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7266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烧结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烧结基础知识.docx

《烧结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结基础知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烧结基础知识.docx

烧结基础知识

1.烧结根底知识

2.烧结的含义

将含铁粉状料或细粒料进展高温加热,在不完全熔化的条件下烧结成块的过程。

铁矿粉烧结是一种人造富矿的过程。

2.1.烧结的方法

(1)鼓风烧结:

烧结锅,平地吹;

(2)抽风烧结:

(a)连续式:

带式烧结机和环式烧结机等;

(b)间歇式:

固定式烧结机,如盘式烧结机和箱式烧结机;移动式烧结机,如步进式烧结机;

(3)在烟气中烧结:

回转窑烧结和悬浮烧结。

2.2.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

一般包括:

原燃料的承受、贮存,溶剂、燃料的准备,配料,混合,制粒,布料,点火烧结,热矿破碎,热矿筛分,热矿冷却,冷矿筛分,铺底料、成品烧结矿及返矿的贮存、运输等工艺环节。

机上冷却工艺不包括热矿破碎和热矿筛分。

现代烧结工艺流程不再使用热矿工艺,应使用冷矿工艺。

在冷矿工艺中,宜推广具有铺底料系统的流程。

2.3.烧结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烧结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利用系数、作业率、质量合格率、原材料消耗定额等。

2.3.1.利用系数

每台烧结机每平方米有效抽风面积(m2)每小时(h)的生产量(t)称烧结机利用系数,单位为t/(m2*h)。

它用台时产量与烧结机有效抽风面积的比值表示:

利用系数==

台时产量是一台烧结机一小时的生产量,通常以总产量与运转的总台时之比值表示。

这个指标表达烧结机生产能力的大小,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无关。

利用系数是衡量烧结机生产效率的指标,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无关。

2.3.2.烧结机作业率

作业率是设备工作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以运转时间占设备日历时间的百分数表示:

设备作业率=×100%

日历台时是个常数,每台烧结机一天的日历台时即为24台时。

它与台数、时间有关。

日历台时=台数×24×天数

事故率是指部事故时间与运转时间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事故率=×100%

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良好状况的指标。

按照完好设备的标准,进展定期检查。

设备完好率是全厂完好设备的台数与设备总台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设备完好率=×100%

2.3.3.质量合格率

烧结矿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符合原冶金部YB/T421标准要求的叫烧结矿合格品,不符合的烧结矿叫出格品。

根据部颁标准的规定,实际生产检验过程及工艺试验中出现的一局部未检验品和试验品,不参加质量合格率的计算。

因此:

质量合格率=

×100%

质量合格率是衡量烧结矿质量好坏的综合指标。

烧结矿合格品、一级品或出格品的判定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检验结果而定,主要包括烧结矿全铁(TFe)、氧化亚铁(FeO)、硫(S)含量、碱度(CaO/SiO2)、转鼓指数(≥6.3mm)、粉末(<5mm)等,有的厂还包括氧化镁(MgO)、氟(F)、磷(P)等。

一级品率=×100%

转鼓指数=

×100%

筛分指数=

×100%

2.3.4.烧结矿的原料、燃料、材料消耗定额

生产一吨烧结矿所消耗的原料、燃料、动力、材料等的数量叫消耗定额,包括含铁原料、熔剂料、燃料、煤气、重油、水、电、炉蓖条、胶带、破碎机锤头、润滑油、蒸气等。

2.3.5.生产本钱与加工费

生产本钱是指生产一吨烧结矿所需的费用,由原料费及加工费两局部构成。

加工费是指生产一吨烧结矿所需的加工费用(不包括原料费)。

它包括辅助材料费(如燃料、润滑油、胶带、炉蓖条、水、动力费等),工人工资,车间经费(包括设备折旧费、维修费等)。

2.3.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每人每年生产烧结矿的吨数。

这个指标反映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它又称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包括工人和干部)。

另外,还有工人劳动生产率,即每个工人每年生产烧结矿的吨数。

3.烧结物理化学过程

3.1.根本概念

烧结过程是许多物理化学变化的综合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错综复杂,而且瞬息万变,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烧结料就因强烈的热交换而从70℃以下被加热到1200~1400℃,与此同时,它还要从固相中产生液相,然后液相又被迅速冷却而凝固。

