含汤的细节,热汤传身的感觉,引起了祥子生命存在的心理体验。

  “幽默”如:

祥子的外貌和祥子给曹先生送东西的情节。

  (出示幻灯片14)

  总结:

刚才我们主要学习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回忆整理:

1、读题目,思考含义;2、读故事,梳理情节;3、读人物,分析形象;4、读背景,总结主旨;5、读语言,体验特色。

)其实这些内容也是中考当中经常考试的内容。

那么,围绕这些内容,中考中又会出现哪些题型呢?

  (出示幻灯片15)

  

(二)小说怎样考

  (出示幻灯片16-17)

  一、填空题

  1、根据下面作品的主要情节,完成填空。

(2分)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

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

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

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答:

这部作品是《骆驼祥子》,作家是老舍(舒庆春)。

  (2007广州茂名中考题)

  2、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洋车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的女儿。

  (2004年锦州中考题)

  教师总结:

(一般考点:

作家作品、主要人物)

  (出示幻灯片18-19)

  二、选择题

  1、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B)(2分)

  A、精进向上―自甘堕落―浪子回头

  B、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不求上进―精进向上―自甘堕落

  D、不求上进―有所发愤―精进向上

  (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

  2、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008年中考模拟试题)

  (出示幻灯片20)

  三、判断题

  

(1)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品。

《在烈日和暴雨下》即选自这部长篇小说。

(√)

  

(2)骆驼祥子始终是一个能吃苦耐劳,并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劳动者形象。

(×)

  (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

  教师总结:

(一般考点:

情节内容、形象性格)

  (出示幻灯片21-25)

  四、阅读题

  阅读下面节选自《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几段文字,按文后的要求作答。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①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②。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

“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

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

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

他咬上了牙,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

  1、文中①②两处最恰当的词分别是(①C)(②D)

  ①A.淋B.洒C.砸D.落

  ②A.挪B.拉C.蹭D.拽

  2、文中下面加横线的语言着重写出了祥子的痛苦矛盾心理,其中“硬”字表现出祥子的愤怒反抗意识。

  3、下面不是直接描写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痛苦感受的一句是(D)

  A、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B、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C、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D、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

  4、“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除写祥子当时的状态外,又暗示了_祥子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_。

  5、上面几段文字将暴雨和人物的语言、动作与心理等描写相结合,表现了祥子在暴雨中挣命拉车的痛苦状况。

  (出示幻灯片26-27)

  五、开放题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

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①本段文字选自小说《骆驼祥子》。

(1分)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祥子身上的一件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沈阳中考题)

  有人说:

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

你同意吗?

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教师小结:

(一般考点:

语言表达、思想主旨)

  (出示幻灯片28)

  总结:

这节课,围绕着小说《骆驼祥子》,我们主要学习了阅读名著的方法,

  然后,我们进而学习了中考当中名著阅读试题的题型(回忆整理: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三、判断题;四、阅读题;五、开放题)及做题的方法。

  (出示幻灯片29)

  (三)名著自己读

  (出示幻灯片30-31)

  用刚刚学过的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初中阶段必读的十部著作,并思考中招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有关这些名著的试题。

  1、小说类(初中必读8本)

  老舍《骆驼祥子》、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名人传》、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以及作家作品、题目、主旨、语言等。

  2、散文类(初中必读1本)

  鲁迅《朝花夕拾》(形散神不散)

  3、诗歌类(初中必读1本)

  冰心《繁星春水》(诗言志)

  名著怎样读名著怎样考

  

(一)读题目,思考含义;

(一)填空题;

  

(二)读篇章,梳理线索;(散文)

(二)选择题;

  (三)读意象,分析意境;(诗歌)(三)判断题;

  (四)读背景,总结主旨;(四)阅读题;

  (五)读语言,体验特色。

(五)开放题。

  (出示幻灯片32)

  六、结束课堂

  今天,我们以《骆驼祥子》为例,主要学习了小说怎样读和小说怎样考两个方面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以此为契机,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准确回答中考名著阅读类的试题,最后预祝大家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七、板书设计