这些物理化学变化包括:

(3)燃料的燃烧和热交换;

(4)水分的蒸发及冷凝;

(5)碳酸盐的分解,燃料中挥发分的挥发;

(6)铁矿物的氧化、复原与分解;

(7)硫化物的氧化和去除;

(8)固相间的反响与液相生成;

(9)液相的冷却凝结和烧结矿的再氧化等。

3.2.燃料的燃烧和热交换

3.2.1.烧结矿生产使用的燃料

烧结生产使用的燃料分为点火燃料和烧结燃料两种。

3.2.1.1.点火燃料

现在烧结使用的点火燃料有气体燃料(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天然气等)和液体燃料(重油)两种,发生炉煤气在这里不再介绍,因固体燃料已经不再使用,在这里也不做介绍。

3.2.1.1.1.气体燃料

3.2.1.1.1.1.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是高炉冶炼时的一种副产品。

高炉每炼一吨生铁可以获得3500~4000m³的高炉煤气。

其成分随冶炼时所采用的燃料种类及高炉操作条件而不同。

一般含有大量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约占63~70%)。

因此,它的发热量不高,约为850~1100千卡/标m³(其成分见表2-1),假设不经过预热,高炉煤气燃烧温度达不到1250,高炉煤气中一般含尘量为50~80毫克/m³,所以必须除尘后才能应用。

做为烧结点火用的煤气含尘量不应大于30毫克/m³,经过除尘后高炉煤气含尘量可以降至5~20毫克/m³,煤气温度在40℃以下。

输送到烧结厂的煤气压力一般为300毫米水柱左右。

表21高炉煤气成分

成分

CO2

CO

CH4

H2

N2

发热量(kJ/m³)

9.0~15.5

25~31

0.3~0.5

2.0~3.0

55~58

(850~1100)×4.1868

3.2.1.1.1.2.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产生的副产品。

平均每吨干煤炼焦时可产生320m³的焦炉煤气,约占全部产品的17.6%,经过洗涤后的煤气含焦油量为0.00~0.02克/标m³,用于烧结的焦炉煤气的发热量为4000×4.1868kJ/m³左右(其成分见表2-2)。

表22焦炉煤气成分

成分

H2

CO

CH4

CO2

N2

O2

发热量(kJ/m³)

54~59

5.5~7.0

23~28

1.5~2.5

3~5

0.3~1.7

(3160~4580)×4.1868

3.2.1.1.1.3.天然气

天然气是由地下开采出来的可燃性气体,它的发热量很高可达8000~9000×4.1868kJ/m³,主要可燃物质是甲烷(CH4)(其成分见表2-3)。

表23天然气气成分

成分

H2

CO

CH4

H2S

H2

N2

O2

发热量(kJ/m³)

0.4~0.8

0.1~0.3

85~95

0.9

0.4~0.88

1.5~5.

0.2~0.3

(8000~9000)×4.1868

3.2.1.1.2.液体燃料

石油是天然的液体燃料,也称为原油。

它根本上由炭、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将石油加热分馏后,比重最大的残留物就是重油。