  小说怎样读 小说怎样考 名著自己读

  

(一)读题目,思考含义;

(一)填空题;小说(初中必读8本)

  

(二)读故事,梳理情节;

(二)选择题;散文(初中必读1本)

  (三)读人物,分析形象;(三)判断题;(读篇章,梳理线索)

  (四)读背景,总结主旨;(四)阅读题;诗歌(初中必读1本)

  (五)读语言,体验特色。

(五)开放题。

(读意想,分析意境)

  一、教学目标:

  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2、应培养的能力:

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

  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

  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

  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引入:

  欣赏电影《骆驼祥子》片段,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行新课:

  1、了解作者: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小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子》一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

  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4、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使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感受:

  

(1)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

  

(2)全班一起交流阅读体验,结合“前置性作业2”进行,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5、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下列问题,从而把握《骆驼祥子》所要表现的主题:

  祥子的命运如此悲惨,你认为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他个人的原因?

为什么?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写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来谈你对祥子的认识,要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或相关的语句来写。

  (提示:

可以就书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祥子的爱情婚姻等方面谈独到的深刻的体会。

  五、教后反思:

  1、学生的前置性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课前做足了功夫,所以为课堂上的交流阅读体验打好了基础,使学生在堂上有备而来,有话有说。

为了使学生能够扎实完成前置性作业,我一方面充分利用好阅读课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四人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每天让学习小组的组长督促小组成员做好阅读与批注工作,每天去检查阅读与批注情况。

若发现学生有不自觉的表现,我会去引导与跟进,使学生自觉去阅读并做好批注。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交流:

  一是小读者之间的交流。

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学习他人是怎样去做批注,发现自己去阅读中可能忽略的地方,比较对同一内容的理解自己与他人有何异同,在比较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个环节的设计,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的一种成就感,得到了心灵上的一种愉悦。

  二是全班同学的交流。

全班同学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

由于“前置性作业2”学生做足了功夫,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作品的解读,而且解读的角度非常广泛,基本上能够从人物的刻画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去谈。

这样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走进了作品,是真正的自己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

这样做也是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更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热爱名著的阅读。

  3、注意体现“教少学多”教学理念。

“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的教学观,告诉我们要改变师本状态下的“教多学少”、“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靠学生的学习本能,借助学生先天的悟感和情感,尽可能地自主学习。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注意做到敢于从“台前”的“有为”走到台后的“无为”,把全面依靠“教”转变为全面的依靠“学”,引导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

所以看起来我在教学过程中讲的并不多,我只是进行必要的适时的点评与引导,把学习的广阔的空间与充裕的时间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这一教学环节。

我做得第一步是“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这个工作由于没有让学生在课前去商量好,所以在堂上浪费了一些时间。

另外,对作品的.深入感受,只选其中的一章想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假如我设计让学生选两章的内容,而且是有对比性的——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情节、主题;

  2、引导学生从文本到生活有所感受;

  3、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把握小说人物、情节、主题。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从文本到生活感受主题。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副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那么,《骆驼祥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在前段时间,怀着对老舍的敬意,怀着对祥子的好奇,我们一起阅读了《骆驼祥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骆驼祥子》,与祥子来个亲密接触。

(出示课题: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二、教学过程

  

(二)课堂主体:

  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呢?

  片段一: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片段二:

他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

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

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他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

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

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

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

一来二去,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开始去骗钱花。

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两段人物描写都是同一个人——骆驼祥子)

  2、刚才我们从文字上看到了祥子的巨大转变,为了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祥子的前后差别,老师特意邀请了两位小演员为我们表演小品《祥子拉车》,看看他们是怎样展示祥子的变化的。

(两位同学表演小品,分别表现出祥子刚进城和堕落后拉车的不同表现。

  3、差别如此鲜明的两种表现,两个性格竟然是同一个人物,通过这两段描写,我们看到了祥子的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