重油具有发热值高(大于9000×4.1868kJ/kg)、粘性大等特点。

呈黑褐色或绿褐色的粘稠液状,比重约为0.9~0.96kg/L。

重油的灰分含量非常低,一般不超过0.3%。

重油按粘度不同,可分为20号、60号、200号几种,重油粘度越大,含氢量越少,重油含的杂质主要是少量的硫化物、氧化物、水分以及混入的机械杂质。

我国重油的含硫量都在1%以下,重油的着火点约为500~600℃。

3.2.1.2.烧结燃料

烧结燃料主要指在料层燃烧的固体燃料,最常用的是碎焦粉粉末和无烟煤等。

3.2.1.2.1.碎焦粉末

焦碳是炼焦煤在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后的固体产物。

碎焦粉末是高炉用的焦碳的筛下物,粒度一般小于25毫米。

焦碳的质量的好坏,主要从它的化学成分、物理机械性能、物理化学性质几方面来衡量。

焦碳的化学成分通常以工业分析测得。

主要有固定炭、灰分、挥发分和含硫量。

焦碳的物理机械性能主要指机械强度(如耐磨性和抗冲击强度、抗压强度)及筛分粒度组成。

焦碳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指其燃烧性和反响性。

燃烧性是指焦碳与氧在一定温度下的反响速度。

反响速度越快,燃烧反响性越高,一般反响性好的焦碳燃烧性也好。

3.2.1.2.2.无烟煤

随着煤炭化的程度不同,煤中的挥发物含量的差异是很大的。

炭化程度越高,它的挥发分含量也就越少。

无烟煤是各种煤中炭化最好的烧结燃料,在生产上要求无烟煤的发热量大于6000千卡/公斤,挥发分小于10%,灰分小于15%,硫小于2.5%,进厂的粒度小于40毫米。

挥发分高的煤不宜做烧结燃料,因为煤在烧结中的挥发物会被抽入抽风机和抽风系统,冷凝后使除尘器、抽风机等挂泥结垢。

3.2.1.2.3.兰炭

兰炭也称为半焦,

表24兰炭质量要求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质量指标

甲类地区

乙类地区

丙类地区

1

枯燥基全硫

St,d

%

≤0.40

≤0.50

≤0.60

2

枯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6.00~12.00

3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24.50

4

枯燥基灰分

Ad

%

≤12.00

5

全水分

Mt

%

≤10.0

7

限下率

Rx

%

≤10.0

为强制性工程。

表25兰炭质量指标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等级

质量指标

1

灰分

%

一级

二级

三级

<8.00

<10.00

≤12.00

2

全硫

%

一级

二级

三级

<0.20

<0.40

≤0.60

3

固定碳

%

一级

二级

三级

≥85.00

≥80.00

≥75.00

4

反响性1(1100℃)

α

%

≥95.0

5

氧化铝2

%

一级

二级

三级

<1.50

<2.50

≤3.00

6

挥发份

%

<8.00

7

磷3

Pd

%

≤0.040

8

电阻率4

ρ(10-6)

Ω·m

>15000

9

限下率

Rx

%

≤10.0

10

全水分

Mt

%

≤10.0

注:

百分号为质量分数;

全水分不作为考核指标;

1、兰炭用作化肥、气化是考核指标;

2、兰炭用作铁合金时考核该指标;

3、兰炭用作高炉喷吹时考核该指标;

4、兰炭用作电石、铁合金时考核该指标。

3.3.烧结生产对燃料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

烧结过程必须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进展,而高温是由燃料的燃烧产生的。

温度的上下,燃烧速度的快慢,燃烧带的宽窄,以及烧结料中的气氛等都将影响烧结过程的进展和烧结矿的产、质量。

而这些因素又都与燃料的物化性能、用量有关。

因此,燃料的物化性能是影响烧结过程的重要因素。

3.3.1.对燃料质量的要求

烧结要求燃料的灰分尽可能低些,因为燃料中灰分含量增多必然引起烧结料含铁量降低和酸性氧化物增多(灰分中SiO2的数量高达50%以上),因而必然相应需要增加溶剂的消耗量。

使用无烟煤做烧结燃料时,要求它挥发分的含量不能太高,以免燃料中的挥发物质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凝结下来恶化料层透气性和粘结在集气管及抽风机的叶片上,影响烧结过程的正常进展。

此外,燃料中的挥发分在着火前即已挥发出去,不能在烧结过程中被利用。

所以,烧结生产使用的燃料最好选用固定碳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及含硫量低的优质燃料。

3.3.2.对燃料粒度的要求

燃料的粒度过大时,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a.燃烧带变宽,从而使烧结料层透气性变坏。

b.燃料在料层中分布不均匀,以至在大颗粒燃料的周围熔化得很厉害,而离燃料颗粒较远的地方的物料那么不能很好地烧结。

c.粗粒燃料周围,复原性气氛较强,而没有燃料地方空气得不到利用。

d.在向烧结机布料时,易产生燃料偏析现象,大颗粒燃料集中在料层的下部,再加上烧结料层下部的蓄热作用,使烧结料层的温度差异更大,以至造成上层烧结矿的强度差,下层过熔FeO含量偏高。

燃料粒度过小,烧结速度快,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难以使烧结料到达所需的高温,从而使烧结矿的强度下降。

同时,小的燃料颗粒(小于0.5毫米)使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变坏,并有可能被气流带走。

研究说明,燃料最适宜的粒度为0.5~3毫米,而日本规定燃料粒度下限为0.25毫米,但在我国实际生产条件下,仅仅能保证粒度上限,难以保证粒度下限。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0.5~0毫米粒级是难以到达的。

所以,一般烧结厂只要求控制其燃料粒度在3~0毫米围。

对于各种粒度的烧结料,燃料粒度的影响也不同,铁精矿由于粒度细,当燃料粒度减少时对烧结过程影响不大,而当其粒度稍有增大时,却使成品烧结矿的产率和强度显著下降。

相反,当烧结8~0毫米粉矿时,燃料粒度稍大时对烧结过程影响不大,而当减少燃料粒度时,烧结质量那么明显地下降。

3.4.固体燃料燃烧的一般原理

在冶金物理化学中对碳的燃烧早已有所研究,虽然有些问题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对其中某些问题已经取得一致看法。

固体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是属于多相反响,其型式为:

固体+气体(Ⅰ)=气体(Ⅱ)

燃烧的结果导致固相消失,而形成新的气体产生,这种类型的反响可以概括地分为五个步骤:

1、气体(Ⅰ)分子扩散到固体炭的外表;

2、气体(Ⅰ)分子被固体炭外表所吸附;

3、被吸附的气体(Ⅰ)和炭发生化学反响,形成中间产物;

4、中间产物断裂,形成反响产物气体(Ⅱ),并被吸附在炭的外表;

5、反响产物气体(Ⅱ)脱附,并向气相扩散跑掉。

多相反响时的燃烧过程是在可燃物外表进展,其反响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化学反响速度和扩散速度。

过程反响的总速度取决于这两个速度中最慢的一个。

所谓化学反响速度是指固体燃料与体(Ⅰ)之间的反响速度。

所谓扩散速度是指体(Ⅰ)向固体燃料扩散的速度。

当过程的速度受扩散速度影响时,称为“扩散燃烧区〞。

如果过程的速度受化学速度影响时,那么称为“动力学燃烧区〞,所以,燃烧处于“动力学区域〞时,一切影响化学反响速度的因素(如温度)将影响燃烧速度的快慢。

当燃烧处于“扩散燃烧区〞时,一切影响气体扩散的条件(如固体燃料的粒度、气流速度和压力等)都将影响燃烧的速度,而温度的改变并不引起多大的影响。

对于3毫米的碳粒,在雷诺规数(Re)为100的条件下,在温度700℃时,C+O2反响速度处于“动力学区〞;而温度高于1250℃时,反响速度处于扩散区;700~1250℃处于中间速度区。

烧结料层中的温度在1300~1500℃围,所以,固体燃烧根本上是在扩散区域进展的。

因此,一切能够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如减少燃料粒度,增加气流速度(增大风量、改善料层透气性)和气流中的含氧量都能增加燃烧反响的速度,从而能够强化烧结过程。

3.5.烧结料层中燃料燃烧的根本特点

燃料在烧结料层中的燃烧不同于一般固体燃料燃烧,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烧结料层中固定炭含量低,按重量计算只占总料量的3~5%,而且分布的很分散。

第二、固定炭的燃烧从料层上部向下部转移,料层中的热交换条件十分有利,固定炭燃烧十分迅速,而且集中在厚度30~40毫米宽的高温区。

第三、烧结料层氧化带较宽而复原带很窄。

第四、铁的氧化物参与了氧化复原反响。

第五、离开料层的废气中存在着剩余的氧等。

这是因为在这样情况下CO2不能顺利地被碳复原成CO,而且局部CO却有可能被所遇到的空气和铁氧化物中的氧进一步氧化。

由于料层下部温度低,CO仍不能全部都氧化成CO2,所以在烧结的废气中含有CO2、CO和剩余的氧。

3.6.燃烧层温度及其厚度对烧结过程的影响

烧结过程不是一个等温过程。

所谓温度是指烧结料层中某一点所到达的最高温度,也就是燃料燃烧层的温度。

这一层的温度水平与厚度对烧结过程的进展和产、质量的优劣有着重大的影响。

假设燃烧层的温度愈高,产生的液相必然增多,燃烧层厚度增大,虽然对烧结矿的强度有利,但是由于温度过高物料过熔,使得烧结料层阻力加大,不仅延长了烧结过程的时间,而且还会使烧结矿产量下降,复原性变坏。

然而,燃烧层过窄也是不利于烧结过程,虽然透气性变好,但是不能保证各种物料高温反响正常进展,所以需要燃烧层的厚度根据不同原料有一个适宜值。

通常烧结料层的燃烧层的温度水平和厚度要取决于高温区的热平衡和固定碳的燃烧速度以及传热速度。

3.7.烧结过程的热交换

3.7.1.烧结料层的蓄热作用

抽入烧结料层的空气经过热烧结矿层被预热到很高的温度后参加燃烧带的燃烧,燃烧后的废气又将下层的烧结混合料预热,因而料层越是向下热量积蓄的越多,以至于到达很高的温度。

这种积蓄热量的过程好象热风炉的蓄热石的格子砖蓄热一样,所以被称为自动蓄热作用。

料层的自动蓄热作用对于提高燃烧层温度具有很大的意义,这可以通过简单计算的方法加以了解。

据实验确定,当燃烧层上部的烧结矿层达180~220毫米厚度时,上层烧结矿的自动蓄热可以提供燃烧层总热量的35~45%。

但是,当上层烧结矿层厚度超过200毫米以后,换热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

这是因为从上部抽入的空气带进燃烧带的热量已接近到达最高水平的恒定值。

从烧结的经济性和能源节约的观点来看,应该尽可能提高料层高度,这对烧结的热利用是有利的,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好处。

3.7.2.烧结料层中温度分布和热交换的特点

烧结料层中热交换可以分成两个区域。

在燃料着火温度以上(即燃烧层和烧结矿层)烧结矿层的温度高于气体温度,烧结矿将热量传给抽入的空气,使其温度很快升高。

在燃烧层以下,是热废气将热量传给烧结混合料使其温度很快上升,而气体自身温度迅速下降。

由于烧结混合料比外表积大和水分的导热系数比干矿粉高20~60倍,所以,传热速度是非常快的,据测量预热层升温速度高达1700~2000℃/分,低的也有450~550℃/分,在枯燥层可达500℃/分。

由于染来哦集中燃烧和烧结矿层的自动蓄热作用,越往下温度越高、热量越多、高温带越宽。

因此,在研究料层中温度分布对烧结过程影响时,高温区的运动速度,高温区的温度水平与厚度受到很大的重视。

高温区运动快,即烧结速度快,产量高。

但是速度过快产品强度将下降。

高温区温度可以提高产品强度,但是温度过高那么复原性能不好,烧结速度下降,产量受到影响。

高温区厚度增加,可以保证烧结过程各种反响有充分的时间,对提高质量有利,但是厚度过大,气体阻力增加对烧结速度有不良的影响。

3.7.3.影响传热速度的因素

烧结料层中的温度最高点的移动速度实际上反映了料层中碳燃烧的移动速度和燃烧带下部热量的传递速度。

热量的传递速度主要取决于气流速度,气体和物料的热容量。

因为空气在料层中是传热介质,风量增加燃烧带的氧量充足,固体炭燃烧速度加快,料层中高温区的移动速度随风量增加几乎成直线上升。

因此,但凡可以增加通过料层风量的措施都可以增加高温区的移动速度。

此外,烧结料的性质也影响热传递速度,烧结料的热容量大,导热性能好,粒度小以及吸热反响开展等因素都会增加混合料从气流吸收热量的能力。

因而随气流传热速度减慢,加之粒度小,透气性变坏就可能显著地降低燃烧带的温度。

烧结料传热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废气中的水蒸气起作用。

烧结混合料跟废气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比烧结矿大得多。

因此,混合料与废气之间的热交换进展的较快。

应该指出:

工艺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混合料中增加水分和石灰石用量时,一方面增加了吸热反响的热量消耗;另方面它又能改善料层的透气性,使通过料层的风量增加,因而高温区的移动速度最终还是增加的。

4.水分的蒸发和冷凝

4.1.烧结料中水分的来源和作用

混合料中的水分是影响烧结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的来源可分为二局部:

一局部是由烧结原料自身含水带入的;另一局部是烧结混合料在混合造球过程补加的。

混合料中的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作用是:

1、有利于混合料的混匀造球,从而改善料层的透气性,提高烧结生产率。

2、原料颗粒被水润湿后,外表变的光滑(有水膜存在),可以减少气体通过料层的阻力。

3、改善烧结料的换热条件,由于烧结料中有水分存在,改善了烧结混合料的导热性能(水的导热系数为30~100×4.1868kJ/m²·h·K,而矿石的导热系数为0.15×4.1868kJ/m²·h·K,使得料层中的热交换条件良好,这就有利于使燃烧带限制在较窄的围,减少了烧结过程的料层阻力,同时也保证了在燃料消耗较少的情况下获得必要的高温。

当然,从热平衡的角度来看,去掉水分又需要消耗一局部热量,是不利的一方面,所以烧结料水分不能控制得太高或过低,必须控制在适宜的围。

因为水分过大使混合料过湿变成泥浆状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更严重的是使料层的透气性变坏。

假设水分过小混合料不能很好的成球,使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变坏,混合料的适宜水分是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粒度组成而确定的。

例如,气孔多、外表粗糙、亲水性强的矿粉适宜的水分就要高一些,而组织致密、外表光滑、亲水性差的矿粉适宜水分就要低一些。

粒度细的矿粉比粒度粗的矿粉吸水性强,适宜水分就要高一些,但对外表疏松多孔的褐铁矿粉烧结时所需水分要大一些。

总之,每种矿粉所需的水分是不一样的,应该通过试验确定。

4.2.水分蒸发和水汽冷凝的一般规律

当烧结过程发生后,烧结料层的水分就会沿着料层不同高度和烧结的不同阶段而出现一系列的蒸发和冷凝现象。

4.2.1.烧结料层中水分的蒸发条件

所谓水分蒸发假设从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那就是,水分子经常处于运动状态,并且同一液体的各个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速度,在外表层运动速度大的分子,有可能离开水面,甚至与水的其他分子失去聚力而变成蒸汽,这个过程叫做蒸发。

烧结过程中水分蒸发的条件是什么呢?

那就是,当气相中水汽的实际分压

小于在该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

,即:

饱和蒸汽压

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时它的饱和蒸汽压

=1个大气压,这时便会产生汽化沸腾现象。

从理论上讲,蒸发速度是随大气压的减小而增大的,但是在烧结过程中,烟气压力约为0.9大气压,水的汽化沸腾温度小于100℃,而实际上,在大于100℃的局部烧结混合料中仍然存在有相当局部的水分,这是因为:

a、烟气对烧结料的传热速度很快(最大可达1100~2000℃/分);

b、少量的水分子和薄膜水同物料粒子的外表存在着巨大的结合力的作用使得水分不容易跑掉。

所以,一般认为枯燥层终了温度应该为150℃左右。

当热废气进入枯燥层时,由于温差大和废气中水汽分压

低,故水分蒸发速度逐渐加快,废气的含湿量很快升高,温度很快降低(因为水分蒸发要吸收汽化热),而烧结料的含湿量很快降低。

烧结料温度由于处在汽化阶段,根本上维持不变。

当废气含湿量逐步增加,即水汽分压

升高,温度随之逐渐降低,直至接近料温。

因此,料中水分蒸发速度减慢,料温缓慢降低,随料温降低混合料的饱和蒸汽压

也相应降低。

当实际水汽分压等于水的饱和蒸汽压时,即

=

,蒸发就将停顿。

4.2.2.水汽的冷凝规律

在烧结过程中从点火瞬间开场水分就开场受热蒸发使废气的水汽分压

不断升高,带着水汽的废气在穿过下层冷料时,由于与烧结混合料之间进展热交换,将热量的大局部传给冷料,而自身的温度不断降低,饱和蒸汽压

也随之下降,当水汽分压

大于饱和蒸汽压

时,废气中的水汽就开场在冷料外表上发生冷凝。

水汽开场冷凝的温度叫做“露点〞。

由于水汽冷凝,料层下部混合料的含水量逐渐增加。

当含水量超过了烧结混合料的适宜水分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过湿〞,这层烧结料称为“过湿层〞,它是烧结过程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